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一种灭活或者减活的病毒,通过注射在人体内之后,使人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预防某些疾病的功效。但是如果孩子身体本身的抵抗力水平和免疫力水平是相对比较低下的,那么在注射疫苗之后容易出现身体正常的反应,会导致出现身体发烧或者是高热等情况。
1.儿童打预防针的知识
孩子打预防针前要注意什么当有了宝宝后,几乎年年都要为他打预防针,以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在给孩子打预防针前,要注意什么呢?带上预防接种登记卡,以便医生了解情况,防止打重或漏打。如果你是第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别忘了主动要求建立登记卡。
打预防针前要详细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做些必要的检查,如有禁忌症,像发烧、过敏体质、哮喘及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的孩子,都不能打预防针。打预防针的前一天,要给孩子洗好澡或把胳膊洗干净,以免打针后引起局部感染。
对比较懂事的孩子,在打针前要向他讲一些打预防针的道理,消除孩子的紧张恐惧心理,预防晕针。打预防针后,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反应,这些反应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
打预防针后的正常反应有哪些正常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一般在打针24小时后开始出现,如红、肿、热、痛现象。
红肿范围直径在25厘米以内者为弱反应,红肿范围直径在25~5厘米者为中强反应,在5厘米以上者为强性反应。强性反应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疼痛。
如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的毛巾做热敷,以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应注意防止感染。全身反应表现有:发热、头昏、头痛、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体温在37?5℃以下为弱反应,在37?5℃~38?5℃为中强反应,在38?6℃以上为强反应。当孩子出现全身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
这些正常反应与孩子的个体体质差异有一定关系,有些孩子出现,有些孩子则不出现。打预防针的异常反应有哪些打针后的异常反应,最常见的是过敏性皮疹。
一般在注射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为常见,其次是晕厥,这与打针时空腹、疲劳、空气闷热、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
往往注射后即刻或数分钟之内出现头昏、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症状,严重者可失去知觉,呼吸减慢。此外,还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一旦出现这些反应,要立即进行处理。如出现晕厥现象,应立即将孩子平卧,头位放低,保持安静,喝一杯热开水或糖开水,一般在短时间内可恢复。
异常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应刻不容缓地送孩子去医院治疗处理。打预防针后要观察效果吗打预防针后,别忘了观察效果。
第一是观察孩子的患病情况。孩子打预防针后2周左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最高,以后缓慢下降。
如果2周后孩子不患打针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里仍没有传染上,说明打预防针的效果很好。第二是观察接种后的反应。
孩子打预防针后,机体将产生以上各种局部或全身性的正常反应,正是因为这种反应过程,才说明注射是成功的。如果注射后无任何反应,说明注射失败,应带孩子去医院做皮肤试验及血清学试验。
这两种实验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体内抗体情况。
2.儿童打预防针的知识
孩子打预防针前要注意什么当有了宝宝后,几乎年年都要为他打预防针,以减少各种传染病的发生。
在给孩子打预防针前,要注意什么呢?带上预防接种登记卡,以便医生了解情况,防止打重或漏打。如果你是第一次带孩子打预防针,别忘了主动要求建立登记卡。
打预防针前要详细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并做些必要的检查,如有禁忌症,像发烧、过敏体质、哮喘及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疾病的孩子,都不能打预防针。
打预防针的前一天,要给孩子洗好澡或把胳膊洗干净,以免打针后引起局部感染。对比较懂事的孩子,在打针前要向他讲一些打预防针的道理,消除孩子的紧张恐惧心理,预防晕针。打预防针后,孩子可能会有一些反应,这些反应有正常的也有异常的。
打预防针后的正常反应有哪些正常反应包括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一般在打针24小时后开始出现,如红、肿、热、痛现象。红肿范围直径在25厘米以内者为弱反应,红肿范围直径在25~5厘米者为中强反应,在5厘米以上者为强性反应。强性反应可引起局部淋巴结肿、疼痛。如局部反应较重时,可用干净的毛巾做热敷,以促进药物的吸收,但应注意防止感染。全身反应表现有:发热、头昏、头痛、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体温在37?5℃以下为弱反应,在37?5℃~38?5℃为中强反应,在38?6℃以上为强反应。当孩子出现全身症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可用解热镇痛药治疗。这些正常反应与孩子的个体体质差异有一定关系,有些孩子出现,有些孩子则不出现。
打预防针的异常反应有哪些打针后的异常反应,最常见的是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注射后几小时至几天内出现。皮疹多种多样,以荨麻疹最为常见,其次是晕厥,这与打针时空腹、疲劳、空气闷热、情绪紧张等因素有关。往往注射后即刻或数分钟之内出现头昏、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冰凉等症状,严重者可失去知觉,呼吸减慢。此外,还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一旦出现这些反应,要立即进行处理。如出现晕厥现象,应立即将孩子平卧,头位放低,保持安静,喝一杯热开水或糖开水,一般在短时间内可恢复。异常反应严重者,如过敏性休克,应刻不容缓地送孩子去医院治疗处理。
打预防针后要观察效果吗打预防针后,别忘了观察效果。第一是观察孩子的患病情况。孩子打预防针后2周左右可产生抗体,1个月时抗体水平最高,以后缓慢下降。如果2周后孩子不患打针所预防的那种传染病,特别是在流行季节里仍没有传染上,说明打预防针的效果很好。第二是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孩子打预防针后,机体将产生以上各种局部或全身性的正常反应,正是因为这种反应过程,才说明注射是成功的。如果注射后无任何反应,说明注射失败,应带孩子去医院做皮肤试验及血清学试验。这两种实验检查,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体内抗体情况。
3.
