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乙脑疫苗后多数孩子容易出现发烧的症状,有些体质好的孩子接种疫苗后没有任何反应也是正常的,接种疫苗后注意多观察孩子的情况,没有发烧的症状无需治疗,平时多给孩子喂水,如果有发烧的症状不超过38度5的温度不需要服用退烧的药物。
接种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顾宝宝,减少感冒等不适的症状;如宝宝有不适症状,等康复后再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前对医生如实回答宝宝的情况。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前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接种后在医院或防疫站观察15~30分钟; 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
疫苗都有抗原,要预防宝宝发烧,给宝宝多喝白开水;
一些加入吸附剂的疫苗容易出现红肿、发热、疼痛等症状。家长可用热毛巾对红肿的地方进行热敷
接种脊灰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后半小时内不能吃奶、喝热水。
密切关注宝宝,看有无异常发烧,注射地方有无异常反应。
绝大多数儿童在接种疫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常见的轻微反应,是由疫苗特有性质引起的反应,不会造成生理或功能障碍。这种反应可分为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两种。
局部反应可表现为红肿、疼痛和硬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大多数儿童经适当休息即可恢复正常。较重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能帮助消肿和减轻疼痛。个别严重的红肿、疼痛反应可酌给小剂量镇痛退热药。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因其性质特殊,一般严禁热敷或冷敷,以防细菌带入而发生感染。要加强护理,勤换衣衫,防止注射部位破溃化脓。如局部破溃可涂甲紫,严重时也可外用消炎药,预防感染。
全身反应包括发热及其他反应,如烦躁不安、身体不适、精神不佳和食欲减退等。单纯发热而体温不高,只要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应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高热、头痛可给解热镇痛药。出现其他全身反应时,应加强观察,防止继发感染。全身反应严重的,要做对症治疗。退热剂除可退热外,对头痛、头昏、全身倦怠和烦躁不安也有效果。恶心、呕吐应用止吐剂,或给予维生素B;胃痛、腹痛者可服颠茄合剂;腹泻者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可服用吸附与收敛药。
正在发热,特别是高热时,或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的急性症状时,应暂缓接种疫苗,以免接种后加剧发热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或恢复期若接种疫苗,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原有病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也需推迟接种,待好转后补种。1周内严重腹泻的病人要暂缓服用脊灰疫苗。
过敏性体质的人接种疫苗常会引起过敏反应。吃蛋白质后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低血压和休克、腹痛、腹泻等过敏反应的人不应接种某些用鸡胚组织制成的疫苗,如黄热病疫苗、流感疫苗等。对抗生素有过敏史者不应接种含有该抗生素成分的疫苗。
一般来说,以下疾病的患者不能接种活病毒疫苗:免疫缺陷症,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其他恶性肿瘤,因药物引起的免疫抑制等。结核病低发地区不推荐接种卡介苗,有症状的阳性者也不要接种卡介苗。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的人不能接种乙脑、流脑和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
重症慢性病病人应暂缓接种或慎用疫苗。
孕妇应慎重接种疫苗。禁用水溶性抗原、异种动物血清、活疫苗。限制白喉疫苗的接种。不建议接种卡介苗。
乙脑是一种比较不太常见的疾病了,就现在的医疗水平而言的话。因为现在基本上已经杜绝了这种疾病的传播,但是我们并不代表这种疾病不会再次出现,所以孩子们还是要多加注意,要注意接种疫苗。那么,一般打乙脑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的接种对象一般为6个月——12岁的儿童,也适用于学生和部队士兵。全程接种乙脑灭活疫苗需要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1针;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分别在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2、不宜接种人群
1、发热病人。
2、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如对抗菌素过敏,对食物过敏,有湿疹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3、急性或者严重的慢性病人,如风湿病、肾炎、糖尿病、活动性肺结核、冠心病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家族遗传性精神病、颅脑损伤、癫痫和有其他脑病的人群。
3、不宜与下列疫苗同时
在接种乙脑疫苗的同时需要注意乙脑灭活疫苗不能与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疫苗同时注射。
4、乙脑疫苗不良反应
接种疫苗后,部分儿童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食欲不振等情况,注射局部还会出现有红肿、酸痛等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几天后即可自行恢复。
5、乙脑疫苗严重过敏
