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利胆祛湿热补肾阳,常见的药物主要包括龙胆泻肝丸、五子衍宗丸、六味地黄丸、天麻钩藤颗粒等。在服用以上药物时,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不可盲目用药,以免给自身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除此之外,在口服药物期间,还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 利胆食物有哪些1、山楂
山楂中含山楂酸等多种有机酸,味酸甘,并含解脂酶,入胃后,能增强酶的作用,促进肉食消化,有助于胆固醇转化,对于吃肉或吃油腻物后感到饱胀的人,吃些山楂、山楂片、山楂水或山楂丸等,均可消食,山楂还可利胆汁,促进胃液分泌。
2、玉米须吃煮玉米,要注意留最内层的两层薄皮和玉米须一起煮。这是因为玉米须有利胆、利尿等作用。玉米浑身是宝,连玉米须都可以用来煮水当茶喝,有消除水肿、降低血糖、清热祛湿、清肝利胆的功效。把玉米须与绿茶同泡,就是一款十分简便而又天然无害的减肥茶。
3、芹菜爽脆可口的芹菜有保护心血管功能。常吃芹菜可使血压下降12%~14%,胆固醇下降14%。吃芹菜要记得吃叶子,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且富含植物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
4、牡蛎牡蛎中所含丰富的牛黄酸有明显的保肝利胆作用,这也是防治孕期肝内胆汁瘀积症的良药;牡蛎中所含的蛋白质中有多种优良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有解毒作用,可以除去体内的有毒物质,其中的氨基乙磺酸又有降低血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可预防动脉硬化。
5、生菜生菜能够加快胆汁的形成,防止胆汁的淤积。中医认为,生菜具有清肝利胆的良效。生菜还能降低血脂、促进睡眠、抗病毒等等。所以,生菜成为餐桌上的常客,是必定的。
6、姜姜含挥发性姜油酮和姜油酚,有活血、祛寒、除湿、发汗之功,特别是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呕、辟腥臭、消水肿的作用,与蜂蜜合用对肝病恢复有益。
2 清肝利胆喝什么茶1、杞菊决明子茶原料:枸杞子10克,菊花3克,决明子20克。
制法:将枸杞子、菊花、决明子同时放入较大的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后可开始饮用。
用法: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至5次。
功效:清肝泻火,养阴明目,降压降脂。
主治:肝火阳亢型脑卒中后遗症,症见肢体麻木瘫痪,头晕目眩,头重脚轻,面部烘热,烦躁易怒,血压增高,舌质偏红,苔黄,脉弦。
2、绿茶绿茶中含有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排毒、清热祛暑、利尿解毒、调脂等功效,适量饮用不仅可有效减轻肝脏负担、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且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功效。
3、茵陈茶具有清湿热,保肝降酶、清肝利胆、退黄之功效,特别适合转氨酶、胆红素升高及有肝火旺盛征象的乙肝患者使用。
3 利胆的食谱1、红枣滚芹菜做法:红枣12个、芹菜400克、生姜3片。各物分别洗净。红枣去核;芹菜切小段状。在镬或锅内加入清水125毫升(约5碗量)放入姜、枣,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约滚10分钟,下芹菜,改中大火滚至刚熟,放入盐、油便可。为3~4人用。
功效:红枣能益气补血、健脾和胃、祛风。而芹菜中医认为它能平肝、解表,红枣滚芹菜清甜鲜润,有健脾疏肝利胆之功效,且男女老少皆宜。
2、薏米绿豆粥做法:薏米50克,绿豆20克,薄荷5克,白糖适量。薄荷轻煎取汁,再煮薏米、绿豆,粥成后加入薄荷汁再煮两沸,加白糖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利湿,疏肝利胆。
3、蒲公英炒肉丝做法:猪肉100克、蒲公英鲜叶或花茎250克。将蒲公英鲜叶或花茎去杂洗净、沥水、切段,猪肉洗净切丝,油锅烧热,下肉丝煸炒,加入芡汁炒至肉熟时,投入蒲公英鲜叶或花茎炒至入味,出锅装盘即成。
功效:蒲公英具有清心去火,护肝利胆,宁心养目,健脾益胃的作用。
大家都听过胆囊炎这个疾病吗?如果说听过的话,那么或许就会知道消炎利胆胶囊,这是一种专门治疗胆囊炎疾病的常用药。对于胆囊炎,人们的印象不是很熟悉,目前在临床上患有胆囊炎的病人还是比较多的。消炎利胆胶囊有副作用吗?消炎利胆胶囊的功效有哪些呢?
