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完疫苗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如发热,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的反应,通常会在2~3天内自愈,可以多给宝宝喝一些水,使用温毛巾给宝宝擦后背腋下的进行物理降温,缓解宝宝的不适,如果宝宝在清醒时精神状态不好,昏睡,食欲不振等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长春长生的疫苗事件,在网上闹得可谓是沸沸扬扬。有的家长可能因为担心疫苗有问题,而选择不给孩子接种疫苗,这样的做法对吗?其实,国依靠超高的接种率,才将白喉、百日咳、新生儿破伤风控制在了较低的风险。接种疫苗是保护宝宝健康最有效的手段,因为害怕而放弃接种的话,反而会让宝宝承受更大的风险。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集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产生对相应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抵抗能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而网络上有关疫苗的谣言,家长们一定要擦亮眼睛,千万不要被谣言蒙蔽了双眼!
谣言一:疫苗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根本没必要打!
其实,疫苗非但不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反而是免疫系统的“神助攻”,能协助自身免疫,对抗各种有害病毒、细菌的的侵袭。
谣言二: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很大!
总体来说,因为接种疫苗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算是非常低了。
谣言三:一次只能接种一种疫苗,不然宝宝身体受不了!
其实,科学上已经证明,多种疫苗同时接种和它们单独接种一样安全有效,有时甚至还更安全。如果你去了解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接种程序,就会发现他们会每次安排儿童接种2-4种疫苗,甚至有些还是五联或六联疫苗。
谣言四: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更好!
像麻疹之类的疾病,在得过一次后,体内确实会产生免疫,之后不会在感染。但是很多严重的传染病,一旦患上就可能致残,甚至致死。而疫苗可以让人记不得病,又能产生抵抗疾病的抗体。
什么是一类疫苗?
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的疫苗。
主要有: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等。
什么是二类疫苗?
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其他疫苗。
主要有:流感疫苗、水痘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口服轮状病毒疫苗、肺炎疫苗、狂犬病疫苗等。
这8种情况,一定不要让宝宝接种疫苗!
?宝宝发烧,体温超过37.5℃;
?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
?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
?中毒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
?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
?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
?腋下或颈部淋巴肿大的儿童;
你好,我也是刚当父亲,女儿三个多月了,很可爱,同时也祝愿你的宝宝也健康快乐的成长。我不是专业的医生,所以对你的问题无法给你正确的解答,但是我经常会看中央七台的小宝贝大学堂节目,里边有很多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对我的帮助很大。我想你需要的解答在那里可以找到。下边我把那期关于预防接种的节目的文字版给你发在这里。希望你从中可以找到你要的答案~!
张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他是这期节目的家宾,专家~!
节目的文字版如下:
(一)预防接种的意义
--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乃至消灭传染病最为有效、经济而方便的措施之一;
(二)预防接种前爸爸妈妈该为宝宝做的几件事情
1. 了解宝宝在相应的年龄段该接种何种疫苗,每种疫苗可预防哪种传染性疾病;
2. 了解并掌握宝宝在接种前的健康状况;
3. 在一周之内精心护理宝宝,使宝宝不患有任何疾病或不适,以保证宝宝按时接种应种的疫苗;
4. 疫苗接种的前一天为宝宝洗澡、更换好干净的衣服。
(三)预防接种时爸爸妈妈该为宝宝做的几件事情
1. 如实将宝宝的健康状况告知医生;
2. 认真填写知情同意书;
3. 按照护士的要求,帮助宝宝保持正确的接种体位和姿势
(四)预防接种后爸爸妈妈该为宝宝做的几件事情
1.宝宝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地点留观15~30分钟--待确认宝宝没有任何反应再回家,以免因发生异常反应得不到及时的处理;
2. 24小时之内不宜给宝宝洗澡,尤其是接种局部--以免发生局部感染;
3. 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换、洗内衣、裤。禁止宝宝用手搔抓接种部位,以免局部感染或出现加重反应。万一被宝宝抓破,局部可用外用药如:金霉素眼药膏、创可贴;如果局部老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就应及时到外科门诊就诊;
4. 注意尽可能让宝宝多饮水;
5. 让宝宝多休息,不作剧烈的活动--尽可能进行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如:让宝宝坐着看画书、给宝宝讲故事、玩拼插玩具等;
6. 尽可能多的为宝宝提供清淡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接种当天不给宝宝提供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肉、虾和其他海产品等,少吃或不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葱、姜、蒜和辣椒等;
7. 如果口服的是减毒活疫苗如糖丸、轮状病毒等疫苗,至少应在半小时之内不吃热的东西--如:热奶、热水、热食,也不宜喂母乳,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8. 密切观察宝宝的一般情况--如出现接种反应要及时与保健医生取得联系,以便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得到妥善的处理。
