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鲈鱼的营养价值以及美味吃法

时间: 2023-03-26 07:30:42

鲈鱼的营养价值以及美味吃法

很多人都觉得鲈鱼比较可口、鲜甜,其实鱼的种类有很多,鲈鱼是我国的四大名鱼之一,那么,鲈鱼的营养价值怎么样,鲈鱼的吃法有什么,祝由网天然养生专家接下来为大家介绍、刺比较少味道鲜美的鲈鱼,一起来了解吧。

鲈鱼的营养价值丰富:鲈鱼又称花鲈、鲈板、寨花、四肋鱼等,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鲈鱼主产于辽宁大东沟、旅大、营口,鲈鱼体扁侧而长,背厚肚小口大,鲈鱼的营养价值非常多,主要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对一些人群还有不错的养生效果。那么,鲈鱼怎么吃呢?

鲈鱼的吃法介绍:

1.红烧鲈鱼:主要材料需要鲈鱼一条,次要的材料需要黄酒、酱油、葱丝、蒜末、姜丁、白糖、植物、盐,先把鲈鱼挖腮去鳞掏脏剪鳍清洗干净,然后在控干水分,接着在鱼身两边斜割几道口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入味。起锅,烧热后下入葱丝、蒜末煸出香味,在把鱼下锅两侧均匀煎,煎到金黄色的时候就可以关火了,等鱼煎好后锅中倒进黄酒、白糖、少许盐、酱油、适量水,盖上盖子,等烧开后慢炖十几分钟,最后在旺火收汤撒少量葱丝即可。

2.干烧鲈鱼:材料需要鲈鱼1条、干辣椒丝、肉丝、冬菇、榨菜、葱姜蒜、糖、酱油、花生油、郫县豆瓣酱、香菜、香油、料酒、盐各适量,先把将鲈鱼去鳞去内脏,在鱼身两面划直刀,在下入炒锅内,等鱼炸至上色、肉熟时捞出,在把锅内留少许油,下入郫县豆瓣酱、肉丝、冬菇、榨菜、干辣椒丝、葱姜蒜末,炒至出红油,在放入调味品即可,最后加冬菇、榨菜、香菜即可。

看完了上面关于鲈鱼的营养价值、鲈鱼的吃法,相信大家对于鲈鱼已经有所认识和了解了,祝由网天然养生专家说鲈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而且鱼刺较少,很适合一些小宝宝、老年人食用,属于老少皆宜的食品,但是要注意鲈鱼的食用禁忌,不要忙目的选择。

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

鲈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对人体健康有很多的帮助,是秋季补品里不能少的一种。那么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究竟有哪些呢?

鲈鱼的营养价值

1、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对其过敏,易发湿疹者不宜食用。

2、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鲈鱼的功效与作用

1、益肾安胎

鲈鱼能够益肾安胎、健脾补气,可治胎动不安、生产少乳等症。孕妈咪吃鲈鱼既容易消化,又能防治水肿、贫血头晕等症状。

2、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

铜能保护心脏,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

3、补肝益脾

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鲈鱼的介绍

鲈鱼(Perch)品种很多,如黄鲈、湖鲈、白鲈等。鲈鱼体侧偏,成鱼长30~60cm,嘴大,背厚,鳞小,栖于近海,冬季回游到淡水中,性凶猛,以小鱼虾等为食。鲈鱼肉呈白色,刺少,肉质细嫩、爽滑,鲜味突出。鲈鱼在全世界温带沿海地区均有出产,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产量最高。

我国的鲈鱼又称花鲈、寨花、鲈板、四肋鱼等,俗称鲈鲛,与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四大名鱼”之一。主产于辽宁大东沟、旅大、营口,河北秦皇岛,天津北塘,山东羊角沟、烟台、石岛、青岛,但以北塘产的品质最好,产期在3~8月间,立秋前后产的品质最好。

鲈鱼体扁侧而长,背厚,肚小,口大,下颌长于上颌,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体背为青灰色,腹为白色,背和背鳍上有小黑斑点,鳞小,背鳍两个,稍分离,前背鳍为硬棘,后背鳍为较条,尾鳍叉形,鲈鱼肉坚实呈蒜瓣状,刺少,味鲜美,也是西餐常用鱼之一。鲈鱼鳔可制鱼肚。对其过敏,易发湿疹者不宜食用。

鲈鱼的适用人群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2、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

鲈鱼还有哪些营养成分?怎么吃更有益健康?