1、功效如何
消炎利胆胶囊为处方药。可清热,祛湿,利胆。用于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胁痛;急性胆囊炎、胆管炎。消炎利胆胶囊可以有效治疗胆囊炎、胆管炎,已经上市30多年,是一个疗效较好的治疗胆囊炎的中成药。胆囊炎是由细菌可爱染或者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疾病,胆囊炎的常见表现就是疼痛,多味腹部突发性剧烈疼痛。
消炎利胆胶囊具有抑菌作用。能降低绿脓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本品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但是处方药一般使用需要谨慎,建议按照医嘱服用。
服用药物一般是由一定的副作用的,消炎利胆胶囊也不例外,它的副作用患者往往没有明显反应,只是在B超检查中发现患者胆囊开始收缩,严重者出现完全萎缩,功能丧失等,多数发生在长期连续服用人群中。
专业的药师指出,消炎利胆胶囊是中成药,其主要的构成包括了穿心莲、溪黄草、苦木。这几味中药材都是临床上经常会用到的,安全性较高。消炎利胆胶囊为硬胶囊,其内部成分是褐色或者褐绿色的颗粒和粉末,味道偏苦。服用此药可以清热、祛湿、利胆,能够很好地改善因肝胆湿热而引起的口苦、胁痛等症状,同时也可以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这样的疾病。目前较为知名的品牌有颐圣消炎利胆软胶囊,其疗效获得了患者以及医师的好评。
2、用法用量
在服用消炎利胆胶囊的时候,可以直接口服,每天服用三次,每次服用4粒胶囊。由于是中成药,消炎利胆胶囊的副作用是比较小的,其不良反应以及禁忌事项尚且不明确。但任何药物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有一定的伤害,建议用药是务必要听从医嘱。
不管是什么样的药物,要想避免副作用的出现就必须要正确用药才行。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按时、按量用药;成年人患者一次可口服六片,一日可以服用三次;不同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因此用药量也存有差异。特殊情况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不能长期服用
消炎利胆胶囊主要成份是穿心莲、溪黄草、苦木。患者服用之后可以达到清热、祛湿、利胆之功效。目前患有胆囊炎、胆管炎患者会服用此药治疗。消炎利胆胶囊副作用是存在的,但是比较轻微。少数的患者在服用了此药后,会出现腹胀、恶心的现象;大家不必担心,在停药后就可自行消失。但是,此药是不能长期服用的,服用时间过长者会导致胆囊萎缩、胆囊收缩功能降低等副作用出现,更有重者甚至胆囊功能丧失。
4、功能主治
消炎利胆胶囊由穿心莲、溪黄草、苦木,这三种成份组成。消炎利胆胶囊为胶囊剂,药物内的颜色为褐色或者是褐绿色的颗粒和粉末,味比较苦。有清热,祛湿,利胆之效。对治疗肝胆湿热引起的口苦,急性胆囊炎、胁、胆管炎非常的有利。
5、慎用人群
对于消炎利胆胶囊说明书,我们还要明白:孕妇、儿童必须要慎用。对消炎利胆胶囊过敏的患者必须要禁用,以免出现不良的反应。而且消炎利胆胶囊不可长期使用也不要超过使用的范围,否则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也是不可估量的。一般司帕沙星分散片、清肝利胆口服液、金胆片等等也可以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但是必须要看好说明书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茵陈是一味中草药,有滋阴补肾之功效。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茵陈泡水喝,甚至拿来泡茶,茵陈泡水喝或是泡茶有什么功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茵陈的功效与作用
茵陈是一种具有保肝功效的特色中药材,它除了可以与其他中药材搭配在一起使用以外,还可以直接用来泡水喝,对人类身体也有多种好处。茵陈有显著的保肝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疗效。有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和胆红素排出的作用。能增加心脏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凝血,利尿解热平喘,驱除蛔虫及抑制多种致病性皮肤真菌与细菌的作用。
茵陈泡水喝有什么功效
茵陈对人体结核杆菌有完全的抑制作用,对某些皮肤真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显著的消热利湿,清肝利胆,降血压等作用,对湿热黄疸、黄疸型肝炎、胸胁胀痛、胆囊炎、胆石症以及高血压、心烦失眠,头晕目眩的作用。众所周知,茵陈茶具有显著的保肝的作用,对甲乙型肝炎,黄疸型肝炎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茵陈可以促进胆汁的分泌,增加胆汁中胆酸及胆红素的排出,而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属中医“阳黄”范畴。多因内外合邪,致使湿热蕴结于脾胃,阻滞于肝胆,导致湿热瘀阻,肝胆大于疏泄,湿热郁蒸,胆汁泛溢肌肤而成黄疸。治宜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茜草性味苦寒,是凉血活血,通经止血药,用以疏利肝经之瘀滞,改善肝脏的血液循环,促进肝细胞的恢复,有加速退黄的作用。茵陈能清利湿热,为治黄之专药。
茵陈滋阴补肾,清热解,退黄。主治黄疸、小便不利,湿疮瘙痒等。有利胆,保护肝功能,解热,抗炎等作用。茵陈泡水对肝病有一定的疗效。
茵陈蒿30克,茵陈加水煎汤,去渣取汁。
茵陈泡水喝有什么禁忌
茵陈是一种清热利湿退黄的药物。如果身体没什么异常,长期炮水喝的话肯定会对体质有所影响,毕竟是药三分毒。建议:可以适当饮用,最好不要长期泡水喝。
茵陈的选方
1、治阳明病,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瘀热在里,身发黄者:茵陈蒿300克,栀子十四枚(擘),大黄100克(去皮)。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伤寒论》茵陈蒿汤)
2、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100克,附子一个作八片,干姜(泡)75克。甘草(炙)50克。上为粗末。分作四贴,水煎服。(《玉机微义》茵陈四逆汤)
3、治病人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粘液:茵陈蒿、白藓皮各50克。上二味粗捣筛。每服15克,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茵陈汤)
4、治一切胆囊感染:茵陈30克 蒲公英12克 忍冬藤12克 川军10克.水煎服.(《青岛中草药手册》) ⑤治热病发斑:茵陈100克 川大黄(锉碎微炒)、玄参各50克 栀子仁0.5克 生甘草25克.捣筛为散.每服20克 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 去滓不计时候服.(《圣惠方》茵陈散)
5、治疬疡:茵陈蒿两握 以水一斗五升煮取七升 (先)以皂荚汤洗疬疡上令伤然后以汤洗之 汤冷更温洗可作三四度洗 隔日作佳不然恐痛难忍.(《外台》引《崔氏方》)
肝胆湿热治法主要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肝胆湿热有哪些症状呢?肝胆湿热要吃什么药好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肝胆湿热的症状和治疗,希望对你有用!
