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伸筋藤的功效与作用(四方藤有什么作用?)

时间: 2023-03-31 07:33:40

伸筋藤的功效与作用

目录伸筋藤的营养价值伸筋藤的功效与作用伸筋藤的别名及图片伸筋藤的做法伸筋藤的食用方法伸筋藤的食用禁忌味微苦,性凉功效具有舒筋活络,清热利湿的功效

禁忌人群孕妇及产后忌服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伸筋藤是一种中药材名称,但是它还有穿根藤、椿根藤、铁骨春根等别称。伸筋藤一般可以做药用,对关节痛、腰痛等病很有效果。伸筋藤开花期是3-4月,果期是7-8月份之间。伸筋藤有舒筋活络、清热利湿的功效,人们有筋骨伤痛、腰肌劳损和跌打损伤都可以用伸筋藤治疗。

伸筋藤的营养价值

伸筋藤味微苦,性凉;具有舒筋活络,清热利湿的功效。主治风湿筋骨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

伸筋藤的功效与作用

春根藤内服可以祛风化湿、活血通络、舒筋壮骨、入肝肾经。主治关节痛、风湿四肢痛、腰痛、足根酸痛等病症。春根藤全年可采砍,取其地上部分,除去嫩枝及叶,切段,晒干。

伸筋藤的别名及图片

伸筋藤别名伸筋藤、穿根藤、椿根藤、铁骨春根、川筋藤、春根藤仔、香藤仔。

伸筋藤的做法

驱风蛇酒

食材:白酒11000克、蛇肉1500克、当归10克、伸筋藤12克、秦艽12克、黄芪10克、川芎10克、白芍药10克、白芷10克、党参20克、续断10克、远志12克、菟丝子20克、杜仲20克、枸杞子25克、菊花10克、熟地黄12克、干姜12克、威灵仙25克、独活10克、五加皮12克、牛膝12克、桂圆200克、陈皮5克、酸枣仁10克、枣(干)400克。

做法:

(1)将蛇肉用白酒适量润透,蒸熟,冷却后置容器中,加入50度白酒,密封,浸泡90天,其余各味药置容器中,加40度白酒,浸泡45-55天,合并浸液,加入香精适量,搅匀,滤过即成。

(2)每日三次,每次服30-60克。

(3)外用时,将酒烫热抹患处。

伸筋藤的食用方法

1、治风湿关节炎酸痛:伸筋藤30克,与猪脚共煮,冲酒饮汤吃肉。

2、治手关节酸痛:伸筋藤30克,观音串15克,同瘦猪肉共煮,冲酒饮汤吃肉。

3、治腰部酸痛:伸筋藤、钉地根各30克,水煎,冲酒少量服。

4、治腰足酸痛:伸筋藤、钉地根各30克,水煎,冲酒少量服。

5、治腰部扭伤:伸筋藤30克,接骨消15克,水煎,冲酒服。

6、治风湿四肢酸痛:伸筋藤30克,煮猪脚节,或煮猪骨饮汤吃肉。

伸筋藤的食用禁忌

孕妇及产后忌服。

伸筋藤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炎,还可以和观音串、瘦猪肉一起煮了治疗关节酸痛,吃伸筋藤还可以治疗腰部酸痛、腰足酸痛,对于腰部扭伤、风湿自治酸痛也有非常好的治疗功效,尤其适合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和老年人食用。伸筋藤可以和其他药材搭配制作成驱风蛇酒,但是孕妇和产后女性是不能服用的。

四方藤有什么作用?

