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接种了流感疫苗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时间: 阅读:2900
接种了流感疫苗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09-18 10:31:54

接种了流感疫苗,不能预防。流感和新冠感染属于两码事,疫苗也不能预防两种疾病。流感是比较常见的大众病毒,目前已经有了很多专门医治流感的特效药,所以治疗起来也很简单。而新冠病毒是2020年检测出来的新病毒,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需要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11 18:18:17

    新冠疫苗其实和流感疫苗应该是差不多的,全员都适合,小孩、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人都适用。不过目前疫苗的供应并没有办法一瞬间就能够满足大众,所以医护人员等冲在一线的人,必须得是最先接种的人群。

    新冠疫苗是什么

    这是一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新冠病毒给全世界带来了多少损失以及为多少家庭带来了伤痛,这是有目共睹的。从20年1月24日我国成功分离了首株新冠病毒毒种开始,就已经进入研究了,今年7月下旬,全世界一共有250多种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而且17种已经在临床试验了。不过新冠疫苗和大多数疫苗一样,不可能治愈这种疾病,但是却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能够起到作用,便足以让人类有了更多的机会,或许有一天这种疾病会和人类共存,但是也有可能如同天花一样被人类彻底灭绝。不过未来不可知,但是能够短期减少感染的风险,这一点,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足够的。

    新冠疫苗何时能够注射

    虽然俄罗斯的新冠疫苗已经投入了使用之中,不过我国的新冠疫苗还是需要慢一些的,如果普通大众能打,那么差不多要等到今年12月份或者明年的年初。现在一年早已过半接近年尾,所以还是很快的。今年因为病毒肆虐,所以现在为了避免人员聚集,大多数社区医院在注射疫苗之前都需要预约,如果真的上市了,能够给普通人注射了,大家只需要预约之后前往注射即可。具体的规定还是需要详细询问当地社区医院才行。定价根据官方消息,在几百元左右,这个价格虽然比大多数疫苗贵了一些,但是还是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的。

    新冠疫苗优先给谁

    刚才也介绍了,医护人员、防疫人员、基层公务员等一线人员。之所以给这些人群先注射,并不是对普通百姓不好,而是为了最大程度保证社会可以正常运转。只有这些人不倒下,那么社会秩序才可以正常进行,作为普通百姓的我们才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更有秩序和更安全的生活。现在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加入了新冠疫苗的实施计划,世卫也认为,新冠疫苗应该优先分发给卫生工作者、老年人以及有潜在疾病的人,这些人更容易遭到病毒更猛烈的攻击,特别是老年人以及潜在疾病人群,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更大。不过等到疫苗真正上市的时候,到底先给谁注射,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是谁先谁后,大家心中应该都有自己的考量吧。

  • 木槿
    回复
    2024-03-11 18:18:17


    流感高发期才打流感疫苗没意义了?
    不是,建议大家在流感高发期来临前打完流感疫苗,并不是指流感高发期打流感疫苗就无效。其实,主要还没感染病毒,在流感高发期尽早接种流感疫苗也可以预防流感病毒的。
    关于流感与新冠肺炎之间的区别:
    病因不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而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所以,从根本上它们是不同的。
    严重程度不同:流感与新冠相比,自然是新冠肺炎更严重些,大多数流感患者是可以经过有效治疗能很快完全康复,而新冠肺炎患者治疗难度比较大,而且其病发率会比流感更高。
    症状不同:流感与新冠某些症状上是相似的,比如:发热、干咳、咽痛等,所以很多人容易混淆。
    不过,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这两种疾病的鉴别如下:
    流感的传播途径:
    1、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是可以通过口鼻、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传播的。如果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以上传途径感染。
    2、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3、流感病毒在人体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尤其是儿童和免疫力差的人群病毒排毒时间可超过一个星期。
    流感的易感人群:
    1、孕妇妊娠及围产期妇女;
    2、儿童年龄2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3、老年人_65岁老年人;
    4、慢性病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等;
    5、医护人员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感染流感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以上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很容易发展为重症病例,这应该要重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通过尽早打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
    预防流感的方法:
    1、接种流感疫苗打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而且这个疫苗每年都可以打,尤其是今年很有必要打哦,可以预防流感与新冠“合并”感染。
    受新冠疫情影响,今年打流感疫苗的人数只增不减,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北京市流感疫情流行趋势明显低于往年,全市流感病例报告数呈明显下降态势。
    2、勤洗手
    大家记得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重要的事说三遍!你要知道,手一天会接触多少东西?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或者流鼻涕、咳嗽或打喷嚏之后用手捂嘴和鼻子时。不洗手的情况下与人握手再擦嘴、吃东西,后果可想而知啦.....
    3、戴口罩
    大家出门戴口罩,差不多戴了整整一年了,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接下来,大家更不能松懈,出门在外记得戴上口罩哦~
    4、增强免疫力
    “对抗病毒免疫力就是战斗力”,这句话貌似一点也不假,记得注意营养+多加运动!即使冬季来了,也不要太懒哦,可以在家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
    5、多喝热水
    虽然喝热水并不能直接从根本上预防流感病毒,但多和热水能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助于消化与吸收,从而利于增强免疫力。所以,多喝热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体远离疾病的。
    6、开窗通风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中也有提示:如果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室内,流感病毒也可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所以,记得要多开窗通风,换换新鲜空气,每天早上起床打开窗户通风25-30分钟哦~
    7、减少社交
    目前新冠疫情还没结束,又迎来了流感高发季,这关键时期,还是尽量不要扎堆吧~
    总而言之,预防流感最关键的是:远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流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千万不要马马虎虎对等待!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1 18:18:17

