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时间: 阅读:6653
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28 03:27:59

母乳性黄疸一般于母乳喂养后4到5天开始出现黄疸,2到3周达高峰,1到4个月开始逐渐消退。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一般状态良好,体重正常增长,在停止母乳喂养2到4天后,黄疸就会明显的下降,就可以判断为母乳性黄疸。等到恢复母乳喂养之后,黄疸的数值又会有所上升。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3-21 09:09:38

  • 山亭柳
    回复
    2024-03-21 09:09:38

     有些细心的妈妈会发现,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宝宝脸上有黄黄的东西,这种情况就是新生儿黄疸了。造成新生儿黄疸原因有多种,但大多数新生儿黄疸都是会自己消退的,母乳性黄疸也是其中一种。那么,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哪些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症状及表现

     一般新生儿黄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这个现象就叫做母乳性黄疸。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黄疸。爸妈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黄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

     1、黄疸不消退 在生理性黄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失而消失。

     2、黄疸程度 以轻、中度为主(≥342?mol/L),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

     3、一般情况好 婴儿除黄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4、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 停母乳48~72h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17、1~51、3?mol/L(1~3mg/dl),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

     5、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

     6、肝、脾不大。

     7、肝功能正常,无贫血。

     8、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黄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多久能退完

     1、母乳性黄疸易发于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怀孕时,一般无特殊疾病史。黄疸常发生在出生后第一周末或第二周初。黄疸高峰出现于第二、三周。持续母乳喂养,新生儿的黄疸经4-11周后可自行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则黄疸大多在2-4天内迅速减轻,在第6-9天内可完全消失。

     2、黄疸患儿的其他方面大多比较正常,生长发育、智力状况可与健康婴儿无异。如停喂母乳几天后再喂母乳,黄疸可再次出现,不过此时出现的黄疸往往是轻度的。以后,即使持续地用母乳喂养,黄疸亦不出现。这是由于母乳中的孕烷二醇激素在新生儿出生后3-10周逐渐消失。

     3、另一方面,新生儿或婴儿自身肝脏功能和酶的发育趋于成熟,即使母乳中仍有少量的激素存在,患儿的黄疸也会同样消退。

     4、治疗:一般来说,患有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不需使用药物。只要一般情况良好,也不必因黄疸存在而中断母乳喂养。如黄疸严重,则应断奶几天,待黄疸消退后再继续用母乳喂养。

