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历节风与鹤膝风的区别

时间: 阅读:1602

历节风与鹤膝风的区别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佩兰

佩兰

2025-04-02 19:06:56

历节风属于西医称的痛鹤膝风是在中医治疗结核性关节炎,患者以膝关节肿大疼痛,周期肿痛,所以叫鹤膝风并后期关节肿大变形变细,相当于化脓性关节炎,骨膜炎等还建议去医院检查结核全身的症状,对症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08-17 07:07:14

       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青风藤别名青藤、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青防己、青藤碱,青风藤有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的功效,青风藤有治疗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的作用,脾胃虚寒者慎服青风藤。   名称:青风藤   别名: 青藤、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青防己、青藤碱。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主治:治风湿痹痛,鹤膝风,水肿,脚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浸酒或熬膏。外用:煎水洗。   来源:青风藤为防己科植物青藤、华防己或清风藤科植物清风藤等的藤茎。 青藤的茎和根含青藤碱、双青藤碱、木兰花碱、尖防己碱、四氢表小檗碱、异青藤碱、土杜拉宁、清风藤碱、dl-丁香树脂酚、十六烷酸甲酯、N-去甲基尖防已碱、白兰花碱、光千金藤碱。又含β-谷甾醇、豆甾醇。
    青藤的茎含清风藤碱甲等多种生物碱。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一镇痛作用:青藤碱在用小鼠电刺激法、热板法以及家兔光热刺激法的试验中,均证明具有肯定的镇痛作用。脑内注射产生镇痛作用所需的剂量,相当于腹腔注射的1/2000,说明其镇痛作用的部位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与丙烯吗啡合用,并不出现拮抗,反而产生协同,说明它的镇痛原理与吗啡类镇痛药有所不同。其产生镇痛所需的剂量约为吗啡的10倍,持续时间较短。连续应用也能产生耐受性,但较吗啡缓慢,与吗啡之间并无交叉耐受性。与异丙嗪合用,作用增强,这主要是由于两药中枢作用的协同,部分还可能由于异丙嗪对抗了青藤碱释放组织胺所致。合用时对青藤碱的耐受的产生及毒性皆无影响。二镇静作用:青藤碱明显减少小白鼠的自发活动和被动活动,对巴比妥类睡眠时间并无明显影响;对士的宁有某些拮抗作用(降低士的宁对小鼠的惊厥阈),但不能对抗五甲烯四氮唑。犬、猴口服青藤碱45~95毫克/公斤也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小剂量(5~10毫克/公斤)即能延长小鼠和猫的防御性运动条件反射的潜伏期,条件反射部分消失,随之非条件反射也有少部分消失,说明它首先是对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过程有抑制性影响。青藤碱并能消除电刺激小鼠引起的激怒反应,似有安定作用。三其他作用:青藤碱有镇咳作用,对小鼠及猫,其镇咳效价与可待因相仿;对豚鼠则其效价仅及可待因的1/4。异丙嗪可加强其镇咳作用。另外,略有催吐作用,对注射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影响。对大鼠腹腔注射大剂量时,有一定的降温作用。对家兔注射中毒量时,体温亦有所下降,但如反复给予,可产生耐受性,体温不再下降。据报道,它对家兔角膜有局部麻醉作用,可作局部浸润麻醉药使用,但也能产生耐受性,如连续注射,则作用减弱。
    降压作用
    青藤总碱对麻醉或不麻醉实验动物(犬、猫、兔、大鼠),无论静脉注射或灌胃都有肯定的急性降压效果,作用迅速、显著而持久,但连续多次给药,则产生快速耐受性。降压作用与M-胆碱能神经或乙酰胆碱无关,也非组织胺释放所致,可能与其抗肾上腺素及神经反射作用有关。由于上述降压特性,它对犬的慢性实验性高血压无显著治疗效果。青藤的酸性提取物,在兔的急性试验中,亦不影响血压。
    对胃肠活动的影响
    青藤碱给犬、猴口服常有轻度的胃肠不良反应;对离体的兔肠及豚鼠肠有抑制作用,并能对抗毛果芸香碱、组织胺、乙酰胆碱及氯化钡的致痉挛作用,但对在位的犬及兔肠,静脉注射青藤碱均引起小肠暂时兴奋,这种兴奋作用可被苯海拉明、六烃季铵完全阻断,阿托品完全或部分阻断,但切断二侧迷走神经并不能阻断。注射青藤碱可增加胃液分泌及其酸度,胃蛋白酶活性无明显改变。对胃肠道的兴奋作用,主要是与组织胺释放有关。但给予新安他精(抗组织胺药)未能抑制胃液分泌。青藤的酸性提取物,能兴奋离体兔肠。
    抗炎作用
    青藤碱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消退作用,切除肾上腺或垂体后,就无此作用。对正常大鼠,能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的含量,在戊巴比妥(能抑制下丘脑)麻醉后,即失去此作用,故青藤碱的抗炎作用原理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影响垂体-肾上腺系统所致,而与释放组织胺无关。对豚鼠的主动性过敏性休克有防止作用,对犬则比较差。与抗原同时应用,可抑制抗原释放组织胺。对滴虫、疟原虫也有抑制作用。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硅胶(直径约为5μm)为填充剂;甲醇-乙二胺(100:0.1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2nm。理论板数按青藤碱峰计算应不低于15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青藤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乙醇2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20kHz)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青藤碱(C19H23NO4)不得少于0.50%。

