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湿影响睡眠吗
痰湿有可能会影响自身的睡眠情况当身体出现一些疾病反应的时候是需要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的,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调理和改善有效恢复和治疗的话,往往会对身体来说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和所爱的,目前建议您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有效的恢复和治疗,以免引起病情的加重,身体得不到有效的恢复和治疗
痰湿体质人比较容易困倦,“湿”分为内湿和外湿,外湿指空气潮湿、环境潮湿,如淋雨、居处潮湿等,外在湿气会侵犯人体而致病;内湿是指消化系统运作失宜,对水在体内的流动失控以致津液停聚,或因饮食水分过多,或因饮酒、乳酪、生冷饮料,而使体内津液聚停而形成内湿。此种体质者多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等。大成国学院中医建议明确病因,对症祛湿。
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见到打呼噜,就会有人说了,打呼噜证明睡得香,但是这个说法并不对。打呼噜是属于一种睡眠障碍疾病。那应该怎么办?
中医认为, 肺主气,司呼吸,开窍于鼻 , 是人体和外面气体交换的通道 ,就叫 气道 。 我们睡觉的时候,一呼一吸 , 是通过这个气道产生的。而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会打呼噜 ,就是因为 气道不顺畅 , 呼吸的时候出现了阻碍 ,所以产生 震动,导致打呼噜 。
那气道为什么会不通畅呢? 就是 痰湿聚集 , 阻塞气道 。有那么一句话, 肺是储痰的。痰湿如果多了,就会堵住了气道,睡觉时就容易打呼噜 。所以, 痰湿阻滞会让大部分人打呼噜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当然是 化痰祛湿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三味中药材它们就是 陈皮、半夏、甘草 ,那么具体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作用。
首先第一味就是 陈皮,陈皮味辛、苦,性微温 。具有 燥湿化痰,利水通便 的功效。主要常用于 痰湿阻肺,咳嗽痰多,头目眩晕、脘腹胀痛 。第二味 半夏味辛,性微温 。具有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的功效。主要常用于 湿痰咳嗽,风痰眩晕,痰厥头痛 。第三味就是 甘草,甘草性平 ,具有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主要常用于 咳嗽痰多,倦怠乏力,心悸气短 等症状。
这三味药都有 除湿止咳化痰 的功效, 搭配起来有很好的效果,具体还是要根据个人去辨证调理,有任何不懂的都可以来找老师询问。
体内有痰湿的人,脾胃的运化功能通常也较一般人差,容易受到饮食积滞的影响从而导致失眠, 此类失眠多表现为入睡困难,常伴有头晕头重,头脑昏蒙不爽,记忆力下降,胸闷 等症状。
事实上,痰湿导致的失眠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在体型偏胖,平时头面部油脂分泌多,舌苔厚腻的人群中最为多见。
在祖国医学中,对于失眠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有着丰富的理论记载及临床实践总结的治疗经方验方。其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论述,历代医家发现,脾胃不好,睡眠也往往会深受其扰。
个中原因,《灵枢·大惑论》也讲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意思说的是身体内存在营血与卫气,它们就好比睡眠的开关,决定睡眠的正常与否。
而营血卫气则依赖脾胃的受纳腐熟等功能,如果脾胃虚弱,体内水谷精微生成不足,则营血卫气生成匮乏,又或者食积、痰火等邪气扰于胃,卫阳不能入内,而滞留于表,就会导致胃不和卧不安。
打个比方,营血卫气就好比守卫身体的“士兵”,而士兵日常的饮食和营养补充靠的是脾胃这个食物加工厂,如果脾胃出现问题了,食物加工生产的营养物质不足,士兵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就会身体虚弱,自然而然身体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乐启生中医团队指出,现代人普遍压力较大,外卖又极大便利的情况下,故而饮食极难以做到规律,不论是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亦或是饮食偏嗜,肥甘寒凉,均易损伤脾胃,脾胃的运化功能失调,则酿生痰湿,痰湿壅遏于内,痰湿阻络,血脉瘀滞,营血卫气运行失常,又或者痰浊扰心,导致心神不宁,皆可诱发失眠。
除此之外,长期的痰湿郁滞在体内,痰湿可郁而发热,而痰热上扰,胃气失和,也会导致不能够安然入睡。正如《脾胃论》所讲:“痰湿凝滞于内,则阴火炽盛,营不能上养心神,卫不能固摄于表,故而不得眠。”
那么,痰湿导致的失眠应该如何化痰祛湿,从根源摆脱失眠的困扰呢?