  • 芍药
    回复
    2024-03-21 09:09:38

    母乳性黄疸是黄疸疾病的一种,这种疾病可以与普通的黄疸不同,治疗和护理也有差异,那么母乳性黄疸怎么判断?怎么判断是不是母乳性黄疸?其实这种黄疸疾病的判断方法很简单,下面就来详细了解母乳性黄疸的判断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内容吧。
    1、停母乳后看黄疸程度
    母乳性黄疸,最简单判断方式就是,停母乳后看宝宝黄疸程度。如停母乳喂养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如果接着重新哺乳,黄疸又上升。那基本可以判定为母乳性黄疸了。
    2、看宝宝身体状况
    母乳性黄疸的婴儿,除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吃奶好、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而且其他肝功能正常,肝和脾都没增大迹象,查血象也没贫血症状。
    3、看黄疸持续时间
    母乳性黄疸比一般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比较长,一般在生后4-7天出现,2~4周达高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这是因为婴儿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黄疸的持续情况。
    4、母乳性黄疸怎么诊断
    除了家长自己观察外,母乳性黄疸最好请专业医师诊断:
    1、病史:根据黄疸出现时间,单纯母乳喂养史,生长发育良好,无其他任何异常临床表现。
    2、检查: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其他检查均正常。
    3、诊断性停母乳喂养:由于新生儿黄疸原因十分复杂,要排除所有的病因十分困难,对一般情况良好,高度怀疑为母乳性黄疸的患儿,临床上常予停止哺乳喂养后观察,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即可诊断。
    5、母乳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的区别
    生理性黄疸的特点
    ①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开始出现。
    ②黄疸逐渐加深,在第4-6天达高峰,以后逐渐减轻。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儿,黄疸一般在生后2周消退,早产儿一般在生后3周消退。
    ④黄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黄疸常只限于面部和上半身,黄疸时孩子的一般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正常,大小便的颜色正常,生长发育正常。
    ⑤化验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2mg/dl,但小于12mg/d1。
    6、母乳性黄疸的特点
    ①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
    ②黄疸2~4周达高峰,孩子吃母乳,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胆红素可达10-30
    mg/dl。
    ③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④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⑤小儿的营养发育良好,吃奶好、精神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而且其他肝功能正常。
    7、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母乳性黄疸轻者无需特殊处理,黄疸明显,当胆红素高达256.5μmol/L(15mg/dl)以上时,可暂停母乳喂养2~3天,改用其他乳制品,必要时可以与光疗配合。暂停期间,宜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分泌,待黄疸减轻或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此后,即使有轻度黄疸,也不必再停母乳。
    8、注意事项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对婴儿的生长发育并无多大影响,患儿胃纳良好,体重增加正常,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因此一旦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家长可尽管放心,没有必要带着孩子反复去医院求治。
    9、母乳喂养的正确方法
    (一)孕前积极进行乳房保养
    从怀孕第5个月开始,经常用香皂和清水擦洗乳头、乳晕,并在清洗后的乳头及乳晕上涂一层油脂,以使乳房皮肤逐渐坚韧;用热毛巾敷盖乳房并轻轻按住,用指腹在乳房周围以画圈方式进行按摩;戴宽松的胸罩,防止过紧使乳腺发育不良及胸罩上的纤毛阻塞乳腺管;每次洗澡后在乳头上涂上油脂,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抚摩乳头,及早向医生请教矫正内陷或扁平乳头的有效方法。
    (二)分娩后尽早给宝宝开奶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新规定,产后30分钟尽可能给宝宝开奶,新生儿与妈咪同室同床,以便以不定时、不定量的哺乳原则按需喂养,使宝宝得到最珍贵的初乳。虽然妈咪可能是身心疲惫,乳房也不感到胀,但一定要及早让宝宝吸吮乳房,以免失去最佳时机。
    (三)随时给宝宝喂母乳
    一开始不必硬性规定喂母乳的次数、间隔和喂奶量,应该是每当宝宝啼哭或觉得该喂了就抱起喂母乳,宝宝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这样可使妈咪体内的催乳素的分泌增多,从而使泌乳量增加,并且还可预防妈咪发生乳腺炎,避免影响宝宝吃母乳。如果妈咪身体虚弱或伤口疼痛,可以采用侧卧位喂奶,但日后不宜经常躺着给宝宝喂奶,否则会影响宝宝下颌发育,日后引起畸形。
    (四)掌握正确的喂奶技巧
    在喂奶的过程中,妈咪要放松、舒适,宝宝要安静。妈咪坐在低凳上或床边上,如果位置较高可把一只脚放在一个脚踏上,或身体靠在椅子上,膝上放一个枕头抬高宝宝;把宝宝放在腿上,头枕着妈咪的胳膊,妈咪用手臂托着他的后背和小屁股,使小脸和小胸脯靠近妈咪,下颌紧贴着乳房;妈咪用手掌托起乳房,先用乳头刺激宝宝口周皮肤,待宝宝一张嘴,趁势把乳头和乳晕一起送入宝宝的嘴里;让宝宝充分含住乳头及乳晕的大部分,这一点非常关键,否则光靠叼住奶头吸吮是不可能得到乳汁的,而且宝宝为得到乳汁会拼命去吸吮乳头,妈咪会感到阵阵钻心的疼痛,乳头也容易被宝宝吮破,如果引起乳腺炎就会使母乳喂养难以顺利进行下去;妈咪一边喂一边用手指按压乳房,以便于宝宝吸吮,又不会使他的小鼻子被堵住。
    (五)科学合理摄取丰富的营养
    要想乳汁分泌旺盛并营养成分优良,妈咪的热能及营养素的需要也相对增加,所以每日应多吃几餐,以4~5餐较为适合;要特别注意多喝一些能催乳的汤类,如炖排骨汤、炖鸡汤、炖猪蹄、豆腐汤、青菜汤等;在两餐之间最好饮水或其他饮料。如果少奶或无奶,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不妨请医生推荐一些催乳特餐或药膳。但并非进食得越多就越好,因为在坐月子时卧床时间多而活动减少,而摄入的却主要是高热量或肥甘的食物。如果摄入太多,不仅不能增加泌乳量,反而因造成胃肠不适而使乳汁减少。

