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祝由术>中医文化

叶天士虚心学医

时间: 2023-11-04 03:51:08

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曾自恃医术高明,瞧不起同行薛雪。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整日卧床不起,他心急如焚,连续治疗几天,无果。他一筹莫展,多亏薛雪能容人之过,不计前嫌出手相救,为其母开三服中药,三服药下肚,其母病好如初。

这件事,使恃才傲物、目空一切的叶天士无地自容。他茶饭不思,那个后悔劲儿无法用语言形容。叶天士在诊桌上放着一本《论语》,书中有孔子误判弟子颜回偷食了米饭,结果是错怪弟子一事。事后孔子悔恨自己,并深有感慨地说:“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有不足恃。”孔圣人尚能知错就改、有错必纠,更何况人而昧之乎?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

后来,叶天士横下一条心,发奋学医,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水平高,有真本事,他都甘愿拜其为师,从不错过机会。因此,在他虚心务学的过程中,长辈、同行、病人和三教九流的能工巧匠都是他的老师。每每他知悉某人治某病具有绝招妙活时,就欣然前往,直到学成才肯离去。仅在6年时间里,叶天士先后求教过的名医就达17人,他虚心学医,精益求精,令人肃然起敬。

叶天士享年80岁。据沈德潜《香岩传》记载,叶天士临终前还对自己的孩子们千叮咛万嘱咐:“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叶天士的名著《温热论》,是对治疗温热病大量临证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被视为温病学派的开山之作,后人还称他为是对《伤寒杂病论》理解运用最透彻、最精辟的江南第一名医。

清代名医叶天士经典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叶天士简介:

叶天士,名桂,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约生于清代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卒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高祖叶封山从安徽歙县蓝田村迁居苏州,居上津桥畔,故叶桂晚年又号上津老人。

清代名医,四大温病学家之一,与薛雪等齐名。

叶天士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医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除精于家传儿科,在温病一门独具慧眼、富于创造之外,天士可谓无所不通,并在许多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在杂病方面,他补充了李东垣《脾胃论》详于脾而略于胃的不足,提出“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主张养胃阴;在妇科方面,阐述了妇人胎前产后、经水适来适断之际所患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方法;他对中风一症有独到的理论和治法;他还提出久病入络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由于精研古籍,他还十分善于运用古方。

清代名医叶天士经典名句名言

1、痰者,津液所化。盖由风伤肺,肺气不清而生痰,湿伤脾,脾气凝浊而生痰。——叶天士《医效秘传》

2、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敏悟,读万卷书,而后可以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叶天士《清史稿》

3、夫脉者,气血之先。气平则和,气盛则洪,气衰则微,气滞则涩,气缩则短,气亏则虚,气急则促,气大则长,气搏则浮,气郁则沈,气寒则迟,气而数,气结则歇止见矣。——叶天士《医效秘传》

4、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叶天士《医效秘传》

5、朝用一方,晚易一剂,诅有当哉?病有见证,有变证,必胸有成竹,乃可施之以方。——叶天士《清史稿》

6、夫以利济之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

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魏源作品:《海国图志》

魏源简介:

魏源(1794~1857)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邵阳隆回人,道光二年举人,二十五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总结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新思想。

魏源是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史学家和坚决反对外国侵略的爱国学者。他积极要求清政府进行改革,强调:“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他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改革,在鸦片战争前后提出了一些改革水利、漕运、盐政的方案和措施,要求革除弊端以有利于“国计民生”,认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这些主张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于后来的资产阶级变法维新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清代文学家魏源经典名句名言

1、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2、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魏源

3、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魏源

4、不忧一家寒,所忧四海饥。——魏源

5、凌霜竹箭傲雪梅,直与天地争春回——魏源

6、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远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魏源《海国图志》

7、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魏源

8、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9、白光尽处火轮现,草木山河金潋滟;落日如人老更赤,初日如人少方艳——魏源

10、"屈之甚者信必烈,伏之久者飞必决——魏源"

