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肝风怎么办

时间: 阅读:4747
儿童肝风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22 10:18:44

儿童肝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晕、眼上翻、颈强直、潮热、盗汗、舌体红等,肝风内动是中医的一种症状,主要由肝阳上亢、热、阴血不足引起,儿童肝风运动的大多数症状是由于情绪影响和痰扰人体经络所致,如出现肝风运动症状,家长应注意宝宝的饮食和日常生活,并给予中医对症治疗。饮食应该以清淡营养为主,此外,应注意孩子的活动,避免摔倒。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芍药
    回复
    2024-03-16 15:15:45

    1.入睡难,入睡后易出汗,后半夜则睡不宁,频频转换睡姿和位置,有的孩子还会迷迷糊糊坐起来,换个位置躺下再睡,有的还会做梦,被梦境惊吓而睡。这些孩子大多喜欢趴着睡,有的还会打呼噜、咬牙齿。
    2.动了肝风(实)的孩子,眼神不是很灵活,容易大喊大叫,脖子发硬,胸口发闷;肝气虚的孩子则容易咬牙,打哈欠,大喘气。
    3.心火肝热的孩子还特别怕热,睡着时,容易踢被子、掀衣服,把肚子都露出来,有的干脆半夜把自己的衣服脱掉(对这些孩子,被子不要盖得太厚,但要注意腹部保暖)。
    4.从舌苔脉相来看,“心火肝热”的孩子舌尖、嘴唇偏红,呼出的口气较热。有的孩子连手掌心都偏红,有口臭,大便干结不好拉。这些孩子往往会挑食,胃口较差,人消瘦。
    5.由于“心火”重,孩子的性格也比较急躁,容易发脾气,倔强。
    6.《小儿药证直诀》上还记载一种表现,“手寻衣领及乱捻物”为肝热,体征表现供各位家长参考。
    如果孩子有明显的以上表现,一般来说就是心火肝热了。可以根据孩子的体质,采用清心平肝的办法来进行调理。
    为什么孩子会心火肝热?
    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渊源于《内经》,多代指病理上的邪正盛衰关系。“三不足两有余”主要针对脏腑的生理特性而言,亦因为这些生理特性,若一旦发病,常可产生可预知的特定的病理特点。这期我们重点来说说“两有余”。“两有余”是指“心常有余”、“肝常有余”。
    心主惊——实则哭叫发热,饮水而搐。虚则卧而悸动不安。
    肝主风——实则目直,大叫、哈欠、项急、闷顿;虚则咬牙、多欠气热则外生气,气温则内生气。——《小儿药证直诀》宋钱乙
    两有余是生长发育迅速的宝宝正常状态:
    中医中对“心”的地位是高于“脑”的,它是主管情感、意识的,所以有“心神”之称,属于“君主之官”,只有君王才能住在宫殿里(可以讲个故事给宝宝听:心里住着一位国王)。小儿因身体和内脏器官全而未壮,对于心神的自我控制并未成熟和稳定,所以易怒易经、同时也伴随着注意力集中,情绪浮动较大等情况。随着年龄的增长,气血充沛和稳定,心神才能逐渐成熟和强壮起来。
    脾生血,肝藏血。血液有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吸收到身体内的各种营养素输布全身。宝宝的身体各项器官,只有在充沛的营养素供给下,身体各项器官才能逐渐成熟和强壮起来。肝之所以能随着生理状态的改变,而调节其血量,是因为在“有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心肝的气血亏虚,势必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和发育。
    肝火大的宝宝会灼烧肝肾之阴而导致阴虚,一般采用“滋水涵木”的食材,用肝肾之阴、把亢盛的肝阳平下去,有以柔克刚的意思。
    “心常有余”在生理上表现出小儿神思敏捷,聪明好奇,病理上则应当分为虚证和实证,此处的“心常有余”并非全指实证,心经的病变除了表现为烦躁、夜啼和口舌生疮等心火有余的实证之外,尚有心气不足,心神怯弱,易受惊吓的一面,因而在治疗上针对小儿心常有余的实证和虚证而分别选用补虚或泻实之法方才适宜。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6 15:15:45

    小儿抽动症是可以中医治疗的。
    首先咱们中医认为儿童抽动症,一般来说是跟肝风和痰湿关系比较密切。
    在治疗上,咱们一般以清肝祛风为主,当然肝风有时候跟孩子肝火比较旺,中医认为热及就容易生风,所以咱们有时候配合一些清肝火的祛风解痉的药物。
    另外,中医认为抽动跟痰也有一定关系,所以咱们有时候比如说像本来孩子脾胃比较弱、运化不好、容易生湿、生痰的,咱们一般通过健脾,帮助运化,这样有化痰的作用,减少这些痰火扰心造成的抽动。
    另外,咱们虽然用中药治疗,但是咱们也不是排斥西药,有些必要的,比如症状比较重的,咱们还希望中西配合。
    专家提示:中医认为儿童抽动症,主要跟肝风和痰湿有关。如果是肝风引起的,可以采用清肝火的祛风解痉的药物调节。
    另外,如果是痰湿引起的,可以通过健脾,帮助运化,来达到化痰的效果,减少痰火扰心造成的抽动。
    当然,虽然用中药治疗,但如果症状比较严重,还希望中西配合治疗。

