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虫药的种类也有很多种,而且也需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和体质年龄段来决定药量,如果要给孩子服用打虫药的话,一定要在检查以后或者是在医院确诊了以后再服用药物,这样比较安全一点,吃完饭肚子疼也不排除是肠炎的可能性,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服治疗肠炎的药物进行治疗。
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蛔虫病的症状时是可以自己去药店购买驱虫药的,一般有肠虫清和宝塔糖,宝塔糖因为其形状颜色以及甜甜的味道容易被大多数的孩子接受,而且宝塔糖对于蛔虫的效果极好,宝塔糖的食用需要按照药物说明进行,吃宝塔糖的用法用量?
吃宝塔糖的用法用量1宝塔糖是一种驱肠虫类药品,其用量在不同的年龄段是不一样的,如:2周岁左右的宝宝服用最多只能服用7粒,随着年龄的增长用量逐渐增加,成年人则可服用7到12粒。宝塔糖均连续服用两日,睡前服用。每日用量不得超过12粒。
2.孩子不同年龄阶段服用的剂量:在1-3岁的时候,的时候10-14千克左右:左右5-7粒。在4-6岁的时候,的时候16-20千克左右:左右7-10粒。7-9岁,22-26千克:10-11粒。10-12岁,28-32千克:就是可以服用成年人的量12粒了。
3. 宝塔糖作为一款使用多年的经典驱虫药,70年代已成为国家指定且定期派发的儿童打虫药,同时,对于1-12岁的孩子按照年龄段、体重有明确的用药指导,用量更精确,减低副作用的发生,保证疗效。在口味外形上,如糖果,孩子比较容易接受。
4.宝塔糖本品与氯丙嗪同用有可能引起抽搐,故应避免合用,并且与噻嘧啶合用有拮抗作用。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服用宝塔糖,若是过敏的话,一般会有这些不良的反应,例如偶可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荨麻诊等,但不必担心,因为停药后很快就会消失。
宝宝手足口病不发烧要住院吗如果孩子在口、手、脚、肛门等部位出现丘疹或疱疹时,无论是否有发烧,家长都应该带宝宝去医院,由医生来确诊是否手足口病,如果确诊,医生则会做传染病登记,然后进行隔离治疗的。
如果孩子在家护理期间,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呕吐,特别是四肢抖动(该症状提示病毒已侵犯了孩子的神经系统),则应当立即就医。
如果是轻症的宝宝来就诊,医生一般开具血常规或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查。徐翼解释,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 多种,绝大多数引起的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即可痊愈,不过若是由EV71型病毒或柯萨奇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相对于其他来说比较容易出现重症。所以说,肠道病毒病原学检查主要针对这两种病毒,来评估宝宝是否可能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对于需要住院或留观的宝宝,说明属于(疑似)重症,所做的检查会更多些。
现在市场上一般的驱虫药是要2周岁以上才能服用的。儿童一般每年要服用2次,半年一次,属于常规性驱虫。没有虫服用驱虫药,只要是在安全服用量上面都是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的。
虫药有咪唑类和达唑类。咪唑类属于抗蠕虫中的抗线虫类药,常用的包括四咪唑(驱虫净)、左旋咪唑(驱虫清)、甲苯咪唑(安乐士)、丙硫咪唑(肠虫清)等。阿苯达唑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广谱驱虫药,可用来治疗蛔虫、钩虫、蛲虫等感染的治疗。 驱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服用不当也会出现问题。很多种疾病可引起消瘦或者肚子痛,如果盲目服用驱虫药,可能让寄生虫产生抗药性,给以后驱虫增加难度。肝肾功能不全、脾胃虚弱、急性发热的儿童,更应慎用。
磷酸哌嗪宝塔糖
建议选用磷酸哌嗪宝塔糖
驱肠虫药。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口服。
儿童用量:
1-3岁,体重10-15公斤,用量蛔虫病5-7粒,蛲虫病3粒;4-6岁,体重16-21公斤,用量蛔虫病7-10粒,蛲虫病4-5粒;7-9岁,体重22-27公斤,用量蛔虫病10-12粒,蛲虫病5-7粒;9-12岁,体重28-32公斤,用量蛔虫病12-15粒,蛲虫病7-8粒。
宝塔糖是像糖一样甜甜的,相信孩子会愿意吃。
肠虫清七岁的孩子服用打虫药,一般服用肠虫清,也就是阿苯达唑。
对于驱虫药的服用剂量,根据体内所感染的寄生虫病的类型不同,而有一定的区别。
一般来说,驱除钩虫、蛔虫、蛲虫、鞭虫,0.4g顿服即可。2周岁以上小儿,单纯的蛲虫、单纯蛔虫感染的驱虫治疗,一次0.2g顿服。必要时一周后可重复治疗。
肠虫清一天2次,一次两粒,半年后再吃两次。
枸橼酸哌嗪使安全有效的抗蛔虫和蛲虫药物。
能阻断虫体神经肌肉接头充分传递,使虫体不能吸附在肠壁而随粪便排出体外,适用于有并发症的患儿。
不良反应轻微,大量使用偶有恶心,呕吐,腹痛,荨麻疹震颤,共济失调等。
肝肾功能不良及癫痫患儿禁用,有肠梗阻时最好不用,以免引起虫体骚动。
左旋米唑是广谱驱虫药,可选择性抑制虫体肌肉中琥珀酸脱氢酶,抑制无氧代谢,减少能量产生使虫体肌肉麻痹随粪便排出。
口服吸收快,由肠道排除,无蓄积中毒,驱蛔效果达90%~100%,对钩虫,蛲虫也有效,同时也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恢复细胞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轻微,可有头痛,呕吐,恶心,腹痛,偶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皮疹等,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
使君子是常用的中药驱虫药,所含的使君子酸钾对蛔虫有麻痹作用。
由于味甜,小儿易接受。一般可炒香后嚼服,每天每岁1粒半,总量不超过20粒。
要注意不能过量服,否则会引起呃逆、呕吐、眩晕等反应。
苦楝根皮可麻痹蛔虫,效力比使君子更强,可单用煎汤服,也可制成糖浆服。
小儿用量为6~12克。
少数患者可引起头晕、恶心、腹痛、呕吐,甚至肝功能异常,所以对有肝脏疾病的患儿不宜应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