鲈鱼,古汉语诗词中有所赞誉,主要是“松江鲈鱼”,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尤其是上海松江一带,故名。松江鲈鱼是一种浅海洄游鱼类,生长在淡水河流中,成熟后洄游入海产卵,孵化后返回淡水河流。古代交通不便,中原内陆人不能吃松江鲈鱼,只有江南水乡人才能利用地理位置享受到鲈鱼的美味。松江鲈鱼赤裸无葱,肉质细白嫩腥。曾被列为新中国国宴的食材。可惜现在松江鲈鱼濒临灭绝,属于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市场上很难见到。

现在中国人每天吃的新鲜鲈鱼是大嘴鲈鱼,是一种淡水鱼。这种鱼起源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系统,也被称为加州鲈鱼。80年代传入中国,适应于广东以南、辽宁以北的水体。它抗病性强,对温度适应性广,因此繁殖量巨大。现在全国海鲜市场供应的新鲜淡水鲈鱼,基本都是这种大嘴鲈鱼。需要补充的是,一种淡水鲈鱼,河鲈,也产于中国新疆北部高山地区的湖泊中。这种鲈鱼为黄绿色,主要以身体两侧5 ~ 9条黑色垂直条纹为标志。这种鲈鱼适应内陆高寒地区的水环境,产量小,肉质硬,口感差,在大陆市场很少见,只能就近被当地市场消化。

花鲈是从美国进口的淡水鲈鱼,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花鲈在世界上分布广泛,包括淡水河流和海水。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是花鲈生活的传统领地之一。在古代社会,中国渔民工具简陋,在上海松江这样的沿海河口都能钓到松江鲈鱼,但在渤海、黄海、东海却极难钓到鲈鱼。

现在,随着海洋捕捞能力和效率的快速发展,古代人很少吃的海鲈鱼并不罕见,它已经成为海鲜市场上的一种常见的东西。人们吃海鲈鱼的选择更多。生活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海鲈与生活在太平洋西岸的日本、朝鲜、韩国的海鲈属于同一物种。它们的学名是“日本海鲈”,在中国通常被称为“七星海鲈”。

花鲈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滋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的功效,对肝肾不足者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花鲈还可以治疗胎动不安、缺乳等症状。准妈妈和生产它的女性把鲈鱼作为营养食品来吃,不仅能滋养身体,还会导致肥胖。是养生、补血、健脾、益气、养生的佳品;花鲈血液中铜含量较多,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参与几种物质代谢中关键酶的作用。缺铜的人可以吃花鲈来补充。

鲈鱼的营养与价值?

鲈鱼的营养价值有:


1。鲈鱼中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维生素等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2。它可以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或气血不足,伤口久不愈合;脾虚水肿;肝肾不足,筋骨不健;胎动不安等。


3。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4。具有健脾胃、补肝肾、化痰止咳的功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还能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水肿等症状。


5。鲈鱼肉所含的蛋白质(包括各种营养成分)容易消化,适合慢性肠炎、慢性肾炎、习惯性流产者食用。


6。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药用价值】

[性味]性平,味甘。

[功效]健脾,补气,益肾,安胎。

[宜食]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鲈鱼忌与奶酪同食。

崔禹锡:“鲈鱼肉多食发痃痔疮肿,不可同乳酪食。”《随息居饮食谱》:“鲈鱼,多食发疮患癖,其肝尤毒。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按语]鲈鱼分布在中国沿海一带及河口和江河中,江南水乡各地均产。在每100克鲈鱼肉中,含蛋白质17.5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0.4克,灰分1克,钙56毫克,磷131毫克,铁1.2毫克,核黄素0.23毫克,尼克酸1.7毫克。台湾产者含粗蛋白19.39克,粗脂肪1.16克,灰分1.16克。

[各家论述]

《本草经疏》: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肾主骨,肝主筋,滋味属阴,总归于脏,益二脏之阴气,故能益筋骨。脾胃有病,则五脏无所滋养,而积渐流于虚弱,脾弱则水气泛滥,益脾胃则诸证自除矣。

2.崔禹锡《食经》:主风痹,面疱。补中,安五脏。

3.《食疗本草》:安胎、补中。

4.《嘉佑本草》:补五脏,益筋骨,和肠胃,治水气。

5.《本草衍义》:益肝肾。

【食用方法】 

清蒸

原料:鲈鱼1条(500~600克〕,熟火腿30克,笋片30克,香菇4朵,香菜少许。

辅料:姜片、葱丝各5克,盐5克,料酒15克,酱油少许,鸡汤50克。

准备:将鲈鱼去除内脏,收拾干净,擦净身上多余水分放入蒸盘中;将火腿切成与笋片大小相近的片,码在鱼身上;香菇用温水泡发,去蒂,切片,也码在鱼身及周围处,再将姜片、葱丝放入鱼盘中,再倒入盐、酱油、料酒;香菜择洗干净,切段备用。

