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气是中医上的术语,指的是咽喉部位出现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并且异物感严重,有的还伴随干呕、干咳及咽部瘙痒等表现。梅核气与情绪、肝气不舒有直接的关系的。临床上治疗主要是以疏肝解郁、滋阴为主的。平时要忌服辣的食物,多喝水,多参加体育锻炼才可以的。
【导读】:很多人会感觉到嗓子不舒服,很多时候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卡住了。其实这是一种病,叫梅核气,是一种中医说法。这种病是怎样引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梅核气是什么病和咽炎有一点像但是也不完全是,症状有相似的。
1、咽喉里面有异味感这是主要的一个症状,但是并不会妨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会与病情的变化有关。
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在外的咽喉处用摩擦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远的损伤病灶,这是诊断的要点。擦皮肤会充分显现,异物感消失,这是一个积极的诊断。
4、梅核气,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
5、梅核气主要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循经上逆,结于咽喉或乘脾犯胃,运化失司,津液不得输布,凝结成痰,痰气结于咽喉引起。
梅核气是怎样引起的日常作息不规律,因素很多。
1、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如梅核阻于喉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多发生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或癔球。
2、患者自觉咽喉中有异物感,伴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纳呆,困倦,消瘦,妇女月经不调,舌暗,脉弦。治宜疏肝解郁,消痰散结,方用半夏厚朴汤、逍遥散等。
3、以咽喉中常有异物感,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证。其病因与七情不畅、气血痰郁有关,多发于女性。相当于西医的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癔病。
4、西医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
如何治疗梅核气1、用手指按压天突穴,不要针刺,因为针刺危险性太高。因为天突穴 属于任脉,与外面的气窍相通,是气息出入的要塞之地。按压可以宣肺平喘,行气利咽,清音利痰,降逆化痰,宽胸理气,宁心安神,故是咽喉疾病的首选穴道之一。
2、心理疗法,这是所有的方法中最重要的,要想痊愈,首先保证没有思想忧虑保持心情舒畅。此法有时可起到不治自愈的功效。
3、葱煮柚皮:取新鲜鲜柚皮1个在炭火上烧焦,刮去表层放在清水中泡浸一天,去掉苦味。然后切块加适量的水煮一下,快要熟的时候加入两棵切碎的葱,然后放适量的油和盐调味即可。
4、合欢花蒸猪肝:干欢花10~12克,加适量清水浸泡4~6小时,猪肝100~150克切片,与泡好的欢花一起隔水蒸熟,加少许食盐调味,只食猪肝。
5、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拥有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按时作息、积极运动锻炼、少吃辛辣 *** 食物、适当喝点金银花茶、绿茶或者苦荞茶等等。
虽然很多咽喉疾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咽喉不适不但要小心咽喉炎的发生,同时也要警惕梅核气。那梅核气的症状究竟是什么呢?我带你了解。
梅核气的症状梅核气既无全身病变,更无前驱症状。唯觉喉头有异物感,无疼痛,往往在工作紧张时或睡着后或专心做事时可以完全消失,闲暇无事或情志不畅时异物感明显,当吞咽口涎或空咽时更觉明显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而进食时,则毫无梗阻感觉。很多病人恐惧是喉癌或食道癌而致思想负担沉重。借助现代仪器局部检查及X线吞钡检查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消瘦等。妇女常见月经不畅,舌质暗滞,脉弦。
梅核气异常感觉是多种多样的,咽喉异物感、肿胀感、压迫感、堵塞感、干燥感、浮球感等,咳又咳不出,咽又咽不下去,症状时好时坏、时轻时重。这些症状,在咽唾液时更明显,而咽食物无影响;在精神紧张、劳累过度时加重,而心情愉快时往往减轻或消失。
梅核气主要症状是咽部有异物阻塞感、发烫感、虫爬感,有时波及耳部、颈部及头部,但并无吞咽难,能照常进食,呼吸也无异常。
梅核气是什么梅核气,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
现代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梅核气的诊断3.1、以咽内异物感为主要症状,但不碍饮食。症状的轻重与情志的变化有关。
3.2、检查咽喉各部所见均属基本正常,也可见慢性咽喉炎。
3.3、其他咽喉疾病引起的不适,基本无梅核气现象,且可检查出咽喉内病灶。
3.4、在咽喉外部用揉摩方法可直接观察到远伤病病灶,这是诊断要点。揉摩将病灶充分显现,异物感同时消失,这是肯定性诊断。
梅核气如何治疗1、天突穴按摩:患者每日不定时用一手食指向胸骨上窝处(天突穴)反复按压,力量适中,每次按压10余下,以自觉局部有酸、胀、微痛感为度。连续施术2个月,一般患者按压半个月左右即可有明显的效果。本穴内应肺系,外通气窍,为气息出入之要塞,可宣肺平喘,清音利痰,行气利咽,宽胸理气,降逆化痰,宁心安神,主要用于咽喉部多种疾病的治疗。
2、半夏厚朴汤: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
3、梅花粥:可取白梅花5克,粳米80克。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即可有效缓解梅核气的症状。
如何预防梅核气1、积极的心态,细心开导,解除思想顾虑,增强治疗信心;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宜。
2、保持卫生,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饭后刷牙,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
3、饮食要合理,吃饭不能保证时间和质量,或者长时间饥饿,或者暴饮暴食,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和吸收,造成体质衰弱,容易感冒,加重咽炎;少食煎炒炙焯辛辣食物。
4、积极进行锻炼,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或用咽喉部的导引法进行锻炼。
5、体检,五官科检查,明确有无疾病的发生。
6、戒烟,吸烟对咽部的危害极大,因此,有慢性咽炎的人必须戒烟。
梅核气系指咽喉有异物感,梗塞不适,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的症状,但不影响饮食进入。兼见精神抑郁,胸膈堵塞或满闷欲呕,善叹息。该病多见于中、青年人,以女性多见,因情志不畅、精神抑郁而起病。
【拔罐部位】
1颈背部:风池、心俞、肾俞。
2腹部:气海、关元。
3上肢部:神门。
4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噎膈和梅核气是两种中医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喉部不适等症状。其主要鉴别点如下:
1. 症状差异:噎膈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喉咙干燥、呼吸困难、不适感等,而梅核气则主要表现为胸闷、气促、咳嗽、痰多等。
2. 病因不同:噎膈通常是由于食物或其他异物堵塞食管而引起,而梅核气则是由于气滞或痰湿阻塞肺脏引起的。
3. 治疗方法不同:针对噎膈的治疗方法一般为清洁食道、食道扩张、药物调理等,而针对梅核气的治疗方法则一般为化痰、祛湿、调理气机等。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噎膈和梅核气症状有些相似,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同时应注意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