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肾阴虚会导致身体发出异味吗

时间: 阅读:8120

肾阴虚会导致身体发出异味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02-01 21:05:52

肾阴虚会导致身体内发生异味的。肾阴虚是体内津液不足,内火旺盛导致的一种疾病,患者患病后会有口干舌燥,头晕耳鸣,失眠多梦,手脚心发热,睡觉出汗等,主要是体内津液不足,内火旺盛导致的,可以选择中药治疗进行改善,肾阴虚的主要用药是以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为主。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3-08-28 21:21:41

    是的,不同气味的口臭就意味着疾病是不同的,接下来就详细的给大家说一下。如果口臭的味道是一种烂苹果的味道,那么就意味着很有可能会患上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患者血糖的成分是非常高的,那么在代谢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些烂苹果的味道,这种气味是比较难闻的,并且很容易造成细菌的滋生,导致口腔出现疾病,比如牙周炎等。

    如果口臭的味道是腥臭味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如果你患有扁桃体或者是咽喉炎这些疾病的话,在呼吸道就会分泌一种大量的蛋白黏液,而这种黏液就会在我们的舌头的根部和咽喉的位置,那么就会容易出现蛋白质分解之后产生的一种腥臭味。

    如果你的口臭是有一种臭鸡蛋的味道,那么这很有可能是口腔的健康出现了问题。因为食物残渣在分解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化学的物质叫做硫化物,那么这种物质的味道就像臭鸡蛋一样。如果你患有牙龈炎或者是牙周炎的话,那么就很有可能是这种臭鸡蛋的味道。

    在平时的生活里面,如果想要远离口臭的话,我们一定要注意多用牙线去清除牙齿的缝隙,平时也要少吃零食,尽量避免喝饮料,要养成一个吃完东西,漱口的习惯。平时也可以用一些没有酒精配方的漱口水,这样就可以让口气变得更加的清晰,如果是牙齿患有疾病的情况下,应该及时的去牙科医院处理。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8 21:21:41

    究竟什么是阴虚?

    阴虚其实是中医上的专用术语,指的是人体由于体内阴液不足,使得阴阳不平衡,不能够滋润到体内的阳气,导致身体一些异样的出现,常见的有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盗汗等症状。

    而其实,阴虚并不单单像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它其实还根据人体内的不同器官,划分为6大虚症,分别为肺阴虚、心阴虚、胃阴虚、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等虚症,我们要一一进行对症,才能找到病根,更好治疗和预防疾病。

    阴虚的6大不同种类,会有哪些不一样的症状出现?

    1、肺阴虚

    肺阴虚是很常见的一种虚症,体内肺阴虚,患者会有明显咽喉肿痛、浑身盗汗、声音嘶哑、咳嗽痰多或频繁咳嗽的现象出现,影响到日常生活的同时,还可能会诱发慢性肺炎,对健康不利。

    对于肺阴虚的人群来说,如果你有上述的这些病症,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一些清肺化痰的食物,如梨、枇杷、川贝等,有助缓解肺阴虚的症状。

    2、心阴虚

    人的心其实也会“虚”的,不少人会有失眠多梦、盗汗、头晕目眩、心慌气短等症状出现,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

    3、胃阴虚

    胃阴虚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想吃饭,没有胃口,大便干燥等现象出现,所以要想患者的话,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三餐按时,不能暴饮暴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晚饭多选用汤粥类食物,养护胃肠道健康。

    4、脾阴虚

    脾阴虚的的人群大多比较消瘦,在排便是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小便发黄、异味重,大便干燥、易便秘,下肢无力等症状出现。要想很好的脾虚的补回来,可以选择用当归泡水喝,坚持饮用一段时间,有助缓解脾虚症状,有助健康。

    5、肝阴虚

    肝主目,如果肝脏变得虚弱不堪,就会导致人的视力出现下降,并且还会有盗汗、肝区疼痛的现象出现,易诱发肝病,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

    6、肾阴虚

    肾阴虚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会有腰酸腿痛,容易失眠,出虚汗,舌苔变少的症状出现。女性多表现为月经减少,甚至提前闭经,男性表现为生理功能衰弱的症状等。

  • 木槿
    回复
    2023-08-28 21:21:41

    西医的肾仅指的就是解剖学中的肾脏,中医指的肾指的是功能,其范围可以包含西医的神经,泌尿,生殖,消化,循环,内分泌等多个系统,包括西医肾脏的功能,还有其他系统的功能。
    肾虚大致可以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肾阴虚会引起白带变黄,有味,肾阳虚会引起白带清稀,量多,无异味。
    脾虚也可以引起白带异常,脾阳虚会引起白带多而清稀,脾阴虚会引起带下发黄,有异味。
    带下异常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湿热,虚寒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关联多个脏腑,有虚有实,具体可以到当地中医院汤药调理。

  • 景天
    回复
    2023-08-28 20:20:31

    早上起床后,你是否有这样的情况:

    口干、口苦,甚至动一动,还有不小的异味?

