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痛风能按哪个穴位

时间: 阅读:6309

痛风能按哪个穴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02-01 21:13:26

痛风患者可以通过按摩穴位来达到缓解痛风引起的疼痛的症状,建议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院,找专业的中医大夫,经过辨证以后可通过按摩血海穴,风市穴,合谷穴,杨希雪,环跳穴,委中穴等相关穴位可以缓解痛风的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龙葵
    回复
    2023-08-29 05:05:26

    中医认为,痛风患者的代谢及排毒功能普遍欠佳,建议不妨尝试以穴位 *** 的方式来改善症状。由于痛风患者的肾脏功能不好,连带影响新陈代谢和排毒功能,因此患者除了可服用清热利湿的药膳处方治疗痛风外,借由穴位 *** 的方式来补足肾气,将毒素排除体外,也是不错的办法。**《》与《时报文化出版》共同推出《赶走疼痛》新书,当中也提供以下为治疗痛风的穴位 *** 方式给各位参考:

    肾俞穴

    位置: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线最明显的地方,即是脊椎两侧,第二腰椎的位置。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每天早晚按压2次,每次约20下,可收补肾滋阴、补气、排毒等功效。

    委中穴

    位置:属足太阳膀胱经之合穴,位于膝关节连接处后方。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早晚按压2次,每次约20下,可收促进代谢、排毒之效。此外,除了以指腹按压委中穴外,亦可以透过将脚打直、身体向前弯的方式, *** 委中穴。

    三阴交穴

    位置: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约4根手指横著的宽度处。

    功效:三阴交穴是脾、肝、肾3条经络交会的穴位,早晚按压2次,每次约20下,可收除湿通络、缓解关节肿胀及疼痛的功效。

    素有「帝王病」之称的痛风,是现代人常见的文明病之一,引发原因大多为民众经常食用高普林(Purine)食物,像是海鲜、动物内脏、豆类等,促使体内尿酸过高,造成新陈代谢异常,进而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造成关节疼痛及肿胀。

  • 泠青沼
    回复
    2023-08-29 05:05:26

    1 痛风的针灸治疗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

    2、曲池。

    配穴:分2组。

    1、内踝侧:太溪、太白、大敦;外踝侧:昆仑、丘墟、足临泣、束骨。

    2、合谷。

    (二)治法

    病变在下肢,均各取第一组;在上肢各取第二组。以主穴为主,据部位酌加配穴。以1~1.5寸28号毫针刺入,得气后采用捻转提插补泻手法;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用平补平泻法,均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针1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1~1.5年内未见复发;有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下降,发作间隙期明显延长者;无效:症状、体征及血尿酸检查均未见改善。

    刺血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阿是穴、太冲、内庭、对应点;

    2、曲池、阳池、阳溪、太冲、丘墟、太溪、阳陵泉、血海。

    阿是穴位置:红肿热痛最明显处。
    对应点位置:健侧手部阿是穴的对应部位。
    (二)治法
    每次取一组,二组可交替应用,亦可单用一组。

    第一组每次均取,仅取患侧穴;

    第二组每次取2~3穴,交替选取,其中除阳池、太溪、血海取患侧外,余均取双侧。

    第一组穴刺法:先用三棱针点刺阿是穴,放血数滴,然后以26号1.5寸毫针,刺对应点1针,患侧太冲、内庭及以15度角三针围刺阿是穴(此三针针尖指向三棱针放血处),使用泻法,留针30分钟。

    第二组刺法:在所选穴区先用手指拍打数次,使局部充血,行常规消毒,押手按压穴位两旁,使皮肤绷紧,以小号三棱针,快速点刺穴位,深度视腧穴而定。挤压出血,部分穴中加拔火罐,出血量以3~10ml为宜。消毒局部,并加敷料包扎固定。

    上述二法每周治疗1~2次,3~7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一周。

    火针法

    (一)取穴

    主穴:行间、太冲、内庭、陷谷。

    配穴:丘墟、大都、太白、血海、膈俞、丰隆、脾俞、太溪、三阴交。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2个,根据症情配穴酌取1~2个。

    足部腧穴用粗火针,踝关节以上腧穴用细火针。

    针足部穴位时,令患者取直立位或坐位,双足垂地,在足下垫几层草纸,穴位行碘酒、酒精严格消毒后,将火针在酒精灯上烧至通红转白亮时,对准穴位速刺疾出,深度为0.3~1寸左右,每穴刺1~3针,出针后即有暗红色血液从针孔喷出,待出血达10~30ml后才可止血。

