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三种常见野生菌是餐桌上的常客

时间: 2023-03-25 07:14:58

三种常见野生菌是餐桌上的常客

野生菌大家都吃过的吧,是一种大家都喜欢的菌类,而且种类也是比较多的呢,比如说我们经常吃的香菇啊,草菇等等,都是我们餐桌上的常客哦,经常吃野生菌有好处,下面的这些长时间的种类是不错的选择呢,一起来看看吧。

金针菇

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B1、B2等维生素B群以及人体所需的八种氨基酸等有益成分,含锌量也较高,有促进健脑的作用。选购金针菇时应选择纯白色、淡黄色或黄褐色新鲜亮泽的,持有一定水分,菌盖和茎无斑点、无缺损、无皱缩的。金针菇可以有很好的补充营养素的作用,还可以有健脑补脑的作用,对于提高体质有好处。

草菇

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草菇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而且其能够减慢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引,适合妊娠糖尿病妈妈食用。

杏鲍菇

含丰富糖质和蛋白质。可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胆固醇的溶解。预防和抑制肿瘤,利尿、健脾胃、助消化。挑选的时候要选择外形别致,实体肥大粗壮的。杏鲍菇可以有很好的促进消化和吸收的作用,对于降低胆固醇有一定的效果,还可以健脾胃的哦。

关于一些益生菌的介绍,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营养价值还是比较高的哦,可以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也是不少长寿老人的秘诀哦,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食用,对身体健康有益。而且还可以有提高体质的作用哦。

云南野生菌大全——35种野生菌你认识多少?

 又到一年吃菌季,云南人热衷于吃野生菌。特意整理了云南人常食用的35种野生菌! 
1、火把鸡纵
因为是在过火把节时出(农历六月二十四)而得名,火把鸡纵一出就是一窝(片),数量较多,味道鲜美,可煮汤、可炒吃,最多的是油炸,做成鸡纵油可一年四季保留着吃。


2、黄皮鸡纵
出的比较晚,一般到10-12月出,色黄朵大肉厚,一朵就可煮一大碗,味道鲜美,吃法同上。 



3、小鸡纵
整个雨季都有,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难捡洗。味道鲜美嫩滑。吃法同上。


   4、鸡纵花
比小鸡纵还小,成片成片的出,量多,朵小,难捡洗。味道鲜美嫩滑。吃法同上。


5、水鸡纵
形状象鸡纵,味道也相似,只是没有鸡纵鲜甜,更淡些。吃法与鸡纵同。



6、大红菌
为野生珍贵的食用真菌,内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人体必需成份,有安神补血作用,特别适合产妇及贫血者食用,其味较之其他菌类鲜甜可口嫩滑。大红菌以朵大脚粗,颜色深红者为佳,吃法可煮清汤,煮鸡,炒、焖等,记住一定要煮透,特别是炒吃的,一定的焖煮透。朵小脚细有苦辣味的红菌是有毒的,不能吃。



7、奶浆菌
因有乳白浆汁流出而得名。分为粗褶奶浆菌和细褶奶浆菌两种。这也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菌子,可生吃。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还可淹成酸菜吃。味道鲜甜可口,香味浓郁,醇香满口,别具风味。



   8、青头菌
因颜色青绿而得名,多带花点,很漂亮,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


9、蚂蚁孤堆菌
因长在白蚁孤堆上而得名,每年春末雨水到来之后就长出,常在刚长出地面就采挖,主要吃菌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煮清汤、煮蛋汤或炒着吃。



   10、米汤菌
颜色淡紫,味道平淡嫩滑,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烧、炒、油炸等。


11、黄牛肝菌
牛肝菌是珍稀菌类,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佳肴。吃法多种多样,可炒、可煮,油炸等。


12、黑牛肝菌
味道鲜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黑牛肝菌营养丰富,含有大量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具有防癌、止咳、补气等功效,是减肥食用菌,对高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脂等疾病有较好的功效。


13、见手青(一抹绿)
因用手刮伤菌体便宜会出现蓝绿颜色而得名,类似牛肝菌,味道鲜美腻滑,营养丰富。吃法多样,可煮、炒、油炸等,记住一定要煮熟煮透。 


   14、羊肝菌
颜色有偏白、偏黄、偏紫等,味道稍次牛肝菌和见手青,营养丰富,吃法同牛肝菌。 


15、黄赖头
因色黄,菌盖赖而不平滑而得名。黄赖头是同类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种,很腻滑鲜香可口。吃法多,炒吃、煮吃均可。


16、马屁泡(马勃菌)
属地下块菌,形同洋芋,分白马屁、黑马屁或糯马屁、饭马屁等。吃法多与韭菜、淹菜同炒吃,也可煮汤或煮后凉拌吃,如火碳烧后舂吃,特殊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奇异。


17、刷把菌
因形如刷把而得名,又名珊瑚菌,该菌体形俊俏,色泽秀美。其味鲜甜爽囗,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可以药用。有偏白、红、黄三种,其中未展开的白色刷把菌最好,展开太大的次之。吃法多为炒吃或煮吃。


