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气不固大汗鼻炎按摩哪些穴位
卫气不固,出现流汗的情况,可以按摩迎香穴营销决赛,鼻翼两侧外缘,通过按摩这个穴位,可以帮助缓解鼻子不透气的情况,也可以按摩印堂穴,印堂穴位于人体前额两眉连线的中点,它有镇定安神,能够缓解失眠,头晕,头痛的症状。
您好,中医治疗鼻炎一般是用热指按揉"三穴"位。
1.迎香穴,按揉方法:将双手中指指肚压在迎香穴上用力按揉一分钟左右,以有酸疼感为佳。
2.搓揉鼻准,揉搓方法:用左右两手中指指肚同时夹紧鼻准,用力揉搓一分钟左右,以鼻腔内有火热感为佳。
3.推按经穴: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50次,用手的大鱼际从前额分别推抹到两侧太阳穴处1分钟,*****论坛的精华有中药治好鼻炎的案例,建议看看,也许你也可以好---->
鼻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患有鼻炎,鼻炎一般表现症状就是鼻子呼吸不畅,经常性的流涕,还有习惯性的打喷嚏,所以鼻炎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是很难受的,需要注意缓解。那么,怎么按摩可以缓解鼻炎?鼻炎应该按摩哪个穴位?
1、急性鼻炎怎么按摩
方法一:食指揉按上星穴1分钟;
方法二:食指揉按印堂穴1分钟;
方法三:中指点按大_穴1-2分钟;
方法三:从大鱼际穴处横擦前胸上部,以前胸处微微发热为度;
2、单纯性鼻炎怎么按摩
方法一:拇指沿着印堂到神庭连线上来回推5-次左右,力量均匀适中;
方法二:食指、中指按压百会穴1-2分钟;
方法三:食指、中指按压承光穴1-2分钟;
方法四:两拇指罗纹面紧贴在两攒竹穴上,做抹按至太阳穴;
方法五:拇指揉按少商穴1分钟;
3、萎缩性鼻炎怎么按摩
方法一:曲拇指揉按禾_穴,以酸胀痛感为度,揉按1分钟;
方法二:曲拇指揉按水沟穴,以酸胀痛感为度;
方法三:用食指推擦鼻梁骨两侧,上至晴明穴,下到迎香穴,以热胀红润为度。
方法四:用食指推擦鼻梁骨两侧,上至承泣穴、下到地仓穴,以热胀红润为度。
4、过敏性鼻炎怎么按摩
方法一:揉攒竹穴一分钟,力度以能让皮肤微微发热为宜;
方法二:食指指腹揉按太阳穴50下,然后食指指腹由太阳穴向额头中间推50下;
5、儿童注重预防鼻炎
1、一般流鼻涕如黄浊则饮食清淡为宜,勿食辛热煎炒之食物。如果鼻流清涕,面色苍白的,则多体虚,饮食勿过苦寒、生冷,饮食疗法可适当温补,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好转。
2、多饮白开水和果汁,使鼻分泌物软化。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堵塞,若分泌量过多,可以用热水、蒸汽物化薰鼻。
3、家长要学会为小儿擤鼻涕的正确方法。一般人习惯用手绢或纸巾捏着小孩子的双鼻孔擤鼻涕,这样会造成鼻涕倒流进鼻窦,使细菌感染鼻窦,患上鼻窦炎。正确的方法是:分别堵住一侧鼻孔,一个一个的把鼻涕擤干净。
4、室内常通风,注意家居卫生,避免过敏源,如螨虫、花粉等。
5、葱白巧治鼻炎:新鲜生葱,洗净,取葱白,捣烂,放几小团指甲盖大小的药棉浸葱汁备用。治疗时先用棉签蘸淡盐水清洁鼻孔,然后将浸了葱汁的小棉花团塞入鼻孔内,保持数分钟,一开始感到刺鼻,渐渐会失去刺激性,当效力消失后再换新棉团。每次如此塞半小时至1小时左右,1天3次,为方便可多备些葱汁,用保鲜膜密封,有空就做(对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小孩子适用)。
6、平时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注意寒暖适度,预防感冒。
7、避免吸入刺激性的气体,如粉尘、汽车尾气、新装修居室的空气等。
鼻炎有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冒症状,而慢性鼻炎则是经常性的急性鼻炎发作导致的,很多人对于i感冒的鼻腔不适症状不以为意,每次治疗不彻底,就很容易引发慢性鼻炎,而慢性鼻炎是比较顽固的。按摩可以缓解鼻炎症状,那么,按摩哪里能缓解鼻炎呢?。
1、鼻炎按摩要点
鼻炎的按摩先以面部鼻旁穴位为重点,力量适中,局部有酸胀感为宜;配合全身取穴,辨证加减。慢性真鼻炎是鼻炎症状中常出现的一种,它主要是由于鼻腔强膜和膈膜下组织发生炎症引起的,目前治疗此种疾病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来取按摩的方式来辅助治疗慢性鼻炎。慢性鼻炎不仅鼻塞、香臭不分,而且会因为呼吸不畅而引起头痛、头昏等,使人精神萎靡不振。针对慢性鼻炎所采用的按摩方法可以通过刺激经络、腧穴,来改善鼻部血液循环,使鼻腔通畅。
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鼻炎按摩穴位的具体位置及按摩方法:
2、鼻炎按摩迎香穴
位置: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按摩方法:用双手拇指指腹轻轻顺时针方向按揉迎香穴1分钟,再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鼻塞、流涕、嗅觉减退、面部神经麻痹等。
3、鼻炎按摩印堂穴
位置:双眉头中间。
按摩方法:用拇指从鼻子向额头方向推抹印堂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鼻塞、流鼻涕、鼻炎等鼻部疾病,以及耳呜、前头痛、失眠、高血压、目眩、眼部疾病等。
4、鼻炎按摩涌泉穴
位置:足趾距屈前中1/3凹陷处。
按摩方法:用两大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搓涌泉大约1分钟,然后按揉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张感为佳。
祛病功效:治疗鼻塞、头昏、过敏、腹泻、发热、五心烦热、使秘、小便不利等。
5、鼻炎按摩风池穴
位置:位于颈后的发际,稍微距离两条粗肌肉的两外侧凹处。
