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着实感受到大暑节气的炎热了,不信,你自己出去走走,衣服都能拧出水来。
前一篇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2个节气——大暑节气》我们讲到大暑节气的相关特点。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分享下大暑节气养生方法,其实我们去年在大暑节气时候也讲到过,大家可以参考文章《二十四节气中第12个节气——大暑,大暑遇上中伏天该如何养生》。

24节气 大暑节气今天我们将通过大暑节气养生法则,大暑节气食疗养生方法,穴位养生方法。
大暑节气养生法则
养生法则一:趁暑化湿解冬病
即我们所说的“冬病夏治”。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可以通过艾灸等方式补充阳气来达到调理改善健康的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
养生法则二:多饮暖水药食粥
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建议小口多饮,而不是一次性饮水过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
同时,大暑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大家安度盛夏;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养生法则三:消暑切莫动“肝火”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
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清火养心
一、清火
夏季本来就是一个火热的季节,尤其暑天更是达到一年中最“火”的的时候,所以清火成为了重中之重的关键。而“清火”又有清内火和清外火之分。
1、清外火
“外火”即是指自然界高热的气温。它可使皮肤松弛、多汗,亦可导致体温中枢的散热障碍,使温热蓄积而发生中暑。
暑天要尽量避免烈日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时戴好遮阳帽,必要时在皮肤上涂一层防晒护肤品,注意室内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2、清内火
“内火”即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的内热症。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暑天重点是清“心”火。
心火夏天暑热,最易肾水不足,心火过亢,水火失济,而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头痛、腰酸软、大便秘结,舌尖痛,口腔炎等症。因此,夏天必须注意补肾之水,以清过亢的“心火”,这样才能水火相济,阴阳平衡。
二、养心
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所以“养心”是夏季养生关键点。
在暑天,气温过高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所以养心是防止情绪起伏,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1、睡觉宁心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2、大笑放心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3、饮茶安心
清心茶: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4、喝粥健心
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饮食养生
夏季的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黄帝内经》有“药以去之,食以随之”,“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的论点。
1、绿豆汤:清热解毒、止渴消暑
夏季当推绿豆汤。绿豆汤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解暑饮品。另外,绿豆汤中还可以加入少量冰糖食用,更加好喝。
2、冬瓜汤:养胃生津、降胃火