   18、野生香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每年第一拨春雨后就开始出菌到春末。较之人工种植香菌,朵小清爽,浓香无比,营养丰富,吃法多样,保健效果好。


   19、白参菌
长在天然森林里的枯树上,朵小难摘,但是味道鲜美,香甜可口,营养丰富。吃法多炖蛋,可煮吃、炒吃、凉拌吃等。


   20、干巴菌
据说,干巴菌含有抗氧化物质,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不说功效,干巴菌本身那鲜美味道,独特浓香,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干巴菌与其他菜烹炒,更能提高鲜度和风味。干巴菌吃法很多,多为炒吃、油炸等。 


21、鸡屁股菌
因形似鸡屁股而得名,味道鲜美可口,有特殊鲜香,营养丰富。吃法多煮吃、炒吃。 


   22、鸡油菌
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据记载,鸡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常食可改善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等疾病。鸡油菌吃法多为炒吃、煮吃。


23、喇叭菌
因形似喇叭而得名。橘红或土黄色。喇叭菌菌肉稍干,含水较少,柔中有脆,味美可口。据悉,含有6种为人体必须氨基酸。吃法多以炒、煎、炸、煮、火锅等为主。


   24、辣菌
因会流出苦辣味的浆汁而得名,辣菌多为白色,也叫白辣菌,有粗褶辣菌、细褶辣菌之分,其中以细褶辣菌为佳。如不想吃苦味,可把生辣菌捏碎漂洗后用,苦辣味就少了,喜欢吃苦味的就不必特殊处理了。辣菌多与酸笋和小米辣炒吃、煮吃,也可碳火烧熟后舂吃,还可淹成酸菜吃,有特别鲜香和美味。那味道想想都让人流口水。


25、麻栗窝
因常长在麻栗树下,一窝一窝(成簇成簇)的而得名。朵小成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多用来煮汤或炒吃。


26、麻母鸡菌
因形色如麻灰色鸡毛而得名。朵大,味道鲜美,类似鸡纵,但没有鸡纵鲜甜。吃法,多用来炒吃,煮吃。


27、野生木耳
自然生长在森林里的枯树上。木耳种类很多,有黑木耳、白木耳,红木耳,有脆木耳、柴皮木耳之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吃法与一般木耳同。 


28、野生灵芝
自然生长在森林里。比一般灵芝更生态。吃法与一般灵芝同。


29、松树菌
是野生松茸的一种。只在松树林里有,于每年8月至12月中旬出菌,颜色分青墨和淡黄色两种,是最晚出的一种菌子。其味同鸡纵一样鲜甜,有自己特殊香味,营养丰富,吃法同鸡纵。 


   30、云芝
是灵芝的一种,多用来煮水当茶喝,味苦而香,主要用来治病和保健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 


31、八担柴
因其菌质地坚韧,需要八担柴才能煮烂而得名。菌子虽坚韧,但其味却鲜美无比,特殊的鲜香也让人难挡诱惑。吃法,煮吃,且要煮很长时间才能吃得动。 


   32、铜绿菌
铜绿菌生长在松树或针叶林、阔叶林或混交林地,均以成对形式出现,深林中只要发现一朵,在不超出一米范围内必定能发现另一朵。具有与松叶一般的保护色,不容易发现,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防癌保健作用。吃法多炒吃、煮吃。 


33、竹荪
竹荪又叫竹参,长在湿热的竹林里,形状如少女穿着裙袍,很漂亮。据说,竹荪含有人体所须的16种氨基酸及多种矿物质,具有健脾胃、减肥助消化等作用。味道鲜美,风味独特,吃法多为煮吃,炖鸡,凉拌等。


   34、松茸
松茸是一种名贵的野生菌,被誉为“菌中之王”,吃法多炒吃、煮吃,还可以凉拌。


35、松露
松露品种很多,一般生长在地下3~40厘米处,不容易发现,吃法:切成薄片油炸


温馨提示:
野生菌好吃,但一定要慎重选采和谨慎选食,家庭食用野生菌加工时应先放入沸水煮3~5分钟,捞出后再用清水漂洗,然后再炒食。食用野生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视物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

在食用野生菌时,究竟能不能喝酒,为什么?