做法:1.大火烧开蒸锅中的水,放入鱼盘,大火蒸8~10分钟,鱼熟后立即取出,拣出姜片、葱丝。

2.将鸡汤烧滚后,浇倒鱼身上,饰以香菜段即可。

Tips:1.如果没有鸡汤,可以用鸡精调入清水中来代替,加入鸡汤主要是增加清蒸鱼的鲜味,不加也可以。

2.用清蒸这种烹饪方法制作的鱼要尽量新鲜,除鲈鱼外,草鱼、武昌鱼、鳜鱼等也都可以。

特色:鲈鱼性温,有补中气、滋阴、开胃、催乳等功效。鲈鱼秋后始肥,肉白如雪,有“西风斜日鲈鱼香”之说。

锅贴

用料:肥猪肉225克,净鲈鱼肉300克,鸡蛋3个。

调料:精盐3茶匙,味精1.5茶匙,香油、胡椒粉各1茶匙,湿淀粉、干淀粉各0.5汤匙,花生油750克,ji汁、椒精盐各1碟。

制作:肥肉改成长5cm、宽3cm的长方形24片腌过。鲈鱼肉改成长约5cm、宽约3cm的长方片放精盐、味精、麻油、胡椒粉拌匀。

将鸡蛋、湿淀粉调成浓糊,用70%涂匀鱼肉,用30%将腌好的肥肉拌匀。用一大盘撒上干淀粉,把肥肉排在盘上,再将鱼肉贴在肥肉上。锅放底油烧热,端离火位,将鱼肉排在锅中,放回炉上半煎半炸至两面呈金黄,倒入漏勺控油。用剪刀剪齐摆放在盘中。另跟ji汁、椒盐同时上桌。

营养分析

鲈鱼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鲈鱼还可治胎动不安、产生少乳等症,准妈妈和产生妇女吃鲈鱼是一种既补身、又不会造成营养过剩而导致肥胖的营养食物,是健身补血、健脾益气和益体安康的佳品;

3.鲈鱼血中还有较多的铜元素,铜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的功能并参与数种物质代谢的关键酶的功能发挥,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2. 患有皮肤病疮肿者忌食。

食物相克

鲈鱼忌与牛羊油、奶酷和中药荆芥同食。

烹饪指导

1. 鲈鱼肉质白嫩、清香,没有腥味,肉为蒜瓣形,最宜清蒸、红烧或炖汤;

2. 为了保证鲈鱼的肉质洁白,宰杀时应把鲈鱼的鳃夹骨斩断,倒吊放血,待血污流尽后,放在砧板上,从鱼尾部跟着脊骨逆刀上,剖断胸骨,将鲈鱼分成软、硬两边,取出内脏,洗净血污即可(起鲈鱼球用);

3. 巧去鱼腥味:将鱼去鳞剖腹洗净后,放入盆中倒一些黄酒,就能除区鱼的腥味,并能使鱼滋味鲜美; 鲜鱼剖开洗净,在牛奶中泡一会儿既可除腥,又能增加鲜味。

食疗作用

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

具有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

其他相关

《食疗本草》:安胎、补中,作鲑尤佳。

《嘉枯本草》:鲈鱼,多食宜人,作蛙尤良。暴干甚香美,虽有小毒,不至发病。

民间验方有用鲈鱼与葱、生姜煎汤,治小儿消化不良;将鳃研末或煮汤,可用以治疗小儿百日咳,也可治疗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

秋末冬初,成熟的鲈鱼特别肥美,鱼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也最丰富,是吃鲈鱼的最好时令。

附诗一首

江上来往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范仲淹

参考资料: 

中国水产养殖网 http://www.shuichan.cc/article_view.asp?id=3352

2.食谱网: http://www.spuweb.cn

3. http://health.lohas-china.com

4. http://hi.baidu.com/lym3142

清蒸海鲈鱼的做法 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1、清蒸海鲈鱼的做法 :海鲈鱼一条去除内脏和黑膜,洗净沥干水分。海鲈鱼的处理,除了可以表面斜划刀,还可以从鱼腹部破开,平铺在盘子里,用盐和料酒涂抹在两面。腌制10分钟。利用这个时间,准备调味料和葱段姜丝。大火烧开,鲈鱼蒸7分钟。在鱼表面撒上葱段姜丝,爱吃辣的可以发辣椒段。接着倒入适量蒸鱼豉油。接着加热半勺橄榄油,直到冒烟,接着立即浇在盘子里。

2、鲈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1)鲈鱼对人体有良好的滋补作用,有补五脏、益肝脾、健胃补气、主安胎、治水气、强筋骨、以及化痰止咳之功效,对肝肾不足者有很好的补益作用。

(2)鲈鱼自身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铜、VA、VB1、VB2和烟酸等成分。食用鲈鱼可补脑,尤其对儿童成长期的脑部发育有很大帮助;另外,由于鲈鱼血中含有较多的铜元素,因此铜元素缺乏的人可食用鲈鱼来补充。

(3)食用鲈鱼可治疗小儿百日咳、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

(4)食用鲈鱼有利于伤口愈合。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