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养胃生津,使人食量减少,促使体内淀汾、糖转化为热能,而不变成脂肪。同时冬瓜有抗衰老的作用,久食可保持皮肤洁白如玉,润泽光滑,并可保持形体健美。最重要的,冬瓜还有良好的清热解暑功效。夏季多吃些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可使人免生疔疮。
3、银耳百合汤:滋阴润肺、养颜暖胃
银耳百合汤有滋阴、润肺、养颜,暖胃的功效,长期饮用银耳百合汤,可以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
4、冬瓜海带汤:清热解暑、减肥瘦身
有人说,冬瓜海带汤,集减肥瘦身双重功效于一身。海带能增钙降钠,利于胆固醇的排泄,而冬瓜能清热解暑,两者搭配在一起做成很清淡的冬瓜海带汤,不但营养,而且解暑。
5、鱼头豆腐汤:清热润燥、生津解毒
豆腐的蛋白质和钙含量丰富,有清热润燥、生津解毒、降低血脂的作用,鱼头豆腐具有补虚弱,暖脾胃的功效,建议大家在做鱼头豆腐汤的时候,尽量做的稍微清淡些,豆腐的鲜嫩和鱼的鲜美就会融合在一起,很新鲜。
6、萝卜汤:止咳化痰、除燥生津
萝卜汤是冬季保健食品的首选,但是夏季喝萝卜汤也是有好处的,俗话说,多吃萝卜少吃药。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利大小便等作用。
7、丝瓜汤:消暑利肠、去风化痰
丝瓜性寒凉味甘甜,有消暑利肠、去风化痰、凉血解毒、通经活络、行气化瘀等作用,还可治疗大小便带血,另外,丝瓜还是消雀斑、增白、去除皱纹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美容剂。长期食用或用丝瓜液擦脸,还能使人皮肤变得光滑、细腻,具有抗皱消炎,预防、消除痤疮及黑色素沉着的特殊功效。
穴位养生
1、腋窝的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去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调理睡眠和改善心脏不舒服。
2、肘窝的曲池穴
人体穴位图 曲池穴位置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3、膝窝的委中穴
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这里有个穴位叫委中穴,走的是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所以平时在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36下。
导语:24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二十四节气反应了季节气候的变化,养生也要顺势而行。那么二十四节气如何养生?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24节气起居、饮食、运动、情绪等养生知识。
春季节气养生立春养生情绪生气伤肝,心平气和,戒怒忧
起居23点前睡早起散步,梳头百下
穿着下厚上薄,忌过早减掉冬衣
运动宜漫步聊天串门,忌大动出汗
饮食少酸多甜,多食绿蔬,忌辛辣
食物:韭、葱、香菜、花生、虾仁等
推荐食谱:韭菜炒虾仁、干贝芦笋
VIEWNOW
雨水养生情绪情绪稳定,忌过度忧虑
起居温水洗漱,早睡早起养阳气
穿着继续春捂,重点保暖下半身
运动宜踏青赏花,微出汗为佳
饮食多食蔬果喝温水,最宜喝粥
食物:粗杂粮、枣、山药、韭菜等
推荐食谱:地瓜杂粮粥、山药米粥
VIEWNOW
惊蛰养生情绪心情愉快,勿妄动肝火
起居保证睡眠,室内保持通风
穿着适量增减衣着,预防感冒
运动散步踏青放风筝,不宜激烈
饮食清淡,多吃蔬果,少肉类
食物:韭菜、梨、菠菜、蒜、甜椒等
推荐食谱:冰糖炖梨、菠菜粥
VIEWNOW
春分养生情绪情绪宜平和,忌大喜大悲
起居充足睡眠,9点后开窗通风
穿着保暖下肢及脚,微微出汗最佳
运动晨练散步慢跑太极,多晒太阳
饮食忌大热大寒,少食酸和辛辣
食物:红枣、蜂蜜、韭菜、春笋等
推荐食谱:红枣南瓜汤、油焖春笋
VIEWNOW
清明养生情绪悲伤莫过,控制情绪,宜愉悦
起居睡觉要提前,少出入公共场所
穿着注意天气变化,适宜增减衣服
运动避负重运动,健走远足打太极
饮食忌食发物,清补为主,需祛湿
食物:苦菊、山药、莴笋、韭菜等
推荐食谱:凉拌苦菊、莴笋炒虾仁
VIEWNOW
谷雨养生情绪保持恬静心态,忌忧愁焦虑
起居晨起喝水,多饮茶,防过敏
穿着早晚加件衣,春捂别捂过头
运动多参加春游、慢跑等运动
饮食低盐/脂/糖/胆固醇,少刺激
食物:荠菜、菠菜、香椿、黄豆芽等
推荐食谱:香醇拌豆腐、荠菜饺子
VIEWNOW
更多春季节气养生知识
夏季节气养生立夏养生情绪天热宜戒怒,调控情绪
起居早睡早起,避免生凉防外感
穿着穿衣不出大汗,透气舒适
运动多做安静事,书画种花钓鱼
饮食饮食清淡易消化,少油腻
食物:山药、丝瓜、西红柿、蛋类等
推荐食谱:西红柿炒蛋、清炒山药
VIEWNOW
小满养生情绪有意调节情绪,勿乱发脾气
起居睡觉勿贪凉,防热防湿气
穿着宜宽松舒适,不宜太露
运动早晚适宜轻微运动,忌大汗
饮食忌过量生冷油腻辛辣,多排湿