    此时的你,需要提高警惕了,若刷牙漱口无法改善,警惕3种病找上门了。

    晨起后,口干、口苦、有异味,暗示3种病找上门,要注意

    第一种:心火亢盛

    夏天,天气炎热,心气比较旺。

    此时,稍不注意,遇到点着急上火的事,易导致心火亢盛。

    一般情况下,虚火,会导致口舌干燥、手足心热,盗汗等。

    实火,则会导致口干苦、长口疮,寐多噩梦,面红目赤,喜凉饮等。

    心火亢盛,还会出现心烦、失眠、口渴、大便干、小便黄、口舌生疮等。

    所以,如果,夏天的你,早起后,经常口干苦,有异味,需警惕心火亢盛了。

    对策:

    喝:莲心竹叶水

    心火亢盛,多用莲子心、搭配淡竹叶,一起泡水,十分有益。

    莲子心,味苦,入心经,可发散心火,化解心脏热毒,还可宁心安神。

    加上淡竹叶一起,可增强排心热毒之效,是对抗心火亢盛不错的选择。

    吃:莴苣

    夏天,莴苣十分常见,经常吃一点,可以对抗心火亢盛。

    莴苣,性味苦、凉,清热解毒,可泄心火、去热。

    揉:少府穴

    少府穴,是心经的荥穴,荥穴主身热,可以为身体滋阴降火。

    所以,经常按揉,可以清心泻火,改善心火亢盛。

    用大拇指在少府穴上,点揉即可。

    第二个:肝火旺

    天气热,易“动肝火”,导致肝火旺。

    此外,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也会刺激到肝脏,导致肝火过旺。

    熬夜晚睡的人,也会损害肝阴,进而导致肝火过大,损害肝脏健康。

    肝火旺,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浊气上逆,就会引起口苦。

    口干,多由肝肾阴虚、津不上承引起,或由热盛津伤、煎灼津液所致。

    所以,清晨起床后,口干苦,有异味,还可能是肝火旺。

    肝火旺还会导致头痛自汗、失眠多梦、脾气暴躁、目赤红肿、皮肤爆痘等。

    对策:

    喝:蒲谷丁菊花茶

    肝火旺,用清热利湿、疏肝泄胆的草药,泡水代茶饮。

    将蒲谷丁,菊花,金银花,桂花,一起泡水代茶饮即可。

    蒲谷丁,入肝、胃二经,擅长清肝热,降胃火。凡是肝火引起的口苦、口干、口臭、咽喉疼痛等,皆有效。

    菊花,是清热解毒、下火的好帮手,用其泡水,可快速降火,改善身体各种不适,与蒲谷丁搭配,清热解毒效果更佳。

    金银花,也是清热解毒的良药,用其泡水喝,可疏热散邪、清解血毒,与菊花搭配,效果加倍。

    桂花,香气浓郁,性质温和,可中和寒性,亦可清热解毒,改善口气。

    用这几种,搭配在一起,泡喝水,下火、消炎,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吃:芹菜

    芹菜,也是十分常见的蔬菜。

    《本草推陈》中记载芹菜“治肝阳头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等症。”

    芹菜,可平肝清热、祛风利湿、除烦,经常吃一点,有助于降肝火。

    芹菜还可镇静安神,有助于改善睡眠,对睡眠不足引起的肝火旺,十分有益。

    揉:太冲穴

    太冲,被称为人体的“消气穴”,经常按揉,可使肝经的水湿风气,由此向上冲行,可以去肝火。

    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冲穴3分钟,按揉力度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左右交换按揉,反复2~3次。

    第三个:胃部疾病

    夏季,是胃肠疾病高发的时期。

    胃部有灼热感,出现胃疼、口干苦、牙疼,甚至会便秘,需警惕胃火大了。

    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

    对策:

    喝:苦丁叶水

    苦丁叶,擅长清胃火,消暑热。

    现代临床应用表明,苦丁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杀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积、提神醒脑之效。

    吃:绿豆粥

    绿豆,味甘,性凉,可帮助去胃火,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利水消肿之效,帮助去胃火。

    所以,胃火大的人,不妨用绿豆煮粥,试试看。

    揉:内庭穴

    内庭穴,可清胃泻火。

    早上七点到九点,胃经旺盛,按摩刺激内庭穴,去胃火的效果会更好。

    在脚背第2、3个跖骨结合前方凹陷的地方。

    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内庭穴1分钟,然后轻轻的揉动,感到穴位有酸胀感就可以了。

痰湿舌头会有齿印吗

手心燥热出汗是肾阴虚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