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艾灸环跳的功效和作用

时间: 阅读:14590
艾灸环跳的功效和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9-12 03:44:24

艾灸环跳的功效和作用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疏散风热、活血化瘀等功效,对于腰胯疼痛、关节劳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艾灸环跳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身体脂肪堆积,有辅助减肥的功效。艾灸对身体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对女性妇科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平时多用手按摩环跳穴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02 15:15:54

    环跳的作用及功效如下:

    1、作用

    健脾益气、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环跳穴有疏经通络、强腰益肾、驱风散寒的作用。

    2、功效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等。

    现代又多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

    环跳穴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

    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生理解剖:

    1、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内侧为臀下动、静脉;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

    2、环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_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

    3、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和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该点的体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

    4、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及阴部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的肌支支配。

  • 南絮
    回复
    2024-03-02 15:15:54

    1 环跳在人体的哪个部位

    环跳穴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2 环跳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跨疼痛、挫闪腰疼、遍身风疹、膝踝肿痛不能转侧等。

    2.功效:强健腰膝、益气壮阳、舒经活络、活血止痛。

    3 环跳穴配伍功效

    1.环跳穴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飞扬穴、丰隆穴、太白穴:缓解治疗静脉炎、下肢水潴留;

    2.环跳穴配居髎穴、中渎穴、风市穴:缓解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3.环跳穴配风市穴、髀关穴、犊鼻穴、伏兔穴、太冲穴、足三里穴、太溪穴、阳陵泉穴:缓解治疗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等;

    4.环跳穴配风市穴:缓解治疗风痹。

    4 环跳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 木槿
    回复
    2024-03-02 15:15:54

    按摩环跳穴的作用与好处 缓解治疗半身不遂、腰跨疼痛、下肢痿痹等,环跳穴位的位置具体在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环跳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环跳穴位位置图

    位于人体的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穴名解说

    【环跳穴】Hu?n tio(GB30),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镮跳。属足少阳胆经。足少阳、太阳之会。别名:髋骨穴、环谷穴、髀厌穴、髀枢穴、枢中穴。

    按摩环跳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

    【作用功效】环跳穴,强健腰膝、益气壮阳、舒经活络、活血止痛。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穴位配伍】

    (1)环跳穴配足三里穴、阳陵泉穴、飞扬穴、丰隆穴、太白穴治静脉炎、下肢水潴留;

    (2)环跳穴配居髎穴、中渎穴、风市穴治股外侧皮神经炎;

    (3)环跳穴配风市穴、髀关穴、犊鼻穴、伏兔穴、太冲穴、足三里穴、太溪穴、阳陵泉穴治小儿麻痹,肌萎缩,中风半身不遂等;

    (4)环跳穴配风市穴治风痹。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

    (6)配殷门、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7)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8)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治法原则】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针刺疗法】针尖略向下方斜刺环跳穴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治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等;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可以治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等。

    【艾灸疗法】环跳穴,艾条灸10-20分钟,环跳穴,艾炷灸5-10壮。

    【按摩疗法】两手握拳,手心向内,两拳同时捶打两侧环跳穴各50下或者两手抱两膝搂怀后再伸直,以此反复,一伸一屈共做50下。

  • 半夏
    回复
    2024-03-02 14:14:44

    环跳穴(GB30)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腰骶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主治下肢痹痛;配风池、曲池主治风疹。
    主要功效
      环跳穴示意图
    功能作用:健脾益气。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配伍:配殷门、阳陵泉穴、委中穴、昆仑穴,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配风池穴、曲池穴,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治疗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操作方法
      1、针尖略向下方斜刺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以治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   2、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治疗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   3、针尖向髋关节直刺2.0~2.5寸,局部酸胀感,治疗髋关节疾患。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艾灸膏肓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灰泡脚的作用和功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