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马牙脱落会噎住宝宝吗

时间: 阅读:12300
马牙脱落会噎住宝宝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10-13 21:08:58

马牙脱落一般是不会噎住宝宝的,而且马牙吃到肚子里也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引起不舒服的感觉。

在宝宝生长马牙期间,一定要做好宝宝的口腔卫生清洁工作,不要引发细菌感染。在婴儿生长马牙期间,母亲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通过奶水喂养给宝宝,帮助宝宝提高身体的抵抗力。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1 23:23:03

    宝宝长马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长得像马的牙齿而得名。虽然名字听起来有点吓人,但其实它并不是实质性的骨,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本文将为新手爸妈介绍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及时就医的注意事项。
    ?切勿强行去掉马牙
    新生儿口腔卫生不够好,如果使用工具弄掉,可能会引起破溃的部位发炎,并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因此,切勿强行去掉马牙。
    ????建议就医
    如果马牙比较大,影响宝宝吃奶,可以用口腔专用消毒液消毒后,用消过毒的针挑破,放出里面的液体。但是,如果无菌意识不强,反而会造成宝宝不必要的伤害,所以建议父母带宝宝去医院,让医生处理。
    ?马牙自行恢复
    一般来说,马牙在宝宝3个月后可以自行恢复,所以父母不用太在意。但是,如果马牙自己破的时候,一定要立刻给宝宝清洗口腔,然后带宝宝去医院消毒。
    ?鹅口疮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马牙和鹅口疮有区别。最简单的方法是拿棉签擦拭,如果能擦拭掉的,则为鹅口疮,需要带宝宝到医院及时就诊。
    ?正确的护理方法
    对于宝宝的马牙,新手爸妈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注意正确的护理方法和及时就医,宝宝很快就会恢复健康。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11 23:23:03

      首先、当然是要持续地保持乳牙洁净。

     从6个月开始就要给宝宝“刷牙”,具体的做法是:父母用干净的纱布包住自己的手指,沾点凉开水,帮宝宝清洗口腔,洗去牙齿及牙床上的附着物,这种口腔护理方法一般要持续至宝宝两岁,直到宝宝的乳牙全部萌出。特别是喂奶之后一定要帮他及时清洁口腔,若是清洁不及时,导致奶中的糖分附在牙齿表面,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酸,造成牙齿脱钙形成蛀蚀,时间一长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弥漫性腐败性龋齿。

     特别是不要在宝宝熟睡时喂奶,因为这样不但容易患奶瓶性龋齿,而且宝宝意识不清时,很可能会因宝宝口咽肌肉协调性不足而造成呛咳等危险。

      其次、留意宝宝乳牙的健康,定期上医院做检查。

     千万别以为乳牙始终会掉的,所以无需关心它是否成为龋齿。一旦宝宝表示牙疼、对冷热食物或饮料有不适的感觉、牙齿磕掉一些等等,那么就代表着宝宝牙齿可能成为虫牙,牙齿受损了。那么必须赶紧带到医院检查和治疗。当然,定期上医院检查能更好预防牙齿疾病。若是宝宝乳牙长成了龋齿,会直接影响到恒牙的发育,如乳牙龋齿特别严重的`话,会影响到乳牙牙根根尖部位,也必然会影响到恒牙的发育,导致牙齿形态畸形,最严重的还会继发成牙髓炎、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等较重的牙病。千万别掉以轻心。

      第三、留意颌骨的发育。

     每位父母都希望宝宝日后能有一副整齐洁白的牙齿。那么当你发现孩子乳牙排列不整齐的时候,那就要非常注意了。这个主要是颌骨发育不良,颌骨长度不够造成的。乳牙拥挤应及早治疗,运用矫治器扩大牙弓,排齐牙齿。一般4岁以上的宝宝就能接受治疗,早期的预防性矫治对预防恒牙排列不齐非常有效。另外,需要提醒年轻的父母,应该适当给宝宝吃一点粗粮,咀嚼运动有利于颌骨的发育。

