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看电视剧《大宅门》,开头便是清光绪六年(1880年),詹王府大格格身体欠安,百草厅白家二爷白颖轩号对尚未出阁的大格格事出喜脉后,便立身“恭喜王爷要有外孙子了”。不料,詹王爷一听脸色突变,认为白二爷医术不精,此话有辱家风,阴沉着脸拂袖而去,让总管带人把白二爷的车砸了,马杀了。
白太爷白萌堂知悉真相后对白二爷说:“(他)自家的闺女做了丑事却砸了咱白家的牌子,医不可欺。白家的牌子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个人栽了跟头无所谓,可白家老号栽不起这个跟头。”白太爷的这种品牌保护意识值得赞许与学习。正如他在管家面前所言:“我为什么要退一步,白家老号每进一步有多难。”他说的确系实情,在社会动荡的年代,一个百年药店能存续下来确实不易,靠的是药品一流的质量、医者的真诚仁爱之心以及社会人人相传的口碑。
但白太爷、白二爷维护品牌的做法值得商榷。白二爷因为不了解大格格尚未出阁,号出喜脉后在众多下人面前就直接向詹王道喜,令詹王失了他极其看重的面子,所以砸了他的车杀了他的马。从春秋时期中医治病已有“望闻问切”四法,目的就是提醒医者在诊病时要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不仅仅在于提高诊病的准确性,还在于掌握真实情况后如何在恰当的时机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向患者及家人讲明患者病情,尤其在患者有不便告人的隐情时更应如此。
在剧中,白二爷切出大格格喜脉本身没有错,但他既没有“望”也没有“问”,没有准确获悉大格格尚未出阁这个关键信息——其实这个并不难办到,就鲁莽地向詹王爷道喜。即便到了后来知道大格格尚未出阁时他仍坚持认为“碍着我什么事?又不是我给弄的。喜脉就是喜脉。”这就显得有点迂腐了。
再者,白太爷的做法更显极端。为了维护百草厅的品牌和挽回面子,他有许多选择,但他既没有接受管家“息事宁人,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建议,也没有听从白二奶奶“这不叫争气,这叫结仇”的说法,不肯选择让步,坚持“就是砸断我这把老骨头,我也不退(步)”。所以选择了一个事后看来多输的做法——暗中开出保胎药让大格格把孩子生下来,造成既成事实,逼迫詹王爷赔了车马,两家因此结下深仇大恨,白家大爷因受陷害被打入大牢,判了监斩候,后被迫隐姓埋名,远走他乡。
对“医不可欺”,通俗地理解应当是,患者及家属应当如实向医生讲述患病症状、感受、时间、原因等,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并且在语言上、行动上、沟通方式上给予医者应有的尊重,包括足额及时支付医药费,让医者感受到尊重与职业认同。在剧中,大格格既不敢承认自己怀孕,詹王爷更是带有偏见且鲁莽地砸了白二爷的车,杀了他的马,令他失却了基本的尊严,这才造成了后来大格格生孩子的事实。
医患关系中,双方信息需要准确有序地表达,双方应当相互信任,彼此尊重。为医者应心胸开阔,即便病家有误解也应选择合适机会尽量给予解释,而不宜心怀“报仇”之心。病者更应当实事求是地将身体情况告诉医者,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大宅门》里白家因为白家二爷给詹王府大格格请脉的时候,发现未出阁的大格格有喜而惹出事端,詹王爷当时动怒砸了白家的车马,白家老爷子白萌堂因忍不下这口窝囊气,借机去詹王府拜访,顺便给大格格下了十足的安胎药,让大格格把肚里的孩子生了下来。从而导致詹王府和白家恩怨升级,詹王爷设计陷害白家,白家百草堂被查封,白颖圆被判了秋后问斩。
而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正是詹王爷的亲外甥贵武贝勒爷造成的。
贵武作为詹王爷的亲外甥,大格格的表哥,和自己的表妹乱伦,导致未出阁的大格格怀了他的骨肉,事发之后,贵武不承担责任,临阵逃脱。导致了大格格和两个私生子的一辈子的悲剧。也因如此,贵武后半辈子和白家杠上了,整个后半生都和白家为敌,把白家祸害的够呛。
其实早先贵武和白家是交好的,关系一直不错。尤其和白家大爷白颖圆关系更是深厚。此前两家相处的也非常融洽,礼尚往来。
贵武这辈子最大的底线,就是没有底线。
自己家里已经有了一妻一妾,却还敢招惹大格格,导致大格格怀孕,他一看事情败露,不但给不了大格格任何名分,反而躲了起来,让大格格一人承受詹王爷的责难。
大格格生产时,一脚踏进鬼门关,让弟弟詹瑜去找贵武,结果詹瑜把北京城翻个底儿朝上了,也没找到贵武。
詹瑜说了一句,姐,你以为男人是什么好东西。你怎么会看上他?
