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现肚脐发炎的症状之后,需要用碘伏进行消毒,保持肚脐部位的干燥,性炎症也就会逐渐的进行好转。但如果肚脐部位有流水或者脓性分泌物,应该用生理盐水进行消毒,然后在肚脐表面放上纱布,防止有细菌感染。但如果肚脐周围已经出现了红肿,有脓性分泌物并且有身体发热的现象,有可能是肚脐部位化脓,需要及时的采取抗生素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刚出生的婴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感染,引发肚脐炎症。那么新生儿肚脐发炎是怎么回事?新生儿肚脐发炎又该怎么办?怎样预防新生儿肚脐发炎?新生儿脐带如何护理?下面我为你详细介绍。
新生儿肚脐发炎是怎么回事
消毒不当
产后大夫会给爸爸妈妈开2.5-3.5%双氧水和PVP碘消毒药水配合使用,让家长给宝宝的脐部进行消毒和处理。通常很多家长都不能正确的进行消毒处理,他们认为只要把脐部表面进行清洁就可以了。
卫生保健不够
很多家长缺乏足够的脐部保健和卫生常识,没有认识到脐部护理的重要性。刚出生的宝宝皮肤黏膜非常娇嫩,皮下大量的血管很容易破裂造成感染。
不良习惯
有些家长不重视宝宝的卫生和安全,当宝宝因为生病而哭闹的时候不及时送医,反而会拿一些没有消毒的尖锐物体,自己动手将宝宝脐部周围的皮肤挑破。
新生儿肚脐发炎怎么办
保持干燥,在宝宝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尤其洗澡时不慎将脐带根部弄湿,应先以干净小棉棒擦拭干净,再执行脐带护理。
避免摩擦,纸尿裤大小要适当,千万不要使尿裤的腰际刚好在脐带根部,这样在宝宝活动时易摩擦到脐带根部,导致破皮发红,甚至出血。
避免闷热,绝对不能用面霜、乳液及油类涂抹脐带根部,以免脐带不易干燥甚至导致感染。
?
怎样预防新生儿肚脐发炎
耐心等脐带残端自然脱落
一般情况,婴儿的脐带会慢慢变黑、变硬,脐带残端在1~2天内会自然干瘪,并于1~2周内脱落。大多数宝宝的肚脐在半个月左右便自行愈合。但在自然脱落之前,千万不要急着扯掉脐带残端,哪怕它好像只是连着那么一点点了。
做好消毒清洁
脐带在愈合过程中,常常会渗出清亮的或淡黄色的黏稠分泌物;刚脱落的肚脐有如皮肤的伤口,有时还会渗出些血水。这都是正常现象。用75%的酒精将脐窝轻轻擦干净,一天擦1~2次即可,2~3天后脐窝就会不再潮湿而变得干燥起来。
细心观察
在脐带残端脱落的过程中,肚脐周围的皮肤常常会轻微地发红,这是残留部位脱落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肚脐周围皮肤变得又红又肿并且发臭,那很可能是肚脐出现局部化脓,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婴儿脐带如何护理
妈妈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避免手上的细菌感染宝宝脐部。
在宝宝洗澡的时候,在脐带脱落前,不要让脐带沾水。如果在新生儿阶段给宝宝游泳,一定要带上防水贴。
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尿布不要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沾污脐部创面。
千万不要用紫药水,有的宝宝肚脐很长时间不脱落,或脱落后坏脓的,有些老人为了干燥脐带就要给宝宝用紫药水擦拭,这个方法以前的时候经常使用,但现在医学上不提倡这个方法,因为紫药水的干燥效果仅限于表面,而碘伏的干燥效果是从里到外的干燥。
每天要用碘伏棉签擦拭2遍,早晚各一次。在擦拭的时候,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位的小细绳,一手用沾过碘伏的棉签充分的擦拭脐带与肉连接的地方。并包扎无菌纱布。以后定时进行换药。 如果棉签脏了,就要及时换掉,不要用脏的棉签反复擦拭,这样会感染和发炎的。
宝宝肚脐流脓,可能是新生儿脐炎。下面是一些处理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1??清除脓液
用棉签蘸取双氧水,轻轻清除局部的脓液。动作要轻柔哦!
2??消毒肚脐
用碘肤(无刺激性)消毒宝宝的肚脐及周围皮肤,确保清洁。
3??保持干燥
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宝宝的肚脐,保持其干燥。每天换药1次,如果分泌物较多,可以适当增加换药次数。同时,观察炎症的改善情况。如有需要,也可考虑给宝宝加服再林等抗炎药。
?就医建议
如果家中没有条件换药,或者感染情况较重,建议尽快带宝宝去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处理。
肚脐发炎怎么办?
肚脐发炎怀疑脐炎,应先就诊。对于较轻的脐炎,可用碘伏每天擦拭1 2 次,保持脐部干燥,或者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素;若出现肉芽肿,可选用硝酸银棒或10%硝酸银药液涂擦,每日 2 3 次,大肉芽肿,则必须用电灼或手术切除。全身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支持疗法,加强母乳喂养及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哺乳量、精神、面色,有无烦躁、呕吐、腹胀、腹泻、红肿,腹壁静脉有无扩大, 肝脾有无肿大,血象有无变化等。
由于新生儿生理器官不成熟,机体免疫力低, 防御疾病能力差,需要对家长护理进行科学指导,以正确方法对新生儿脐炎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精心规范化的护理,愈后基本情况良好。一旦出现感染易并发败血症、脑炎等疾病,故对早产儿、高危儿应加强护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本内容由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新生儿科 副主任医师 王小虎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