以下是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还有一些疫苗不属于强免范围,即二类疫苗,如甲肝、麻腮风、风疹、腮腺炎、肺炎、水痘等,都要收费的,可自愿选择打或不打。
记住一点,凡是收费的疫苗都需要家长签名认可,方可接种。 。
4.二月大婴儿的养育知识
答楼主问:
1,护理注意:
=注意保暖,室内空气流通
=宝宝的手臂上会有卡介苗的预防针伤口,化浓发炎,注意护理。
=舌苔是否过厚,大人用湿纱布包住手指轻轻擦拭,以免影响味觉发育。
=按需喂哺,每次喝完奶后,最好用小小的勺子,或是奶瓶喂二口清水,清洁口腔。
=冲凉注意保暖,不要被风直接吹宝宝的头部。
=照相时,不要用闪光灯,以免灼伤宝宝的眼睛。
=宝宝的衣物与大人的衣物分开洗,在阳光下晒,消毒。
2,教育
从出生到会说话期间,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让宝宝从小有时间感,而且现在孩子年龄小,容易被好的习惯所熏陶,包括睡眠习惯,饮食,学习习惯等。
至于多教孩子什么,提以下几点:
1,语言,父母多跟孩子说话,亲切柔和的语气,可以讲故事,唱儿歌,或是讲大自然有趣的事物,多用形象的语汇描述,为宝宝一岁后说话积累词汇,最好是面对面让宝宝看着你的嘴型, *** 他说模仿说话,重复再重复,要有耐心。
2,感知觉,让宝宝多偿试不同味道的东西, *** 味觉发展,同时用语言描述告诉宝宝这是(酸酸的,甜甜的,苦苦的,硬硬的,软软的),但要以清淡为主食。
3,运动,婴幼儿都有肌肤之渴,喜欢被大人抚摸,可以帮助宝宝做按摸操,帮助血液循环,增加其安全感,坚持这样的宝宝会发育更好。除此之外,还可以教宝宝摸,翻身,爬,走,蹬等动作。注意保护宝宝的腰,脖子(软),不要长期站立。
4,认知,多让宝宝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东西,(数数,颜色,形状认识,动手操作能力:如搭积木等),在玩的过程中,一边可以放CD优美的胎教音乐,或是三字经,唐诗,千字文,儿歌等做无意识的记忆,注意不要让宝宝看看电视,辐射太大。
5,社会交往,这一点是爸爸妈妈们都很头痛的问题,宝宝会认人认生,这是他的进步。通常宝宝长大都缠着每天带他的人,可以让他多接触不同的家人,培养最初的社会适应能力。
6,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宝宝吞咽食物,教他用勺子喝水。
7适当可以给宝宝听听胎教音乐,多跟宝宝说话,给宝宝一个安静的休息空间,保证睡眠,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这是个人经验,还有一些细节,爸爸妈妈可以参考一些早期育儿书。
另我有一至六个月的育儿方案(饮食,游戏),如果有需要,我可以传给你。
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任何生物制品都会存在风险,药品也是一样,只是在于你怎么看待这种风险。流脑疫苗也是一样,如果要列举有什么风险,几大张纸都写不完,只是出现几率多少的问题。
其实,不管是打疫苗也好,治病打针也好,还是其他的社会生活行为,利弊都是共存的,权衡利弊得失是基本的前提。
从大的统计看,疫苗每年几千万上亿的打,出现的不良反应占比确实微乎其微,但是从个人看,万一摊上了事,辛苦的可不是一会就能解决的。
目前我们的公共卫生政策是一种半强制性的,一类疫苗没有选择的余地,必须打,二类自愿付费,因为从国家层面看,为不良反应支付的费用远远小于不打疫苗造成的医疗费用。
当然,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时期,对公民个人的重视迅速提升,重视个人的选择也是必然要实现的。
只不过,在专业领域,个人的选择未必符合团体的利益,因为,疫苗针对的疾病都是传染性疾病。比方麻疹,如果不打疫苗,100%发病。
所以,在个人的选择、公共卫生安全、国家强制之间的矛盾没有那么容易解决。
注射了流脑疫苗后,儿童一般会出现针头注射处红肿、疼痛并伴有轻微发烧的症状,这属于正常反应。
偶有短暂低热,局部稍有压痛感,一般可自行缓解。
过量注射会使发烧、疼痛等副反应加剧,出现这些不良反应可根据状况治疗。如果5天内无异常反应,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特别提醒各位家长,孩子接种疫苗之前一定要检查身体,要在保证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接种疫苗。一旦出现咳嗽、发热、感冒等病症,应延期接种;有病儿童在接种流脑疫苗时严重的还会引发流脑或其它脑病,如果出现疫苗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流脑疫苗接种后虽能预防疾病,但这也并不说明它就没有一些不良反应。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