一句话让大格格死了心。
后来大格格深夜搭马车出城找孩子,贵武又不要脸的出现了。
詹瑜质问他,你不能躲着,让我姐一人背黑锅。
结果贵武大言不惭地说,我自己都顾不上了,我还顾得上她?
他现在出现,就是一句话,要儿子,至于大格格,他管不着。
怪不得詹瑜骂他,你根本就是个畜生!
大格格的清白之身,一腔爱意,终究是错付了!对一个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女人,贵武都如此狠心,何况对待他人呢?这样的男人,没有担当,没有底线,就像白老三说的,我不能像你那么不要脸!
贵武又是用一封关于大爷白颖园的信,逼得白景琦认了他这个便宜老丈人。
这边白景琦服软一认他,这小人马上就调转枪口,准备牺牲韩荣发保护“咱们白家”,要把韩荣发的蛋黄子挤出来喂苍蝇。
虽然黄春不认自己这个爹,但有白景琦这样的女婿,贵武瞬间抖了起来。
他不是想着,如何补偿那个几十年未曾养育的女儿,而是想的如何在白家倒腾钱,中饱私囊。
白景琦让他帮着修新宅,他和王贵喜联起手来黑白家的钱,指使工头虚报工钱,楞把工程款翻了一番。
要不是黄立在暗中盯着,不知贵武要贪墨多少银子。
最后,作孽一辈子的贵武,终究罪有应得,死在了亲生儿子黄立的手里。
临死前,大格格问,听说,你欠了一笔债,至今没还?
贵武理直气壮地嚷嚷,我谁的债也不欠。
在这样的小人心里,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只有别人不仁,没有他的不义。
贵武这一生,害了大格格,害了一双儿女,害了白家家破人亡,而二奶奶到死也不知道,这一桩桩一件件是非,都是贵武搬弄的。
而这就是小人最可怕的地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他得罪了,而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却从早到晚,而且他报复你,总是在背地里下黑手,令人防不胜防。
贵武为什么这么恨白家呢?这是因为贵武膝下一直无儿无女,几房姨太太都没能为贵武生下一男半女。而大格格和贵武暗合,怀了贵武的骨肉,还是一对双胞胎。在听闻大格格怀孕的消息后,贵武曾经去白家求证,白家都说大格格未怀孕。直到大格格生下孩子后,贵武才知道此事是真的。并且去詹王府要孩子,被告知孩子早被送走了。贵武想要个孩子的心从此破灭,于是将所有矛头对准了白家。
白家人一直不明白,为啥白家和贵武无冤无仇,也没有什么过节,贵武这么憎恨白家。
文丨花欲燃吖
导语: 《大宅门》是一部由郭宝昌执导,斯琴高娃、陈宝国、刘佩琦、蒋雯丽、杜雨露等主演的家族剧,2001年在央视播出距今也差不多是一个孩子成年的时间了。
该剧讲述了中国百年老字号“百草厅”药铺的兴衰史以及医药世家白府三代人的恩恩怨怨。
前些日子读《白鹿原》时就忽然想起了这部同名小说, 随着中国影视的发展和进步,近些年来 历史 题材,家宅争斗的剧也屡见不鲜,可真正有韵味的,写的入骨三分的却少之又少。 一本好书,一部好剧该像酒一样,越陈年越香。
故事开篇,由一辆马车引起,往返三次,砸了三次送了三次,牵扯出了一桩恩怨底子来,从此白家这家宅开始了一波三折的命运。
詹王府一共有两位格格,大格格留在内蒙老家熬成老姑娘一直未嫁人,近期才接过来,二格格先入宫做了嫔妃,詹王府一家沾了这二格格的光, 于是旁人都只当府里只有一位格格,并不知晓其他的情况。
白家呢家风正, 老爷子虽不精明却也不是能吃亏的主 ,常年占着高位难免心高气傲不服谁,白家三个儿子,除了三爷是个赖皮, 其他两个儿子都是心明眼亮一身正气的人,不懂官场的场面话也不会察言观色,于是事儿就这么起了。
詹王府的老福晋最是信赖白家大爷,每每身子不适都是召大爷来瞧病,偏赶上那天大爷进宫,老福晋只好烦请二爷去瞧病。
二爷不知道詹王府这些事,号出了大格格的喜脉,这可了不得了,未出嫁的格格怀孕了,这是一桩大大的丑闻,让整个王府蒙羞。
