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俞是肾脏最重要的保健穴位之一。能够加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促进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利用。补气养血,增强身体的体质,强壮身体。能够辅助治疗胃溃疡,胃炎等疾病。能够有效地调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促进身体平衡。能够保持身体活力,针对气血虚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1 局部刺激作用
艾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与局部火的温热刺激有关,这种温热刺激可以使局部皮肤充血,毛细血管扩张,增强局部的血液循环与淋巴循环,缓解和消除平滑肌痉挛,使局部皮肤组织代谢能力加强,促进炎症,血肿等病理产物消散吸收,还可以引起大脑皮层抑制物质的扩散,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发挥镇静,镇痛的作用,同时温热作用还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2 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艾灸的许多治疗作用也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实现的,这种作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性,即低者可以使之升高,高者可以使之降低,并且在病理状态下,这种调节作用更明显。
3 治疗疾病艾灸对各种急性疾病,危重疾病的治疗和抢救都很适用,还可用于虚损,慢性疾病的滋补与调理,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以及骨伤,皮肤,五官等科的二百多种疾病,都可以采用艾灸疗法治疗,并且疗效十分明显。
4 健脾益胃在中脘穴施灸,可以温运脾阳,补中益气,常灸足三里,能够促进消化,增加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以濡养全身,收到防病治病的效果。
1 卵巢囊肿艾灸有效果吗
有效果。
卵巢囊肿在中医上解释为痰湿过重、瘀堵而成的肿块,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而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瘀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能够辅助治疗卵巢囊肿。
2 卵巢囊肿艾灸效果怎么样卵巢囊肿采用艾灸的治疗方法见效较慢,另外如果选择不当也还会导致经脉损伤等问题,并且艾灸治疗的卵巢囊肿只限于比较小的囊肿,对于大小5CM的囊肿来说,最好还是采用手术的方法更为快速彻底。
3 卵巢囊肿艾灸位置及方法脾俞穴位置:脾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脾俞穴是脾脏散热除湿之要穴,脾脏的湿热之气,借由此处向膀胱经疏散,艾灸此穴具有和胃健脾、升清利湿之作用,体质湿热是导致卵巢囊肿的原因之一,经常艾灸脾俞穴对卵巢囊肿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胃俞穴位置:胃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胃之背俞穴。它位于我们的后背,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便是此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隔姜灸,效果更好。
功效:胃俞穴具有化湿气、消滞、理气、和胃之功用。它是胃气的保健穴,可增强人体后天之本。可用于治疗主治脾胃虚弱、多食善饥、身体消瘦、腹胀肠鸣、胃痛呕吐等症。艾灸此穴对于体质淤湿导致的卵巢囊肿有缓解、治疗作用。
足三里位置: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的腧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向下4横指,当腓骨与胫骨之间,由胫骨旁量1横指,即是足三里。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灸盒随身灸,更为便捷。
功效:足三里具有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健脾和胃、扶正培元、通经活络、升降气机的作用。?艾灸此穴对于气滞血结、脾胃湿热导致的卵巢囊肿具有防治作用。
阴陵泉位置:阴陵泉属足太阴脾经,在我们膝盖下缘的内下方会有一个突起的骨头,沿骨头下方和内侧摸会有一个凹陷,此处为阴陵泉穴。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也可采用灸盒随身灸,更为便捷。
功效:阴陵泉和阳陵泉其实是成对的穴位,一个在小腿的内侧,一个在小腿的外侧。阴陵泉穴气血深藏、按揉此穴可以健脾利湿。艾灸此穴对于湿毒壅滞、正气衰虚引起的卵巢囊肿具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水分穴位置:水分穴属任脉俞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局部皮肤可有发红的现象。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功效:水分穴之“水”,地部水液也。“分”,分开也;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它具有健脾化湿、利水消肿的作用。艾灸此穴可防治卵巢囊肿。
