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中药瘦风轮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时间: 2023-03-29 13:08:17

中药瘦风轮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瘦风轮是我国的一种传统的特有药物,瘦风轮的药用价值也是非常高的。瘦风轮怎么服用?瘦风轮是一年生纤细草本。瘦风轮的花期是6-8月份,果期是8-10月份,这个时候,瘦风轮的北面是紫红色,叶子是三角状卵形,那么吃瘦风轮有什么功效和作用呢?

中药瘦风轮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瘦风轮非常适合一些上火、感冒、身体浮肿的人群食用,瘦风轮可以帮助人们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瘦风轮常用于治疗白喉、咽喉肿痛、肠炎、痢疾、乳腺炎、雷公藤中毒、跌打损伤、心脏病、胃痛、小儿厌食;外用治过敏性皮炎。

瘦风轮也叫作塔花、剪刀草,是一种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瘦风轮,瘦风轮的全草都可以入药。我们在每年的6~8月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瘦风轮辛、苦,凉,用法用量是0.5~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瘦风轮的药效非常强,大家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瘦风轮】

【性味归经】辛、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白喉,咽喉肿痛,肠炎,痢疾,乳腺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过敏性皮炎。

【用法用量】0.5~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白喉,咽喉肿痛,肠炎,痢疾,乳腺炎,雷公藤中毒;外用治性皮炎。

瘦风轮菜的选方

过敏性皮炎,风疹块:鲜瘦风轮菜入铁锅内炒热,加入甜酒淬拌,取起揉做一团,轻轻摩擦患处。

瘦风轮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尤其适合一些痢疾、肠炎人群食用,女性乳腺炎患者也可以服用。胃痛、小儿厌食、上火引起的咽喉肿痛可以吃瘦风轮清热解毒、缓解疼痛。瘦风轮还是治疗雷公藤中毒的一种常用药,我们用外敷还可以治疗过敏性皮炎。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哪些

夏季最容易上火了,一上火就想到清热解毒,在市面上也有很多清热解毒类中的中成药。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有哪些吧。

清热解毒的中成药 1、牛黄解毒片

〔组成〕牛黄、大黄、石膏、桔梗、甘草、黄苓、冰片、雄黄。

〔功能〕清热,解毒。

〔主治〕肺胃热毒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痛、耳痛、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片剂,每次3片(每片0.3克)每日2~3次;丸剂,每次1丸(0.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小儿酌减。孕妇忌服。脾胃虚弱、大便溏泄者慎用。不宜与四环素族并用,亦不宜与磷酸盐、硫酸盐类药物同服。

2、六神丸

〔组成〕蟾酥、麝香、牛黄、雄黄、珍珠、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热积火盛所致咽喉肿痛、单双乳蛾、喉风、喉烂,丹痧、皮肤疮疖等。

〔用法用量〕含服,每次10粒,每日1~2次。小儿1岁服1粒,2岁服2粒,3岁服3~4粒,4~8岁服5~6粒,9~15岁服8~9粒。外用时取10粒用开水或米醋溶成糊状,每日数次敷搽患处。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疮烂化脓者不可外敷。

3、冰硼散

〔组成〕冰片、硼砂(炒)、玄明粉、朱砂。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实火上炎所致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外用,吹敷患处,每次少量,每日数次。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

4、消炎解毒丸

〔组成〕人工牛黄、雄黄、蟾酥、冰片等。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主治〕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痛,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粒,小儿1岁服1粒,4~8岁服5粒,9~15岁服8粒,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外用,取10粒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每日数次搽敷。孕妇忌服。局部破溃者禁用。

清热解毒的水果 1、橄榄:橄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维生素、鞣酸、山楂酸、挥发油、香树脂醇等,可以生津止渴,清热排毒,抗炎消肿,抗肿瘤,其制品及橄榄油制品对心脏很好,可谓老少皆宜。

食疗功效:降火祛痰,润喉消炎,解疮毒、酒毒等体内毒素。

注意:橄榄吃过量会产生胸隔痞闷,所以不要吃太多,另外热性咳嗽的患者禁食,胃溃疡患者也要慎食。

2、火龙果:火龙果味甘性凉,富含碳水化合物、胡罗卜素、抗坏血酸、钙、锌、钠等微量元素,可以生津止渴,清热凉血,防中暑,增强身体抵抗力。

食疗功效:改善热症的牙周病、口疮、痔疮、便秘、青春痘等。

注意:火龙果性凉,所以寒性体质,表现为怕冷,脸苍白,四肢乏力,常腹泻,这样一类人不宜多吃,不过饭后喝一杯则没什么问题。月经期妇女也要忌口。

3、橙子:橙子性平微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磷、β-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橙皮甙以及醛、醇、烯类等物质,可清热排毒,消痰降气、健脾开胃、醒酒止渴、防治便秘、美容、帮助循环等,仅发出的气味也会帮助消解人体的紧张情绪。