    一般而言,出血初为暗红色,待血色由暗至淡时,会自行止血,若出血不止,可加压止血。踝以上穴位可取坐位,每穴刺1针。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者,可在红肿的患部散刺数针,使浆性渗出物排出。上法每周治疗一次,并嘱患者在48小时内保持针孔清洁。

    刺血加罐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红肿明显处。
    (二)治法
    令患者取卧位,将阿是穴消毒,用七星针重叩至皮肤出血,注意:要将红肿处全部叩遍。

    立即加拔火罐,小关节处可用去底磨平之青霉素小瓶以抽气法拔之,等瘀血出净,取罐,用干棉球擦去瘀血。

    每处每次宜拔出瘀血5~10ml为宜。每周2次,4次为一疗程。

    体针加指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痛风石所在的部位。痛风石多为隆起结节,小如芝麻,大似鸡蛋,好发于耳轮、趾、指及肘部等处。

    (二)治法

    寻得阿是穴后,治痛风石的基底部从左右前后方向刺入4针,再沿痛风石正中与刺入痛风石基底部针垂直方向刺入1针,采用提插捻转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

    起针后以拇指用一指禅手法推患部,同时采用按压挤揉法,时间为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三阴交、丘墟、太白、太冲、内庭。配穴:趾部加大都,踝部加商丘,膝部加犊鼻。

    阿是穴位置:红肿处。

    (二)治法

    主穴为主,每次取3~4穴,据发病部位加配穴。阿是穴用梅花针叩刺,红肿甚者叩刺出血,局部肿胀不显者,叩至局部潮红,其他穴位用28号1.5寸毫针,刺之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手法或急性期用泻法,恢复期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施手法1次。每日1次。

    加服中药:防己3g,生黄芪12g,白术12g,桑枝15g,忍冬藤30g,牛膝12g,木瓜18g,地龙12g,显芍15g,桑寄生18g,全蝎4条,蜈蚣2条。后二种焙干研细末,分2次冲服。

    上药每天1剂,水煎分2次内服。针刺服药均以7天为一疗程,一般需治疗二个疗程。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3-08-29 05:05:26

    从目前来看,痛风已经和糖尿病一样,被认为是社会生活中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通常许多人用药物治疗痛风,但治疗的效果不是很好,而且还容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事实上,中药治疗痛风的效果非常好。具体来说,它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的。

    一、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属胃经,连接脾经。这是治疗痰的常用穴位。肥胖人群易因气虚痰湿而飙升。丰隆穴有化痰功效,是治疗肥胖症的经典穴位。这种化痰作用正是治疗痛风的原则。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血尿酸作用,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痛风。按摩方法:每次按摩100-16o次,每日早晚各1遍,两腿都需要按摩。

    二、三阴相交于小腿内侧,在脚内踝顶端上方3寸处,胫骨内缘后方。三阴交穴可以调理脾胃,痛风与脾胃功能障碍有关,按摩三阴交穴可以治疗痛风。按摩方法:拇指或中指指端用力按压对侧三阴交,一压一放一个循环为1次;或先顺时针方向、再逆时针揉三阴交,不间断的持续10分钟即可。

    三、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按摩方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按摩以感觉到胀、酸、麻的为最好。

  • 龙葵
    回复
    2023-08-29 04:04:16

    在古代甚至以白虎历节来形容它带来的折磨,一向被称为痛中之首、痛中之最和痛中之极。



    而且更可怕的是,它的每次发作 往往会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 ,使得许多患者都因难以忍受而不停地以头撞墙,最后引发更严重的后果。


    那么面对着这种生不如死的折磨,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在痛风急性发作时通过某些手段来快速地进行缓解呢?


    为了缓解大家的痛苦,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几个能有效缓解痛风所带来的折磨的穴位。



    丨筑宾穴


    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大拇指按压或者以刮痧板刮拭筑宾穴,可清热排毒,活血化瘀,利湿通络,祛痰止痛。


    丨丰隆穴


    按摩该穴位,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


    丨足三里


    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是多气多血之经,痛风患者往往表现为气血不足,按摩此穴,可以缓解疼痛。



    丨解溪穴


    这个穴位在脚裸附近,对于由“湿邪”所致的痛风有缓解作用。


    丨血海


    治疗痛风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所以治好血症问题,痛风自然会消失。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穴位只能在痛风发作前或者痛风发作时做预防缓解之用,要消除痛风,主要还是以注意饮食、控制尿酸为主。


    策划 康桥

    文案 思思

    医学审核辛凯

    河南中医药大学三附院主任医师

按摩对颈动脉狭窄有好处吗

无肌病性肌炎严重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