《*辞典》
【名称】四方藤
【出处】《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Sì Fānɡ Ténɡ
【别名】宽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陆川本草》),蚂蝗藤、软筋藤、风藤(《广西药植名录》),方藤、红四方藤(《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b]四方藤[/b]的[b]茎[/b]。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木质藤本,长达10余米。茎,枝、叶柄锐四角形,幼嫩部分折断时常有丝状液汁,茎有节,暗紫红色或淡绿色。叶互生,卵形,大小不等,长至14厘米,宽至10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头,基部心形,边缘由侧脉延伸而呈小凸起,紫色;叶柄长达6厘米;卷须与叶对生,先端2叉,托叶2枚,方形。伞房花序生于侧枝顶端;花萼杯状,绿色或稍染紫红色;花瓣4,矩圆状卵形,先端紫红色,长约3毫米;雄蕊4;雌蕊1,花柱锥尖,柱头全缘。浆果肉质,圆球形,径约1厘米,熟时紫黑色。花期4~5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于阔叶林中。
【性状】茎呈四角形条状,长50~70厘米,径5~18毫米,稍扭曲,节上有托叶和卷须的残基,节间长7~20厘米,棱上略有翅,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粗糙;具皮孔、皱纹。质坚韧。断面不整齐,皮部薄,木质部稍带红黄色,密具导管,木部射线极狭,髓部带紫色。
【炮制】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性味】甘,平。①《陆川本草》:"甘,寒。"②《广西中药志》:"味微苦,性平。"③《广西中草药》:"味微酸涩,性平。"
【归经】《广西中药志》:"入肝经。"
【功效】治风湿痛,跌打伤筋。①《陆川本草》:"去风湿。治四肢挛急,抽搐,风湿痛,跌打伤筋。"②《广西中药志》:"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治跌打内伤,筋络拘挛。" (四方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外用:酒炒敷。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瘀者勿服。"
【摘录出处】《*辞典》
《中华本草》
【名称】四方藤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Sì Fānɡ Ténɡ
【英文名】Treebine Stem
【别名】宽筋藤、红宽筋藤、春根藤、伸筋藤、方根藤、蚂蝗藤、软筋藤、风藤、方藤、红四方藤、翼枝白粉藤。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戟叶白粉藤的藤茎。[br]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ssus hastata (Miq.)Planch.[Vitis hastata Miq.;C.pteroclada Hayata][br]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戟叶白粉藤 常绿草质藤本。茎粗壮,下部木质;上部草质,绿色或紫红色;枝苍白色或粉白色,有4狭翅,干时节上不收缩;卷须二叉状,与叶对生。单叶互生;叶柄长2-5cm;叶片心状戟形,长6-12cm,宽4-8cm,先端急渐尖,有短尾状尖头,基部心形,近全缘或有疏离的小锯齿,两面无毛。聚伞花序通常组成与叶对生、与叶柄等长或较长的伞形花序,在最顶部的有时呈短小的圆锥花序式排列;花便长2-4mm;花萼杯状,先端截平,无毛;花瓣紫红色,卵状长圆形,长约2mm,无毛;雄蕊4;花盘浅波状;子房无毛。浆果椭圆状,长约6mm,成熟时紫黑色。花期6-7月,果期11-12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林中。[br]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呈四角形条状,长50-70cm,直径0.5-1.8cm,稍扭曲,节上有托叶和卷须的残基,节间长7-20cm,棱上略有翅,表面灰棕色至黑褐色,粗糙,具皮孔、皱纹。质坚韧。断面不整齐,皮部薄,木质部稍带红黄色,密具导管,木部射线极狭,髓部带紫色。
【炮制】洗净,润透,斜切薄片,晒干。
【性味】辛;微苦;性平
【归经】肝经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肢体麻痹;跌打损伤 (四方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烂敷;或泡酒搽。
【注意】《广西中药志》:虚寒无瘀者勿服。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去风湿。治四肢挛急,抽搐,风湿痛,跌打伤筋。[br]2.《广西中药志》:舒筋活络,去瘀生新。治跌打内伤,筋络拘挛。
【摘录出处】《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
【名称】四方藤
【拼音名】Sì Fānɡ Ténɡ
【别名】红四方藤、翼枝白粉藤
【来源】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b]四方藤[/b]Cissus pteroclada Hayata,以[b]藤[/b]入药。全年可采,晒干。
【性味】微酸、涩,平。
【功效】祛风湿,舒经络。用于风湿痹痛,关节胀痛,腰肌劳损,筋络拘急。 (四方藤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浸酒内服外搽。
【备注】(1)同属植物[b]四方宽筋藤[/b]Cissus hastata (Miq.)Planch,别名四方藤、舒筋藤、四方钻、四方风、宽筋藤、万丈藤、戟叶粉藤,功效相似。

黄藤对硬皮病有什么作用?

黄藤为防己科植物黄藤的干燥藤茎,黄藤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的功效,黄藤别名黄莲藤、大黄藤、土黄连、藤黄连、黄连藤、伸筋藤、山大王,体质虚寒者忌用黄藤。
中文名:黄藤
别名:土黄连、藤黄连、黄连藤、伸筋藤、山大王、大黄藤。 黄藤的功效与作用黄藤的功效与作用
处方名:黄藤、黄莲藤、大黄藤等
商品名:黄藤、黄莲藤,
性味:甘苦,寒,有毒。
归经:入心、肝二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便。
主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磨汁或研末调敷。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黄藤的干燥藤茎。
黄藤的作用:
黄藤能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治饮食中毒,热郁便秘,痢疾,传染性肝炎,疮痈,赤眼,咽喉肿痛。
1、黄藤治天泡疮:黄藤五钱,山东管五钱。共研末,开茶油调涂患处。(《陆川本草》)
2、黄藤治传染性肝炎:黄藤一至二两,酸咪咪(大叶酸浆草)五钱。煮猪骨或鸡肉服,也可蒸甜酒服。(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3、黄藤泻热解毒,通便,去水毒,消肿。治热郁便秘,痢疾,石水,疮痈,天泡疮,赤眼。《陆川本草》
4、黄藤清心火,利小便。治痢疾,急性胃肠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膜炎,肺结核,疮疖,汤火伤;可预防流脑。《广西中草药》
5、黄藤治阳黄,枪炮伤,烫伤。《广西中药志》
6、黄藤煎水服治发热头痛;磨碎敷疔疮。《中国药植图鉴》
黄藤用药忌宜:
体质虚寒者忌用黄藤。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