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中医科

急性中风

时间: 阅读:2473
急性中风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7-30 13:20:24

急性中风通常是脑血管疾病所引起的。

出现脑血管疾病多数是缺血的原因,也不排除是出血所造成的,容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急性中风的情况,需要及时前往医院的神经内科进行颅内核磁共振的检查,能帮助尽快诊断病情。可在医嘱下使用益气通络的药物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08 08:08:17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种,对于它的两种分型,急救药品也是不同的,因此一定要在临床上学会识别相关症状。一般情况下,出血性中风多以头痛、恶心、呕吐最为常见,缺血性中风多以头晕等一些症状常见,要避免盲目口服相关药物,一定要明确相关检查。

    发生中风如何正确急救?

    第一点,对于出血性脑中风,一般情况下60%以上的出血性中风,都是以脑出血高血压为主,因此要在第一时间测量血压,如果发现血压超过180毫米汞柱,一定要及时的口服降压药物进行急救处理,这个时候,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才是急救的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点,对于缺血性中风来讲,它的症状一般会表现出头晕、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功能障碍等一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做个头部ct,未见明显出血性病变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相关的药物治疗,一般情况下,在急诊都是推荐静脉溶栓治疗,应用的是阿替普酶,有的医院也可能应用尿激酶,如果在静脉溶栓没有达到明显疗效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动脉取栓等治疗,然后可以口服阿司匹林或者是氯吡格雷进行治疗。

    第三点,在口服相关药物之前,一定要及时的复查头部ct,因为出血性和缺血性是完全不等的概念,因此一定要及时的明确病情的变化,才能进一步的选择相关的治疗,切记不能随意吃药,以免导致出血或者是缺血更加严重。

    脑中风治疗后多久可以下地训练

    脑卒中偏瘫患者应在病情稳定后(生命征平稳,48小时内无进展)尽快离床,借助器械进行站立、步行康复训练,需要看几个因素:

    1、颈部、躯干及偏瘫下肢抗重力肌能抗重力。2、患侧下肢能负重支撑身体。3、站立时重心能够前后、左右移动。4、患侧下肢髋关节能够屈曲、迈步。

    脑卒中患者离床后进行基本的站立、步行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患者应积极开始抗重力训练,患侧下肢负重支撑训练,患侧下肢迈步训练,站立重心转移训练,以尽早获得基本步行能力。

    中风的饮食注意

    在急性发病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禁食禁饮,因为在这个情况下,如果需要急诊做手术的话,要保证空腹,避免在呕吐的时候,出现误吸。

    如果是在出现呕吐的情况下,一定要将身子放平,并且倾斜,将异物完全取出,避免误吸导致肺部感染。

  • 空青
    回复
    2024-03-08 08:08:17

    中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危害极大,而且治疗后也存在较多的后遗症,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需要做好调理工作,那么中风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改善中风的现象?中风的症状有很多,下面就来详细了解具体情况,以及调理的方法吧。
    1、中风的症状是什么
    中风其实也叫脑卒中,是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主要症状就是肢体瘫换、语言不利、口解歪斜、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等,这个病起病很急,多数的时候都是让人来不及反应便突然发生,而且好发年龄都在40岁以上的中老人,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就会可能有偏瘫的后遗症。
    中风的人大多数是阳虚体持,特别是老年人体衰而导致阳虚,此时的人体已经入不敷出,脏腑阴阳失调,以至于气机逆乱在脑,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当中,所以每当遇上生气暴怒、过度劳累、酗酒醉酒的时候会容易诱发中风,因此,中老年的阳虚体质者一定要注意防范中风的发生。
    2、如何改善中风现象
    在我们生活当中,应该要注意劳逸适度,起床时应该慢一些,晚上也不要熬夜,多进行一些缓和的运动,外出和早晚都要穿着保暖,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更是要预防脑部疾病,在饮食调理上,更是要注意,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道改善中风的食疗方法:
    (1)红枣粳米粥
    用料:红枣4枚,粳米100克,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
    做法:先将黄芪、生姜、桂枝、白芍切碎,加入适量的清水,一同煎煮,去渣、取汁;把粳米、红枣放入适量的清水中,熬煮成粥后倒入药汁,搅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通脉,温经和血,适用于铺助治疗中风的后遗症。
    (2)板栗桂圆粥
    用料:板栗肉10个,桂圆肉3个,粳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板栗肉切成碎块与淘洗干净的粳米、适量清水一同熬煮成粥,至米烂时放入桂圆时,再次煮背时后盛出,食用时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补肾、强筋、通脉、适用于辅助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四肢麻木症状。
    3、中风的前兆有哪些
    1.哈欠连绵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2.口吃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3.一过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视物模糊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5.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6.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7.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8.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9.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10.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这是由于大脑缺氧所导致的。
    11.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12.让病人笑一下或是吐一下舌头,观察病人的嘴巴和舌头,看看是否有口角歪斜,伸舌向左或右偏。因为有些中风患者都会有嘴歪或是伸舌歪斜的症状。