      第四、留意宝宝乳牙萌芽时的反应。

     一般宝宝长乳牙时都会伴随轻微发热,乱咬东西。为防止乳牙萌出期的宝宝乱抓乱咬,你可为他准备固齿器,食用胡萝卜、苹果等有硬度的食物,但要小心宝宝一下子咬太多而噎住。还得特别注意“马牙”的处理。

     胎儿在6周时,就形成了牙的原始组织--牙板,而牙胚是在牙板上形成的,以后牙胚脱离牙板生长为牙齿,断离的牙板被吸收而消失,有时这些断离的牙板形成一些上皮细胞团,其中央角化成上皮珠,有些上皮珠长期留在颌骨内,有的被排出而出现在牙床黏膜上,即为“马牙”。“马牙”一般没有不适感,个别宝宝可出现爱摇头、烦燥、咬奶头甚至拒食,这是由于局部发痒、发胀等暂时不适引起的,一般不需做任何处理,年轻父母不用担心,随着宝宝牙齿的生长发育,“马牙”会被吸收或自动脱落的。千万记得,不要用未曾消毒的物品去接触或处理“马牙”。

     健康的乳牙可保证恒牙的正常发育和引导恒牙正常萌出。所以为了保障宝宝一生的牙齿健康,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好好地呵护宝宝重要的乳牙。

     宝宝到了长牙期,可能会伴随出现各种症状,如果爸爸妈妈没有事先了解,可能会不知如何应对,以下是宝宝出乳牙的常见问题。

     宝宝长乳牙牙龈红肿 宝宝长牙爱咬东西 宝宝长牙流口水 宝宝萌牙困扰

      1、爱咬手指或硬物

     宝宝萌芽时爱“啃”东西,是牙齿萌出刺激牙龈引起的。家长无需禁止宝宝咬东西、啃手指。可购买咬牙胶磨牙饼条回来让小儿咬。通过咀嚼硬度适中的咬牙胶或磨牙饼条,既锻炼咀咬的动作,提高牙齿的坚固性,又能减少幼儿出牙时的不舒服感觉。但家长需要注意选择质量好、易于小孩抓握的产品。同时需要多关注孩子,这个期间不要让宝宝随便拿东西往嘴里放,尤其是容易发生误吞而引发窒息的小件物品。

      2、牙龈红肿、发痒

     牙齿萌出要穿破牙龈黏膜,会对牙龈造成刺激,出现牙龈红肿、发痒的症状,但正常情况下不会很重,等到牙齿都长出来后自然会消失。不过,家长在这段时间需要注意加强幼儿口腔清洁,可用经煮沸过的棉纱布包裹食指伸入宝宝口内清洁,特别是清除进食后留在口腔内的食物残留物和牙齿周围的牙龈组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晚上睡觉之前一定要彻底清洁口腔,让孩子保持口腔干净入睡。随着牙齿的陆续萌出,可以用指套牙刷帮助刷牙。如发现牙龈出血、口腔有臭味,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宝宝长乳牙牙龈红肿 宝宝长牙爱咬东西 宝宝长牙流口水

      3、口腔黏膜发炎

     萌芽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牙龈痒的刺激,容易出现磨咬牙齿、牙龈。而另一方面,萌出期牙龈红肿又易被磨破。如果宝宝的免疫力较弱,口腔里原有细菌就会大量繁殖、侵袭,引起口腔黏膜发炎,甚至出现小溃疡。翁志强建议,天气好时,要多带宝宝外出晒太阳,吸收新鲜空气,以增强免疫力,同时有助于钙的吸收。每次进食后,想办法让宝宝喝口水或帮助清洁口腔内残留食物,避免食物残留助长细菌繁殖,如果发现宝宝口腔黏膜溃疡疼痛,要尽快就诊。

      4、流口水

     宝宝在萌芽期会流口水,相信许多家长并不陌生。为什么会这样呢?翁志强解释,牙齿的萌出会刺激牙龈的神经末梢,增加唾液的分泌。尤其是在宝宝睡着后,吞咽减慢,流口水的情况就更明显了,建议家长要用软棉布围好或及时擦干流出的唾液。嘴周经常受到口水“侵袭和浸泡”的皮肤,可适当涂抹润肤霜进行保护。但家长需要注意宝宝是否出现牙龈红肿、口角皮肤糜烂等情况。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3-11 23:23:03