  • 南絮
    回复
    2023-08-17 07:07:14

    【答案】:B
    考点:1.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2.痹证的源流:《内经》提出了痹之病名。《素问?痹论》日:"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内经》又有五痹之分,《素问?痹论》日:"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宋《圣济总录》说脏腑内热,复感外邪可致热痹。张仲景《金匮要略》有湿痹、血痹、历节之名,创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诸病源候论》又称为"历节风";王焘《外台秘要》述其症状痛如虎咬,昼轻夜重而称"白虎病";严用和《严氏济生方》则称"白虎历节";朱丹溪《格致余论》又称"痛风";王肯堂《证治准绳》对膝关节肿大者称为"鹤膝风",手指关节肿大者称为"鼓槌风"。3.西医病名:结缔组织病、骨与关节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肌纤维炎、增生性骨关节炎等。

  • 南絮
    回复
    2023-08-17 07:07:14

    病后膝关节肿大变形,股胫变细,形如鹤膝者。该病多由经络气血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致肌肉日瘦,肢体挛痛,久则膝大而腿细,如鹤之膝 。
    亦名鹤游风、游膝风、鹤节、膝眼风、膝疡、鼓槌风等(见《外科心法》卷五)。
    本病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统属于中医“痹病”的范畴。
    本病相当于西医的骨结核、化脓性关节炎、骨膜炎以及其他以关节肿大、积水、变形为特征的关节疾病。

  • 山亭柳
    回复
    2023-08-17 06:06:04

    目录1拼音2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的茎藤·大风藤 2.1大风藤的别名2.2来源及产地2.3性味归经2.4功能主治2.5大风藤的用法用量2.6化学成分2.7大风藤的药理作用 3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及茎·大风藤 3.1大风藤的别名3.2来源及产地3.3性味3.4功能主治3.5化学成分 4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大风藤 1拼音

    dà fēng téng

    2防己科植物青藤或毛青藤的茎藤·大风藤

    大风藤为中药名,出自《中药材手册》。即《中药志》记载的青风藤之别名[1]。

    2.1大风藤的别名

    清风藤、寻风藤、大叶青绳儿、追骨风、大风藤[2]

    2.2来源及产地

    防己科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 (Thunb.) Rehd.et Wils.或毛青藤S. acutum (Thunb.) Rehd. et Wils. var. cinereum Rehd. et Wils.的茎藤。主产湖北、江苏、浙江等地。[2]

    2.3性味归经

    苦、辛,平。归肝、脾经。[2]

    2.4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除湿止痛。治风湿痹痛、鹤膝风、历节风,肢体麻痹、瘙痒,水肿,脚气肿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2]

    2.5大风藤的用法用量

    煎服:9~15g。[2]

    2.6化学成分

    茎及根含千金藤宁堿、蝙蝠葛宁、8,14二氢多花罂粟堿、青藤堿、异青藤堿、土藤堿、清风藤堿(Sinoacutine)、双青藤堿等生物堿以及丁香树脂酚(Syringaresinol),β谷甾醇、豆甾醇。[2]

    2.7药理作用

    青藤堿对各种动物有镇痛、镇静、镇咳、降压、抗炎等作用,但也有明显的释放组胺的副作用。给犬、猴口服常有轻度的胃肠不良反应。[2]

    3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根及茎·大风藤

    大风藤为中药名,出自《江西中药》。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记载的爬山虎之别名[1]。

    3.1大风藤的别名

    大风藤、假葡萄藤、爬墙虎、飞天蜈蚣、枫藤、地锦[3]

    3.2来源及产地

    葡萄科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Planch.的根及茎。分布辽宁、河北、陜西、湖北、湖南及华东、华南、西南等地[3]。

    3.3性味

    辛,微涩,温[3]。

    3.4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3]。

    ①治风湿关节疼痛,偏头痛,半身不遂,痛经,产后血瘀,腹生结块。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服[3]。

    ②治跌打损伤,痈疖肿毒,捣烂敷;带状疱疹,磨汁外搽[3]。

    3.5化学成分

你好我想问一下冬天我的手脚冰凉怎么回事

埋线是什么美容方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