按摩方法:两手从患者背后包住头部,用两手拇指压住穴位揉压,并进行天柱的指压。
功效:可改善慢性鼻塞所引起的头重、头昏。
6、鼻炎按摩通天穴
位置:位于头顶端往左右耳方向稍微朝下方的位置。
按摩方法:以支撑侧头部的方式,用拇指指压。可缓和慢性鼻塞所引起的头痛、头重症状。从本穴位到头顶部或颈部附近加以摩擦更有效。
功效:对伴随鼻塞所引起的头重、头痛有效。
7、鼻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1.禁抽烟喝酒
抽烟时,烟雾中的焦油、尼古丁、CO等会刺激鼻粘膜,使鼻粘膜发生炎症反应,充血更厉害,进而引起分泌物增多,鼻塞。干燥性鼻炎者,则会导致鼻粘膜更干燥。
喝酒后呼出的气体会有酒精分子,酒精会刺激鼻腔内粘膜血管扩张,充血水肿,导致鼻塞加重、分泌物增多。
2.禁香口食物
香口的食物比如薯片、油炸、饼干等易引起上火,上火会导致鼻粘膜干燥。如果是萎缩性或者干燥性鼻炎,会导致鼻粘膜更加干燥,还易引起鼻粘膜破裂出血。
3.禁吃烧烤
烧烤是垃圾食品,吃了容易上火引起咽喉发炎肿痛,鼻咽是连在一起的,咽喉发炎时,也容易诱发慢性鼻炎发作,所以有鼻炎的人最好不要吃烧烤。
注意:烟熏食物,比如腊肉、腊肠等也不宜吃。
4.禁饮食过辣
虽然吃辣椒跟鼻炎没有必然联系,但是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火锅、辣椒、芥末、花椒等等,会对鼻粘膜形成刺激,诱发鼻炎或者加重鼻炎症状,有鼻炎的人还是尽量少吃辣。
鼻炎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急性鼻炎通常就是感冒,而慢性鼻炎一般是由于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治疗不彻底引起的。下面就来看看有鼻炎时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哪些食物是鼻炎患者不能吃的。
5.禁喝浓茶、咖啡
浓茶和咖啡都含有咖啡因,会刺激血管扩张,有鼻炎者要尽量不吃这些刺激性较大的饮料,最好多喝白开水代替这些饮品。
6.谨慎食用易过敏食物
过敏性鼻炎者,要注意某些易过敏食物,比如海鲜、芒果、菠萝、芥末、花粉等等,避免因为接触这些而诱发鼻炎。
7.禁吃生冷食物
有鼻炎者还要少吃生冷的食物,比如冰激凌、冰冻西瓜、冷藏饮料等,这些食物不仅容易引起拉肚子,还易导致腹部受寒感冒,而感冒也是诱发鼻炎的因素之一。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据统计,全世界的鼻炎患者已经超过10亿,其中我国的鼻炎患者超3亿,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鼻炎患者。
看到这个数据大家可能会觉得不可能,但是事实确实如此,相信大家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中也有很多人都备受鼻炎的折磨。
病因
中医认为, 本病多由肺气亏虚、卫气不固、外感风寒之邪所致。
现代医学认为,鼻炎是全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的一种,是由各种特异性过敏原所引起的。
症状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鼻内奇痒,或可有咽、眼部发痒;痉挛性喷嚏,鼻塞及大量清水涕;嗅觉失灵,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弱。
以前夏季并不是鼻炎的高发季节,现在由于过度的依赖空调和电扇,每天身处于凉爽的空调房和高温的户外这两个温差极大的环境中,使得夏天也成为了鼻炎的高发季节之一。
鼻炎患者如果患病时间较长,平时不引起重视,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发展为鼻窦炎、鼻咽癌 。所以对待鼻炎一定要积极的治疗,下面和大家说一说艾灸治疗鼻炎的方法 。
艾灸治疗方法
艾灸治疗鼻炎的几个穴位 :
一、肺俞穴
肺俞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是肺脏经脉之气输注于背部之背俞穴,主要治疗鼻炎、哮喘、咳嗽、咳血等 。
穴位: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穴法: 头屈颈,位于颈背交界椎骨高突处,向下数至第3椎体,在其下缘旁开2横指。
艾灸方法 :采用艾条或艾柱温和灸此穴,每次10-15分钟 ,每天一次。
二、合谷穴
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 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本穴 具有疏风解表,通经活络,行气止痛的功效。
穴位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取穴法 :以一手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取之。
艾灸方法 :采用艾条或艾柱温和灸此穴,每次10-15分钟,每天一次。
三、大椎穴
大椎穴归属督脉,为督脉与手足三阳之会,本穴具有调节全身阳气、扶正祛邪、解表退热、通阳截疟的作用。
穴位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法 :我们低头时最高起的骨头是第七颈椎的棘突,在最高起骨头下方的凹陷中取大椎穴。
艾灸方法 :采用艾条或艾柱温和灸此穴,每次10-15分钟,每天一次。
注意事项:
①鼻炎系有一定的致敏原,应注意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
②艾灸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果,若能结合中药治疗, 更可提高疗效缩短效程。
③必要时,可结合西药治疗,辄收良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