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阴虚阳亢是什么意思

时间: 阅读:7021

阴虚阳亢是什么意思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凌泉

凌泉

2025-02-01 21:48:57

阴虚阳亢是指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导致过分亢盛的病理变化,一般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耳鸣,头重脚轻,等症状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可以通过中成药物来进行调理。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3-10-01 07:07:06

  • 祝由师
    回复
    2023-10-01 07:07:06

    太阳病病名。六经病之一。太阳病包括经证和腑证。多由外感风寒所致。经病包括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腑病包括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概括:凡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证,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分为经证和腑证二类。经证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证是太阳经邪不解而内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
      
    二、病理机制
      1、太阳经证:分为三型
      (1)其人营卫不和,卫失固外开阖之权,肌表疏泄者为中风(即伤风,不是脑溢血)。
      (2)其人卫阳被遏,营卫郁滞不通,肌表致密者为伤寒。
      (3)其人外受温邪,津伤内热者为温病。
      中风: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表虚证)。
      伤寒:发热,无汗,恶寒,脉紧,体痛(表实证)。
      温病:发热,口渴,不恶寒(里热证)。
      中风、伤寒、温病,均屑表证,所以均有“发热,头痛,脉浮”,但其鉴别点是:
      中风:脉浮缓,有汗,舌苔薄白。
      伤寒:脉浮紧,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温病:脉浮数,发热,口微渴,微恶寒,舌尖舌质红绛。
      2.太阳腑证:分为二型
      (1)邪气内入膀胱,影响膀胱气化功能失调,以致气结水停,小便不利,为蓄水证。
      (2)热结下焦,瘀血不行,以致鞭满如狂,小便自利为蓄血证。
      蓄水证:发热恶风,小便不利,消渴,水人则吐,脉浮数。
      蓄血证:小腹急结或鞭满,如狂发狂,小便自利,身体发黄,脉沉结。
      鉴别点:蓄水是邪人膀胱气分,故只有小便不利而无神志症状。蓄血是邪入膀胱血分,故只有神志症状而无小便不利。
    少阴病  
    伤寒六经病之一。外感病病程中,心肾阳虚,虚寒内生或心肾阴亏,阳热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少阴病的形成,或来自传经之邪,或心肾阴虚,外邪直中,或汗下太过,内夺肾阴。邪犯少阴,既可从阴化寒,又可从阳化热,但就伤寒而言,阳虚的寒证占主要地位。少阴寒化证为阳气不足,病邪内入,从阴化寒,呈现出全身性的虚寒征象。表现无热恶寒,脉微细,但欲寐,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治宜急温少阳,方用四逆汤。若脉微欲绝,反不恶寒,甚至面赤,为阴盛格阳,治宜回阳救逆,方用通脉四逆汤。少阴热化证为少阴阴虚阳亢,从阳化热的证候。多见心烦不得卧,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黄连阿胶汤。甚而阴液欲竭者,急下存阴。
    [编辑本段]一、临床表现  《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
      “少阴病,恶寒身蜷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
      概括:少阴病是六经中最后层次和最危重的阶段,多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迷状态。少阴病是邪在心肾的病变,分寒化热化二种。
    [编辑本段]二、病理机制  阳气不足,故脉微。阴血不足,故脉细。虚弱萎靡故但欲寐。心肾水火不济,病邪从水化寒,阴寒内盛,故出现一派寒化症状。若病邪从火化热伤阴而阴虚阳亢,则出现一派热化症状。

  • 蓦山溪
    回复
    2023-10-01 06:06:56

    您好!中医所谓阴阳平衡就正常。阴虚阳就不平衡,阳强盛,但这种情况的是阴虚引起的,阴不制阳而出现的虚阳,就称为虚阳上亢。又称为水不涵木。也就是肾水不足,肝属木,肝体阴而用阳,肝的实质属阴,而功能(用,即功用,作用也),水,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而致的肝阳(即虚阳),总称为虚阳亢而反应在上盛而实质是下(肾虚)。的虚阳上亢。如高血压,头晕,中风,等症。

痰湿体质为什么不能吃百香果

我的脚经常感觉很冷是什么原因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