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药食同源>饮食营养

紫苏

时间: 2023-11-20 23:36:00

白苏、赤苏、红苏、香苏、黑苏、白紫苏、青苏、野苏、

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紫苏叶;气虚、阴虚久咳、脾虚便搪者忌食紫苏子。

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紫苏的营养信息

含量(每100克)

含量(每100克)

174

0.2

11.9

77

0.12

0.23

紫苏,是唇形科紫苏属下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东南亚、台湾、中国江西、湖南等中南部地区、喜马拉雅地区,日本、缅甸、朝鲜半岛、印度、尼泊尔也引进此种,而北美洲也有生长。紫苏在我国种植应用约有近200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药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叶(苏叶)、梗(苏梗)、果(苏子)均可入药,嫩叶可生食、作汤,茎叶可淹渍。近些年来,紫苏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质及营养成分,成为一种倍受世界关注的多用途植物,经济价值很高。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对紫苏属植物进行了大量的商业性栽种,开发出了食用油、药品、淹渍品、化妆品等几十种紫苏产品。
  1. 1

    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紫苏子性味辛温,具有下气消痰、润肺、宽肠的功效。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
  2. 2

    紫苏的营养价值

    紫苏全株均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它具有低糖、高纤维、高胡萝小时素、高矿质元素等。在嫩叶中,抗衰老素SOD在每毫克苏叶中含量高达106.2微克。紫苏种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达45%左右,油中含亚麻酸62.73%、亚油酸15.43%、油酸12.01%。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占25%,内含18种氨基酸,其中赖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苋。此外还有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B1 、缁醇、磷脂等。
  3. 3

    紫苏的选购

    挑选时以色紫、叶大不碎、没有枝梗、香气浓郁者为佳。
  4. 4

    紫苏的存储

    放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以防香气散失。或晒干再用保鲜袋装好。或洗净晾干报纸包裹放冰箱。或洗干净后在太阳下晒干,然后放些盐拌匀,保存在通风的地方。
  5. 5

    紫苏的食用方法

    第一步鲜叶生拌,用温盐水加味精在容器中漂沾后放入盘中,加少量熟油即食,味道鲜美,回味无穷,且利于各种维生素的吸收。


    第2步炸:蛋清加少量面粉、少量盐、味精,调粥状,将叶正面朝上,背面朝下沾面,放入温油中煎至适中即可沾椒盐食用。


    第3步紫苏叶包生鱼片,沾佐料生食,或和虾、蟹混食适当量的生紫苏叶,有解毒和暖胃功能。


    第4步火锅涮食:和海鲜、肉等一起放入火锅内,稍热即可食用不要时间过长,然后喝其汤,味道极美。


    第5步鲜叶沾辣根或甜面酱生食,味道极鲜、自然,营养丰富。

紫苏的热量成分

  • 热量(千卡)174
  • 蛋白质(克)0.2
  • 脂肪(克)11.9
  • 碳水化合物(克)77
  • 维生素B1(毫克)0.12
  • 维生素B2(毫克)0.23
  • 维生素E(毫克)8.16
  • 钙(毫克)78
  • 磷(毫克)68
  • 钾(毫克)65
  • 钠(毫克)362.8
  • 铁(毫克)2.6
  • 锌(毫克)2.84
  • 硒(微克)0.82
  • 铜(毫克)1.84
  • 锰(毫克)1.87
  • 膳食纤维(克)60.6
  • 胡萝卜素(微克)7393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