詹王爷是个没脑子的王爷,直肠子一根筋 ,没想着自家有问题,只觉得白家出了个庸医,不仅没给车马费还砸了白家的车杀了白家的马。
这是砸人招牌,往白家脸上吐唾沫的事,白二爷忍气吞声硬是气哭了。
白家老爷子不受气,非要把这面子挣回来,于是给大格格暗中下了安胎的药,6个月,一切都定了型,詹王府丢了大人,大格格生了双胞胎,白家等着看热闹,就结下了这一桩大仇。
当时白家二奶奶曾劝老爷子忍下这口气,能不结仇就不结仇,被老爷子训斥一番,别人欺负到头上没有忍着的道理。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事。
詹王府的二格格惹怒了老佛爷,被暗中动了手脚,白大爷赶的不巧就栽他手里了。 二格格死了,白大爷背了黑锅秋后问斩。
白家上下打点疏通关系耗尽家财,詹王府因大格格的仇也上下打点非要置白大爷死罪, 于是这么一来一回两家二次结仇。
白家二奶奶亲自上门送车马,求老福晋,求王爷网开一面,詹王府老王爷原本有意给个台阶下, 结果面子一时没拉下来却让管家自作主张又把马车砸了。
这么一来,双方的台阶都断了,詹王爷架在上面下不来,硬着头皮也就继续办着,直到老佛爷定了罪,白家大奶奶悬梁自尽,两家又牵扯了人命官司,恩怨再上一层。
在白家为大爷四处奔走无望之际, 白家老爷曾捶胸顿足感叹道,怎么就将两家的关系闹到这个地步。
白大爷在狱中等死,此时詹王府又生了新乱子,老福晋大病一场,请了无数的大夫都不行,老福晋只认准白家大爷除了白家的药方一律不吃,此时大爷肯定是救不回来了,问斩的折子批了就是无力回天。
詹王府只好亲自上门道歉赔礼,求白家通融,将白家大爷接出来给老福晋看一看。
古今三大血海深仇,杀父,夺妻,弑子,这詹王府犯在了弑子上了。
白家大爷是长子,如今因詹王府陷害命悬一线,詹王府上门也自知理亏,管家登门险些让三爷暴打,亏了二奶奶给拦着,这才逃回王府。
詹王爷此时也有了悔恨之心,开始反思这两家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 究竟是谁错了呢?
白家二奶奶一向持着一个道理, 就是不结死仇 ,也有心将两家这事就此了结,于是力排众议和詹王府做了交易。
詹王府把大爷接出来给老福晋看病,为了成全詹王爷的一片孝心,也加上大爷的医者仁心,忍着悲痛没告诉老福晋真相, 只说自己近期忙才没来看他,这一番好心,要是个聪明人就该领情,就算救不回老福晋也该感恩白家以德报怨的高风亮节。
可惜!
詹王爷这个人脑子瓦特了,他好像有毛病...... 老福晋病入膏肓,白大爷诚心相告,就该吃吃该喝喝,没多少活头了,他怀疑白大爷故意不给老福晋治病。
原来醒悟过的道理又抛到脑后去了,开始不讲理,又记恨了白家大爷。
二奶奶常说一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当忍则忍” ,这句话白家老爷子弥留之际才想明白,琢磨透。
詹王府若是一开始就对白家礼让,大格格也许能在胎儿不成的时候无声无息的打下去,也免了后来的这些丑事;如果詹王府砸了马车,白家老爷子能理解和通融将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白家大爷不会非要死罪。
如果一从头,二奶奶说让双方各忍一口气的时候,大家都让一步,詹王府和白家互相帮衬依托,这后头的许多乱子也许就不会生出来。
人生在世,凡事退一步海阔天空,老祖宗的话不无道理。
武侠小说中江湖中人也常说一句话,山水有相逢,后会有期,风水轮流转没准谁一朝得势,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
所谓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事别做绝,话别说太满,人生方得正道。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