食物:苦菜、蒲公英、苦瓜、西瓜等
推荐食谱:西瓜西米露、上汤苦菜
VIEWNOW
芒种养生情绪保持淡泊开朗的心境,会疏解
起居晚睡早起,午小休,常洗澡
穿着勤换衣,穿宽松散热衣物
运动温和运动,健走游泳或慢跑
饮食饮食减酸增苦,清补瓜果蔬菜
食物:鸭、香蕉、芹菜、丝瓜等
推荐食谱:丝瓜粥、冬瓜薏米老鸭汤
VIEWNOW
夏至养生情绪静息调心,保持好心情
起居晚睡早起要睡足,需午休
饮食清淡饮食,多吃蔬果杂粮
穿着不宜太厚,少穿紧身衣裤
运动清爽时间段去散步、打太极
食物:豆类、苦瓜、苦菜、芹菜等
推荐食谱:绿豆粥、凉拌苦瓜
VIEWNOW
小暑养生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养心护心
起居充足睡眠,防中暑,多喝水
穿着轻薄柔,透气,浅色衣物
运动忌猛烈,清早傍晚再运动
饮食饮食清淡少辛辣,有节制
食物:豆芽、苦瓜、黄鳝、姜等
推荐食谱:烧黄鳝、苦瓜黄豆排骨汤
VIEWNOW
大暑养生情绪消暑切莫动“肝火”
起居少出门,少活动,多饮水
穿着及时更衣,空调房穿衣要增添
运动避开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饮食防生冷油腻,吃利湿降暑食物
食物:绿豆、薏米、冬瓜、苦瓜等
推荐食谱:红豆薏米粥、冬瓜海带汤
VIEWNOW
更多夏季节气养生知识
秋季节气养生立秋养生情绪内心宁静,神志安宁
起居早卧早起,少开空调,饮足水
穿着适当增衣,凉而不寒
运动宜运动,太极瑜伽游泳快走等
饮食祛暑清热,多食滋阴润肺食物
食物:黄瓜、西红柿、梨、豆类等
推荐食谱:冰糖炖梨、沙参百合鸭汤
VIEWNOW
处暑养生情绪切忌情绪大起大落,安神心平
起居每天多睡1小时,午休缓秋乏
穿着根据气温适时添减衣服
运动爬山、健身操、散步、太极拳
饮食少辛增酸,多食滋阴润肺食物
食物:梨、柚、莲藕、番茄、山楂等
推荐食谱:冰糖银耳、百合莲子粥
VIEWNOW
白露养生情绪保持愉快的心情,以免抑郁
起居保持充足日照,家居多通风
穿着不能赤膊露体,注意保暖
运动登山、打太极拳、游泳等
饮食健脾润燥,多吃橙黄色蔬菜
食物:银耳、蜂蜜、百合、枸杞等
推荐食谱:银耳莲子汤、枸杞柚子茶
VIEWNOW
秋分养生情绪赶走抑郁少伤秋,保持好心情
起居早睡早起,多喝水,防秋感
穿着根据温变化增减衣服
运动轻松平缓运动如登高、快走等
饮食多吃清润食物,增辛酸味食物
食物:藕、荸荠、梨、百合、蜂蜜等
推荐食谱:姜汁藕片、百合淮山粥
VIEWNOW
寒露养生情绪易烦躁悲愁,需培养乐观情绪
起居睡足觉,多喝水,防秋季感冒
穿着增减衣服,保暖下肢和足部
运动散步跑步,可参加耐寒运动
饮食养阴防燥少辛辣,忌无病乱补
食物:藕、柑橘、蟹、冬瓜、秋葵等
推荐食谱:菌菇汤、秋葵炒蛋
VIEWNOW
霜降养生情绪易忧思,及时舒缓压力笑一笑
起居睡眠充足,注意穿衣、盖被
穿着多备秋装和外套,酌情增减
运动加强体育断理、爬山慢跑
饮食宜平补,多吃坚果和蔬菜
食物:秋梨、南瓜、川贝、芥菜等
推荐食谱:南瓜羹、川贝雪梨
VIEWNOW
更多秋季节气养生知识
冬季节气养生立冬养生情绪保持安静,情绪低落及时舒缓
起居早睡晚起,充足睡眠养阳气
穿着厚薄均要适宜,多层次可增减
运动动静结合,滑冰跳舞出点汗
饮食滋阴潜阳,清淡饮食,多蔬果
食物:牛羊肉、乌鸡、萝卜、坚果等
推荐食谱:乌鸡汤、萝卜炖牛腩
VIEWNOW
小雪养生情绪保持乐观,及时调节心态
起居多喝水,早睡晚起,睡前泡脚
穿着不觉寒冷为宜,最好带帽子
运动温和有氧运动,微微出汗为度
饮食少辛多酸,适当进补,少发物
食物:牛羊肉、橘、深绿色蔬菜等
推荐食谱:番茄牛肉、葱爆羊肉
VIEWNOW
大雪养生情绪易低落,需舒缓,可多运动
起居早睡晚起,多泡脚,多喝温水
穿着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颈和足部
运动每天坚持半小时有氧锻炼
饮食温补为主,宜苦忌咸,宜喝粥
食物:大白菜、豆、红枣、羊肉等
推荐食谱:红枣桂圆乌鸡汤、羊肉汤
VIEWNOW
冬至养生情绪愉悦心情,气血顺畅身体好
起居定时起居,早睡晚起
穿着内薄软,中保暖,外防风
运动适量运动,微出汗为宜
饮食补肾精,多吃温性食物
食物:黑色的食物、枸杞、羊肉等
推荐食谱:枸杞羊肉汤、黑豆乌鸡汤
VIEWNOW
小寒养生情绪宁神定志,莫要劳神忧事
起居睡足觉,午间补眠,勤晒太阳
穿着保暖为上,尤其肩颈和脚部
运动宜在日出后,长跑滑雪踢毽子
饮食宜减甘增苦,少食辣火锅
食物:羊牛肉、芝麻、核桃、板栗等
推荐食谱:板栗焖鸡、芝麻核桃糊
VIEWNOW
大寒养生情绪蓄精养神,运动缓低落情绪
起居睡前泡脚,多睡一小时晚点起
穿着防寒冷侵袭,尤其膝盖和双脚
运动锻炼运动要适宜,慢跑快走
饮食宜温补,多吃温润食物和粥
食物:禽肉、红枣、芡实、桂圆等
推荐食谱:红枣桂圆粥、八宝粥
VIEWNOW
更多冬季节气养生知识
推荐阅读01【四季养生保健】四季保健吃什么好四季养生与饮食指南气候对天地万物影响很大,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运动和变化的规律,而人们想健康就应...
