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连配吴茱萸
吴茱萸味辛苦而性大热,有小毒。入肝、肾、脾胃经。可温中止痛,降逆止呕,杀虫。吴茱萸善解 肝经郁滞而能行气止痛,以止痛止呕之功为佳。温中散寒,功类干姜。吴茱萸为肝经主药,性虽大热,但在肝郁气滞时,如有热象,亦可与寒凉药同用,如左金丸。 左金丸由黄连、吴茱萸组成,出自《丹溪心法》。方以黄连泻心火,使火不克金,金能制木,肝火自平;吴茱萸辛热入肝,行气解郁,引热下行。二药为伍,一寒一 热,寒为正治,热为从治。主治肝胆郁火之胁痛,呕吐,吞酸,烧心等病症。常用量原方黄连与吴茱萸之比为6:1。目前均用1.5~6克。因系寒热并用,寒重 加重吴茱萸用量,热盛加重黄连用量。
黄连配阿胶
阿胶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可补血止血,滋阴润肺。黄连泻心 火,除烦热;阿胶补阴血而润燥,既能滋肾水,又可补心血。二药为伍,清补合用,使肾水得养而能上济于心,心火得清,心神自安。属补肾水、泻心火之法。对阴 虚火旺之虚烦不得眠最为适宜,也用于热病伤阴之虚烦不眠等病症。常用量黄连1.5~6克,阿胶9~15克。阿胶应另行烊化,冲入药汁中内服。
失眠,是一件十分痛苦的事情。入睡困难,想睡却睡不着,睡着后易醒,多梦,早醒……这也是近期很多来咨询的失眠病友的常态。
近十几年来,失眠越发常见,中国睡眠研究会曾公布的数据就显示,我国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另一项关于睡眠状况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约有45%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过去一个月里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眠。
其中,在失眠的人群里,有一类很常见,这类失眠病友除了有入睡困难,睡后易醒的症状外,还常伴有心烦、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甚至有些人感觉像是浑身着火似的。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其实, 这一类多属于阴虚火旺型失眠 。阴虚火旺所引起的失眠,在失眠患者中最为常见,且女性多于男性,有研究表明,在失眠的常见五大证型中,阴虚火旺约占26.08%。临床所见,我们也发现,失眠病友中,阴虚火旺型或阴虚火旺伴其他证型的混合证型失眠占比较多。
中医认为,失眠为标,是表象,其本在于阴阳失调,脏腑损伤。《灵枢·邪客》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暝,不卧出者……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阴……阴虚,故目不瞑。”指出 脏腑损伤,气血阴阳不和,为失眠的根本原因。
而阴虚火旺则是失眠的所有病因中常见的一种,历代医家在对失眠的详细论述中,阴虚是最常被提及的主要病因,如《景岳全书》曰:“真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格致余论》也有记载:“人之有生,心为之火,居上;肾为之水,居下;水能升而火能降,一升一降,无有穷已故生意在焉。”
阴虚火旺者,由于脏腑阴分亏虚,失于濡养,虚热内生而致失眠。 阴虚火旺所引起的失眠,主要涉及心、肾两脏,心主火,肾主水,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心神相交,水火相济,阴阳调和,则睡眠正常,而现代 社会 ,由于生活方式的极大改变,在快节奏、高压力的模式下,很多人既频繁的耗伤心神,加上起居无常,频繁的熬夜生活,使得阴液耗伤,并且由于压力等因素,常常会出现情志不畅,如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五志化火,亦耗伤阴液,使得阴虚火旺,扰动心火,肾水难以济于心,而致心肾不交,失眠常犯。
《辨证录·不寐门》也有记载:“人有昼夜不能寐,心甚烦躁,此心肾不交也,盖日不能寐者,乃肾不交心;夜不能寐者,乃心不交于肾也,今日夜俱不寐,乃心肾两不相交耳,夫心肾之所以不交者,心过于热,而肾过于寒也,心原属火,过于热则火突于上而不能下交于肾;肾原属水,过于寒则水沉于下而不能上交于心矣。”
因此,阴虚火旺所致的失眠,患者除了有失眠症状外,还通常伴有其他的症状。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失眠研究进展》中关于失眠的诊断资料显示, 阴虚火旺型失眠,主要症状有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腰膝酸软;兼症见五心潮热,头晕耳鸣,健忘,口干津少;舌脉象为舌红,苔少,脉细数。
在失眠的治疗中,滋阴清心安神为阴虚火旺型失眠治疗的主要原则。可以选用黄连阿胶汤、天王补心丹等方剂根据实际辨证加减进行治疗,这2个方剂均为滋阴清热安神的常用方。
(1)黄连阿胶汤:
该方出自《伤寒论》:“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本方重在滋阴清火,适用于阴虚火旺或热病之后的心烦失眠。方中黄连、黄芩泻心火,使心气下交于肾,芍药、阿胶、鸡子黄滋肾阴,使肾水上济于心,诸药合用,使得心肾交合,水升火降,心烦失眠自除。
(2)天王补心丹:
天王补心丹出自《摄生总要》,为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失眠的常用方。该方重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中生地黄善于养阴生津,壮水之主以制虚火,用为君药;天冬可养阴润燥、清热生津,麦冬可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两药合用以滋阴清热;酸枣仁善于养心益肝、安神,柏子仁可养心安神,两药共用以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玄参可清热滋阴;茯苓能健脾安神,远志可安神益智,两者合用以养心安神;人参可补气生津、安神益智;五味子可滋肾生津、宁心安神;丹参可活血清心安神;朱砂善于镇心安神清热。诸药共用,以收滋阴降火、养血安神、交通心肾之功。
当然,上述两个方子虽说为阴虚火旺型失眠治疗常用方,但实际应用不能拘泥于古方,需在辨证的基础上随证加减,或使用其他的方剂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以中老年人为多见,这主要与中老年身体渐衰,肾精不充,心火亢盛有关,而中老年失眠,通常病因复杂多样,临床证型较多,且常有混合证型出现,故此,应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个人情况用药,理应一人一方,这样才能有效摆脱失眠困扰,降低失眠复发。
此前的一位男性病友,50岁,自5年前开始出现失眠多梦,头晕乏力,腰腿酸软,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近来症状加重,难以入睡,醒后不能再睡,一夜能睡1-2小时,甚至彻夜难眠。观其舌,舌淡红苔少,结合其症,辨证为阴虚火旺,心肾不交,故此治宜滋阴泻火,交通心神之法,方用天王补心丹合交泰丸加减,药用柏子仁、枣仁、天冬、麦冬、生地黄、当归、玄参、丹参、党参、桔梗、远志、茯神、磁石、黄连、肉桂、朱砂(冲服)、甘草,每日1剂,共7剂。调理7天后,自述诸症明显改善,睡眠一夜约在5-6小时,按其病情变化调整药方,再服7剂,告知诸证悉除。
本方之中,柏子仁、枣仁养心安神,天冬、麦冬、生地黄、当归、玄参、丹参滋阴活血养血安神,党参补气,桔梗条畅肺气引药上行,远志、茯神、磁石镇心养心安神,黄连泻心火,肉桂引火归元,二药相配,交通心肾,使得心火下降,肾水上升,水火相济,阳入于阴,而朱砂用以清热镇心安神,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以达滋阴泻火,交通心肾之功。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深受失眠困扰的朋友受益,有需要交流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往期文章】
经常失眠,难入睡?可能是肝气虚,中医1个方子补肝气,助睡眠
1、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立夏后,气温升高了,心浮气躁,于是很多人被失眠所困扰。其实,中医有很多养心安神的名方,可在医生指导下对症使用。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科主任医师洪兰:如果找中医看失眠,一般都会用到一味中药:酸枣仁。这是因为它的主要效果就是:宁心,安神,养肝,敛汗,几乎每一样都切中失眠的要害。中医最著名的治失眠方剂,就是医圣张仲景记载于《金匮要略》上的“酸枣仁汤”:酸枣仁(炒)15克,甘草3克,知母、茯苓、川芎各6克。这个方子主要针对的是肝血不足、阴虚内热引起的虚烦失眠。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方中的主药酸枣仁,可以入心、肝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健脾宁心,知母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配伍起来,一般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科主任医师洪兰:心脾两虚型失眠适合用归脾丸来调理,这种类型的失眠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安,失眠多梦,醒后不易入睡,心悸,健忘,不想吃饭,胃脘胀闷,面色苍白,神情疲惫,肢体困倦。简而言之,就是吃饭少,睡不好。归脾丸是祖辈留下来的名方,是老百姓常用的中成药,基本上每个药店都有出售。它的组成药物有党参、白术、茯神、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当归、酸枣仁、木香、远志等共10味药。茯神是茯苓中的极品,是天然环抱树根的茯苓,除了具备茯苓的作用外,还另有养心安神的功效;黄芪是补气的长老;当归是补血的圣药;龙眼肉既补脾气,又养心血;酸枣仁可养心安神;远志宁神益智;木香醒脾行气。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柏子养心丸和天王补心丸都是滋养安神之剂,均有着养心安神的功效。二者的区别在于,天王补心丸中有人参、五味子、酸枣仁等成分。所以在滋阴补血,益气宁心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是更侧重于治本为主的方剂。柏子养心丸中有黄芪、熟地黄、枸杞子成分,所以它是以滋补为主。一般来说,舌头颜色是淡的,即使睡着了也是多梦的,且容易受惊,平时显得没精神,没力气,稍微运动就会感到心慌的人适合用柏子养心丸,因为方中的黄芪可以补气。中医讲“烦劳则张”,是指劳累之后症状加重的意思。有些人,越累越睡不着,也适合用柏子养心丸调理。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思虑太过导致的失眠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类型,叫心肾不交型。一般来说,这种失眠患者还会伴有手足心热,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症。最典型的就是考试前紧张的复习或者遇上了烦心事,不想吃饭了,也不太能睡好觉,在调理时,适合用天王补心丹。因为心肾不交的结果,一方面会使心血耗伤,阴不敛阳,则心阳过亢;另一方面,肾水过少,不能上济于心,则心火亦会过亢。但这种亢盛的心火是虚火,不是实火,是因为阴不足则阳显得相对过亢,所以无须用黄连等来清心的实火而要滋养心的阴血,以清虚火。