食疗功效:利尿,改善便秘、痔疮,及部分热症的不适。促进食欲,减肥,防范胆囊疾病,及降低口、喉、胃部患癌风险。

注意:橙子多吃会破气,易伤肝气。橙中的鞣质可妨碍铁的吸收,所以贫血病人不宜多吃。另外痞疟寒热,气虚瘰疬者禁服。

4、梨:梨子营养丰富,富含苹果酸、柠檬酸、葡萄糖、果糖、钙、磷、铁、胡萝卜素、果胶以及多种维生素,可以降血压、清热镇凉、养阴退热、润肺消痰解毒等。还可以通利大便,保护心血管及肝脏,帮助减肥。

食疗功效:改善咽喉肿痛、肺热咳嗽等热证,尤其冬春季发热或有内热的病人。适于高血压、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长期食疗。

注意:吃梨后,不能立刻喝温热的汤水及油腻食物,以免引起腹泻。其性凉,脾胃虚弱、腹泻、消化不良以及产后妇女也不宜食用。

清热类中成药 凡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于内热、火毒、湿热、瘟疫等多种里热证的中成药,统称为清热类中成药。

1、清热泻火类中成药

清热泻火类中成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适用于火热偏盛于三焦、脏腑、五官,症见目赤肿痛,口舌生疮,耳鸣耳聋,牙痛,牙龈红肿,咽喉肿痛,疮疡初期红肿热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等。

此类中成药品种繁多,按作用不同分为以下几种:清上焦头目实火者,代表中成药有上清丸;清三焦火者,代表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等;清肝胆火者,代表中成药有龙胆泻肝丸等;清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胃黄连丸等;清心火者,代表中成药有导赤丸等;清肺火者,代表中成药有清肺抑火丸等。

2、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作用。适用于或热炽盛,化为热毒,熏肌蚀肤,深入脏腑,发于官窍,症见烦躁狂乱,头面红肿焮痛,口鼻生疮,咽喉不利,疮疡疔毒,化脓溃烂,大便燥结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解毒口服液。

3、清热燥湿类中成药

清热燥湿类中成药具有清热燥湿、清热利湿、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湿热内蕴,湿邪化热所致诸症。如湿热蕴结大肠之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脓血。代表中成药有葛根芩连片等。湿热蕴结膀胱之淋证,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淋漓不爽,尿道刺痛,痛引小腹,或尿血,甚或癃闭不通。代表中成药有金沙五淋丸等。肝胆湿热之黄疸、胆囊炎、胆结石,代表中成药有利胆排石片等。

4、清热凉血类中成药

清热凉血类中成药具有轻盈头热、凉血散瘀、清热解毒等作用。适用于热入营血所致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等;热入血分所致出血,发斑,如狂,谵语,舌绛起刺等。代表中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等。

使用清热类中成药需要注意一般在表证已解,里热正盛,或里热虽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用。如邪热在表,当先解表,否则会因邪入里;如里热已实,则应采用攻下中成药;表邪未解,里热已实,则宜表里双解。另外,辨别热症的叙事、真假、在脏在腑也很重要。此类中成药多用苦寒之品,易伤人体阳气,所以不能长久服。

>>>下一页更多精彩“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中药常用功效分类

中药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中药其功效作用都是不同的。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中药常用功效分类,希望能帮到你。

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胆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消痈散结。

大青叶:苦咸大寒,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牛黄:苦凉,归肝心经。清热解毒,熄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毒,排脓利尿。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祛痰利咽。

白头翁:苦寒,归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板蓝根:苦寒,归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山豆根: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毒,利咽散肿。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入胃、大小肠经。清热利湿,解毒消痈。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穿心莲:苦寒,归胃肺大小肠经。清热解毒,燥湿消肿。

马齿苋:酸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秦皮:苦寒,归肝胆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清热解毒,除湿止痒。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截疟治痢,腐蚀疣。

熊胆:苦寒,归肝胆心经。清热解毒,止痉明目。

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温热在气分,肺热咳喘)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栀子:苦寒,归心肺肝胃三焦经。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肝胆湿热、)

夏枯草: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甘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止呕除烦。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淡竹叶:甘淡寒,归心胃小肠经。清热除烦、利尿。

常用中药功效之清热燥湿药: 黄芩:苦寒。归肺胆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苦寒。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苦寒,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杀虫,利尿。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