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阴虚并起怎么回事
引起宫寒阴虚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肾虚血瘀脾虚,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月经期间着凉等等。如果现在宫寒阴虚症状比较明显的话,也是需要适当的保暖饮食注意点可以及时的用药来调理一下。
1 宫寒的病理原因
宫寒,就是子宫寒冷,或是子宫缺血,在医学上称为寒凝胞宫。正常情况下,子宫也需要血液循环供应营养,但若有血瘀,血流速度就会减慢,导致血运减少,引起宫寒。
这时,人体出现了代谢障碍,营养成分吸收不进来,废物排又不出去,脂肪就会越积越多,从而出现下半身肥胖、脚凉等症状。
自测“宫寒”摸摸自己的腹部或臀部,若温度明显低于其他部位,可能预示宫寒。
久坐导致宫寒宫寒不仅是女性的健康杀手,局部缺血也会对男性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久坐是导致宫寒的罪魁祸首之一。
人站立时,子宫的血管是圆的、充盈的。但一坐下,子宫的血管就会受到压迫,血流受阻,就会引起宫寒,尤其是比较胖的人,血管受挤压更严重。
宫寒的症状表现宫寒,不仅可以根据症状表现判断,也能到医院检查发现。
1,自测手脚发凉,腹部、臀部发凉,预示轻度宫寒。但若是伴有月经异常,量变少,颜色变暗,甚至血块多,有痛经,易流产或不孕,都可能预示严重宫寒。
但女性月经期间会有少量的,块不大,颜色并不重的血凝块,属于正常情况。
2,B超B超可以检查子宫动脉的血流。正常情况下,子宫血流通畅,其山包都处于连续状态。但若是血管受到了压迫,血流受阻,血运会有间歇性,B超显示的血流就会有明显的中断。
多管齐下治宫寒子宫血流受阻,会导致血瘀和宫寒。动脉血液流不进去,进去以后出不来,就会出现血瘀。
面对宫寒怎么办1,一杯暖宫红糖干姜茶
红糖性温,配上干姜,温上加温,可以缓解宫寒。但调理宫寒,不能直接用生姜,也不用自己晒干的生姜,而要用中药药材的干姜,药店里有售。
将少许红糖和5g干姜放入锅中熬煮一会饮用,辅助缓解宫寒。
2,一张暖宫贴
日常生活中,很多宫寒女性,痛经时多用热水袋热敷,这样往往只能缓解一时的症状,日后依旧会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达不到暖宫贴的效果?
其实,要从根本上解决宫寒,一定要改善体内环境。暖宫贴发热只是基础,用料还有讲究:严格按照“君臣佐使”的中药配方,采用蕲艾精油,大高良姜、益母草、红花、当归、玫瑰花提取物精制而成。
这些提取物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调经止痛的复配精油,在暖宫贴的热力推动下,持续作用12小时,改善宫寒、痛经的效果当然好!
