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脾阴虚的孩子怎么调理
幼儿脾阴虚可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用中成药物进行调理,例如醒脾养儿颗粒,百合固金丸等,还要注意改变饮食结构,不要吃一些油腻特别大的食物、辛辣有刺激的食物、容易生热上火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粥类的食物,例如小米百合粥等。
初夏是小儿生长最快的季节。生长越快,所需要的营养也越多,这对消化吸收功能较差的脾胃虚小儿来说是一种挑战,家长要注意给小儿调理脾胃。
脾胃虚种种表现
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它的功能是运化水谷,即消化食物并吸收其中的养分供身体利用。此外,中医认为“四季脾旺不受邪”,即脾胃功能强的人抵抗力强,不易生病。脾胃虚的小儿特别容易患感冒,表现面色萎黄,眼带青暗,鼻梁有“青筋”,身体瘦小,食欲减退,睡眠不安,常有腹泻。
合理调整饮食
饮食应以清淡,富有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易消化食物为主,不要吃过于油腻的烧烤油煎食品。烹调采用汤、粥、羹、糕等形式以利于脾胃消化和吸收。家长要注意食有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
要给小儿多吃些五谷杂粮,如小米有健脾和胃作用,适合脾胃虚热有反胃的小儿,小米粥上的一层黏稠的“米油”营养极为丰富,对恢复胃肠消化功能很有帮助;玉米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功能,多吃玉米可提高小儿胃肠功能及有助于智力开发;苡米有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作用,蛋白质含量远比米、面高,而且容易消化;黄豆有健脾益气作用,如豆腐、豆浆等对脾胃虚弱的小儿颇有益;赤豆有健脾补血作用,特别适合脾虚兼有贫血的小儿。家长给脾虚小儿吃杂粮可采取多种方法,如在大米中加小米或豆类;做面食时在面粉中加些玉米粉或黄豆粉;将玉米粉做成玉米糊、玉米饼等使小儿容易接受。
推拿按摩有关穴位
按摩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的效果。足三里位于两小腿外侧,膝眼下三横指胫骨外,为全身性强壮穴。家长每日给小儿按摩足三里穴10-15分钟,可使小儿消化系统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面黄肌瘦好转。
对婴幼儿可采用捏脊法。家长站在小儿右侧,让他俯卧,用双手捏起脊柱两旁的皮肤,从尾骶部逐渐向上移动,直捏到颈部,反复十多回,每天2次。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减少感冒,增强体质。
食疗也可健脾胃
红枣小米粥:取红枣10个,小米30克,先将小米清洗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水及红枣用大火烧开后小火熬成粥食用。适用于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
莲子山药粥:取莲子30克,山药80克,粳米50克。将莲子去皮及心,加山药、粳米及水煮粥食用。适用于消瘦、食欲不振的脾胃虚弱小儿。
沙参麦冬扁豆粥:取沙参10克,麦冬10克,扁豆15克,粳米50克。先将沙参、麦冬加水煮20分钟取汁,将汁加粳米、扁豆煮成粥食用。适用于手足心热,便干,纳呆的脾阴虚小儿。
孩子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发脾气,这样的场景相信不少家长都有遇到过。有的家长会强迫孩子吃饭,也有家长认为,小孩不吃饭两顿就好了。对此,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潘明沃认为,小孩的一日三餐一定有保证,不能吃一顿没一顿。且每一顿饭进食的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当孩子吃饭老是不能专心或者不想吃,又超过了吃饭规定时间,潘明沃主任建议家长可以把所有的食物收掉,在下一顿正餐之前除了水以外不要给其他的零食或者食物。此外,如果孩子前一天吃多了,第二天就要吃少一点。比方这一天吃了很多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第二天可以给孩子喝点清粥,可以吃点菜,这是饮食平衡的原则。因为孩子长期厌食或者食欲不振不想吃饭实际上也有可能是脾胃不佳的一种表现,如果家长能够做到给孩子的三餐都定时,且让孩子戒掉零食,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饮食习惯,可以减少饮食对脾胃的伤害。
宝宝脾胃不好,应该如何调理?