    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

     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新生儿特别容易出现一些非常吓人的症状,那么你知道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都有哪一些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来看看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吧,希望能帮助到你。

      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1

      1、体重下降

     过分妈妈会发现孩子出生的最初几天体重会明显下降,多数较出生时的体重降低10%左右。这是由于出生后孩子脱离了原有的环境,加之需要排出粪便、羊水等多种物质,所以体重自然下降了。一周后体重就会逐渐上升,所以妈妈爸爸们不用太着急。

      2、黄疸

     大家知道在未出生前,孩子们需要期待来获得氧气,因为那个环境相对较易缺氧,所以体内的红细胞也相对较多。等孩子出生后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所以红细胞暂时不用那么多,所以需要分解。

     一般在出生2至3天后,大概4/5的孩子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的现象,这是比较正常的,几天后就会消失,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不过如果黄疸一周后没有消退,或者伴有其他症状,有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3、马牙

     新生儿出生时,或者出生后4至6周,他们的口腔上腭中线两侧和齿龈边缘会有一些黄白色的颗粒状物质,特别像新生的牙齿,这叫做马牙,也可以叫做皮珠。这情况下,这种马牙会自动消失,即便是没有自动脱落,也不会太大妨碍,不需要进行治疗。

      4、乳房增大及假月经

     宝宝出生一周后会有乳腺的肿胀,甚至会有乳汁的分泌,有些宝宝也会有下体出血,类似月经。与孩子所处的激素环境有所改变,一般2至4周会自行消退,新手爸妈们不需要太紧张。

      5、胎痣

     新生儿出生的时候,脸上前胸后背腿部可能会有一些痣或者胎记,这是特殊色素沉着所致,一般来说,等稍微大一些就会自动消退,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更不必用针刺,以免发生感染。

      6、粟粒疹

     新生儿在他们的鼻子额头以及脸颊等部位会出现很多黄白色、针尖样的小疹子,这是由皮脂腺堆积而成的,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后续会自主慢慢消失。

      7、红斑

     除了疹子外,有的新生儿在头面部、躯干和四肢,也会出现大小不一,边缘不是很清晰的斑丘疹。这种情况多数会在一般1至2天迅速消退,不必太过紧张。

      8、螳螂嘴

     新生儿他们的两侧脸颊不有两个小凸起,就像螳螂的嘴巴一样,这在医学上是有两块脂肪垫组合而成,大部分人称为螳螂嘴,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等到孩子平时吃奶后就会逐渐消失,家长不必太在意。

      9、易受惊吓

     新手爸妈们发现孩子似乎特别敏感,一听到风吹草动总会惊一下,于是有些担心孩子会不会吓到了?其实不必太过担心,由于孩子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所以就会较为敏感,在日常中,只需要用舒适的不将孩子包裹好即可,不必有太多其他措施。

      10、脐带处潮湿

     在爸妈发现新生儿的脐带剪落处总会潮湿,有些担心会不会有炎症?其实新生儿脐带在身后都是湿润的,一般4至5天就会自然干燥脱落,所以不必太过担心,只需要正常清洁就可以。如果长时间有渗液,或者有黄褐色液体,多数表示已经感染,要及时就医。

      11、打嗝

     主要表现为孩子频繁打嗝,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膈肌的控制力不佳,如果遇到冷空气以及快速进食等刺激,就会出现打嗝等症状,随着神经系统发育,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的。

      12、溢乳

     这种情况比孩子的胃处于水平位,而且贲门括约肌控制不佳有关,随着孩子的发育,这种情况会逐渐消失。不过家长们还是要注意一下,为了防止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每次喂奶时都要采用垂直位置,吃完奶以后也要垂直抱一会儿后水平放下。

      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2

      【肚子圆鼓鼓】

     相信很多宝妈在生完孩子以后,会发现宝宝的肚子有点鼓鼓的,大大的,当宝宝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要担心,这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情况,等宝宝长大一些,圆鼓鼓的肚子就会变平坦的。那么宝宝在刚生下来的时候肚子是鼓的呢?