(五)宝宝接种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接种疫苗后宝宝发烧属正常接种反应。若体温在38.5℃以下,可在家进行护理如:多喝一些水、多吃些清淡饮食,让宝宝多休息,服一些清热解毒一类的小中药,必要时进行对症处理就可以了,不必进行特殊的处理,一般两天以后热自然会退;若体温超过38.5℃,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应用西药的退烧药;若发烧或持续高热超过两天则应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六) 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后臀部出现硬结怎么办
--百白破混合制剂接种于臀部。而有相当一部分宝宝接种后会出现硬结。为什么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局部会出现硬结呢?因为,目前所使用的百白破混合制剂均含有一定量的吸附制剂。在免疫制剂中添加一定量的吸附制剂,其目的是为了增强疫苗本身的免疫原性,使人体接种疫苗后能产生更理想的免疫应答反应。然而任何东西都会具有双重效应,吸附剂随疫苗进入人体后所带来的负效应就是不易被机体吸收,尽管医护人员在接种方式上为此采取了一些相应措施,如:臀部深部肌肉注射、每次接种在两侧的臀部交替进行,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接种后臀部仍可出现局部硬结的现象,一般需1~2个月硬结才能被吸收;
1. 接种的操作规程
--为避免或减少臀部硬结的发生医护人员会按以下操作规程进行接种:
1)接种前将疫苗充分摇允后再抽到注射器内;
2)百白破混合制剂的安瓿打开后如超过1小时无人使用时就会被废弃;
3)接种的部位应准确无误,进针角度应为90度;
4)由于的基础免疫需连续进行三次,这就要求每次接种的间隔最短不能小于30天,最长不得超过60天;
5)每次接种的部位应在左、右臀部两侧交替进行;
6)接种后应分别在现场留观15~30分钟,以观察孩子有无接种反应发生;
2. 接种后局部出现了硬结该怎么办
--只要硬结局部没有红肿热痛等异常现象出现就不必太着急,可以每天坚持给孩子做干热敷。进行干热敷的目的在于:避免局部皮肤的烫伤、防止局部皮肤的感染、促进局部硬结的吸收。干热敷每天进行2~3次,每次持续10~15分钟。如采用热敷未能奏效,则可带孩子到附近医院的理疗科治疗,做理疗将有助于硬结尽快的吸收。
(七) 哪些宝宝不能接种疫苗
--预防接种属人工自动免疫,对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接种后其反应的轻重程度也就有所不同。为减轻预防接种的反应、减少异常反应及意外事故的发生,对不宜进行预防接种的对象作了详细的规定,在免疫规划中我们称它为禁忌证。你的宝宝如有以下情况,则不宜接种或暂缓接种疫苗:
1. 凡有过敏史的宝宝一律不得接种疫苗(除脊髓灰质炎三价混合疫苗外)--因为疫苗中有可能含有微量过敏原,这样可使具有过敏体质的宝宝发生过敏反应,轻则起荨麻疹、重则会发生过敏性紫癜、紫癜肾,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危及到宝宝幼小的生命;
2. 患有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疾病以及结核病的宝宝,也不宜进行预防接种
--否则因体质较差,接种后有可能加重其原有的疾病,而且又给这些脏器增加额外的负担;
3. 具有先天性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的宝宝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尤其是活疫苗
--因为由于宝宝免疫功能的低下,接种疫苗后不但起不到预防疾病的作用,反而有可能使宝宝致病;
4. 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的宝宝
--如:大脑功能发育不全、癫痫、高热惊厥、抽风病史、脑炎后遗症等均不宜进行预防接种。特别是百白破混合制剂、乙脑和流脑疫苗。否则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宝宝原有的疾病,引起抽风,易使宝宝的旧病复发;
5. 当宝宝处于疾病的急性期或患有急性传染病
--应缓种以免加重病情。待疾病完全恢复后一周再行接种;
6. 当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7.5℃时,也应暂缓接种
--因为发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极有可能是流感、麻疹、脑炎、肝炎等传染病的早期症状,如此时接种则会加重原有病情;
7. 如宝宝的接种部位有严重的皮炎、牛皮癣、湿疹、皮疹及化脓性皮肤病--应在治愈后再行接种;
8. 宝宝出现腹泻时应暂缓接种--如宝宝的大便比平时增多,如每天排便4次以上,即出现腹泻时也不宜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因为腹泻可使服入体内的脊髓灰质炎疫苗随粪便很快地排出体外,失去其免疫作用;如腹泻为病毒感染所致,则可产生抗体,影响免疫效果;
9. 有对鸡蛋过敏的宝宝则不宜接种麻疹、麻风腮、防感灵等疫苗。
(八)不能接种疫苗的宝宝怎么办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部分宝宝因属疫苗接种的禁忌症而不能按时接种上疫苗,家长十分担心这样宝宝会更容易被传染上传染病。实际上只要在宝宝所处相应的人群中有85%的人接种了相应的疫苗,就如同在人群中形成了一个免疫的保护屏障,对那些没能接种上疫苗的宝宝来说,无形中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九)接种疫苗后宝宝就一定不会再得相关的传染病吗
--不少家长认为,只要宝宝接种了疫苗就算进了保险箱,肯定不会再患相关的传染病。其实不然,因为任何疫苗进行免疫接种后都不能保证其免疫保护率达到100%。接种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被接种者本身机体免疫功能的问题、疫苗的免疫原性、接种疫苗的剂量不足、接种技术等等都会影响到疫苗的免疫接种率,使机体虽接种了疫苗但并不能产生抗体或抗体水平过低,起不到保护机体的作用,所以尽管宝宝接种疫苗了也不能绝对地保证宝宝不患相应的传染病,平时还是应该注意做好防护。
(十一) 如何选择计划外疫苗
--目前,我国已有七种疫苗被纳入免疫规划程序之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三价糖丸疫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流行性乙型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这些疫苗是国家要求儿童监护人必须为其所接种的疫苗,疫苗本身是免费的,如家长拒绝为儿童接种,一旦出现疾病,家长需负法律责任。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扩大免疫规划的实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疫苗不断问世如:肺炎疫苗、HIB、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水痘疫苗、防感灵等。这些疫苗为自费疫苗,非国家要求必须接种的疫苗,由于其尚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程序,这部分疫苗即称为计划外疫苗。因此,应采取自愿原则,可有选择地进行接种。
那么,监护人又应如何为宝宝选择计划外疫苗呢?
