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穴位滋疗贴功效

时间: 阅读:5644
穴位滋疗贴功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9-15 14:34:27

穴位滋疗贴功效主要有通气、和胃、健脾等作用。穴位磁疗贴是贴敷在穴位的一种贴剂,对于急症和痛症有比较好的疗效,对慢性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不仅能治疗体表的疾病,同时对身体内脏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如身体出现疼痛不适等表现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穴位贴贴敷在相应的穴位,能起到舒筋、通络、止疼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02 16:16:57

    磁疗巴布贴是一种利用磁场刺激人体穴位的疗法,被广泛用于缓解疼痛、促进循环等功效。对于脚扭伤(崴脚),主要是由于扭伤引起的软组织损伤,如肌肉、韧带或关节囊的拉伤、撕裂等。对于脚崴这类个体问题,我建议你尽快去专业的医疗机构检查和咨询医生意见,以便获得正确的治疗方案。

    磁疗巴布贴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对脚崴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因为磁疗作用可能会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然而,这种疗法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适用,也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证明其安全和疗效。

    因此,特别是对于严重扭伤或发炎的情况,我仍然建议你寻求医生的医学建议。医生会综合考虑你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给予你最合适的治疗建议和方法。请谨慎对待磁疗巴布贴及其他非传统疗法,避免延误正规治疗。

  • 南絮
    回复
    2024-03-02 16:16:57

    1、磁疗能增强白血球的生命力,在磁场的作用下,白血球吞噬机能比较活跃,红血球和淋巴细胞的沉降变慢,有利于消炎和降低血沉。

    2、磁疗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氧气和铁质的吸收,排除二氧化碳和血液内的污物(有害毒素和疲劳物质)。

    3、磁疗能在体内产生电流,增加血管壁的弹性使血管扩张,降低血液粘度,加快血流,消除栓塞。

    4、磁疗有加强内分泌液渗透作用,纠正内分泌的失调和紊乱。

    5、磁疗能刺激人体的感应器兴奋末梢神经,调节神经功能。

    6、磁疗能使致痛物质如缓激肽、5-色胺、酸性代谢产物等扩散和消失,减轻和消除疼痛。

    扩展资料

    副作用的发生特点:

    1、表现:心慌、头晕、恶心、盗汗、剧烈头痛、影响胎儿、婴儿的发育(使用时如发现有不良反应,务必马上停止)。

    2、发生时间:70%的人磁疗后6小时以内发生,一部分磁疗后2天内发生。

    3、特点:磁疗前无此表现,在磁疗过程中出现非治疗的不适反应,与病情无关;减少磁疗剂量或停止磁疗后减轻或消失,再次进行磁疗时又发生。

    4、 副作用持续时间:与反应的轻重有关,不适反应轻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多在2天以内。

    使用磁疗的禁忌:

    1、有体虚、神经衰弱患者:使用后症状反而加重,甚至出现剧烈头痛、盗汗。

    2、妇女节育金属、环弹片)禁止使用。

    3、孕产妇:应尽量不要使用磁性用品,以免对胎儿、婴儿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磁疗

    人民网-磁疗床垫用错了伤身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02 16:16:57

    1、远红外治疗
    远红外线能够深入人体皮肤和皮下组织,它能与人体内细胞振动频率接近,被称为生命光波。远红外释放能量深入皮下,具有激活细胞、增强血管自身节律性运动、松弛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进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改善微循环、平衡身体酸碱度并消肿镇痛。
    2、磁场疗法
    磁场降低了感觉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加速血液循环,促使炎症渗出物的吸收与消散加快,减轻了肿胀对神经末梢的压迫。磁场疗法的止痛作用明显而迅速,对创伤性疼痛、炎症性疼痛都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3、穴位刺激
    远红外磁疗贴通过贴敷对特定穴位刺激,利用远红外治疗和磁场疗法,达到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协调阴阳、消肿镇痛的作用。
    远红外磁疗贴作用于人体时,远红外治疗磁片与纳米级远红外陶瓷粉的基质作用下,其频率与身体中的细胞分子、原子间的水分子运动频率一致时,引起共振效应,其能量被人体所吸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的温度升高,产生的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

  • 龙葵
    回复
    2024-03-02 15:15:47

    远红外磁疗贴由永磁粉剂、永磁片、透气胶布、防粘纸制作而成,其主要是通过永磁粉剂、永磁片两个物质发挥作用。远红外磁疗贴够吸收人体自身辐射的能量并直接发射远红外线光波,从而达到改善微循环,增强肌体细胞活力,加强代谢作用的特点。远红外磁疗贴引起的副作用危害主要有刺痒、红晕,还可能引起皮肤红肿,也就是说外用只会对皮肤产生一定的影响。

小儿保健穴位中足三里的功效是

血海穴功效和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