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的功效包括温经通络,活血止痛,排毒化瘀,散风去寒,对于各种疾病导致的疼痛症状有缓解作用,同时可放松肌肉,松紧粘连的组织。刮痧的部位有很多,如肩部,腰部,颈椎部位,头部,腹部和脚底,但是不可在乳房周围进行刮痧。而且在不同部位刮痧,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1 风寒感冒刮痧刮哪里1.取穴
风池、大椎、中府及前胸、足三里。放痧穴为少商、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2)大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3)中府: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端下缘的三角窝处为云门,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1肋间隙)即本穴。
(4)足三里:外膝眼下四横指处,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
(5)少商:在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取穴。
2.刮痧方法采用木鱼石刮痧板,介质采用红花油。刮法采用直接刮法,手法采用泻法。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中府及前胸,最后刮拭足三里。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红花油)。
(2)用刮痧板直接接触施术部位,分别在:风池穴、大椎穴、中府穴、前胸、足三里穴反复进行刮拭,至皮下呈现痧痕为止。
(3)放痧:对少商穴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消毒好的小号三棱针垂直且快速点刺穴位,然后挤压穴位进行放血,以挤出3~5滴血为度。大椎穴也要严格消毒,应用上述方法用中号三棱针进行点刺放血,以挤出7~10滴血为度。
3.功效祛风散寒。
注意:术前应选择保暖、避风的地方,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温水一杯,并休息片刻。
4.风寒感冒症状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流清涕、口不渴、头身疼痛、痰白清稀、舌苔薄白。
2 风热感冒刮痧刮哪里1.取穴曲池、尺泽、外关、合谷、风池、大椎。
简便取穴方法:
(1)曲池:寻找穴位时曲肘,肘横纹尽处,即肱骨外上髁内缘凹陷处。
(2)尺泽: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此穴。
(3)外关:位于前臂背侧,尺桡骨之间,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
(4)合谷: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示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即是此穴。
(5)风池:人体风池穴位于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6)大椎:取穴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2.刮痧方法刮法采用揪痧法,手法采用泻法,介质采用麻油。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颈部大椎,然后刮拭上肢内侧曲池、尺泽,最后刮外关,合谷。
具体操作方法:
(1)在施术部位涂上刮痧介质(麻油)。
(2)施术者五指屈曲,用示、中指的第2指节对准施术部位,把皮肤与肌肉揪起,然后瞬间用力向外滑动再松开。
(3)一揪一放,反复进行,并连续发出“巴巴”声响。
(4)在同一部位可连续操作6~7遍,至皮肤出现痧点。
3.功效祛风散热。
注意:术前要饮少量水,术中要多出痧,术后要饮少量温水。
4.风热感冒症状风热证,发热重、恶寒轻、有汗、鼻流浊涕、口渴、咽喉肿痛、头身疼痛、痰黄、舌苔薄黄。
3 刮痧的补泻手法的区别上面我们提到,无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刮痧的手法都是采用泻法。
刮痧疗法同针治疗法一样,分为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刮痧疗法的补泻作用,取决于操作力量的轻重、速度的急缓、时间的长短、刮拭的长短、刮拭的方向等诸多因素。
1.刮拭力度补法:刮拭按压力小,刮拭速度慢,刺激时间较长为补法。适用于年老体弱、久病、重病或体形瘦弱之虚证患者。
泻法:刮拭按压力大,刮拭速度快,刺激时间较短为泻法。适用于年轻体壮、新病、急病、形体壮实的患者。
平补平泻法:介于补法和泻法之间。有三种手法。第一种为按压力大,刮拭速度慢;第二种为按压力小,刮拭速度快;第三种为按力中等,速度适中。常用于正常人保健或虚实兼见证的治疗。
2.痧痕点个数选择痧痕点个数少者为补法,选择痧痕点数量多者为泻法。
3.刮拭的方向操作的方向顺经脉运行方向者为补法;操作的方向逆经脉运行方向者为泻法。
4.是否增加温和灸刮痧后加温灸者为补法;刮痧后加拔罐者为泻法。
4 刮痧的好处和坏处一、刮痧的好处1.调节阴阳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基本核心。人体在正常的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七情六淫以及跌打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等病理变化,从而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证候。刮痧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根据证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机体转归于“阴平阳秘”,阴阳相对平衡,从而恢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刮痧调和阴阳的作用,具有双向良性调整的特点。这是通过刮痧手法和选取部位等方面来实现的。例如:病在经络、在皮肉者属表,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在筋骨者属里,宜重刮。如血压不稳者,经刮拭躯干、四肢腧穴后,偏低的血压可升高,偏高的血压亦可降低。
2.活血化瘀
刮痧疗法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便会在局部产生瘀血,使经络气血流通不畅,若瘀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通则不痛,不通则痛”。这时在局部或相应腧穴刮拭,可使瘀血消除,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3.清热消肿