痰湿导致的失眠,通常以头重胸闷,神疲乏力,多梦健忘,食欲差,消化不良,舌苔白厚腻等为辨证要点,并多见心烦难入睡,胸闷脘痞,嗳气,或见目眩,或见口苦吞酸等表现。这一类患者常予以清化痰湿,和中安神治疗,临床上可选用温胆汤、化痰通络汤加减。
如果痰湿较严重的患者,则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可选用二陈汤合保和丸加减调理。痰湿蕴而化热者,治宜清热燥湿,理气化痰,可选用黄连温胆汤加减。除此之外,如果存在痰湿阻络,血行不畅者还需加用桃仁、红花、延胡索、川芎等活血祛瘀。
总而言之,需要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一人一方。
现实生活中不少长期失眠者问到,为什么自己曾服用过不少化痰祛湿的中成药,但依然失眠等症状反反复复。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在于一个人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方式的不同以及失眠发生的程度都因人而异,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与年龄、生活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外,也与个人的体质因素息息相关。
乐启生中医团队认为,临床中失眠的症状往往并不单一,尤其对于慢性、顽固性失眠常有一系列伴随症状及情绪问题,因而在治疗中应强调从总体病机出发。
另外,如果能针对失眠患者的失衡体质进行长期调整,更能体现中医学“治病求本”和“整体治疗”的原则。就失眠而言,不仅要掌握它的一般规律,更要从中寻求相同体质人群发病、传变和转归的特殊规律。同时体质又具有一定的可调性,在对失眠患者进行体质分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制定相应、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调养方法,通过后天因素多环节、多渠道来逐步调整患者的偏颇体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49岁的林先生,失眠2年多,平时嗜好饮酒及嗜食肥甘厚味,2年多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心烦失眠,急躁易怒等症状,曾在当地医院就诊,用过褪黑素、阿普唑仑片等治疗,然而失眠依然反复发作。来诊时可见形体肥胖,入睡困难,偶尔整晚睡不着,多梦易醒,早上起床头昏脑胀,胸脘胀满,白天精神差,严重影响工作,情绪低落,日间疲乏,食欲欠佳,恶心欲吐,舌质淡,舌苔白腻,舌底脉络迂曲。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脾。
拟方:陈皮、姜半夏、茯苓、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当归、枳实、竹茹、炒白术、远志、丹参、玫瑰花、百合、合欢皮、炙甘草。7剂,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温服。嘱咐林先生低盐、低脂饮食,戒酒,适当饭后活动,减肥,日间避免睡眠时间过长。
二诊:林先生诉服药后睡眠较之前改善,可入睡4小时,晨起精神改善明显,恶心欲吐减轻,仍食欲欠佳,故初诊方加焦山楂、焦麦芽、炒神曲,继续服14剂,煎服用法同前。
三诊:服上方后,林先生自述失眠明显改善,可入睡6小时,晨起精神状态基本恢复正常,食欲尚可。效不更方继续服14剂巩固疗效。
在这个案例中,患者林先生初起因工作压力大,日常嗜好饮酒,导致肝气郁结,情志不畅,后又因嗜食肥甘厚味,饮食不节制,伤及脾胃,脾胃受损,气郁不舒,湿浊内停,痰聚内生,痰湿蕴脾,内扰心神,而致心神不安,整夜难以入睡。而痰湿内阻,故伴有胸闷脘痞、恶心欲吐、头昏脑胀、食欲欠佳等症。因此,治宜化痰祛湿,和中健脾,宁心安神。以二陈汤作为基础方加减,方中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茯苓祛湿兼宁心安神;酸枣仁、柏子仁、首乌藤养血安神;当归补血活血;枳实理气除胀;竹茹化痰清热,除烦安神;远志化痰开窍;丹参活血化瘀;炒白术健脾和胃;玫瑰花、百合、合欢皮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考虑到患者仍食欲欠佳,故加焦山楂、焦麦芽、炒神曲以增强健脾和胃之力。
事实上,临床上不少失眠者会选择睡前服用安眠类药物助眠,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耐药性不断增加,也促使使用剂量不断增加,然而,随着剂量的增加,镇静催眠药的副作用亦不断增多,比如嗜睡、乏力、头晕甚至共济失调,而且一旦停药病情再次回到原点,甚至失眠加重。药物的副作用以及长期服用后停药失眠易反弹是许多失眠患者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当出现失眠时,切勿盲目服安眠类药物,而应辨证施治,通过协调机体阴阳、气血、营卫、脏腑、情志等因素,将机体调和至平衡的内稳态环境中,使睡眠恢复正常状态。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