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病该如何治疗
肌病没有特殊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表现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常选择的方法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治疗等病情严重出现畸形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中西医都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使用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病情。
虽然近几年对本病分子基础的认识突飞猛进,但治疗选择仍然有限,目前主要依靠支持疗法,而不是纠正根本缺陷。
1.药物治疗
联合用药,目前所用药物大致分为以下4方面:
(1)清除氧自由基辅酶Q10、艾地苯醌、维生素C、维生素E等;
(2)减少毒性产物二氯乙酸、二甲基甘氨酸等;
(3)通过旁路传递电子辅酶Q10、艾地苯醌、琥珀酸盐、维生素K等;
(4)补充代谢辅酶肌酸、肉碱、烟酰胺、硫胺素、核黄素等。辅酶Q10和维生素C可以使维生素E保持活性状态,辅酶Q10又可以促进能量代谢;二氯乙酸和维生素B1从不同方面作用于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组合运用可以加速氧化代谢,减少乳酸生成;辅酶Q10和琥珀酸均能作为电子载体直接为复合酶Ⅱ和Ⅲ传递电子,故复合酶I缺陷的患者可以联合使用;抗氧化剂作用于呼吸链的各个环节,可保护各种复合酶不被氧自由基破坏。因此多年前便开始联合用药治疗ME。
一.急性甲亢性肌病
急性甲亢肌病治疗较困难,治疗可参照甲亢危象处理。需进行监护抢救,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但多数患者在1-2周内死亡。
二.慢性甲亢性肌病??
慢性甲亢性肌病应用新斯的明类药一般无效。慢性甲亢性肌病的严重程度大多数与甲亢的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甲亢控制后,肌病即好转或恢复,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因此,本病的治疗应以控制甲亢为主。有甲亢引起的慢性肌病的肌肉萎缩和肌电图的异常改变,在甲亢病情好转,血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恢复正常以后,都能完全消失。
三.甲亢性周期麻痹
1.一般护理及预防;(1)避免进高糖饮食。(2)避免饱食。(3)睡前不宜进食,(4)避免寒冷、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及感染。(5)血清钾经常低于3.5mmol/L以下者,应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同时,要酌情适量服用钾盐预防。
2.治疗;甲亢性周期麻痹治疗的最根本措施仍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长期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状腺次全切手术或放射性131I治疗对该病均适用。甲亢被有效控制后,周期麻痹一般不在发作,如甲亢复发,周期麻痹会随之再出现。甲亢周期麻痹发作时,应立即补钾;一般可口服氯化钾3g,每6-8h1次;发作严重者可用氯化钾1.5g加入生理盐水500ml内静滴,有时可用到3-5g/d,以每小时不超过1g为宜。病情稳定后改用口服钾盐。通常1-5h后肢体的活动恢复。对同时伴低镁血症者,应补充镁剂,以激活细胞膜上的“钠泵”,以利于细胞内外钾钠平衡,使病情得以控制。在甲亢的治疗过程中,心得安20-40mg,每6h1次口服,能减轻或防止甲亢性周期麻痹的发作,但此时测患者血钾仍低,提示甲亢性周期麻痹和β受体有关,且心得安的作用是在低血钾的环节之后。
四.甲亢性眼肌麻痹
?治疗上与甲亢性突眼相同。
五.甲亢伴重症肌无力
?治疗时应在积极控制甲亢的原则下,针对甲亢和肌无力分别用药。一般认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对重症肌无力帮助不大,而新斯的明、呑锡龙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肌无力效果良好,轻症者选用新斯的明每日5-15mg,或吡啶斯的明每日60-120mg,酶抑宁每日10-20mg,分次口服。重症者可用酶抑宁每日30-50mg,吡啶斯的明180-300mg,分次口服,或新斯的明0.5-1mg肌内注射,每4-6h1次。对严重的全身型、延髓型重症肌无力患者,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每日100U,肌注或静滴;强的松30-140mg口服,每日或隔日1次,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至停药。但应用糖皮质激素可使重症肌无力症状一过性加重,严重者诱发肌无力危象,因此应在做好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的准备下给予治疗。对病程较长,肌无力严重、药物疗效不佳者,可考虑胸腺放射治疗或胸腺切除,但疗效不一,各家报道差异较大。
它是一种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是由于肌肉的炎症而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对于中医中药治疗来讲,只是一个辅助手段,可以根据患者的浮脉以及体质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剂,比如毒热型,可以选用解毒清营汤的加减,或者是寒湿型,一般是用温经通络汤加减,气血两虚型,选用的方药一般是调和阴阳,补益血,通气络。
但是这些治疗,中药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多发性肌炎,目前认为治疗多发性心肌炎也明确有效的就是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在病情急性活动期,应用激素它可以很快的缓解患者的症状,然后经过长时间的服药,逐渐减量,需要用小剂量的激素维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考虑逐渐停药,单纯又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需要应用免疫抑制剂。
肌肉萎缩的治疗方案取决于病因,应针对原发疾病制定治疗方案,但营养和锻炼贯穿始终。
肌肉萎缩急性期如何治疗?
对于急性出现的严重肌肉疾病,可能会出现呼吸肌无力,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在急诊或者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
肌肉萎缩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
对于系统性疾病如内分泌疾病、肿瘤
、感染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
等,需要治疗原发疾病。
对于炎症性肌病,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炎症
和自身免疫反应,治疗方案需要专科医师评估后制定。
营养和锻炼
锻炼
最好避免肌肉萎缩的办法就是多使用,在安全范围内,增加针对肌肉力量的锻炼。
营养
保证每天足够的能量摄入,注意合理饮食搭配,营养均衡。每日所需能量约为25~35kcal/kg,具体还需要根据每日的能量消耗估算。此外,还可摄入一些营养肌肉的药物。
肌肉萎缩有哪些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炎症性肌病
对于炎症性肌病,药物治疗的目标是抑制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主要的药物包括: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诱导治疗时剂量一般为每天1mg/kg,部分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以加量。病情控制稳定后泼尼松需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缓慢、规律地减量,切勿骤停。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他克莫司
、环孢素
,用于长期维持治疗。
生物制剂:部分难治型的患者可能需要用到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
。
营养肌肉药物治疗
临床上通常会加用营养肌肉的药物,如肌酸,大剂量维生素E
,辅酶Q等帮助延缓肌萎缩,但目前此类药物的有效程度有待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证明。
肌肉萎缩有哪些手术治疗?
需根据具体病因、原发病决定,比如神经外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神经卡压等,可考虑手术治疗,具体手术方案需咨询专科医生。
肌肉萎缩如何进行中医治疗?
有研究显示电针刺激穴位对治疗失神经肌萎缩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这些中医治疗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