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有很多种构音障碍。一般来说,大多数残疾儿童经父母长期训练后都能够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父母应该对子女采取以下步骤:1.嘴模仿。2,呼吸训练,让孩子分别用嘴和鼻子呼吸。三,移动舌头训练,让孩子伸出舌头,更练习舌头的柔韧性。
一般来说小孩子在三岁之前说话不清楚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个时候发音器官还未完善。但是如果超过这个年龄依然有口齿不清的症状时,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发音。在和孩子交流时,只要发现孩子的发音错误,或者对某个音节含糊,就一定要指出来并纠正。要有耐心,多教几遍,直至孩子练会正确的发音。帮孩子建立发音档案,抽时间训练。
不要因为孩子口齿不清,而嘲笑和训斥孩子。如果上面的方法还是无法使孩子达到一个正常的水平,那么家长可以去专业的语言矫正机构去检查一下
轻度至中度病变时,有时听不懂或很难听懂和分辨患者的言语表达虽然上面列举了不同类型的构音障碍,但是从治疗学的观点看,往往针对的是异常的言语表现而不是构音障碍的类型言语的发生是受神经和肌肉影响的,所以姿势肌张力肌力和运动协调的异常都会影响到言语的质量言语治疗应从改变这些状态开始,而这些状态的纠正会促进言语的改善关于康复生理的途径,学者们强调按:①呼吸;②喉;③腭和腭咽区;④舌体;⑤舌尖;⑥唇;⑦下颌运动的顺序一个一个地解决要分析这些结构与言语产生的关系,决定治疗从哪一步开始和先后的顺序这种顺序是根据构音器官和构音评定的结果来确定的构音器官评定所发现的异常部位便是构音训练的重点部位构音评定可发现哪些音可以发,哪些音不能发,哪些音不清楚等,这就决定了构音训练时的发音顺序一般来说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1.构音改善的训练
(1)舌唇运动训练
通过构音器官检查,可以发现几乎所有患者都存在舌唇的运动不良,它们的运动不良会使所发的音歪曲置换或难以理解所以要训练患者唇的张开闭合前突缩回,舌的前伸后缩上举向两侧的运动等训练时要面对镜子,这样会使患者便于模仿和纠正动作,对较重患者可以用压舌板和手法协助完成另外,可以用冰块摩擦面部唇以促进运动,每次一两分钟,每日3~4次
(2)发音的训练
待患者可以完成以上的动作后,要让其尽量长时间地保持这些动作,如双唇闭合伸舌等,随后做无声的构音运动,最后轻声地引出靶音原则是先训练发元音,然后发辅音,辅音先由双唇音开始,如[p][p'][m]等待能发辅音后,要训练将已掌握的辅音与元音相结合,也就是发无意义的音节[pa][p'a][ma][fa]这些音比较熟练后,就采取元音加辅音再加元音的形式,最后过渡到单词和句子的训练在训练发音之前,一定要依据构音检查中构音类似运动的检查结果,让患者掌握了靶音构音类似运动后,才能进行此项训练如构音检查时发现有明显的置换音,可以通过手法协助使音发准确后,再纠正其他音,这样做的效果较好
(3)减慢言语速度
轻至中度的患者可能表现为绝大多数音可以发,但由于痉挛或运动不协调而使多数音发成歪曲音或失韵律这时可以利用节拍器控制速度,由慢开始逐渐变快,患者随节拍器的节拍发音可以增加可理解度节拍的速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没有节拍器,也可以由治疗师轻拍桌子,患者随着节律进行训练但这种方法不适合重症肌无力的患者,因为会进一步使肌力减弱
(4)辨音训练
患者对音的分辨能力对正确发音很重要,所以要训练患者对音的分辨首先要能分辨出错音,可以通过口述或放录音,也可采取小组训练形式,由患者说一段话,让其他患者评议,最后由治疗师纠正,效果很好
(5)利用患者的视觉途径
如患者的理解能力很好,要充分利用其视觉能力,如可以通过画图让患者了解发音的部位和机制,指出其主要问题所在并告诉他准确的发音部位此外,也可以结合手法促进准确的发音,首先是单音,然后是拼音四声词短句还可以给患者录音录像,让患者一起对构音错误进行分析
2.克服鼻音化的训练
鼻音化(hypernasality)是由于软腭运动不充分,腭咽不能适当闭合,将鼻音以外的音发成鼻音治疗的目的是加强软腭肌肉的强度
(1)“推撑”疗法
具体的做法是患者两手掌放在桌面上向下推时两手掌由下向上推时两手掌相对推时或两手掌同时向下推时发[au]的声音随着一组肌肉的突然收缩,其他肌肉也趋向收缩,增加了腭肌的功能这种疗法可以与打哈欠和叹息疗法结合应用,效果更好另外,也可以训练发舌后部音,如[ka][kei][k'a][k'ei]等,来加强软腭肌力
(2)引导气流法
这种方法是引导气流通过口腔,减少鼻漏气如吹吸管吹乒乓球吹喇叭吹哨子吹奏乐器吹蜡烛吹羽毛吹纸张,都可以用来集中和引导气流如用手拿着一张中心有洞或画有靶心的纸,接近患者的嘴唇,让患者通过发[u]声去吹洞或靶心,当患者持续发音时,把纸慢慢向远处移,一方面可以引导气流,另一方面可以训练患者延长吹气