1.按照生活环境的需要选择接种计划外疫苗
--考虑到宝宝具体生活环境的需要,如宝宝将于近期入园,可提前一个月接种水痘疫苗。因为水痘较易在群居的环境中迅速传播;如宝宝经常会有在外就餐的机会,最好及时接种甲肝疫苗;
2.按照家庭实际的经济状况选择接种计划外疫苗--考虑家庭实际经济状况,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但孩子又需要接种时,当同一种疫苗既有国产又有进口疫苗时可选择国产疫苗,因为国产疫苗相对进口疫苗要便宜些;或同一种疫苗可有多种免疫程序时,可选择最简单的一种,如:HIB有三种即6个月以内接种三次、6-12个月接种二次、1-5岁只接种一次三种免疫程序,可选择最后一种,这样既节约了家庭的经济支出,又达到了预防疾病的目的;
3.掌握各种疫苗的特性、适应证及禁忌证--以便正确为自己的孩子选择疫苗;
4.按照孩子的身体素质为孩子选择接种计划外疫苗--考虑孩子的身体素质,如孩子机体抵抗力较低,平时极易患病,可在适宜的年龄段,为孩子选种防感灵(预防流感)、肺炎疫苗。
——张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在告诉你一下。这节目也有个网站,里边也有很多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你可以上去看看。最后愿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的长大~!
www.mamabaodian.com
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一般会出现低热、呕吐、皮疹或轻度腹泻等反应,不过一般持续时间都很短,2~3天就可自行痊愈。祝宝宝能健康成长!
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只接强免的疫苗。
以下是国家规定强免的疫苗(2006年3月1日执行):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转帖:2008-03-10 14:26
我宝宝于2008年2月28日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教化社区医院口服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20010002,生产的批号为20070801,生产日期为20070808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LIVE ROTAVIRUS VACCINE,ORAL)罗特维,3ML(1人用剂量)。此疫苗为计划外疫苗,社区医院推荐春季给孩子服用,预防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胃肠疾病。
在取药时,社区医院没有对该药的详细注意事项交代明确,说没有什么不良反应,并让家长带回家给孩子服用,还说只要当日内服完即可(低温保存),事实是该药需要一小时内用完。结果孩子在家里按药物说明书服用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24小时内呕吐9次,并出现嗜睡、精神状态差、排尿少等症状。我们向社区医院咨询过去是否有类似情况出现,答复是没有,在确认孩子没有发烧后,答复48小时孩子症状就可消失。在又向疫苗厂家不良反应监测电话咨询后,得到该活疫苗因个体差异而反应不同,3-4天不良反应基本消失,不需就医的答复,我们才稍稍放心一些。3月1日宝宝的呕吐已经消失,但食欲、精神状态仍很差,仍有嗜睡的表现。3月2日去医院开了培菲康,吃了两天有点起色,但是还是不太爱吃辅食,就想吃母乳。3月9日,宝宝又出现嗜睡、乏力、出虚汗的症状,3月10日去看了中医,又验了血常规和微量元素,血色素略低、白细胞略高,诊断为肠道功能失调、还检查出了鹅口疮(口腔菌群失调),抓了中药,但愿吃了会好起来。
我的宝宝一向身体不错,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到现在差一周就满10个月了,辅食一直吃得很好,平时非常淘气,白天上下午分别只睡半小时,晚上还睡大觉,自从吃了这个疫苗生活节奏全部乱套,体质也不好起来, 所以在这里发帖子就是想说,不是所有的自费疫苗都要打,孩子不一定受得了,不打也不一定以后会得病,我们太相信科学了,结果不太成熟的科学技术可能戏弄我们。这种轮状病毒主要会引起轮状病毒感染,症状就和胃肠炎差不多,因为没有特效药,病程可能需要9天左右,往往由于腹泻和呕吐造成脱水而危及孩子生命。在发达国家发病很多,所以我们国家近年来也开始重视起来,国产疫苗是2000年左右才投产的,因为发病多在春夏秋3季,所以3个月-2岁的宝宝在冬季或春季都有可能被推荐服用。还是平时多注意消毒和增强孩子的体质吧,不要轻信计划外的疫苗!大家引以为戒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