  • 空青
    回复
    2024-03-21 08:08:28

    1 母乳性黄疸的判断标准

    目前由于母乳性黄疸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缺乏实验室检测手段确诊母乳性黄疸,根据临床特点诊断标准包括:

    一.足月儿多见,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

    二.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期,黄疸大于12.9毫克每分升,或黄疸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性黄疸期仍有黄疸。

    三.详细采集病史、查体和各种必要的辅助检查,认真将各种可能引起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逐一排除。

    四.一般情况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五,停母乳一到三天后,黄疸明显地消退,血胆红素迅速下降30%-50%左右。所以母乳性黄疸的临床诊断有比较多的一些诊断标准,首先要排除所有的一些病理因素,宝宝情况都还良好,纯母乳喂养,停母乳以后黄疸下降比较明显,才能够确定是不是母乳性黄疸。

    2 母乳性黄疸多少算高

    母乳性黄疸一般分为早发性母乳性黄疸和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早发性母乳性黄疸见于生后一周以内的新生儿,是由于哺乳量不够,然后导致的肝肠循环增加,使黄疸程度升高,一般它的出现时间就是会比较早一些,然后黄疸的程度可能比生理性黄疸升高,一般目前国内监测母乳性黄疸,监测在一周以内的宝宝,大概平均在11-14毫克每分升的样子,峰值大于12.9毫克每分升,占34.4%,黄疸时间延长到出生后两周和三周,大概是在21%到7.89%。

    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它的出现时间会比较晚,通常在生后一周以后,两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黄疸时间持续比较长,持续四到六周,或延长到两到三个月,黄疸程度一般是以轻中度为主,一般黄疸是在12-20毫克每分升,重者可以达到25毫克每分升以上。母乳性黄疸首先要明确它是可以排除其他病理因素引起黄疸升高,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然后他的黄疸跟母乳喂养关系会比较大的,如果是晚发性母乳性黄疸,停母乳三天左右,黄疸可以下降50%,黄疸程度可能会比生理性黄疸明显的升高,所以要继续密切监测黄疸情况,如果明显升高,必要时要采取干预治疗。

    3 母乳性黄疸吃药能退吗

    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然后目前实验室检测手段不能够确定是不是母乳性黄疸,一般母乳性黄疸宝宝是足月儿,纯母乳喂养,宝宝一般情况良好,可以排除其他的一些病理因素引起黄疸升高,肝功能是正常的,它的黄疸主要是跟母乳喂养有关系的,一般如果是监测黄疸偏高可以吃药,吃一些退黄药,可以减缓黄疸上升速度,但是黄疸吃药不一定能够完全的消退黄疸,如果是母乳喂养它的持续时间会比较长,最长可延至到2-3月,如果是黄疸明显升高,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是建议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如果是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则建议光疗退黄,黄疸下降以后,再继续监测黄疸,继续母乳喂养。

    4 母乳性黄疸必须断奶吗

    母乳性黄疸不一定必须要断奶,母乳性黄疸临床主要表现为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出现黄疸,足月儿多见,黄疸可出现在生理性黄疸发生时间范围内,峰值可高于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可晚于生理性黄疸,一般情况良好,吃奶好,粪便色黄,尿色不黄,不影响生长发育,肝脏不大,肝功能正常,没有肝病及溶血的表现,母乳性黄疸一般要排除所有其他可以引起黄疸升高的一些病理因素,监测黄疸的情况,如果是宝宝一般情况良好,监测的黄疸小于十五毫克每分升,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如果是大于十五毫克每分升,建议暂停母乳三天改人工喂养,黄疸可以下降50%左右,黄疸下降以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如果是黄疸大于二十毫克每分升,是建议住院,然后光疗退黄,黄疸下降以后,一般情况都还好,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新生儿用什么奶瓶好

新生儿肚脐炎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