02【四季饮食养生汇】春夏秋冬吃什么好四季养生食谱大全“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中医饮食讲究“顺时养生”,春天补肝,肝属木,升补...
03二十四节气如何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食疗方24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04不同时辰怎么养生身体部位最佳养生时间表十二时辰怎么养生?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辛...
05【季节保健品】不同季节吃什么保健品好四季保健品选购攻略各个季节的气温、空气湿度不一,各个季节适合吃的保健品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夏季酷热,阳盛阴衰...
06【保健养生方式】疾病靠养不靠治人群保健_季节保健_养生运动调理方法大全现代不止老人年,不少年轻人都处于亚健康身体状态,吃药不合适,治疗也没时间,那这时候该怎么办...
“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每年的7月22日前后即为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防暑降温为 养生 重点。
大暑三候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1)一候腐草为萤:曰丹良,曰丹鸟,曰夜光,曰宵烛,皆萤之别名。离明之极,则幽阴至微之物亦化而为明也。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
(2)二候土润溽暑:溽 (rù),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
(3)三候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情志方面,谨守 “静心 养生 ”的原则,保持心境清静,避免不良刺激,凡事以平常心对待,切莫大喜大怒。其次要注重心理纳凉,可采用 “心理暗示”和 “心理纳凉”等法调整情绪。
大暑节气进入 “中伏”,高温酷热,易动肝火,人们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 “情绪中暑”症状。“情绪中暑”对夏日 养生 和身心 健康 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所以夏季控制好个人情绪,谨防疾病。
起居是大暑 养生 至关重要的一环,大暑节气讲究 “夜卧早起,午间小睡”。人们每天需保证至少七到八个小时的有效睡眠,晚间11点至凌晨1点是脏腑气血回流的时间,缺少睡眠易导致肝盛阴虚,阴阳失和,而午间适当的小睡,有助于心经运行。此外,在午后最热的时候,人们要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一定要出门务必做好防晒措施,如戴遮阳帽、打遮阳伞,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防暑药物等。
运动方面,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羽毛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运动后不要立即冲凉,正确的方法是等身上的汗都干了,再用温水冲澡,水温应高于体温1~2℃。
饮食调养是以暑天的气候特点为基础,由于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 “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适当进食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如绿豆汤、荷叶、西瓜、莲子、冬瓜、扁豆、薏米等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健脾作用。大暑时节还是肠道疾病多发季节,多吃些大蒜、洋葱、韭菜等 “杀菌”蔬菜可预防胃肠道疾病。
清拌茄子
组成 嫩茄子500克,香菜15克,蒜、米醋、白糖、香油、酱油、味精、精盐、花椒各适量。
制法 茄子洗净削皮,切成小片,放入碗内,撒上少许盐,再放入凉水中,泡去茄褐色,捞出放蒸锅内蒸熟,取出晾凉;蒜捣末;将炒锅置于火上烧热,加入香油,下花椒炸出香味后,连油一同倒入小碗内,加入酱油、白糖、米醋、精盐、味精、蒜末,调成汁,浇在茄片上;香菜择洗干净,切段,撒在茄片上,即成。
功效 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苦瓜菊花粥
组成 苦瓜100克,菊花50克,粳米60克,冰糖100克。
制法 将苦瓜洗净去瓤,切成小块备用。粳米洗净,菊花漂洗,二者同入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置于武火上煮,待水煮沸后,将苦瓜、冰糖放入锅中,改用文火继续煮至米开花时即可。
功效 清利暑热,止痢解毒。
在酷暑难当的大暑时节,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 “阳暑”,也要防 “阴暑”。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 “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 养生 保健中常有 “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证等阳虚证,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祛暑湿 “三窝”保健法
1.腋窝的极泉穴 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是心经的重要穴位,可以去心脏的火毒,应常常按揉,或者拨动,一般不少于36下,最少一天两次,以疏通经络,还可调理睡眠和改善心脏不舒服。
2.肘窝的曲池穴 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
3.膝窝的委中穴 位于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中间,即膝盖里侧中央。可以在两腿的委中穴各按五十次,站起来以后,就能感觉非常轻松了,压力就完全消失掉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999+
729
757
557
491
918
272
713
507
477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