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儿童胃疼按摩哪里

时间: 阅读:8803
儿童胃疼按摩哪里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六月雪

六月雪

2025-10-28 17:45:44

首先您宝宝讲他是胃疼,你要确定它是具体的那个位置,因为宝宝的胃部是在左侧肋缘下,建议您带她到医院的小儿科检查一下,如果确实是胃部疼痛,可以给予热敷,也可以对小儿腹部进行按摩,是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进行按摩,平时不要叫他吃生冷的食物和过多的零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17 19:19:59

    胃疼按摩气海穴可以缓解疼痛

    位置:气海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处。
    功效:气海一穴暖全身,这说明气海穴有温养、强身的功效,而胃不好有胃病者可经常按摩气海穴,以养胃护卫,防治胃病。按摩时可以以顺时针方法按摩小腹上的气海穴

    胃疼按摩天枢穴可以缓解疼痛

    位置:位于肚脐上的穴位,在肚脐左右约两拇指宽的地方。
    功效:在予以按摩时,可用中间的三个手指轻轻下压按摩,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恶心欲呕、胃脘胀满、腹泻腹痛等。

    胃疼按摩脘穴可以缓解疼痛

    位置:该穴位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约在肚脐向上一掌之处。
    功效:中脘穴是调治胃肠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按摩时可取仰卧位,下压时力度要适中,不可过重,而力道不够也起不到治疗作用。按摩片刻之后就能很快缓解胃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 空青
    回复
    2024-03-17 19:19:59

    1 全身按摩缓解胃疼法

    1.按摩者用拇指指端用力按压患者梁丘穴3分钟,此穴能缓解剧烈的腹痛及胃疼。

    2.用力按压患者足三里,三阴交,各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3.患者仰卧,按摩者将双手食指并拢,用力按压中脘20次,配合患者呼吸进行按摩。按压此穴能调整调整消化机能。

    4.患者仰卧,用手指指端用力按压左右不容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

    5.患者俯卧,按摩者沿脊柱两侧用力按压肝俞,胆俞,脾俞,胃俞各1分钟,然后自上而下反复摩擦5遍,直至患者局部皮肤发红为止。

    2 常用止痛穴位按摩缓解胃疼

    中脘穴:食指与中指并拢,其余三指弯曲握拳,指腹放于中脘穴上,环形按揉2分钟,力度适中。

    内关穴:用拇指指腹点按内关穴1-2分钟,力度由轻渐重。

    足三里穴:将拇指指腹放于足三里穴上,微用力压揉3分钟。

    手三里穴:掌心朝下,将拇指与食指,中指相对成钳形,掐按手肘关节外侧手三里穴处3分钟,先左后右。

    胃俞穴:用双手食指指腹同时按揉两侧胃俞,时间3-5分钟。

    天枢穴:用食指指腹按揉天枢穴5分钟,力度适中。

    3 胃疼按摩取穴原理

    中脘是胃之募穴,足三里乃胃之下合穴,胃俞乃胃之背俞穴,凡胃脘疼痛,无论寒热虚实,均可用之通调腑气,和胃止痛;内关擅理气降逆,可畅达三焦气机,和胃降逆止痛;手三里,天枢可调理脾胃而止痛。

    4 局部按摩疗法缓解胃疼

    用手掌根按住上腹胃部,顺时针方向按摩2分钟,有胃不适,恶心呕吐症状时,可随时按摩。

  • 景天
    回复
    2024-03-17 19:19:59

    拇、食两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当虎口与第一、二掌骨结合部连线的中点即为合谷穴。揉按合谷对于促进肠蠕动有一定作用,适用于胃痛、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胃胀等。

    操作手法: 用右手拇指对准左手侧合谷穴,向下按压,以产生酸胀感为度。

    将右手3个手指头并拢,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右手食指和左手手腕交叉点的中点,就是内关穴。揉按内关穴常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炎、心律不齐、胃炎、癔病等。

    操作手法: 取穴后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在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 15分钟即可。

    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即是足三里。“三里”通“三理”,即能理腹部上、中、下三部诸证,揉按此穴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操作手法: 把大拇指压在穴位上,以打圈的手法揉按,或者一松一紧进行按压,或以圆珠笔尖按压。

    通常按摩上述穴位几分钟,就能打一个嗝,排出体内因受凉积聚淤滞的气体,疼痛就会大大缓解。

    文章选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20年12月刊

  • 紫苏
    回复
    2024-03-17 18:18:49

    1 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前臂掌侧,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胃痛、呕吐、呃逆等胃部疾病。

    2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有燥化脾湿、生发胃气的作用,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腹痛、消化不良等症。

    3 中脘穴

    中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的作用,主治胃痛、腹痛、腹胀、呕逆、反胃、食不化等胃部不适的症状。

    4 胃俞穴

    胃俞是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脊柱区,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能外散胃腑之热,主治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等脾胃疾病。

儿童情绪障碍恢复时间

儿童口足病什么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