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寒感冒按什么穴位
风寒感冒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缓解,但是单靠按摩穴位很难彻底治愈风寒感冒会导致患者出现头疼流鼻涕的现象,还会引起鼻塞影响生活和工作,建议患者按摩的同时可以配合服用消炎药物和感冒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感冒的穴位
A]缓解感冒时打喷嚏,鼻塞,流鼻涕
1. 迎香穴:在鼻的两端半个手指处
2.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3. 四白穴:眼眶底下一个手指处(有个小窝的就是)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有两个窝就是)
B] 感冒有 头痛,怕冷,肌肉酸痛
1. 太阳穴:眼角外侧一个手指处(张开嘴的时候有个窝)
2. 印堂穴:眉毛中间
3. 攒竹穴:眉毛的内端(有个小窝)
4. 百会穴:头顶中央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6. 太冲穴:脚背 第一拇脚指和第二脚趾之间.
C] 感冒后 发烧,发热
1. 大椎穴:低头 颈后最高点的下面
2. 外关穴:前臂外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手指处
3. 曲池穴:胸窝的外侧(肌肉的最高点)
4.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5. 风池穴:后脑双侧骨下
D]感冒引起 咳嗽,哮喘
1. 檀中穴:两个乳头中间 一分种
2. 天突穴:胸骨上面的窝 (喉咙下有个小窝)
3. 定喘穴:低头 最高点骨的两侧 2分钟
4. 尺泽穴:肘关节窝内
5. 孔最穴:前臂外侧中间 (手平侧 手腕和肘关节中间就是)
6. 内关穴:前臂内侧正中 距离手腕两个是手指处
7. 列缺穴:双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接触到的位置.
8. 合谷穴:五指并拢,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最高点
所以说不同感冒症状下按摩的穴位也是不同的。能够学以致用最好了
第一步,点揉风池穴。
功能:能起到清热散风的作用,特别适用于风热冷感冒。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耳后约两根手指。将您的拇指放在风池点上,并用手指摩擦数十次。
第二步,揉大椎穴。
功能:它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后高烧的治疗。
按摩操作:穴位位于颈椎后路中间,较大的骨突的下边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边缘。用一只手和两个中指按大椎穴,揉捏100至200次。
第三步,拿肩井穴。
功能:可以疏散风寒,特别适合感冒。
按摩手法:肩部的穴位在脖子到肩膀的中间,那里有丰富的肌肉。两个拇指,食物和中指相对于肩孔。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服用10次。
第四步,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操作:小腿的上肢有一个称为腓骨腓突的突出骨,足三里穴位在突出骨的前部和底部大约三指宽。用一只手,两根中指吃东西,并在同一侧指向足三里穴,慢慢揉数十遍。然后用另一只手在另一侧擦拭足三里穴。
功能:足三里是一个“强穴位”。具有疏风散寒,强身健体,消灭病原体的功能。它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力并预防感冒。
如果要预防感冒,必须首先提高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不要忘记我们的皮肤,它也是人类免疫系统的成员。可以说,我们的皮肤是抵御细菌,病毒和其他外部入侵的第一道屏障,因此提高其抵抗力也非常重要。
1、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此穴位对感冒、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操作此法应由家人或借助按摩仪施行。
2、大椎。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按摩此穴位对感冒、疟疾、咳嗽、气喘、骨蒸盗汗、癫痫、头痛项强、风疹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触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点压。
3、足三里。膝眼下3寸,先屈膝,将一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之点外侧旁开1寸处即是此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钟;再用摩擦法轮摩100~200次。搽点按摩液或正红花油等在穴位上,效果更好。
艾灸此穴10分钟,每日1~2次,效果也很好,但不适于婴幼儿。
感冒嗓子痛按摩哪里感冒嗓子痛怎么办感冒嗓子痛如何缓解
4、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这个穴位对伤风、咳嗽、发热头痛、项强、胸背痛等症状效果比较明显。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以参考上面的足三里。操作此法可以由家人或借助按摩仪施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