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薤白白酒汤是一剂中药方明,主要用于治疗胸痹,针对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这些症状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瓜蒌薤白白酒汤在现代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痛、慢性支气管炎等属胸阳不振,痰阻气滞者,效果非常不错。
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心脏病的奇方
瓜蒌薤白白酒汤需要搭配瓜蒌实一枚、薤白半升、白酒七升这几种药材,具体的药方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搭配才行,患者不能随便私自抓药。瓜蒌薤白白酒汤,中医方剂名。为理气剂,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效。需要用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心脏病,可以按照以下方剂用药。
【方名】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瓜蒌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功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白腻而滑,脉沉弦者。
【方歌】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各家论述】《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薤白滑利通阳,瓜蒌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胸中阳也,而反痹,则阳不用矣。阳不用则气上下不相顺接,其津液必凝滞而为痰,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证见矣,脉紧沉迟为阳虚之验,故主以通阳。”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1、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2、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气滞甚者,可酌加厚朴、枳实以理气行滞;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以活血祛瘀。
3、常用本方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也用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胁间神经痛等属于上述证候者。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见症者,可加减用之。
瓜蒌薤白白酒汤有一定的用药禁忌,心脏病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因为瓜蒌薤白白酒汤里面是含有白酒这一个药引子的,所以能饮酒者可酌加少许(30-60ml)作为引子,但是不能饮酒者可免用白酒。并且阴虚肺痨和胸痛或者肺热痰喘和胸痛的人,是不能用的。而且瓜蒌薤白白酒汤有特殊的气味,会引起轻微的胃部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导读: 瓜蒌汤的服法。瓜蒌汤有效治疗胸痛、短气,那么怎么服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的服法,一起来看看。
【方剂名】
瓜蒌薤白白酒汤
【出处】
《金匮要略》
【组成】
瓜蒌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
【方歌】
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咳息短气时咳睡,难卧再加半夏良。
【方解】
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中阳气不振,痰阻气滞所致。诸阳之气受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故胸部满痛,甚或胸痛彻背;痰浊阻肺,肺失宣降而上逆,故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均为痰浊结聚之征。本证胸阳不振为之本,痰阻气滞为之标,治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方以瓜蒌实为君,利气宽胸,祛痰散结。薤白为臣,温通胸阳,行气散结止痛。二药相配,一除痰结,一通气滞,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佐以白酒,上行升散,行气活血,以助薤白行气通阳之功。本方药仅三味,但配伍严谨,可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除,气机通畅,胸痹自除。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服法】
三味同煎,取二升,分温再服。现代用法:加适量黄酒,水煎服。
【配伍特点】
行气与祛痰并行,宽胸与通阳相协,寓散寒化活血于理气之中。
【加减化裁】
若痰浊较甚者,酌加半夏、菖蒲、厚朴等以增强燥湿化痰之效;阳虚寒阻,可加干姜、肉桂、附子以助温阳散寒;气滞较著,见胸满而胀,或兼逆气上冲者,加厚朴、枳实、桂枝以下气除满;兼血瘀,见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者,加丹参、红花、赤芍、川芎以活血祛瘀。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胸痹证的基础方,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冠心心绞痛、非化脓性肋骨炎、肋间等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者。
【使用注意】
本方性偏温燥,若胸痹证属阴虚有热者应忌用。方中白酒用量,当视患者酒量而定,一般可用30~60ml,不宜过多。
【不良反应】
瓜蒌薤白白酒汤因其特异气味可引起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如胃不适、恶心、呕吐等。
以上就是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频道。
