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痢疾属于是痢疾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方面疾病,在病情发作时会导致腹部疼痛、腹胀、拉肚子的症状。病情严重时也会伴随着发烧、脸色苍白甚至是脱水情况。
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进行改善,需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发生电解质紊乱。平时要注意饮食的卫生,不要吃没有煮熟的食物。
痢疾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腹痛、腹泻,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同时,内毒素还可以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引起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中毒性痢疾还有高热、惊厥、嗜睡、昏迷的表现;根据临床表现,痢疾还可以分成两大类,急性细菌性痢疾和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细菌性痢疾也可以分为轻型、普通型和中毒型痢疾,而慢性细菌性痢疾可以分为隐匿型、迁延型和慢性急性发作三种类型;轻型的痢疾发热症状相对较轻,腹泻程度也较轻,可能以黏液便为主,血便不太明显,而普通型的痢疾,发热症状相对较重,会有胃寒、乏力、食欲减退、腹痛腹泻的症状,黏液脓血便也要重一些,腹泻次数可能在十多次以上,里急后重的感觉会明显一些;而中毒性痢疾起病特别急,患者会突发高热、反复的抽搐、惊厥,会有意识障碍,严重的还会四肢苍白、精神萎靡;病程超过两个月的痢疾称为慢性痢疾,隐匿型痢疾很快能自己缓解,迁延型痢疾,腹痛腹泻会反复发作,而慢性痢疾的急性发作,通常在在治愈后会留有一些胃肠道的慢性疾病,一旦有饮食不当或着凉的诱因,慢性痢疾就会急性发作;通常,慢性细菌性痢疾患者多无高热,有时可出现腹痛、腹泻、呕吐和低热,大便每日3到5次,可有正常便、黏液便和脓血便交替出现。
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病菌感染类的疾病,痢疾一般发病伴随症状主要表现为腹泻发烧等等,所以一般很多人可能会在起初忽视掉症状的严重性,这个时候就容易耽误治疗,所以我们需要知道痢疾有哪些指征,学会诊断。那么,痢疾有哪些诊断标准呢?
1、流行病史诊断
要诊断痢疾,首先要了解患者有无痢疾接触史来判断是否患有痢疾,一般来说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不洁的饮食习惯或者与痢疾病人接触史。
2、临床症状诊断
在询问过患者有无痢疾接触史后,再根据其临床症状来诊断,其主要症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可仅有腹泻、稀便。
2.急性典型菌痢:急性起病、腹泻(排除其他原因)、腹痛、里急后重、可伴发热、脓血便或粘液便、左下腹部压痛。
3.急性中毒型菌痢:发病急、高热、呈严重毒血症症状,小儿发病初期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经灌肠或肛拭做粪检,才发现是菌痢。
3、实验检查诊断
通过痢疾的临床症状分析后,可以接触实验室检查来诊断痢疾,其主要的实验室检查依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粪便常规检查,白细胞或脓细胞≥15/HPF(400倍),可见红细胞。
2.病原学检查,粪便培养志贺菌属阳性为确诊依据。
4、鉴别诊断原则
对于普通的痢疾的鉴别诊断首先要与其它的侵袭性腹泻要有所区分,要注意的是普通的痢疾与其它侵袭性的腹泻都会表现出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红、白细胞,有吞噬细胞,所以这种情况下,想要确实是否为痢疾,最基本的诊断原则是依据病原学检测为标准。
5、检测温馨提示
上述的诊断标准仅供大家作为了解痢疾的一种参考,切不可自行盲目诊断治疗,一旦怀疑患有痢疾,应该痢疾去医院检查,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6、痢疾膳食原则
1.饮食调理
慢性菌痢患者应注意生活规律,进食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饮食,可以吃些麦片、稀粥、饼干或高汤。避免高纤、辣味、酸性、油腻、多糖、乳品等食物,以免刺激胃。
2.流质饮食
腹泻期间应食用清淡的流质食物,如鸡汤或其他透明的液体。因为在腹泻期间,患者的肠道需要充分地休息。当确定食用流质没有问题后,可趁症状改善时,在饮食中逐渐加入米饭、酸奶(含有益菌)、生菜等容易消化的食物。
3.补充液体
腹泻量多导致失水者,应多饮水,口服补液盐溶液,严重脱水者考虑静脉补液。
4.补充矿物质
遵医嘱服药,同时最好吃些生大蒜或马齿苋煎汤服等。服用海带粉胶囊,每天5粒,或食用海带汤以补充矿物质。每天服用100毫克钾以补充流失的钾。
5.以菌治菌
乳酸杆菌是腹泻时肠内所需的细菌。它们改变肠内的菌群生态,并制造抑制有害细菌生长的物质。研究证实,继抗生素疗法之后补充乳酸杆菌,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前者使肠胃系统损失大部分的良性菌。嗜酸菌是最佳的乳酸杆菌形式,它见于酸奶中。
6.葱蒜杀菌
将洋葱适量,切成细片,与粳米煮粥,每天食之。也可以在就餐时吃几粒大蒜,它可以预防和治疗细菌性腹泻。如果你不愿吃生蒜,则可以服用蒜头精胶囊,每天3次,各次2粒,也同样能起到杀菌作用。
7.应避免的食物
拉肚子时,最需要避开的食物包括豆类、甘蓝菜等。其他含有大量不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也会加重腹泻。忌食生冷、油腻,这些食物包括脂肪、含麸质食物如全麦面包、苹果、梨子、李子、玉米、燕麦、马铃薯等。避免喝碳酸饮料,这类饮料所含的气体可能使你的下痢更加严重。
勿将食物置于室温超过2小时以上,并避免食用久未冷藏的食品。细菌喜欢在温暖的蛋白质食物中(包括肉类、蛋类、马铃薯沙拉等)繁殖。而细菌在4.4℃以下或65.5℃以上则无法繁殖。
勿吃生蛋白质食物。例如生鱼肉、生鸡蛋、生牛奶。避免寿司、牡蛎。勿食用破裂的蛋。生食易藏匿细菌。煮肉时,应加热到肉红色消失为止,鸡肉则直到骨头不带血,鱼肉则直到可以块状剥落。完全煮熟是确保有害细菌被消灭的唯一方法。
勿吃任何闻起来或看起来有异样的食物。避免裂开、膨胀或凹陷的罐头,或液体呈混浊状罐内发出臭味的罐头食品。这些食物可能含有危险的细菌。倾倒的时候应注意勿让家里的宠物接触到。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