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百日咳白喉联合疫苗的副作用有注射本品之后,患者的局部可能会有疼痛、红肿、发热或者是低热的情况,还可能会出现疲倦或者是头痛。
一般情况下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可以自行的消退,如果患者有比较严重的反应,则需要及时的进行诊治,切勿耽误治疗,以免会影响身体的健康。
在宝宝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接种疫苗是必不可少的。宝宝接种的疫苗中,有些疫苗需要接种多次,比如百白破疫苗。我们都知道百白破属于混合疫苗,主要能预防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这三种疾病。大部分宝宝接种百白破疫苗后没有什么异常反应,但有些宝宝出现了咳嗽。那么打百白破会引起咳嗽吗,打完百白破第二天咳嗽怎么办?
打百白破不一定会引起咳嗽,而且咳嗽的原因不是绝对的,可能咳嗽属于接种疫苗后的副作用,有些体质差的宝宝可能会咳嗽,还会出现腹泻、呕吐或者发热以及接种部位红肿等问题,有些宝宝没有任何的不适。这种一般两三天就能缓解。也有可能是宝宝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如果宝宝受凉或者感冒等就会这样,这种的话如果不及时处理,咳嗽不会自愈的,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遵医嘱给宝宝用药。
宝宝打完百白破第二天咳嗽,家长要多给宝宝喝温开水,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注重营养,还要注意宝宝身体的保暖,如果一直没有缓解,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
白喉类毒素是现有最安全的疫苗的之一。严重不良反应罕见,目前尚无由白喉成份引起过敏反应的报道。然而,常见注射部位的局部反应。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与个体的接种史、免疫前的白喉抗毒素水平以及疫苗接种剂量等因素有关。同时,白喉类毒素与破伤风类毒素疫苗及百日咳疫苗联用时局部反应有可能增加,另外免疫次数越多,越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百白破疫苗常见局部反应如下:
(1)局部可出现红肿、痛、痒。全身可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需就医抗过敏治疗。
(2)由于注射过浅或疫苗未摇匀,可出现硬结不易吸收形成无菌性化脓,需赴医院进行无菌化脓的治疗。硬结可进行热敷,3-5次/日,15-20分钟/次。
1 宝宝打百白破疫苗的地方红肿发硬原因:
宝宝打百白破疫苗的地方红肿发硬,考虑是由于百白破疫苗中含有百日咳的菌体成分引起的局部的淋巴系统正常的免疫反应。
另外,还可能会存在疼痛、发痒、发热、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偶见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极个别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推行。
办法: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局部的处理,注意保持卫生,不要沾水。
如果红肿的范围比较大,而且局部表现有脓肿的话,很可能是局部的继发感染,在这种情况下,早期可以进行一个局部的热敷,如果没有好转的话,建议还是在专科大夫的指导下对局部的感染灶进行一个积极地处理,如用药、排出脓液等。
2 百白破第四针反应最大许多家长们都会发现,在给宝宝打第四针百白破疫苗时,宝宝的不良反应会比之前要大,多数宝宝会出现注射处红肿、发烧等症状。
这是因为百白破疫苗的第四针属于加强免疫针,而前面三针是基础免疫针。
由于前三针基础免疫针已经在体内建立了抗体,在打加强免疫针时,抗体对于减毒、脱毒的白喉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百日咳类毒素会发生反应而被激活,继而达到加强免疫的功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会增加。
3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1.局部反应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咳所含的菌体成分。接种未吸附疫苗12—24小时,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偶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2.全身反应全身反应主要是出现微热,尤其是接种未吸附疫苗更为常见,但接种后48小时可恢复正常。在发热的同时还可伴有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
3.过敏反应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极个别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是,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推行。
4 百白破是预防什么的百白破疫苗主要是预防白喉、百日咳和新生儿破伤风这三种疾病的,是属于国家计划免疫内的药物,由政府免费提供。
百白破疫苗需分别于3、4、5月龄和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共接种4次。
正常来说,完成4次接种的儿童可得到较好的保护效果:预防典型百日咳的效力约85% ;破伤风的保护效力为80 ~ 100%;接种3次以上,对白喉的保护效力约为95%。
“百白破”是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性疾病的专用疫苗。然而,众多的临床实践发现,尽管百白破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传染病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良反应。这里就常见的不良反应以及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 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1、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