(3)使用腭托
当软腭下垂导致重度鼻音化构音,而且训练无效时,可以采用腭托(如图)来改善鼻音化构音
腭托
3.克服费力音的训练
这种音是由于声带过分内收所致,听起来喉部充满力量,声音好似从其中挤出来似的因此,主要的治疗目的是获得容易的发音方式,打哈欠的方法很有效具体做法是让患者处在一种很轻的打哈欠状态时发声,理论上打哈欠可以完全打开声带而停止声带的过分内收开始时让患者打哈欠并伴随有呼气,当成功时,在打哈欠的呼气相再教他发出词和短句另一种方法是训练患者随着[x]发音,由于此音是由声带的外展产生,因此可以用来克服费力音此外,头颈部为中心的放松训练也可以应用方法是让患者设想他的头是空铁球,让头“掉进”胸腔然后从前到后慢慢旋转,同时发声这种头颈部放松可以产生较容易的发声方式头颈喉的松弛性生物反馈也有良好作用,可以减轻费力音,同时也可以减轻鼻音化构音另外,咀嚼训练可以使声带放松并产生适当的肌张力,训练患者咀嚼时发声,利用这些运动使患者发出单词短句和对话
4.克服气息音的训练
气息音的产生是由于声门闭合不充分引起,因此主要克服途径是在发声时关闭声门前面所述的“推撑”方法可以促进声门闭合;另一种方法是用一个元音或双元音结合辅音和另一个元音发音,如[ama][eima]等,再用这种元音和双元音诱导发音的方法来产生词词组和句子对单侧声带麻痹的患者,注射硅可用来增加声带的体积,当声带接近中线时,可能会产生较好的声带震动
5.语调训练
通过构音检查可以发现患者的音调特征,多数患者表现为音调低或单一音调(monopitch),训练时要指出患者的音调问题,训练者可以由低到高发音,乐器的音阶变化也可以用来克服单一的音调另外,也可以用“可视语言音量训练器”(visi-pitch)帮助训练,患者可以通过仪器监视器上的曲线升降调节音调
6.音量训练
呼吸是发音的动力,自主的呼吸控制对音量的控制和调节也极为重要因此,要训练患者强有力的呼吸并延长呼气的时间另外,对儿童可以利用声控的玩具训练,此种训练玩具有控制音量的开关,可将音量由高至低进行调节,有效地改善患儿的音量成人可使用具有监视器的语言训练器,患者在发音时观看监视器的图形变化以训练和调节发音的音量
首先,要判断其导致发音不清的原因。
是病理原因还是非病理原因?是肌肉原因还是习惯因素?是构音障碍还是较为常见的方言影响?
然后,根据自己小孩的实际情况,初步确定可能的原因。
最后,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置。
病理因素,或者构音障碍的,此类小孩的发音不清发音不准,往往无法自学矫正,建议找专业矫正师。
方言或习惯影响,非病理因素导致的,则可能自愈或者通过自学的方法改正。
首先,我们需要评估了解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影响我们构音出现这种情况的问题有哪些呢?
①孩子是否听的清楚。
/d/音属于400Hz,40dB左右,而/g/音属于2000HZ,30dB左右。通过听力学检查和听觉辨识来判断孩子是否是由于听不清导致的。如果是由于听不清导致的,我们需要听力师的及时干预,进行助听设备的调试,并且在语训课中要求语训老师进应相应的辨听练习。
②舌系带过短。检查是存在舌系带过短的问题,导致舌运动功能受限。这种情况需要先去儿童医院就诊,看是否需要手术干预。
③发音前位聚焦,舌后部上抬运动障碍导致无法正确发音。这种情况我们需要相应的构音训练。/g/属于舌根塞音,不送气,发音时舌前部下降,舌根(舌后部)隆起上抬,抵住软腭,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道,然后气流冲破舌根的阻塞而出形成/g/音。需要先帮助孩子重新找准舌的摆位。
以上内容参考?-发音
构音障碍(dysarthria)是由于神经病变,与言语有关的肌肉麻痹收缩力减弱或运动不协调所致的言语障碍
此定义强调呼吸运动共鸣发音和韵律方面的变化,从大脑到肌肉本身的病变都可引起言语症状病因常见于脑血管意外脑肿瘤脑瘫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重症肌无力小脑损伤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其病理基础为运动障碍,所以又称为运动性构音障碍,此种障碍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与其他语言障碍同时存在,如失语症合并构音障碍根据神经解剖和言语声学特点分为以下7种类型,见下表
构音障碍的分类及主要言语表现
续
构音障碍的病情取决于神经病学状态和进展情况,双侧皮质下和脑干损伤退行性疾病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预后最差脑瘫患者如有频繁的吞咽困难和发音很差,预后亦较差儿童患者比成人有更多的康复机会,随着他们的成长症状常有所减轻单纯构音障碍的患者比构音障碍合并失语症听力障碍或智力障碍的患者预后好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