菌子虽然美味,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一篇关于吃菌子的攻略,让大家吃得更加美味、更加放心。

吃菌攻略大全

1、鸡枞菌

鸡枞菌为真菌类白蘑科鸡枞的子实体,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鸡纵菌肉质肥厚,质细丝白,口感鲜嫩,酷似鸡肉,富含蛋白质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益脾、清神、排毒等作用。用它烹制的菜肴,不论煎炒、油炸,还是清蒸、做汤,皆清香鲜美。

2、松茸菌

松茸菌,又名松口蘑,是一种珍贵的真菌。具有口蘑基酸和松茸醇等59种天然物质,理气化痰、提高人体免疫力,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有“食菌之王”的美誉,曾为日本皇室贡品。

3、青头菌

青头菌是云南野生菌最具代表性的菌种,从外表上看就比较吸引人,白杆绿头,在野生菌中很容易辨识。青头菌味道香醇嫩滑。

4、见手青

因用手刮伤菌体便会出现蓝绿颜色而得名,类似牛肝菌,味道鲜美腻滑,营养丰富。

5、牛肝菌

牛肝菌的品种比较多,有黑牛肝、白葱菌、白牛肝等等,长相类似,主要差异在颜色上。具有独特的香味,食味佳美。

6、黄赖头

因色黄,菌盖赖而不平滑得名。黄赖头是同类菌中最美味好吃的一种,很腻滑鲜香可口。

7、干巴菌

干巴菌吃起来很有劲道,像瘦肉,因此得名。干巴菌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也是一种比较名贵的菌种。加青椒与蒜片炒出来甚是鲜美。

8、黑虎掌菌

黑虎掌菌,是菌中的无冕之王,具有非常好的养生价值。该菌体型大,肉肥厚,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香味独特,是十大名菌之一。具有增进健康,尚有降低胆固醇抗癌等作用。

9、奶浆菌

其受创后,创口处会流出乳白色的液体,形似牛奶,因此而得名,味道香脆。

10、鸡油菌

中国传统医学对鸡油菌有诸多评价。据记载,鸡油菌性寒味甘,有利肺明目、补益肠胃、清热利尿、益气宽中之效,常食可改善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皮肤粗糙、干燥症、夜盲症等疾病。

11、羊肚菌

羊肚菌号称世界第一名菌,营养价值相当丰富。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神之功能,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温馨提示

1、因地方差异,菌子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

2、可食用菌子还有很多,此文主要介绍常见品种。

【烹饪方法】

野生食用菌,可荤可素,薄而不淡,浓而不腻,如此美味佳肴,既营养又健康。菌子的做法有很多,给大家说一些常见的做法。

1、干炒法:加以干辣椒、青椒、大蒜为主,特别适合见手青、牛肝菌、干巴菌、鸡枞、虎掌菌等菌类的烹制。

2、油炸法:原料加热前一般须用调味品浸渍,晾干水气,然后再下油锅炸至色泽金黄或者水分收干。生炸菌的特点是香、酥、醇厚。适宜生炸的有鸡枞、虎掌菌、牛肝菌、干巴菌等。

3、火锅涮法:可以把所有的野生食用菌都放在一锅中涮食。要求做到汤清、味醇、菌新鲜。当然还可以加入一些海味河鲜、鸡、鸭、肉、蔬菜之类的。目前火锅野生食用菌十分流行。

4、扣蒸法:扣蒸法就是将原料整齐码放在碗中,上蒸笼蒸熟后反扣在盘子中。码放原料时可以涂抹一些鸡肉泥、鱼肉泥、虾肉泥或者蛋清等含胶原蛋白质之类的物质。以期荤素搭配合理,营养均衡,味道也更加醇厚。适宜扣蒸的有青头菌。

温馨提示

1、少放调料,保证原汁原味;

2、切记一定要煮熟,不能烧糊。

【食用菌子的一些注意事项】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4、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以下三种为有毒菌子,不可食用。

温馨提示

如何辨别有毒野生菌: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食用云南野生菌的好处

中国很多地区,尤其是云南地区,野生菌是非常常见的,一般人们想到野生菌就想到了它的鲜美味道,其实食用野生菌对于身体 健康 、美容方面有很大的益处的,而且适合人群也非常的广泛哦。
野生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功效作用是一直被大家所认可的,云南营养专家称,野生食用菌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可以给身体提供非常丰富的营养,起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哦。
传统中医学认为,多食菌类食物可以使人身体强壮,促进病体的康复,因此就有了一些著名的菌类药膳,在食疗上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饭食、米粥、糕点、药酒等食用方法;我国的医学古籍中就指出,灵芝、茯苓等菌类可以润泽肌肤、容颜悦色;银耳则具有壮体补脑、提神美容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多吃菌类可以起到美容的功效。此外,菌类菜肴在我国也有悠久的食用 历史 ,食用方法可素可荤,薄而不淡,浓而不腻,被人们视之为是“山珍美味”。
而在一些珍稀名贵的野生食用菌类中,牛肝菌是比较特别的,具有清热除烦、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等功效,而且还是妇科良药,并且有抗感冒的功效;名贵的鸡纵,则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养血、润燥、健脾胃等功效;而干巴菌作为一种珍稀食用菌类,内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矿物质等,食用可以补充营养,并且可以强身健体;而青头菌也是云南野生菌类中的佼佼者,食用具有明目泻火、散热舒气的作用。

其实,众多云南野生食用菌都有一点共同点,那就是拥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再加上各自不同的功效,味道鲜美的它们,成为了众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而且也被称之为是“十大 健康 食品”之一。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