3,两个暖身动作
1.深蹲。双手抱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向下深蹲,保持3-5秒,进行5-8次。
2.后踢腿。如果深蹲很多人有困难,后踢腿应该人人都可以做的。双手搭在椅背上,单脚后踢维持10s,换成另一条腿,可以锻炼肌肉,促进血液循环。
4,一根小艾条
宫寒艾灸取穴:中髎穴(20分钟)、肚脐到中极穴 ,任脉这一段艾灸30分钟;艾灸一周休息2天。
宫寒是中医里面的一个说法,也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问题,有的人是天生寒凉体质,从而导致气血两虚,这种女性最容易引发宫寒,另外还有不良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及减肥、人流、肾虚等多种原因都有可能引发宫寒,下面具体来看看宫寒的诱发因素。
1、女性本身体质寒凉
有的女性天生体质虚弱,先天阳虚或是气虚,从小就阳气不足,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变化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冬天畏寒,夏天耐热。
此外也有后天因素造成的体寒,这部分人群多是由于喜食寒性食物,经常处于寒冷环境中,或是过劳,易怒损伤身体阳气,导致身体偏寒;也有一部分寒性体质与遗传因素有关。
2、不良的生活习惯
女性的生殖系统最怕冷,冬季衣着单薄受到寒凉侵袭,阳气耗损,下半身着凉直接导致宫寒;经常待在空调房内的女性,不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子宫也会受凉,从而导致宫寒,子宫功能大大降低,出现手脚冰凉,浑身无力,食欲不振,甚至月经不调的症状。
3、不良的饮食习惯
女性属阴,喜好吃寒凉食物,比如冷饮,寒凉的瓜果,食用过多的话,进入体内就会耗损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所以这类女性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不宜多吃这些寒凉的食物。
4、过度减肥导致宫寒
无论采取什么方式减肥,都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想利用很短的时间来达到减肥的目的,那就要考虑是不是会影响到身体健康了,减肥过度,或是急于减肥,导致消耗的能量过度,排出了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身体内就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就有可能导致寒邪入侵,导致子宫受寒。
5、经常做人流引起宫寒
受精卵在女性体内发育时就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物资,做人流手术的时候也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耗损掉人体大量的阳气,如果经常进行流产,或是流产后不注意休养,阳气耗损过多,子宫失去温暖,宫寒随之产生。
6、肾虚引起宫寒
女性宫寒跟肾虚有直接关系,肾虚包括肾阳虚,肾阴虚等,肾的阳气充足,子宫自然就温暖,肾阳虚的女性容易受寒,导致宫寒的症状加重。
7、调理措施
1、改善体质
有些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四肢容易冰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脸色比一般人苍白,喜欢喝热饮,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热。寒性体质大多由后天因素造成,居住环境寒冷、嗜好寒凉食物、过劳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
备孕女性可以这么做:
(1)吃暖身的食物。如果你是先天体质性的宫寒,就应该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而且不用担心上火,因为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2)坚持快步走。备孕女性平时可以坚持快步走,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3)运动中和运动结束后要注意保暖,特别是出汗后,毛孔张开,寒邪容易乘虚而入,如果子宫受寒邪困扰,血气遇寒就会凝结,出现宫寒的症状。
2、注意饮食
调理宫寒,要少吃生冷食物。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春秋、冬季更要尽可能不吃冷饮。这些寒凉生冷的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
备孕女性可以这么做:
(1)少吃生冷食物。吃凉要有尺度,别超过太多就可以了,例如吃冰激淋一天不超过两个,吃东西的时候,要先吃热的,后吃凉的,如果顺序颠倒,凉气就会被热气顺势下压到子宫,带来伤害。