    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种疫苗是100%有效的。现有的COVID-19疫苗,据报道在开发阶段 "超过90%有效",已经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数字。因此,即使将来有了疫苗,也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免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接种疫苗后,除了身体因各种原因不产生抗体外,还有以下因素可能造成。

    首先,即使COVID-19疫苗产生了抗体,每个人产生的抗体水平仍然不同。有的人抗体水平低,不能完全抵御病毒的侵害,接触病毒后还是有可能被感染;有的人身体素质太弱,抗病能力低,也可能因为免疫力低下而患病。有这些情况的人如果暴露在病毒量较高的环境中,如在封闭的环境中长期接触COVID-19阳性患者,也有可能感染诺贝尔冠状病毒。

    目前还不清楚接种COVID-19疫苗后,抗体能在体内保留多长时间。有些疾病一旦获得,就不容易再得,因为抗体可以在体内持续终生;在有些疾病中,你会一次又一次地得到它,因为抗体在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同样,一些疫苗诱导的抗体在体内持续存在,并提供终身的抵抗力;在其他疫苗中,如流感疫苗,几个月后抗体水平开始下降。根据现有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可以在人类体内持续存在三个月到几年,而COVID-19疫苗诱导的抗体维持时间仍然是一个问号。

    在最好的情况下,抵抗力可以在一次疫苗接种后维持数年,但我们需要为其他情况做好准备。如果接种COVID-19疫苗的有效保护只持续几个月到一年,那么它可能会像流感疫苗一样,在未来成为一种年度需求。曾打过疫苗的人也要注意保护期,在抗体开始减少时,也有病毒感染的风险。

  • 远志
    回复
    2024-03-11 17:17:07


    要打。
    新冠肺炎和流感源于两种不同的病毒,即使已经全剂次接种过新冠肺炎疫苗,在冬春季来临前仍需接种流感疫苗。建议新冠肺炎疫苗与流感疫苗不同时接种,间隔时间至少大于14天。
    预约疫苗,应该怎么做?
    目前,流感疫苗仍属于非免疫规划疫苗,公民自费、自愿接种。大家可以就近前往预防接种门诊进行预约接种。因接种门诊还需承担新冠肺炎疫苗等其他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请大家有序预约。
    疫苗百家齐放,我该如何选择?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0-2021年》中提到对可接种不同类型、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去年接种上了,今年可以停一停吗?
    不能停!由于病毒的自身频繁变异,导致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毒株都不同,所以流感疫苗需每年都接种。WHO于2021年2月才正式公布2021-2022年北半球流感推荐毒株以确保制备的疫苗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建议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和孕妇、老年人、儿童、学生、慢性病患者、服务行业人员等重点人群,按照“知情、自愿、自费”的原则,进行流感疫苗接种,降低感染风险。

五周岁说话不清楚,长大会慢慢好起来吗

百白破疫苗加强一阵没打能起到防护作用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