天王补心丹中生地、玄参滋阴养血,可清虚热;天冬和麦冬滋养心阴而清热;酸枣仁和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心血;人参补气,气足则血自生;茯苓为心经之要药,善敛心气、安魂定魄;远志安神定志;五味子味酸收敛,使心阴不被耗伤;丹参养血活血;朱砂色红入心经,重镇安神;桔梗为引经药,把药物载往上焦之心。上述14味药组成的天王补心丹,可起到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作用。要提醒是,各种症型的失眠都可能伴有健忘、神疲乏力、心悸等症状,只有同时伴有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等阴虚内热的症状才最适合吃天王补心丹。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科主任医师洪兰:当出现心火旺,舌尖疼,脾气大,晚上烦躁睡不着等症状的时候,适合用黄连阿胶汤来调理。
它是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阴虚有热,伴有心烦失眠等病症的方剂,有滋阴清热,安神定悸的作用。
本方由黄连9克、阿胶12克、鸡蛋黄2枚、黄芩10克、白芍18克,五味药组成。方中的黄连可以清热除烦安神,是方中的主药,黄连入口极苦,然而,也正是因为其味苦,可以发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黄芩苦寒可以清人体上半身的热,尤其是胸腔以上的热邪,可以辅助黄连来清热安神;白芍可以滋阴收敛,辅助黄连、黄芩以安神,同时也可以防止黄连、黄芩苦寒伤胃;鸡子黄,就是鸡蛋黄,蛋白质含量高,是很好的滋阴清热的佳品;阿胶是驴皮熬制而成的,所以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滋阴清热效果也很好。
所以全方滋阴清热并用,可以共同起到除烦安神的作用,适合目前的更年期综合征、焦虑症等精神情志疾病。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李定文:老年人夏季失眠通常表现为失眠健忘、头昏耳鸣、视力听力衰退、食欲不振、心慌气短、腰膝酸软等,这属于脾肾阳虚型的失眠。有这种症状的老年人往往比一般人怕冷,四肢冰凉,小便清长,五更泄泻。这时候,建议老年人用枸杞丸。
枸杞丸,取巴戟天(水浸去心)、五味子、枸杞子、肉苁蓉、菊花各适量。上述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前,盐酒送下。主治肝肾不足,目暗不明。
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经,为常用的滋补强壮药,能补肾生精、益血明目,故凡肝肾精血不足诸症均可应用。像杞菊地黄丸、枸杞子酒、枸杞子散、杞圆膏等著名方剂,皆以枸杞作为主药。方中佐以巴戟天、肉苁蓉补肾助阳,益精生血,取阳生阴长之意;五味子滋肾益精,明目安神,秘涩精气。诸药合用,调补肝肾共收佳效。
从药味组成也不难看出发现,枸杞丸更适合年老体弱、脾肾亏虚的老年人使用,因为它既补气,又补肾阴肾阳,能整体调节以帮助睡眠。临床上,如果老年人有中风后遗症,往往也会有失眠健忘、头昏耳鸣、视力听力衰退、腰膝酸软等症状,用枸杞丸也很对症。
夏季很容易中暑,而且气温炎热,人们都会有烦躁啊或者是心情不适等等的问题哦。其实要注意清热解毒,其实很多的中药材就具有这样的养生功效哦。比如说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一起来看看有哪些食疗方法。
处方一:
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克
功能主治
养阴泻火,益肾宁心。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先煎三物,取600毫升,去滓,入阿胶烊尽,稍冷,入鸡子黄,搅匀,每次温服200毫升,日三服。
处方二:
黄连1钱(炒),阿胶(炒)1钱,木香7分,干姜(炒)5分,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炙草5分,乌梅3个。
功能主治
清热和胎。主妊娠痢久不止。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食前服。
处方三:
黄连阿胶汤
组成
川连1钱,中生地5钱,炙甘草8分,炒地榆3钱,阿胶珠3钱,炒黄芩2钱,当归6钱,生白芍5钱。
主治
春温内陷,赤痢伤阴。
上面介绍了黄连阿胶汤清热去火的食疗,不知道是否有所了解了呢,其实这些中药材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去除火气,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和作用哦,夏季的时候大家不妨试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