  • 南絮
    回复
    2024-03-08 08:08:17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患者发病前可能会出现短暂性的肢体无力;也可能在没有症状的前提下突然发生脑梗塞?然后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单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言语不清、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
    出血性脑卒中:症状突发,多在活动中起病,常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脑卒中早期有哪些症状?
    中风(即脑卒中)往往起病急骤,无法确切的说其早期症状是什么。部分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在发病前可能会有短暂的肢体无力。日常生活中如有高血压?、高血脂?,以及一些脑血管疾病,注意要遵医嘱做好病情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应该积极就医,以争取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脑卒中有哪些典型症状?
    缺血性脑卒中: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侧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意识障碍或抽搐等。
    出血性脑卒中:头痛、恶心、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痪等。
    脑卒中累及的血管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介绍累及以下8个脑动脉的症状。
    眼动脉受累
    眼动脉近侧受累不引起失明,栓子脱落致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可引起视力减退或失明。
    后交通动脉受累
    丘脑穿支动脉受累可引起反复言语、冷漠、缺乏主动性、失去定向力以及感觉运动障碍。
    脉络膜前动脉受累
    对侧偏瘫、偏身麻木、偏盲。
    大脑前动脉受累
    1、发生在优势半球的大脑皮层梗死,可引起运动性失语(可以听的懂,但是不会说)
    2、非优势半球深部结构受累时可引起对侧忽视(患者不能注意到从对侧来的视觉、听觉、触觉的刺激)
    3、额叶梗塞可引起意志力丧失、运动不能性缄默(不能说话导致的沉默)和人格改变。
    前交通动脉受累
    穿支动脉受累时可引起某些记忆障碍。
    大脑中动脉受累
    对侧偏瘫、半侧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累伴有失语(不能说话),非优势半球伴有空间失用(对空间失去概念)和忽视。急性期可表现为头和眼转向梗死对侧,对侧凝视麻痹,意识障碍。外侧豆纹动脉分布区梗死可引起面、臂和腿的偏瘫?。视辐射受累可引起视野缺损(视野部分缺失)。
    颈内动脉受累
    类似于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的症状。
    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
    偏瘫、舌无力、眼球震颤?、眩晕、共济失调(不能掌握平衡)。
    脑卒中可能有哪些伴随症状?
    头晕、恶心、呕吐。
    病情发展
    脑卒中的病情变化多样,患者梗死或出血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病情的发展也不同。

  • 泠青沼
    回复
    2024-03-08 07:07:07

    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预防中风的重要性已经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医学家们正从各个方面探索中风的预防措施。

    1、 高血压是发生中风最危险的因素,也是预防中风的一个中心环节,应有效地控制血压,坚持长期服药,并长期观察血压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2、 控制并减少短暂性脑血管缺血发作(即一过性偏肢麻木、无力或眩晕、复视、吞咽困难、走路不稳等症状)是预防中风关键的一个环节。一旦小中风发作,须立即抓紧予以系统治疗,就有可能避免发生完全性中风。