接种乙脑疫苗后偶尔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如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情况的发生。此类反应一般更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乙脑疫苗者,而且一般会在注射后10-30分钟内出现。因此在注射乙脑疫苗后一定要注意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作用发生,特别是加强针注射者更当注意休息观察,切不可接种后立即离去。
6、乙脑的传播方式
1、蚊媒介传播疾病
乙脑是蚊媒介传播疾病,除了通过带有病毒的蚊子经叮咬吸血后传播外,通常其他途径传播的可能性非常小。病毒在蚊虫体内生长繁殖,越冬雌性蚊子可携带病毒过冬,受感染后的蚊类终身可携带病毒传播本病,并可经卵传至后代,而蚊虫自身的生活及活动里均无变化。
2、哪些蚊子可传播
能传播乙脑病毒的蚊子有三带喙库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伪杂鳞库蚊、环带库蚊、纹腿库蚊、雪背库蚊、霜背库蚊、白纹伊蚊等,还有人认为中华按蚊等按蚊也可能会传播乙脑病毒。
3、三带喙库蚊主要
由于各地生态环境不一样,蚊子分布的种类也不同,因此,各地的媒介蚊种也会有一些差别,但三带喙库蚊是大多数地区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实验室研究发现,三带喙库蚊对乙脑病毒高度易感,病毒可在其体内较好的生长繁殖,一旦感染病毒,该蚊医生都有传播能力。
4、乙脑的易感人群
包括不同年龄、性别、民族等的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染,但多为隐可爱染。较多的成年人因为隐可爱染而获得了稳固的免疫力,因此易感者多为10岁以下的儿童。在新发生时乙脑流行的地方,各种人群均容易感染发病
乙脑疫苗
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夏秋季流行经蚊子传播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乙脑疫苗并不属于计划免疫范畴,而属于羣众自愿自费注射。
百日破疫苗1.5-2岁的宝宝需要进行注射百日破疫苗,这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它是由百日咳疫苗、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按适量百白破疫苗量比例配制而成,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种疾病。百白破疫苗属于计划免疫范畴,接种百日破疫苗是免费的。
小儿麻痹疫苗1.5-2岁时需要给宝宝注射小儿麻痹疫苗,小儿麻痹疫苗也叫脊髓灰质炎疫苗,就是用于预防小儿 *** 疫苗,我国目前正在使用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也就是糖丸,它是由活的、但致病力降低的病毒制成。
宝宝2岁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1、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2、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禁用。
3、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宝宝2岁接种百白破疫苗注意事项1、接种疫苗后,有些宝宝会在24 h内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晕,轻微发热,体温<38℃,个别出现注射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时让患儿多饮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降低体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如高热不退或有其它异常反应症状,应及时送医院诊断治疗,但不应给予抗生素治疗。
2、宝宝接种疫苗前一天最好洗澡,接种百白破疫苗后,要适当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或使宝宝身体过于疲劳,并要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发生感冒,发烧或其他疾病。
3、要给宝宝多饮水,早晚各用消毒棉签蘸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一次,连续1-2日,预防局部因出汗、污垢而继发感染。
4、皮内接种卡介苗者在一个月内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百白破疫苗。
宝宝2岁接种小儿麻痹疫苗注意事项1、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腹泻等轻微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偶有皮疹,通常2—3天后自行痊愈。极少数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为疫苗相关性麻痹病。
2、打针后二至三天内应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暂时不要洗澡,以防局部感染。
3、如果在服用“糖丸”时出现呕吐应重服,患胃肠病时最好延缓使用。
4、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糖丸或液体的剂型,怕热,遇热会失效,因此不要用热水服药。服用时先用汤勺或筷子将糖丸研碎,或用汤勺将糖丸溶于冷开水(不得用热开水)中服用。
5、最好在服苗后半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可用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否则母乳中抗体会中和(杀死)疫苗,影响效果。
宝宝2岁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1、接种注射疫苗后应当用棉签按住针眼几分钟,不出血时方可拿开棉签,不可揉搓接种部位。
2、宝宝接种完疫苗以后不要马上回家,要在接种场所休息三十分钟左右,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和其他不良反应, 可以及时请医生诊治。
3、接种后让宝宝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触发其它疾病。
4、接种疫苗的当天不要给宝宝洗澡,但要保证接种部位的清洁,防止局部感染。
5、接种疫苗后如果宝宝出现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烦躁、哭闹的现象,不必担心,这些反应一般几天内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