3、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如今空调是冬暖夏凉最好的家电,可是女性如果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甚至在恒温24℃的办公环境下,女性的肩颈、背部、腰部以及关节都会受到寒凉的侵袭,寒气直逼女性柔弱的身体,而子宫首当其冲就会形成宫寒。
备孕女性可以这么做:
(1)注意别在凉的环境久待。在办公室备外套或披肩;别坐在空调下面;别在办公室午休;不要坐有寒气的椅子;在办公室备件衣服,护一下肩膀、膝盖等部位。丝袜对于怕冷的女性来说也是很必要的,可以防止寒气从脚下生。
(2)少吹空调。在空调房中,漂亮美眉们总是尽情展露美腿、玉臂、香肩,甚至后背、小蛮腰。空调冷气拒骄阳于千里之外,离人体却近在咫尺。当您感受空调冷风带来的惬意时,殊不知子宫正在经受着外界寒冷的折磨,当寒气侵入身体,离“宫寒”就不远了。
(3)不要坐“寒”。夏天不要坐在有寒气的平面上,例如地面、石面或铁面椅子上,因为这些地方寒气重,寒邪会迅速击退身体的阳气直接攻击子宫。
(4)受寒后要及时补救。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即可,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5)例假前三天可以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4、减肥要适度
由于追求苗条身材的女性不再少数,为了快速瘦身会吃很多特效药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然而,减肥不当会伤及子宫。适中的体型是健康的表现,如果太胖,确实需要减肥,但要注意减重不能过于快速,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
备孕女性可以这么做:
(1)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减肥计划,别盲目减肥,以少食多动为原则,目标定为一个月减重1-2斤为宜。
(2)在饭前喝汤;减肥人的红花暖宫蛋: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5、别轻易流产
流产需要消耗女性大量的能量物质,就相当于突然全部扔掉那些能量物质,需要损耗人体大量的阳气,如果修养不到位,阳气久耗,子宫失去温煦,宫寒随之产生。
备孕女性可以这么做:
(1)注意避孕。当你们还不打算繁育后代时,记得避孕,其他什么安全期、体外之类的方法都不保险,使用工具是女性保护自己的基本原则。
(2)万一不得已要流产,也要注意身体,因为流产和生产同样重要,流产后身体内阳气下降,风寒易于入侵,所以不要像往常一样随时尚而过早地减衣服,尤其要保暖腹部和下身。
(3)最后,防护宫寒应作息调养与饮食调养同步配合:多喝热汤,补血药膳助化瘀;多多泡脚,睡好午觉学静养。
6、修身养性,不要动怒
由于过劳或易怒会损伤身体阳气,阳气是人体物质代谢和生理功能的原动力,是人体生殖、生长、发育、衰老和死亡的决定因素。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阳气支持,所谓“得阳者生,失阳者亡”。“阳气”越充足,人体越强壮。阳气不足,人就会生病。阳气完全耗尽,人就会死亡。它具有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的作用。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所以备孕女性要注意修身养性,不要动怒。
备孕女性可以这么做:
(1)劳逸结合。无论是工作还是运动,都不能过量,做到劳逸结合,锻炼有度。
(2)心平气和。不要轻易动怒,如果心里抑郁也需要及时纾解。尤其是在备孕时期,有时尝试了很久也没有怀上,心里难免会有点沮丧或不耐烦。这个时候更需要心平气和了。
(3)不要熬夜。晚上23点到午夜1点,也就是子时,是人体阴阳交接的时候。这个时候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候。《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寐”。所以,这个时候是睡眠的最好时间。也就是要学会顺应大自然昼夜的阴阳变化,如果继续熬夜,或过了午夜1点入睡,就会耗损人体的阳气,第二天阳气不足,就打不起精神了。即使你睡到第二天10点,也是补不过来的哦。
(2)分辨寒食。除了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之外,有很多食品,虽然在常温下食用,但它的本质却是寒性的,例如西瓜、梨、猪肉、绿豆、冰糖、苦瓜等,要分季节、适可而食;养成习惯,餐前可以喝一杯姜茶(一片姜,以开水冲泡,趁热喝下去),它可以主动化解寒凉食物或是凉性食物中的寒气。