中医治法中有“热则疾之”的治疗法则,意思是治疗热性病的时候,要采用泄热之法治疗。根据这一原理,在治疗热性病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放痧手法进行刺激,使热邪疾出,达到清热的目的,如此一来,内部阳热之邪可以透达体表,最终排出体外,清除体内的瘀热、肿毒。
4.祛痰解痉,软坚散结
由痰湿所致的体表包块及风证,通过刮痧、放痧治疗,使腠理宣畅,痰热脓毒外泄,有明显的止痉散结效果。
5.扶正祛邪
刮治病变相应腧穴的皮肤,使之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使腠理得以开启疏通,将滞于经络腧穴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疏通。
另外,当人体正气虚时,外邪易乘虚而入,通过补虚泻实之法刮拭相关腧穴部位,可使虚弱的脏腑功能得以增强,可与外邪相抵抗,使机体恢复正常状态。
二、刮痧的坏处刮痧的坏处,一般是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手法刮痧、过于频繁的刮痧或者给不能刮痧的人刮了痧而引起的,在其他方面坏处还是较少的。
(1)长期刮痧,不加节制会造成皮外组织损伤,不但无助于缓解疲劳,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2)对于有皮肤溃疡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群,刮痧根本不是享受,却是一种煎熬,而且会对本来就脆弱的皮肤组织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引起感染,加重病情。
(2)对于某些有血液疾病的人群,或者是心脏、肝脏功能有问题的朋友,刮痧也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增高,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若成人收缩压≥18?7千帕(kPa),舒张压≥12?7千帕(kPa),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悸等症状即可确诊。
【刮痧部位】
刮风池、肩井、头后部及肩部;刮脊柱及背部两侧膀胱经;点揉太阳;刮曲池及上肢背侧;刮足三里、三阴交;点揉太冲。
低血压症
低血压是指成人肱动脉收缩压<12?0千帕(kPa)、舒张压<8?0千帕(kPa)者为低血压。患者常有头晕、目眩、耳鸣、乏力、气短、手足发凉、自汗、健忘等症状;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晕厥等;部分慢性低血压者无自觉症状。
【刮痧部位】
刮百会;刮厥阴俞、膈俞、脾俞、志室、肾俞;点揉中脘、关元;刮郄门、风市、足三里;点揉太冲、涌泉。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或痉挛,使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刮痧部位】
刮厥阴俞、心俞、神堂、至阳;点揉天突、膻中、巨阙;刮曲泽、内关及上肢前侧、足三里、三阴交;点揉太溪。二十四、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是由于风湿病的反复发作,累及心瓣膜所引起的慢性心瓣膜的损害,形成瓣膜口的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最后出现心功能代偿不全,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常以二尖瓣受损为最多,其次为主动脉瓣。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心前区不适、乏力、气急、呼吸困难和两颧部紫红。有的可有肺水肿或肺淤血,有的可伴肝肿大。
【刮痧部位】
刮厥阴俞、心俞、灵台;刮膻中、巨阙;点揉关元;刮郄门、内关;刮足三里。
肺心病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它是指由肺部疾病或肺动脉慢性病变而逐渐引起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最后导致心力衰竭,同时因肺部的小气道功能损害,引起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而致呼吸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刮痧部位】
刮肺俞、厥阴俞、心俞、肾俞;刮膻中、巨阙;点揉气海、关元;刮曲泽、内关及前臂内侧;刮足三里、三阴交。
心律失常
心脏收缩的频率或心脏节律的异常,统称为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见于多种器质性病变,或单纯的功能障碍。如自律神经功能障碍,患者可自觉心跳、心慌、心烦,甚至有紧张感。
【刮痧部位】
刮厥阴俞、心俞、脾俞;刮膻中、巨阙;点揉内关、神门;刮足三里。
中医养生慢慢的步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体质不同,选择的调理方法也不同。刮痧是中医学中最常见的一种方法,可以起到活血的作用,还可以治疗疾病,下面的这些关于刮痧的一些好处,针对不同的部位,起到不同的功效,一起来看看。
一、刮手脚可以起到行气通络的目的。女性经常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方面人体刮痧可以有升阳的作用,对于气血不足,或者是取穴瘀滞有一定的调理的作用,所以刮手脚可以有通络的作用。可以先用刮痧板的面刮拭手掌,手掌发热后用刮痧板上的凹槽刮拭手指的四面,从根部到指尖,每个方向刮5~10次,可以有效的行气通络。
二、刮腹部可以通便。如果经常便秘的话会导致消化不良的情况,而且也会诱发毒素的堆积,所以可以选择用刮痧的方法来预防便秘,具有通便的效果。患者可以刮痧板的面在腹部自上而下,从左向右依次刮拭。需要注意的是如有内脏下垂的现象,应由下向上刮拭。
三、刮眼周可以明目。很多人都会做眼保健操,对其中的几个穴位也非常熟悉。而以刮痧代替手指的按揉,能对穴位起到更好的刺激作用。应先用刮痧梳点按睛明穴(在鼻梁两侧,距内眼角约半分的地方),然后以睛明穴为起点,外眼角为终点,分别从上眼眶和下眼眶两个方向刮拭。这样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改善眼睛周围的血液,对于促进血液循环有好处,而且也可以有舒经活血的功效,还可以有效的缓解眼睛疲劳。
刮痧的一些好处,上面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其实刮痧对不同人,不同部位都可以起到不一样的效果。上面的这些关于刮痧的不同部位,大家可以利用起来,对于保护眼睛,预防便秘,有一定的好处,而且也可以有舒筋活血的功效,不妨选择刮痧来养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