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脑疫苗属于灭活性的乙脑病毒,如果孩子的免疫力较差的话,有个别的孩子可能会在在注射完疫苗之后导致感染乙脑方面的疾病,这种情况的发生几率相对是比较小的,大多数的孩子在打完疫苗之后可能会出现身体发热的症状,这是由于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所导致的,是比较正常的现象。
病情分析:女 2岁 黑龙江 伊春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请问我家宝宝一周岁的时候打了乙脑减毒活疫苗第一针,现在要打第二针,可防疫站的工作人员说不用打。不打有没有关系啊,会不会第二针不打有副作用啊?
意见建议:两针灭活打过就已足够,没必要打减毒活疫苗了。有高热惊厥史者,是流脑和乙脑疫苗的禁忌症。且乙型脑炎发病率已经很低,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做的很好,人群免疫屏障可以为你的小孩子提供保护。日常生活中注意防蚊虫叮咬。不用担心,你的小孩子已经不需要打乙脑疫苗了。不管是灭活还是减毒活疫苗。
乙脑是一种比较不太常见的疾病了,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而言的话。因为现在基本上已经杜绝了这种疾病的传播,但是我们并不代表这种疾病不会再次出现,所以孩子们还是要多加注意,要注意接种疫苗。那么,一般打乙脑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的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12岁的儿童,也适用于学生和部队士兵。全程接种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1针;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分别在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2、不宜接种人群
1、发热病人。
2、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如对抗菌素过敏,对食物过敏,有湿疹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3、急性或者严重的慢性病人,如风湿病、肾炎、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冠心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家族遗传性精神病、颅脑损伤、癫痫和有其他脑病的人群。
3、不宜与下列疫苗同时
在接种乙脑疫苗的同时需要注意乙脑灭活疫苗不能与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疫苗同时注射。
4、乙脑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部分儿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食欲不振等情况,注射局部还会出现有红肿、酸痛等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几天后即可自行恢复。
5、乙脑疫苗严重过敏
接种乙脑疫苗后偶尔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如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情况的发生。此类反应一般更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乙脑疫苗者,而且一般会在注射后10-30分钟内出现。因此在注射乙脑疫苗后一定要注意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作用发生,特别是加强针注射者更当注意休息观察,切不可接种后立即离去。
6、乙脑的传播方式
1、蚊媒介传播疾病
乙脑是蚊媒介传播疾病,除了通过带有病毒的蚊子经叮咬吸血后传播外,通常其他途径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病毒在蚊虫体内生长繁殖,越冬雌性蚊子可携带病毒过冬,受感染后的蚊类终身可携带病毒传播本病,并可经卵传至后代,而蚊虫自身的生活及活动里均无变化。
2、哪些蚊子可传播
能传播乙脑病毒的蚊子有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伪杂鳞库蚊、环带库蚊、纹腿库蚊、雪背库蚊、霜背库蚊、白纹伊蚊等,还有人认为中华按蚊等按蚊也可能会传播乙脑病毒。
3、三带喙库蚊主要
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一样,蚊子分布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各地的媒介蚊种也会有一些差别,但三带喙库蚊是大多数地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实验室研究发现,三带喙库蚊对乙脑病毒高度易感,病毒可在其体内较好的生长繁殖,一旦感染病毒,该蚊医生都有传播能力。
4、乙脑的易感人群
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等的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染,但多为隐可爱染。较多的成年人因为隐可爱染而获得了稳固的免疫力,因此易感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在新发生时乙脑流行的地方,各种人群均容易感染发病
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一般会出现低热、呕吐、皮疹或轻度腹泻等反应,不过一般持续时间都很短,2~3天就可自行痊愈。祝宝宝能健康成长!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只接强免的疫苗。
以下是国家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