    3、 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

    4、 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应自我控制和避免。

    5、 及时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动脉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病、高粘滞血症、A性行为、肥胖病、颈椎病等。

    6、 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应忌烟,少酒,每日饮酒不应超过100毫升(白酒)。定期有针对性地检查血糖和血脂。

    7、 坚持体育锻炼和体力活动,能促进胆固醇分解从而降低血脂,降低血小板的凝集性,并能解除精神紧张和疲劳。

    8、 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做到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中风患者在气候变化时应当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不要用脑过度;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注意治疗原发病,防止再发脑血管病。根据不同病因,坚持治疗,定期复查必要的项目。为防止再发,以上注意事项均应予以足够重视。

    如果你担心中风,就必须立刻做到下面四件事:

    1.多吃蔬菜和水果 每天至少吃五种或更多,其中一定要有红萝卜才行。

    每周吃五次或五次以上红萝卜的人,比每个月只吃一次或不到一次红萝卜的人,要少68%罹患中风的危险!这是哈佛大学追踪90,000位女护士长达八年之后,所得到的结果。另外,菠菜也是很有效的预防中风的食物。红萝卜和菠菜的保护功效是因为它们富含β-胡萝卜素的缘故。据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20毫克β-胡萝卜素的人,和每天只摄取6毫克的人相比,二者的中风机率相差得很明显。

    像胡萝 、菠菜和其他各种富含β-胡萝卜素的蔬菜之所以能预防中风,是因为胡萝卜素能够防止胆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形态,进而堆积在血管内,造成血液凝块。更重要的是,血液中若含有大量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可以帮助你免於中风而死亡,或减少中风所造成的神经伤害,并且加速身体复原!这是布鲁塞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检验了八十位中风病人病发后二十四小时内的血液之后,所得到的结论。这是因为当你中风,也就是脑部缺氧的时候,你的脑部细胞功能开始发生障碍,最严重的情况就是脑神经细胞受伤。但是如果你血液中含有许多维生素A,它就能够在各种细胞病变发生的时候加以阻止,因而减轻脑部受损的程度或死亡的机会。

    2.每周至少吃三次鱼,尤其是富含omega-3脂肪的鱼。

    如果你的血液中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你中风的机会就比较少一点;而且即使中风,伤害也会比较小。荷兰最近的研究发现,年龄在60-69岁之间,每周至少吃一次鱼的人,那些不吃鱼的人,在往后十五年内中风的机会要少一半。

    日本所进行的一连串研究也发现,每天吃9盎司鱼肉的渔民,比每天只吃3盎司鱼肉的农夫,因中风而致死亡的机会要少25-40%。

    这是因为神奇的omega-3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较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大脑血管阻塞。如果你的年龄已大到会令你担心自己的血管阻塞,你不妨想像一下这种情况:当你服下鱼油以后,它就会在你的细胞膜内停留。这种充满鱼油的细胞较富弹性,有如液体般的柔软。也就是说,像这种柔软形态的细胞比较容易挤过狭窄收缩的血管,把氧气运送给脑部和心脏的细胞。这种巧妙的变化可以救你一命,特别是当你的血管已经老化和受阻塞的时候。

    顺便一提的是,吃饱和动物性脂肪的作用恰恰相反,会使细胞膜变得更僵硬。因此,为了预防中风和心脏血管疾病,最好别吃这一类的脂肪。

    3.控制盐的摄取量。

    即使盐不会使你的血压上升,它也可能对脑部组织有害,引起微小的中风。曾有人用老鼠做实验,分别喂给它们高盐和低盐的饮食。吃高盐饮食的老鼠在十五周内,竟然全部中风死掉,虽然它们的血压并没有升高;而吃低盐饮食的老鼠只有12%因中风而死掉。吃高盐饮食致死的老鼠,则因一连串轻微中风,最后导致脑部组织坏死和动脉受损。

    4.不妨考虑喝茶,尤其是喝绿茶。

急性痢疾

急性中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