  • 南絮
    回复
    2024-03-16 15:15:45

    小孩上火眨眼睛

     小孩上火眨眼睛,首先因为上火会导致泪腺分泌物变多,就是眼屎增多导致宝宝眼睛不舒服频繁眨眼,其次,可能是上火导致肝风内动出现频繁眨眼,所以家长一定要积极帮助小孩降火。下面分享小孩上火眨眼睛。

      小孩上火眨眼睛1

     小孩眼睛上火一般多表现为眼屎多,眼结膜发红等,在临床治疗方案上:

     1、首先要注意眼部卫生,不要用手去揉,不要用纸巾不停的擦,应适当的外用一些具有抗菌、清热泻火功效的药膏,拿棉签轻轻的涂抹于局部。

     2.应适当的给孩子多吃一些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滋阴功效的食物,比如百合银耳莲子羹,冰糖雪梨水,菊花茶等。3.根据孩子自身的症状,适当的选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功效的药物进行调理,以缓解症状。

      第一:如果孩子老是眨眼睛

     并且伴随流入眼睛的状况,那么就应该要仔细观察一下自己孩子的睫毛,如果睫毛倒长,也是孩子很容易出现的一种眼部疾病,严重的情况,孩子的眼睛还会肿起来,所以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第二:同时观察一下自己孩子的眼屎

     如果眼屎比较多,那么就应该给孩子去去火,如果孩子眨眼睛比较频繁,很可能就是因为眼部干涩上火而导致的`,这时候延时当然也就会多,所以家长这时候可以给孩子多吃一些去火的食物。

      第三:如果孩子经常眨眼睛

     那么这时候看看是否,会出现发红的迹象,如果孩子的眼睛在感染的时候也会不停的眨眼睛,如果眼睛发红,这时候可以涂一些红霉素眼膏。平时孩子妈妈可以帮助孩子,经常做做眼保健操。

      注意事项:

     如果孩子老是眨眼睛,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飞进眼睛当中。还有一些孩子平时总是眨眼睛就是因为,一些习惯性的动作,而引起的。或者有一些孩子是模仿一些电视剧当中的什么人物而学的一种,不好的习惯。

      小孩上火眨眼睛2

      1、小孩眼睛上火怎么办

     小孩眼睛上火是常见情况,会出现眼睛红肿、眼屎比较多等症状。喝绿豆汤、吃雪梨等具有降火的水果对于缓解上火有着很好的作用。如果上火严重,可以服用降火的冲剂。

     小孩眼睛上火跟日常的饮食有着很大的关系。孩子的身体比较弱,因此要让孩子日常多喝白开水,饮食上要注意不挑食、要清淡,加强宝宝锻炼。如果母乳期的女性出现了上火的情况,最好停止母乳,以免影响孩子。

      2、宝宝老是眨眼睛怎么办

     用眼过度、结膜炎等疾病会造成孩子眨眼睛。因此注意增加孩子的休息,缓解眼部疲劳,及时就诊都能解决宝宝老是眨眼睛的习惯。

     眨眼睛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如果眨眼睛是因为疾病的原因,就要确诊病因,以免给孩子造成伤害。强光也会造成孩子眨眼睛的习惯,因此宝宝休息时,房间的光线要柔和,避免给宝宝的眼睛带来伤害,培养宝宝按时休息也是非常重要。

      3、小孩眼睛老是流眼泪

     小孩眼睛老是流眼泪很常见,有可能是结膜炎或者是沙眼导致,因此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要及时带着孩子去眼科医院确诊,了解原因。老是流眼泪是由于炎症导致,要使用眼部眼部消炎药膏。

     要注意孩子的用眼卫生,不能经常用手去揉眼睛。这样就能避免细菌进入眼睛造成感染。培养孩子用眼知识,不能经常看电视,避免过度用眼也是非常的必要。

      4、孩子眼睛肿怎么回事

     睡前饮水过多、脾胃功能失调、肾脏出现问题、受强光刺激、发烧感冒等情况都会造成孩子眼睛肿。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区分清楚孩子是病理原因还是物理原因,如果是病理原因一定要及带宝宝去医院确诊。

     孩子的还没长大,身体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和营养,一旦确诊,要及时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危害宝宝身体健康。

      5、小孩眼睛痒是怎么回事

     过敏、慢性结膜炎、沙眼、角结膜干燥症等都会引起孩子的眼睛奇痒无比,并且伴有流泪、畏光、有异物等感觉。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水泡等状况,因此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及时用生理盐水帮助孩子清洗眼睛,口服扑尔敏等药物。如果情况不缓解要及时就医。

     不能随意使用眼药水,以免耽误病情,破坏孩子的眼睛。孩子身体弱,因此要注意用眼卫生,容易过敏体质一定要远离过敏源。

      小孩上火眨眼睛3

      小孩上火会频繁眨眼睛吗

     小孩上火会出现频繁眨眼睛,首先因为上火会导致泪腺分泌物变多,就是眼屎增多导致宝宝眼睛不舒服频繁眨眼,其次,可能是上火导致肝风内动出现频繁眨眼,所以家长一定要积极帮助小孩降火。