宝宝脾胃虚弱,胃口不佳可以直接影响其营养的摄入,造成生长发育的迟缓。除了从日常的饮食习惯调理,潘明沃主任还向大家分享了其他的调理方法,供家长们参考斟酌使用:
1、艾灸:艾灸属于温法,可以针对不同的症状在穴位上进行艾灸治疗的选择,这个方法适用于体质虚寒的小孩子。但是,对于体质湿热的小孩子不是很适合经常使用艾灸。
2、食疗:食疗也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调理脾胃的的方法。其中比较常用到的食疗是四神汤。四神汤由淮山、芡实、莲子、茯苓组成。四神汤可以养脾阴、健脾,助脾运化,如果属于脾阴虚,就特别适合用四神汤。但是有些属于脾气虚表现为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消化力弱,面色苍白,这种小孩他要健脾益气,不适合用四神汤,适合用四君子汤。四君子汤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因为中医讲究寒热虚实,不能将同一个方子用在所有病人身上。如果家长不能辨别自己孩子的体质,建议先到中医处进行体质的诊断,再进行相关的食疗进补。
为什么这么多小孩都有脾虚的症状?
每个小孩的脾脏还没发育完善时,是从幼稚状态不断通过饮食的调理,慢慢的接近成人的水平的,所以这时候他的脾脏是属于相对的脾虚。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理帮助孩子消化食物。此外,还有部分小孩是真正的脾虚,这是由于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恰当的喂养或者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的。从中医角度来看,抗生素是损伤的脾胃的。很多小孩用完抗生素后,出现食欲不振,面色苍白,整个人的状态下降等等,从中医辨证都认为是脾气虚弱表现。因此,家长们尤其注意,当孩子生病服用抗生素以后没有及时调理脾胃,他的脾胃就会越来越差。另外,家长也应该少让孩子接触寒凉冰冻的食物,这对于脾胃是非常损伤的。
儿童脾胃阴虚怎样调理
1、饮食不节。小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脾胃功能还不健全。所以如果饮食上不加节制,饥一顿,饱一顿,不按时吃饭,或零食太多,都可影响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调,脾胃虚弱等症,日久则“面黄肌瘦”。
2、过食寒凉。小儿本为“阳盛”主体,易产生内热,所以喜食寒凉。如果不加以节制,过食寒凉之物,就易损伤脾胃,造成脾胃虚寒,功能下降,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摄取。
3、不合理的用药。小儿患病后,家长非常着急,就在很短的时间内服大量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镇痛的西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消炎痛、红霉素等,这些药都对胃肠道有 *** 作用,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这样,病虽治好,却留下了胃受损伤的后患。长期下去则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营养不良而致“面黄肌瘦”。
4、人体微量原素的缺乏。如缺锌可导致腹泻、厌食症;缺钙导致生长停滞、抽搐等;缺铁等致贫血、厌食、生长发育停滞。以上这些都可使人体营养物质吸收不足,日久则使小儿“面黄肌瘦”。
5、营养失衡。小孩子没有自控能力,吃东西没有节制,一旦吃得过多,就会损伤到脾胃,出现消化紊乱,吸收不好,面黄肌瘦。有些家长以为孩子营养不够,变本加厉给孩子做好吃的,结果反而增加了肠胃负担,脾胃进一步受损,进入恶性回圈。
小儿阴虚内热中医怎么调理
枸杞菊花茶倒是可以去内热,但是这么小的孩子即使有问题,中医上来说也不会很严重的,另外这么小的孩子,凭自己诊断没法断定内热由何而来。
小孩阴虚内热导致晚上不好好睡觉怎么调理
- 本文导读:小孩阴虚体质怎么调理最好呢?很多家长...不成形,还会盗汗,晚上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