11、教育的含义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魏源

12、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魏源《默觚下》

13、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4、天地之性,人为贵。——魏源

15、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魏源

16、闻见广则聪明辟,胜友之而学易成。——魏源

17、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魏源

18、得掷且掷即今日,人生百岁驹过隙。——魏源

19、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魏源

20、中浅外易者,不足以当大事。——魏源

古代名句经典

1、讲论诗词,笑谈街市,学难似风里扬丝,一世常如此。关汉卿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马头咫尺天涯远,易去难相见。马致远

4、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王夫之

5、读书使人寡过,不独明理,此心日与道俱,邪念自不得而乘之。吕坤

6、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范仲淹

7、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罗贯中

8、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秦观

9、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

10、兵有奇正,旋相为用,如环之无端。苏辙

11、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汤显祖

12、坐中更有挥毫客,一段风流画不成。范成大

13、言有大而无实,无实者,不祥之言也。王夫之

14、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避还休。范成大

15、舞困榆钱自落,秋千外、绿水桥平。秦观

16、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多在阵前亡。冯梦龙

17、诚意在致知,致知在格物。程颐

18、诚能体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朱熹

19、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秦观

20、老不足叹,可叹是老而虚生;死不足悲,可悲是死而无补。吕坤

21、欲报君恩,岂恤人言。张居正

22、用人必考其终,授任必求其当。张居正

23、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吕坤

24、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

25、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26、所见所期,不可不远且大,然行之亦须量力有渐。志大心劳,力小任重,恐须败事。程颐

27、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罗贯中

2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

29、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关汉卿

30、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

31、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汤显祖

32、读而不晓就思,思而不晓就读。朱熹

33、晋之失败,贿赂己耳,交游己耳。王夫之

34、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冯梦龙

35、子规啼,不如归,道是春归人未归。关汉卿

36、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

37、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

38、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朱敦儒

39、莺逢日暖歌声滑,人遇风情笑口开。汤显祖

40、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41、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

42、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光阴。朱敦儒

43、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吕坤

44、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朱敦儒

45、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朱熹

46、戒太察,太察则无含弘之气象。于谦

47、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冯梦龙

48、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马致远

49、人能克己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马致远

50、欲傍蟾宫人近远,恰如春在柳梅边。汤显祖

51、唇齿相依关共运,戚欣与共胜天伦。于谦

52、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朱熹

53、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关汉卿

54、事理通达心气平和,品节详明德性坚定。朱熹

55、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56、吾欲为直,为直必折,直可为乎;吾欲为曲,为曲必屈,曲可为乎?苏辙

57、残花残酒片时清。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范成大

58、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5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贪欲之为狂。吕坤

60、吾无过人者,但生平行为,无不可对人言耳。司马光

61、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戚继光

62、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朱敦儒

63、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朱熹

64、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

65、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

66、目不容一尘,齿不容一芥,非我固有也。如何灵台内许多荆榛,却自容得?吕坤

67、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

68、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苏辙

69、功名富贵笑谈中,回首一场春梦。汤显祖

70、家贫志不移,贪读如饥渴。范仲淹

71、要人知重勤学,怕人知事莫做。冯梦龙

72、人不可以求备,必舍其短,取其所长。司马光

73、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74、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朱熹

75、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

76、花有重开的,人无再少年。关汉卿

77、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张居正

78、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司马光

79、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

80、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于谦

81、为社稷之臣,不能匡君救主,空生天地间耳!罗贯中

82、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戚继光

83、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84、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汤显祖

85、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朱熹

86、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

87、把意念深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起,何事不可做。吕坤

88、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范仲淹

89、积学于已,以待用也。程颐

90、韵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

91、仁者虽怨不忘亲,虽怒不弃礼。冯梦龙

92、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冯梦龙

93、不可以一时之失意,而自坠其志。冯梦龙

94、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过则两过都免,一不认过则两过不免。吕坤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年代:清朝

高鹗简介:

高鹗(约1738-约1815年),清代文学家。字兰墅,一字云士。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汉军黄旗内务府人。祖籍铁岭(今属辽宁),先世清初即寓居北京。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诗宗盛唐,词风近于花间派,论文则“辞必端其本,修之乃立诚”,强调以意为主。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内阁侍读。嘉庆六年(1801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十四年,由侍读选江南道监察御史。十八年,升刑科给事中。在任以“操守谨、政事勤、才具长”见称,为官两袖清风。高鹗除有《红楼梦》后40回续书外(争议),另有诗文著作多种,《清史稿·文苑二》著录有《兰墅诗抄》,杨宗羲《八旗文经》著录《高兰墅集》,今俱佚。现存《兰墅十艺》(草稿本)、《吏治辑要》及诗集《月小山房遗稿》、词集《砚香词·簏存草》等。

清代文学家高鹗名句名言

1、宝玉茫然问道:“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宝玉道:“姑苏林黛玉。”——高鹗《红楼梦》

2、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高鹗《红楼梦》

3、第九十八回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高鹗《红楼梦》

4、第一百零九回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高鹗《红楼梦》

5、第一百一十六回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高鹗《红楼梦》

6、第一百一十六回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高鹗《红楼梦》

7、第一百二十回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高鹗《红楼梦》

8、第一百二十回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高鹗《红楼梦》

9、第一百二十回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高鹗《红楼梦》

10、第一百二十回果然是敷衍荒唐!不但作者不知,抄者不知,并阅者也不知。不过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而已!——高鹗《红楼梦》

11、第九十五回噫!来无迹,去无踪,青埂峰下倚古松。欲追寻,山万重,入我门来一笑逢。——高鹗《红楼梦》

12、第八十七回大造本无方,云何是应住?既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高鹗《红楼梦》

13、第九十四回烟凝媚色春前萎,霜浥微红雪后开。莫道此花知识浅,欣荣预佐合欢杯。——高鹗《红楼梦》

14、第一百一十六回过来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高鹗《红楼梦》

15、一辈子不嫁男人,又怎么样?乐得干净呢!~鸳鸯——高鹗《红楼梦》

向别人虚心学习的故事有哪些?

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拜七岁小童为师
此事有两个证据:
《三字经》中的“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战国策·秦策五》中记载的“甘罗曰:‘夫项_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焉,奚以遽言叱也?’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叶天士拜师谦学》 ?
叶天士自恃医术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叶天士的母亲病了,他束手无策,多亏薛雪不计前嫌,治好了他母亲的病。从此,叶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于是他寻访天下名医,虚心求教,终于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医。

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字景濂,金华潜溪(今浙江金华)人,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学者。他一生中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学习,在学术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修《元史》,还写了大量优美的散文,著有《宋学士文集》,他的《送东阳马生序》,就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本中。宋濂从幼年起,就热爱读书。当时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向藏书的人家借书,抄写后再按期归还。由于他守信用,人家才肯借书给他,使他能够遍览群书。

虚:就是“空”的意思。虚心,就是把自己心中的成见和杂念掏空,腾出位置,去掉“先入为主”的成见,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建议或新知识、新事物,从中吸取营养。

叶天士的清补理论是什么

叶天士的清补理论是什么:对体质虚弱或患老年性疾病之人,叶天士认为,使用药膳最为适宜,因为“老年衰惫,无攻病成法,大意血气有情之属,栽培生气而已。”老年人脾胃虚弱,滋腻碍脾,刚燥损胃,在治疗用药上,尤须注意“重脾胃,忌燥腻,护正气,审体质”。他告诫老人“高年不敢过清过消,保真为要”,处方用药还要考虑到气候因素与慎用猛峻之药,故提倡非到迫不得已,均宜采用食疗药膳为先的做法,食之不愈,尔后用药为妥。叶天士的高超学术见解,对于老年人养生防老、颐养天年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认为老年人要想学会养生,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医学造诣极深,擅治外感热证,是中医温病学派的创始人。他14岁学医,虚心学习各家之长并融会贯通,终于成为一位显赫的医学名人,还是了不起的老年养生学家。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