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肾阴虚喝赤小豆薏米水可以吗

时间: 阅读:12580

肾阴虚喝赤小豆薏米水可以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2-23 14:20:55

肾阴虚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也是可以喝赤小豆薏米水的一般赤小豆和薏米也是属于中药具有药食同源的作用,而且赤小豆和薏米通常情况下并不是属于温热性的食物,一般并不会导致温阳助火伤阴的作用,所以通常情况下肾阴虚的患者是可以喝赤小豆薏米水的,但是通常情况下,对于肾阴虚是不能起到治疗作用的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3-08-16 10:10:09

    薏米赤小豆汤功效:

    1、《食性本草》曰:“赤小豆坚筋骨,抽肌肉,久食瘦人。”薏米性凉,味甘、淡,能健脾、补肺、清热、利湿、抗癌。

    2、《本草新编》曰:“薏苡仁最善利水,不致损耗真阴,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赤小豆薏米汤能健脾利水,祛湿消脂,尤宜中年体胖者降脂减肥。

    3、薏米既是一种粮食,也是一味中药,夏季可经常食用,搭配赤小豆还有利水消肿的功效。

    扩展资料:

    因薏仁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可促使子宫收缩,因而有诱发流产的可能,建议孕妇不宜食用。

    赤小豆的宜忌人群:

    1、宜食: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肥胖症等病症患者适宜食用,如能配合乌鱼、鲤鱼或黄母鸡同食,消肿效果更好;同时产后缺奶和产后水肿的妇女也宜食,用赤小豆煎汤喝或煮粥食用。

    2、忌食:尿多之人不宜食用赤小豆。赤小豆煮汁久食赤小豆令人黑瘦结燥;阴虚而无湿热者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内忌赤小豆。

    人民网-赤小豆薏米汤

    人民网-今日靓汤 扁豆薏米赤小豆脊骨汤

    -赤小豆 (豆目豆科植物)

  • 南絮
    回复
    2023-08-16 10:10:09

    1 利水消肿

    薏米赤小豆即能利水消肿,又能健脾补中,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的腹胀、小便不利、水肿、脚气浮肿等症状,具有一定利尿消肿的作用,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好处,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欢迎。

    2 健脾渗湿

    薏米赤小豆中含有一定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多种矿物质,适量食用可以渗除脾湿,健脾止泻,对于治疗脾虚湿盛所导致的泄泻具有明显的效果;其次薏米能够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可用于治疗脾虚湿盛而筋脉挛急疼痛等病症。

    3 美容养颜

    薏米赤小豆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E,可以帮助保持人体皮肤光泽细腻、消除粉刺、色斑,改善肤色,具有一定美容养颜的作用,其次薏米赤小豆对于一些病毒感染引起的赘疣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 润肠通便

    薏米赤小豆中含有一定的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素,其中膳食纤维素可以促进人体肠胃蠕动,加速人体排出体内多余的毒素以及废物,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减少胃肠负担的作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症具有治疗,具有一定润肠通便的作用。

  • 祝由师
    回复
    2023-08-16 10:10:09

    1 红豆薏米水可以天天喝吗

    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最好是不要天天喝。

    红豆薏米水主要是由红豆和薏米制成的,其中红豆味甘性平,而薏米是一种寒性食物,因此总体上红豆薏米水是偏寒性的,但红豆薏米水营养价值比较高,对于一般人群来说,可以天天适量喝,但对于脾胃虚寒者来说,其体内寒气较重,是不建议天天喝红豆薏米水的,否则容易加重其肠胃负担,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发生,诱发或者加重其病情。

    2 红豆薏米水的功效与作用健脾除湿

    红豆薏米水中的主要材料是红豆和薏米,其中红豆和薏米都可以健脾、养胃、除湿,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脾虚泄泻、风湿热痹、痈肿疮毒等症状,生活中可以适当喝一些红豆薏米水进行缓解。

    利尿消肿

    红豆薏米水中,薏米具有很好的利尿性,适量进行饮用,可以加速体内尿液排出,对于尿少、身体浮肿胀满等人群来说,适量喝一些红豆薏米水,具有很好的缓解治疗作用。

    养血益气

    红豆薏米水中,红豆味甘性平,具有很好的健脾、养血的作用,对于贫血的人群来说,喝红豆薏米水可以缓解其贫血症状,红豆薏米水具有一定养血益气的作用。

    3 红豆薏米水的禁忌

    红豆薏米水中薏米药食同源,中医上薏米有一定的滑利性,对子宫平滑肌有一定的兴奋作用,孕妇吃了可促使子宫收缩,对胎儿的健康造成威胁。

    其次红豆薏米水具有较好的利尿排湿作用,适宜水肿型肥胖患者减肥食用,但对于平时有尿多、尿频等症状的人群是不宜食用的,不然会加重尿多症状。

    最后就是红豆薏米水具有收敛止泻的作用,对于便秘人群来说,其肠胃消化功能虚弱,饮用容易增加肠胃负担,加重其病情。

    4 红豆薏米水怎么煮去湿气

    红豆薏米水是具有一定祛湿作用的,但祛湿效果好坏,和它的做法有很大关系,一般要想红豆薏米水祛湿效果好,首先不能用普通的红豆,而是专门祛湿的赤小豆,因为赤小豆才是中药,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