摘要:宫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宫寒,就是“胞宫寒冷”,指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宫寒是中医理论下的病名,无法对应西医的具体病症。女性宫寒会导致痛经的发生,因此需要进行改善。下面为大家介绍宫寒是怎么引起的,女性宫寒的食疗食谱。宫寒怎么引起的
1、体质方面引起女性宫寒
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天生体质较寒,寒性体质的女性容易出现宫寒的问题,平时应该要注意身体保暖,不要吃寒性的食物,尽量选择温热性的食物,并且要做好腰腹部的保暖工作,否则很容易影响子宫和卵巢的健康。
2、多次流产引起女性宫寒
女性多次做人流手术会影响到子宫健康,并且会导致寒气进入人体,不仅会影响卵巢及子宫的健康,还会影响到人体正常的代谢功能,会导致女性皮肤变得越来越差,同时也会导致腰腹部脂肪的堆积,女性宫寒需要引起重视,尽早采取合适的方法调理。
3、快速减肥引起女性宫寒
无论采取节食、运动,还是吃药,减肥途径都是做到消耗大于摄入即可,但必须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如果用很短的时间达到瘦身目的,那就只能用健康作为代价了。快速瘦身无非是采用峻烈猛药、以非正常手段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
这在中医看来,等于身体在短时间内丢失了大量的能量性物质,寒邪很可能乘虚而入,攻击子宫。
4、吃太多冷食引起女性宫寒
在中医养生传统中,女性体质属阴,不可以贪凉。即使在炎热的夏季,冷饮、冰茶、瓜果等寒凉之物也不可以贪多,更何况那些一年四季举着冰激淋的人。
吃了过多寒凉、生冷的食物后,这些食物进入体内会消耗阳气,导致寒邪内生,侵害子宫。所以中医的吃凉指导主要适用于女性。
女性宫寒吃什么食物
1、红豆
中医认为红豆豆性平味甘酸,无毒。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利水除湿,和气排脓,通乳汁的功能。红豆富含维他命B1、B2、蛋白质及多种矿物质,有滋补强壮、健脾养胃的作用。能清心火,也能补心血,同时又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适合暖身驱寒气。
2、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制品中含天然铁最丰富的,每100克含铁42.5毫克,无愧于水果中“补血果”的称号。一般建议将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补血,还可以美容,但孕妇慎用。
3、红花
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红花能活血通经,去瘀止痛。能作为活血通经药。活血行瘀,利气止痛。养血,活血。
红花暖宫蛋。取鸡蛋1枚,打一个口,放入藏红花1.5克,搅匀蒸熟即成。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开始吃,1天吃1个,连吃9天,然后等下一个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再开始服,持续服3~4个月经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温暖子宫。
女性宫寒的食疗食谱
1、韭菜生姜牛奶羹
材料:韭菜500克,生姜30克,牛奶250毫升。
做法:先把韭菜清洗干净,用刀切小指大小的段,然后把韭菜和姜一起放入榨汁机中进行炸碎。把榨汁放入锅,在锅中加入牛奶,用小火煮开就好了。
功效:对温中散寒,健脾养胃、上腹空坠、腹背酸痛有帮助。
2、黄芪红枣枸杞茶
材料:黄芪15g、枸杞15g、红枣15个、蜂蜜适量。
做法:将食材泡水洗净,在砂锅加水,加黄芪、红枣、枸杞,用大火烧开。接着,转小火熬煮1小时就可以了。用滤网滤出茶汁,加蜂蜜拌均匀即可饮用。
功效:保养肝脏、促进血液循环、可补气、活血、养颜、润肤、强壮体能。
宫寒其实是下焦虚寒证,导致宫寒的原因如下:
1、先天因素,也就是体制因素,每个人的体质天生是不相同的,有的人偏寒底体质,就会有这种虚寒的表现;
2、后天原因,比如淋雨涉水,就是外感因素,很多病人之前不会痛经,一段时间突然出现痛经,去深究病因就会有月经前淋雨,衣服全部湿透很凉,或者经前去游泳,水很凉等,追究这些病因就是外邪的入侵,造成的外感因素。内伤因素,比如饮食过于寒凉,也会损伤到脾胃阳气,时间久了也会久病及肾,伤及到肾中的阳气。这些都是一些常见的原因,比如夏天吃冰箱里的冷饮、雪糕没有节制,长期就肯定能导致虚寒的产生,所以大概这两方面去成因。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比如体制原因,有的人天生的就是偏虚寒的体质,需不需要去纠正。个人认为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不可能要求每个人的体质都是完全一样,只要这种体质状态并不造成疾病的困扰,不用去干预。比如有的人会有一点点痛经,会有一点月经少、颜色黑,但是根本不耽误生育的情况下,不用去改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