心绞痛一般归属中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等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心痛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胛间痛。”又如《灵枢·厥病》篇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颇类似心绞痛及心肌梗塞。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等篇章中进一步作了一系列脉证描述,并提出比较系统的方药。如“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又如“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历代医家在此基础上对辨证、方药均有所发挥,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一整套中医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经验。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年老体衰,膏粱厚味,七情内伤,寒邪侵袭等因素有关,而心脉痹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现分述如下:
肾气不足 年老体衰或久病肾亏,肾阳虚则不能温煦脾阳而运化无能,以致营血虚少,脉道不充,血液流行不畅,以致心失所养;肾阴虚则不能滋养其他内脏之阴,阴虚火旺,热灼津液为痰,痰热上犯于心而发病。
气滞血瘀 七情内伤,情志郁结,导致气机不畅,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心脉失于通畅,以致心脉痹阻。
痰浊内阻 恣食膏粱厚味,损伤脾胃,助湿生热,热耗津液,导致心脾气虚,运化失常,转化为痰浊脂液,气血往来受阻,致使气结血凝而发生胸痛。
寒凝 寒邪侵袭,凝于胸中,胸阳失展,以致心脉不通,故胸痛好发于冬季,寒则凝,气不通,血不行,不通则痛,寒邪客于胸阳之位故胸痛。
此外,劳累、饱餐、饮酒、情志过极也与本病发病有关。劳则气耗,心气受损,运血无力,心脉瘀阻;饱餐或饮沔可导致胃气壅滞,升降失司,浊气上凌于心;情志过极,可耗散心神,导致气血失和,血行不畅,心脉闭阻。
综上所述,本病以心肾肝脾诸脏功能失调及气血阴阳虚衰为本,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为标。本虚标实,心脉痹阻致成本病,而劳累情绪激动、饱餐、饮酒、受寒则为本病之诱发因素,均可导致胸痛的发作或加重。
综观现代各家辨证意见,可归纳为两类七型。
1.实证
痰浊内阻 阵发胸闷或心前区憋痛,连及肩臂,心悸,心慌,形体肥胖,身重乏力,泛泛欲呕。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结代或弦滑、滑数。
胸阳痹阻 心胸疼痛颇甚,痛连肩背或胸痛彻背、背痛彻心,每于受寒后诱发,心悸气短。舌质淡,苔白,脉沉弦或迟或结代。
气机郡滞 胸闷而痛,时时憋气,每因情志变动而诱发。苔薄白,脉弦或结代。
心脉瘀阻 心胸疼痛,似锥如刺,痛有定处。连及肩背,心悸气短,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涩、或促、或结、或代。
2.虚证
气阴两虚 心胸隐痛而频作,劳累后尤甚,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口干少津。舌质淡或暗红,舌体胖嫩,边有齿印,少苔或无苔,脉细弱、细数或结代。
心肾阳虚 心痛心悸、气短,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或结代。
阳气欲脱 心痛短气,盗汗淋漓,四肢厥冷,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口唇指甲青紫,甚至昏厥。舌淡暗,苔白,脉微欲绝或结代。
冠心病的临床辨证错综复杂,不仅虚实夹杂,本虚标实并见,更有气血阴阳诸虚并存,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互相掺杂,故必须权衡轻重,分清主次,不可拘泥。
治疗:
①痰浊内阻
治法:清化痰浊,宣通胸痹。
处方:全瓜蒌、薤白头各12克,法半夏、远志、菖蒲各9克,降香4.5克。
加减:胸痛甚加延胡、香附;气虚加人参、黄芪;血瘀加川芎、红花;阳虚加附子、桂枝;血脂高加生山楂、生首乌。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常用成方:温胆汤、导痰汤、瓜蒌薤白白酒汤等。
②胸阳痹阻
治法:温通胸阳,行气活血。
处方:瓜蒌、薤白头、川芎各12克,桂枝、法半夏各10克,三七粉4.5克(冲)。
加减:气虚加人参、黄芪;寒重加附子、干姜;胸闷加降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常用成方:瓜蒌薤白桂枝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等。
③气机郁滞
治法:行气活血,宽胸开郁。
处方:川楝子、柴胡、郁金各10克,延胡索、丹参、川芎各12克,降香6克。
加减:痛甚加失笑散;血瘀重加桃仁、红花;气郁化火去川芎,加龙胆草、黄芩。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金铃子散合失笑散、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等。
④心脉瘀阻
治法:活血化瘀,宽胸理气。
处方:丹参、全瓜蒌、川芎各15克,赤芍、薤白头、蒲黄各12克,五灵脂9克(包)。
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阴虚加麦冬、五味子;痰浊加二陈汤;胸闷加降香或檀香。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常用成方:丹参饮合桃红四物汤或血府逐瘀汤等
(2)虚证
①气阴两虚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通络。
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黄芪、丹参各15克,五味子、红花各4.5克。
加减:胸闷加瓜蒌、薤白头;阴虚甚加生地、阿胶;痰浊加二陈汤;胸痛加延胡索;心惊甚加煅龙齿、朱砂(冲);失眠加夜交藤。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生脉散加减。
②心肾阳虚
治法:温补心肾,益气活血。
处方:附块9克,桂枝、红参、红花各6克,仙灵脾、巴戟肉各12克,黄芪、丹参各15克。
加减:水气凌心加茯苓、白术、干姜、气喘痰延上壅于肺加三子养亲汤;胸闷加瓜蒌、薤白;胸痛加延胡索、三七。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常用成方: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右归饮等。
③阳气欲脱
治法:补气固脱,回阳救逆。
处方:人参、麦冬各24克,熟附子、丹参各15克,五味子12克,桂枝6克,炙甘草9克。
加减:水凌心肺加葶苈子、桑白皮;面浮肢肿加白术、茯苓、大腹皮,去五味子,必要时中西医结合抢救;汗出过多加煅龙牡。
用法:每日1剂,必要时2剂,水煎,分2次服。
常用成方:独参汤、参附汤、四逆汤、参附龙牡汤等。
以上是心绞痛常见的病机、治疗分型、用药简介。必须辩证准确才能选用药物。可在用药时参考!
你好,作用如下:1,扶正气:人参30g炙干草6g2,补血活血化淤:丹参30g 川芎10g 当归10g 赤芍15g 红花10g 桃仁10g 三七6g 生地15g 3,行气化痰:柴胡10g栝楼10g 薤白10g 郁金15g 三者合起来是方子的全体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