2、脑病:多发生于接种后的3天内,有抽搐、痉挛、惊厥、昏睡或异常嚎叫等症状,但大多可恢复,极个别患者可留有永久性的损害,如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麻痹、精神迟钝或癫痫样发作。
3、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1-4周,平均为10天左右。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酸痛、手足发麻,并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抽搐,以后出现反射改变、偏瘫、脑神经麻痹,如脊髓受损,会出现肢体瘫痪,有的可有神志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急性期过后可逐渐缓解,个别人会留有后遗症。
发生神经系统异常反应的患者,一般可采用50%葡萄糖40毫升静脉注射,每日二次,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100-200毫克静脉滴注;发生脑炎的患者,可用甘露醇等进行脱水治疗,并给予三磷酸腺苷、细胞色素C、辅酶A等促进细胞代谢的药物,同时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和B2等。
二、皮疹
一般接种疫苗后数小时或数天出现,皮疹的形态可有多样,常见的有荨麻疹,类似麻疹、猩红热样皮疹,渗出性丘疹,水疱样多形疹,出血疹或紫癜等,可为全身性或局限性,出疹时可伴有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对于皮疹的治疗,主要是抗过敏,必要时可用激素治疗。
三、过敏性休克
接种疫苗后数分钟或1小时内突然发生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厥、紫绀,倘若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因此,人们对此必须加以警惕,一旦出现休克,应立即让患者平卧,并根据病情的轻重依次应用以下药物:
1、1:1000的肾上腺素:成人每次0.5-1ml,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02-0.03毫升,皮下注射。如果10分钟后不见恢复,可再用一次。
2、氢化可的松:成人每次100-2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500毫升中静脉滴注;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2-4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情况危急者,可用上述肾上腺素量的1/2-2/3,稀释于5%葡萄糖溶液20-40毫升静脉注射。
3、地塞米松:成人每次10-20毫克,儿童每次5-10毫克,加入5%-25%葡萄糖溶液,10-20毫升中静脉注射,注射后及时补液。
4、酚妥拉明:对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仍然不能见效者,可酌情给予酚妥拉明,一般成人每次10-2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2-0.3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50毫升中静脉滴注。
5、间羟胺:对于仍未见效者,可酌情加用间羟胺,成人每次15-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0.3-2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毫升中静脉滴注。
6、其他治疗:如果病情危重,并伴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给氧;喉头水肿严重者,应做气管切开;支气管痉挛者,应静脉注射氨茶碱。成人每次250毫克,儿童每次每公斤体重2-4毫克;如有呼吸抑制、心跳微弱者,必要时应进行气管插管等。
四、低张力低应答反应(又称休克样综合征)
这是百白破疫苗注射后的一种比较少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2-8个月的婴儿中,一般在接种后10小时内出现。其表现为面色苍白、昏睡、烦躁、厌食,大多可自行恢复,约有0.2%的儿童可出现突然虚脱、持续尖叫,明显的神经系统变化,甚至死亡。其发生的原因可能与过敏或低血糖有关。
五、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接种后的1-3天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皮肤因肿胀而发亮,严重者可扩展到整个上臂。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抗过敏治疗。
六、接种百白破疫苗需要注意的事项
虽然接种百白破疫苗可以引起以上各种副作用,但它毕竟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为减少或防止出现各种不良反应,人们在接种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严格掌握禁忌症。(2)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如虚脱、休克、持续尖叫、高热、惊厥、严重的意识改变、全身或局部神经症状、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或溶血性贫血等,应立即就医。(3)4周内不能在同臂接种卡介苗,以防止卡介苗经淋巴转移到注射部位而增殖,形成脓疡、硬结。(4)乙脑及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不宜接种。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