      小孩上火会流眼泪吗

     宝宝上火会出现流眼泪的症状,因为宝宝上火会导致眼睛分泌物增多,就是眼屎,然后引起流眼泪的情况。

     家长一定要引起注意,因为可能是孩子的鼻内管有点发育不完善而导致的问题,所以最好到医院给孩子检查一下,看是否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如果仅仅只是上火问题,可以给孩子服用降火的药物,孩子服用药物的时候注意最好不要随便服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药物。

      小孩上火怎么护理

     宝宝上火如果症状比较轻微,家长可以通过日常饮食来帮助调理,首先应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拒绝上火的食物。

     1、遇到宝宝上火的状况,首先妈妈们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抗体,能提高呼吸道抵抗力,防止上火;

     2、平时应该多喂宝宝喝白开水,四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时,可以适量的添加米汤、菜泥、肉泥、果汁等食物,六个月的宝宝可以适当的补充富含膳食纤维谷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

     3、同时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在保暖方面,也不宜给宝宝穿的过厚,要适当的添减衣物。

  • 龙葵
    回复
    2024-03-16 14:14:35

    以下是 无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老中医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陈昭定,全国第三批老中医经验继承学习班导师,北京京海中医医院顾问、首席专家,北京首都儿科研究所中医特聘专家,北京金童阳光抽动症研究所顾问。陈老治疗儿童抽动症经验丰富,现介绍如下。

    儿童抽动症又称抽动一*语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常见于3~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眨眼,面部肌肉抽动,缩鼻子,摇头,耸肩,*语,喉内发声以及腹部及肢体不自主抽动等等。

    一、分型治疗

    根据患儿临床表现,陈老认为本病属于中医学“风证”、“痰证”的范畴,祛风化痰为其治疗大法。陈老临床常分四型。

    1.肝郁化火,肝风内动:此型患儿除眨眼、摇头或肢体抽动外,常伴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舌质红,脉弦。治宜清肝泻火,息风止痉。处方:珍珠母 30克,黄芩、栀子、泽泻、柴胡、钩藤、菊花、僵蚕、石决明、白蒺藜各8 克,天麻6克,青黛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2.肝肾阴虚,虚风内动:常见自幼体弱多病,形体消瘦,多动不安,常以眨眼频繁、摇头为主,伴唇舌红赤,双眼干涩,盗汗,手足心烦热。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熄风。处方:生龙骨、生牡蛎、龟板各30克,生地、熟地、枸杞子、白芍、沙参、麦冬各10克,当归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3.肝气不舒,痰浊阻络:此型患儿一般较胖,喜食肥甘厚味,不好动,性情郁闷易怒,同时并见部分运动肌抽动,如手指末端不自主抽动,眨眼,口角抽动等。治宜疏肝理气,化痰开窍。处方:制半夏、胆南星、瓜蒌、石菖蒲、茯苓各8克,郁金、白附子、枳实、竹茹各5克,陈皮3克。每日1 剂,水煎分3次服。

    4.心脾两虚,风痰闭窍:此型除各种抽动症状外,多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喉中痰鸣发声,或有*语,精神倦怠,面色无华,眠差多梦,饮食欠佳,出汗多,舌淡苔白,脉无力或沉细等。治宜补益心脾,祛风化痰。处方:煅龙骨、煅牡蛎、黄芪各30克,党参、白术、薏苡仁、山药、茯苓各10克,扁豆、远志、酸枣仁各6克,当归3 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二、典型病例

    刘某,男性,8岁。不自主眨眼、耸鼻、面部肌肉抽动2年余,近半年多来出现频繁点头,有时咽部发出吭吭声音,曾在当地医院作脑电图、cT等检查均正常,先后服用泰必利、氟哌啶醇和安坦等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儿性情急躁,好动易怒,食欲及二便均正常,舌质红,苔白,脉弦。证属肝郁化火,肝风内动。治宜清肝泻火,熄风止痉。药用珍珠母、夜交藤各30克,青礞石15克,菊花、栀子、黄芩、钩藤、僵蚕、白蒺藜、石决明、远志、益智仁各10克,天麻、白芷、山豆根各6克,青黛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服药2周后,患儿点头症状减轻,其他症状时轻时重,予前方加柴胡、石菖蒲、郁金各10克。继服2周,药后症状均明显减轻,脾气也较前好转,效不更方,原方再服3周,诸症悉平。巩固疗效2个月,未见病情反复。

    三、情志调理

    本病的产生与精神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故陈老认为,治疗不仅需用药物调节阴阳平衡,心理疏导和心理行为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如给患儿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告诫其少看电视和玩游戏机,尽最减少紧张、恐怖等精神刺激,多给予表扬和鼓励,支持和帮助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减轻焦虑情绪,适应现实环境等等。

小孩接种麻疹疫苗时已感冒了怎么办

儿童巨结肠必须手术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