神阙穴位置:神阙穴属任脉俞穴,位于肚脐窝正中。
艾灸方法:将点燃的艾条在距离穴位2-3厘米处施灸,以局部感到温热为度。每穴依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3日。
但需要特殊注意的是,神阙穴的皮肤较薄,艾灸时应有家人看护以避免烫伤。
还可采用艾灸盒随身灸,更为方便安全。
功效:“神”,尊也、上也、长也,指父母或先天。“阙”,牌坊也。神阙穴名意指先天或前人留下的标记。它具有温阳救逆、利水固脱的作用。艾灸此穴可防治卵巢囊肿。
太冲穴位置:太冲穴位于脚背面,第1、2脚趾根部结合处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艾灸方法:宜采用温和灸。取坐位,手执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距皮肤1.5~3厘米处艾灸,以感到艾灸处温热为度。每日灸1次,每次灸20分钟。
功效:艾灸此穴可行气解郁,对于长期忧思郁怒导致的卵巢囊肿有防治作用。
心俞穴位置:心俞穴位于背部肩胛骨内侧,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可从颈部 突起最高的大椎开始,向下数到第5个凹陷,再向左右两侧旁开2横指宽处即是。
艾灸方法:艾灸时,被艾灸者取俯卧姿势,艾灸者站于一旁,将艾条的火头垂直对准穴位,距离皮肤1.5~3厘米,在左右两个穴位间平行往复地回旋艾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
功效:艾灸此穴可理气宁心,对于心烦气躁、气滞血结导致的卵巢囊肿有防治作用。
卵巢囊肿如果变大的话,患者下腹或者背部会感觉隐隐作痛或者肿胀,同时,囊肿也可能挤压到膀胱,从而导致患者频尿或者排尿困难。
2、腹部与四肢水肿卵巢囊肿患者会有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和腹部肿胀的烦恼,此外还会有呕吐、发烧以及腹部剧痛的问题,到疾病后期,患者还会出现腹部与四肢水肿的症状。
3、患不孕症卵巢囊肿会影响患者的生育能力。随着疾病的发展,会逐渐影响到精子、卵子或者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使女性无法正常受孕,最终导致不孕。
4、引发癌变,威胁生命卵巢囊肿增大后,容易发生感染、扭曲、出血或者爆裂,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部分肿瘤性的囊肿还可能发生癌变,同样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5、引发流产、难产卵巢囊肿在早孕时可能引起流产,中期妊娠时则易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晚期妊娠时囊肿较大者可导致胎位异常,分娩时可能阻塞产道引起难产。
1 艾灸对水肿有效果吗
艾灸能起到缓解水肿的效果。
中医论证来看,风邪外袭、湿毒浸淫、水湿浸溃、湿热内盛、饮食劳倦、肾气虚衰等都有可能导致水肿。通过艾灸能起到宣肺利水、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温中健脾、行气利水、温肾利水的功效,从而起到缓解水肿的作用。
2 水肿艾灸哪里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肺俞:在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水分: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后下方凹陷处。
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上的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
天枢:在腹中部,距脐中旁2寸。
中皖: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神厥:在腹中部,脐中央。
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志室: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三焦俞:在腰部,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大敦:在足部大拇指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膈俞:在背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3 脾阳虚衰型水肿主要症状: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下去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艾灸取穴:肾俞,肺俞,命门,志室,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脾俞,足三里穴。
功效:温阳健脾利水。
4 肾阳衰微型水肿主要症状: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下去凹陷不起,尿量减少或反多,腰酸冷痛,四肢厥冷,怯寒神疲,面色恍白,严重者心悸胸闷,喘促难卧,腹大胀满,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艾灸取穴:脾俞,肺俞,膈俞,三焦俞,水分,阴陵泉,水沟,天枢,中皖,神厥,中极,三阴交,大敦,足三里,肾俞,命门,志室穴。
功效:温肾助阳,化气行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