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手腕痛风按哪个穴位

时间: 阅读:9331

手腕痛风按哪个穴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2-23 13:38:10

对于手腕痛风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摩天枢穴,合谷穴,中满穴,水道穴,手三里穴,关元穴,俞穴,气海穴,曲池穴有相关穴位可以缓解手腕痛风而导致骨骼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在按摩时一定要力度适中,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度。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3-08-29 05:05:54

  • 离亭燕
    回复
    2023-08-29 05:05:54

    痛风,是新陈代谢异常性的疾病,由于血液里的尿酸过高,引起尿酸盐聚积而沉淀在关节、泌尿道及软组织等地方所引起肿痛的病症。一般情况下,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此病主要侵犯男性和老年女性,多数患者有家族史。临床特征为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急性发作。
    中医学认为:脾位于中焦,其生理功能主要是运化、统血、主肌肉和四肢。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人身的肌肉四肢皆赖其煦养,清阳之气靠脾气的推动以布达,所以脾脏的功能健旺与否,往往关系到肌肉的壮实和衰萎。所以,关节炎、脚趾痛等均为疾病的症状或称为表象,而不是病因,脾脏患病才是痛风疾病的病因所在。在治疗时重点在于治疗脾脏,恢复脾脏的运化功能,使其经脉滑利、气血流畅、代谢加快,促使病情逐渐好转。同时还要对其他脏腑的经络做全面调整,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痛风病症的恢复。这时外关、脾腧、阳陵泉就成了首选穴位。
    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它是三焦经的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交阳维脉。具有联络气血、补阳益气的功效。阳维脉主要维系、联络三阳经,主一身之表,外关穴也是以治表证为主。
    脾腧是补脾气虚的要穴,关于它的位置、功效,前文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在小腿外侧,在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是五输穴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为筋气聚会之处,具有舒肝利胆、强健腰膝、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故阳陵泉是治疗筋病的要穴,特别是下肢筋病,临床较为常用。
    具体操作方法每天用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揉压脾腧穴和阳陵泉,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用拇指的指腹向下按压外关穴,并以画圆的方式按摩,左右手交替进行。
    痛风是一种疑难杂症,发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治疗上的难度非常大。但是,当你学会了穴位疗法,它也就不再可怕了。
    另外,痛风疾病的患者除及时治疗外,在日常生活中应做好一些预防性的工作,把住“进口关”。
    (1)在饮食上,要少吃高蛋白食物,如牛羊肉、牛奶、鸡蛋、鸭蛋、皮蛋等,还要少喝酒。
    (2)注意经常性的治疗。痛风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治愈的,除注意日常饮食外,关键是要注意治疗的及时性。发现病症要及时治疗,当病症开始出现时,关节腔内就已经存有结晶体,通过治疗将晶体溶化入血,再排出体外是一个过程,需要一定时间。晚治不如早治,做到经常性治疗,使疾病在没有发生时就得到有效的控制,防患于未然。
    (3)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痛风病若不及时治疗就会波及其他脏腑,出现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因此,痛风患者一定要注意夜尿的次数,当尿酸盐结晶损伤了肾小管、肾脏的浓缩功能时,可导致夜尿增多,使病情加重。但一些特殊情况应加以区别,如睡觉前饮水,水果吃得过多、失眠等。

  • 半夏
    回复
    2023-08-29 05:05:54

    在古代甚至以白虎历节来形容它带来的折磨,一向被称为痛中之首、痛中之最和痛中之极。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的每次发作 往往会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使得许多患者都因难以忍受而不停地以头撞墙,最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某些手段来快速地进行缓解呢?


    为了缓解大家的痛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能有效缓解痛风所带来的折磨的穴位。



    丨筑宾穴


    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拇指按压或者以刮痧板刮拭筑宾穴,可清热排毒,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祛痰止痛。


    丨丰隆穴


    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丨足三里


    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是多气多血之经,痛风患者往往表现为气血不足,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疼痛。



    丨解溪穴


    这个穴位在脚裸附近,对于由“湿邪”所致的痛风有缓解作用。


    丨血海


    治疗痛风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好血症问题,痛风自然会消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只能在痛风发作前或者痛风发作时做预防缓解之用,要消除痛风,主要还是以注意饮食、控制尿酸为主。


    策划 康桥

    文案 思思

    医学审核辛凯

    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主任医师

  • 冉冉云
    回复
    2023-08-29 04:04:44

    从目前来看,痛风已经和糖尿病一样,被认为是社会生活中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通常许多人用药物治疗痛风,但治疗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还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事实上,中药治疗痛风的效果非常好。具体来说,它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的。

    一、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属胃经,连接脾经。这是治疗痰的常用穴位。肥胖人群易因气虚痰湿而飙升。丰隆穴有化痰功效,是治疗肥胖症的经典穴位。这种化痰作用正是治疗痛风的原则。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按摩方法:每次按摩100-16o次,每日早晚各1遍,两腿都需要按摩。

    二、三阴相交于小腿内侧,在脚内踝顶端上方3寸处,胫骨内缘后方。三阴交穴可以调理脾胃,痛风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按摩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痛风。按摩方法:拇指或中指指端用力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一个循环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不间断的持续10分钟即可。

    三、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方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感觉到胀、酸、麻的为最好。

足三里可以治疗昏迷吗

针灸能引起昏迷抽搐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