    其次需要将赤小豆和薏米提前进行浸泡备用,其次赤小豆和薏米晾干后可先将薏米倒入无油无水锅中翻炒至焦黄色,激发其成分,使其效果更好;最后就是赤小豆和薏米倒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后,需要煮两小时左右才行。

  • 木槿
    回复
    2023-08-16 09:09:59

    可以;
    红豆的养生功效
      红豆能促进心脏血管的活化,利尿;有怕冷、低血压、容易疲倦等现象的人,常吃红豆可改善这些不适的现象。另外,红豆还有健胃生津、祛湿益气的作用,是良好的药用和健康食品。
      红豆更是女性健康的好朋友,丰富的铁质能让人气色红润。多摄取红豆,还有补血、促进血液循环、强化体力、增强抵抗力的效果。哺乳期妇女多食红豆,可促进乳汁的分泌。
      红豆有清心养神、健脾益肾功效,加入莲子、百合更有固精益气、止血、强健筋骨等作用,能治肺燥、干咳,提升内脏活力,增强体力。养生也是护肤的重要的一部分,外调加上内养,才能造就一个水灵灵的女人。
      红豆在《本草纲目》的正式名称为“赤小豆”,红豆在传统医学上,主要应用于行水-去水肿、利气-去脚气、健脾,古籍中用红豆与鲤鱼烂煮食用,对于改善孕妇怀孕后期产生的水肿脚气,即有很大的帮助。
    中医历来认为,黑豆为肾之谷,入肾。具有健脾利水,消肿下气;滋肾阴,润肺燥,制风热而活血解毒;乌发黑发以及延年益寿的功能。
      研究提示,黑豆具有高蛋白、低热量的特性。黑豆基本不舍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常食黑豆,能软化血管,滋润皮肤,延缓衰老。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有益。
      黑豆中微量元素如锌、铜、镁、钼、硒、氟等的含量都很高,而这些微量元素对延缓人体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等非常重要。黑豆中粗纤维含量高达4%,常食黑豆,可以提供食物中粗纤维,促进消化,防止便秘发生。
      黑豆对年轻女性来说,还有美容养颜的功效。黑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E族和B族维生素含量最高。维生素E是一种相当重要的保持青春健美的物质。如古代药典上曾记载黑豆可驻颜、明目、乌发,使皮肤白嫩等。
      
      薏米的作用:
      1、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2、用于头发:它具有营养头发、防止脱发,并使头发光滑柔软的作用。
      3、用于皮肤: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对面部粉刺及皮肤粗糙有明显的疗效,另外,它还对紫外线有吸收能力,其提炼物加入化妆品中还可达到防晒和防紫外线的效果。
      4、以水煮软或炒熟,比较有利于肠胃的吸收,身体常觉疲倦没力气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分解酵素,能使皮肤角质软化,对皮肤赘疣、粗糙不光滑者,长期服用也有疗效。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 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 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 薏米红豆加生姜
      肾虚: 薏米红豆加黑豆
      脚气: 薏米红豆加黄豆
      咳嗽: 意米红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 薏米红豆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 薏米红豆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 薏米红豆加芡实
      孕妇: 红豆加少量黄芪、党参
      产妇: 红豆加大枣、小米、红糖
      平日思虑伤神、劳心过度而运动量少的人,往往脸上没有血色,精神也不够充沛,甚至心悸、贪睡,感觉头重如裹,心中空虚。这是体内有湿加上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桂圆同煮。桂圆甘温,能开胃健脾、安神补血,温补心气。特别适合强脑力劳动者,也很适合中老年人。
      年轻人容易出现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这都是心火过旺、湿热内扰所致,可以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上百合或莲子同煮,或者两种都加。
      如果着凉感冒了,或是体内有寒,胃中寒痛,食欲不佳,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几片生姜。生姜性温,能温中驱寒,健脾和胃。
      肾虚的人,可在薏米红豆粥中加一些黑豆。因为黑色入肾,而豆的形状也跟肾十分相似,是补肾的佳品。

运动能改善肝肾亏虚吗

脾胃湿热型鼻炎有什么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