肝胆湿热的症状
身体出现这种疾病,主要就是由于体内出现湿热邪气或者是脾虚水湿的情况,长期如此就会化热,这样就影响肝功能。日常如果身体出现了肝胆湿热的情况,那么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不仅仅食欲不振,同时身体也会越来越虚弱。
眼睛变黄,同时身体的皮肤也会变黄。身体也变得更怕冷还有怕热,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身体发热的情况。除此之外,也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想吐还有胸闷气短、嘴巴发苦的情况。而小便则会变黄或者是变成红色的,舌苔则是发黄,身上的脉象也是显现出浮数。
肝胆湿热吃什么药
肝胆湿热会让眼睛变黄,同时身体的皮肤也会变黄。身体也变得更怕冷还有怕热,甚至还有可能出现身体发热的情况。除此之外,也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想吐还有胸闷气短、嘴巴发苦的情况。而小便则会变黄或者是变成红色的,舌苔则是发黄,身上的脉象也是显现出浮数。
除了上面介绍的一些肝胆湿热的症状之外,由于这种疾病会导致肝胆功能出现异常,所以阴囊也容易出现湿疹的情况,主要表现为睾丸肿胀、发热以及疼痛,女性则会出现带下黄臭以及外阴 瘙痒 等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生活还有工作。
对于肝胆湿热的治疗主要是以利湿清热,清肝利胆为主。如果是湿重,就可以使用菌陈五苓散,六一散,平胃散等药物来进行治疗。如果是热重,就可以选用龙胆泻肝汤、连朴饮、茵陈蒿汤。在治疗的时候要看具体是什么病情,就要对症用药。
1、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精瘦肉60克,煮汤服。可治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者。
2、黄花菜粥:黄花菜30克,瘦肉末15克,糯米、白糖适量,煲成粥,每日1~2次,能清热凉血,消肿,利尿,止痛,明目,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慢肝属肝胆湿热型。
3、黄花菜饮:黄花菜(干品)15克。将黄花菜洗净加水适量煎汤,代茶饮。有清热利尿,退黄疸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急性黄疸型肝炎。
4、五汁饮:梨、荸荠(马蹄)、藕、鲜芦根各100克,麦冬50克。上述五味洗净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绞汁饮用。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泻功效,适用于慢性肝胆湿热型。
5、板蓝根菊饮:板蓝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蓝根加水煎汤,加入菊花晶饮用,每日1次。有清热疏风,明目解毒功效。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吃什么好
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数等。
1、芹菜
芹菜具有清肝热、养血的功效,适合体内热盛、疲倦无力的湿热体质者。取连根芹菜12克,粳米250克。将粳米淘洗后煮成粥,加芹菜(最好用旱芹,连根洗净切碎)再煮沸即可。此粥具有清热止痛之功,适用于肝火旺而致偏头痛者。
2、豆芽
被古人称为?种生?的豆芽最适合春季吃,能帮助五脏从冬藏转向春生,豆芽还具有清热的功效,有利于肝气疏通、健脾和胃。以绿豆芽为例,其每百克热量仅18千卡,具有清热利水功效。
3、车前草
车前草叶性味甘、寒。能清热利尿、清肝明目、祛痰止咳、渗湿止泻。适用于湿热内郁之水肿;泌尿系感染时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暑热泄泻、菌痢;肝热所致的目赤肿痛,怕光流泪,视物昏花等功效。
4、芦荟
芦荟是?上火?的克星。根据《中国药典》记载,芦荟能清肝热,通便。《本草再新》中也记载,芦荟能清心热,解心烦,消牙肿,解火毒。不过,芦荟性寒,带有活血功效,女性在经期和孕期最好不要食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