     其实是由于宝宝的腹壁肌肉尚未发育成熟,却要容纳和成人一样多的内脏器官,所以宝宝的肚子常常会看起来鼓鼓胀胀的。另外由于宝宝的肠胃功能还尚未发育成熟,比成人更容易胀气,这就导致了他们的肚子看起来比大人的要更圆一些。

      【总是用力的“抻”胳膊和腿】

     不知道你家宝宝有没有这种状况,刚出生的时候总是会用力的伸伸胳膊或者蹬蹬腿,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理所应当的认为宝宝是哪里不舒服了,其实还真不是,这对于新生宝宝来说是很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宝宝在用这种方式为自己排气,由于新生宝宝的肠道发育并不完善,极易发生胀气,肚子胀气的宝宝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宝宝这种“抻”来“抻”去的运动方式也有利于胃肠蠕动,加速胀气的排出。

      【紧紧攥着小拳头】

     很多刚刚出生的小宝宝总是习惯性地紧紧攥着小拳头,即使是在睡觉的时候也不松开。但是随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屈肌的力量要更加强于伸肌。

     大约在宝宝三四个月左右的时候,神经系统的逐渐发育成熟,二者力量会逐渐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到那时,宝宝的小手就会自然地松开了。

      【便便时憋红脸】

     生活中每次小宝宝便便的时候都是涨红着小脸蛋,表现出非常吃力地样子,很多新手妈妈会以为宝宝是不舒服了,其实这也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由于刚出生的小宝宝的结肠和肛门括约肌的排泄功能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在排便的时候很费力,但这其实不需要担心,随着小宝宝一天一天的长大,排便就会越来越顺畅了。

      【有时候看不到东西,新生儿视力差】

     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有时候是看不到眼前的东西,这也让很多爸爸妈妈内心感到很是着急,但是对于新生宝宝来说视力差也是一个正常现象哦,因为刚出生的宝宝眼睛发育并不成熟。

     这个阶段的小宝宝虽然是可以追着眼前的物体看,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视力也只有成人的1/30,而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这种情况随着宝宝的成长也是会慢慢改善的。

      【全身脱皮】

     小宝宝在出生7/8天的时候身体就会开始进行脱皮,很多新手妈妈会以为宝宝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但其实这也只是新生宝宝的一种正常生理过程,原因是宝宝出生以前,泡在子宫的羊水里面,温暖湿润。

     而出生以后,外界环境干燥,加上新出生的宝宝皮肤比较娇嫩,而此时的宝宝新陈代谢又比较旺盛,所以皮肤才会容易出现干燥脱水。这种现象一般会出现在宝宝出生后的1~3周,遇到这种情况的爸爸妈妈不必太过担心。

      新生儿常出现的症状3

      脱皮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的2-3个月以内,不过只是轻微的皮屑而已,只要宝宝平时的饮食睡眠精神没问题的话,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新生儿宝宝最外边的一层皮肤叫做表皮角化层,因为发育还没有完善,十分薄弱,所以容易脱落,一般过段时间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妈妈不用太担心。

      溢乳

     很多妈妈表示,自己宝宝在吃完奶之后,很多乳汁通过嘴角流出来,以为是宝宝胃部不舒服了。这个妈妈也不用太担心,对于新生儿来说,宝宝的幽门还没有完全闭合,所以乳汁容易出现反流的情况。妈妈可以在喂完宝宝之后,轻轻拍打宝宝的背部,排出体内的空气,打个嗝就好了。

      睡觉发出呼呼的声音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宝宝睡着之后,鼻子总是发出一些呼呼的声响,这时候妈妈就感觉是不是宝宝感冒堵塞鼻子了,就抱着宝宝往医院跑。其实主要是因为婴幼儿宝宝在呼吸的时候,喉软骨十分脆弱,所以呼吸的时候容易发出这种声音,随着宝宝慢慢长大会慢慢消失,别一紧张就往医院跑。

      牙床上出现小白点

     也有不少细心的宝妈会发现宝宝的牙床上突然出现很多小白点,一般都会误认为是“马牙”,怀疑是不是宝宝上火了,也不知道要不要挑破。其实这种情况,不需要挑破,挑破之后反而容易上火,这些小白点其实只是宝宝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结缔组织而已,不用太担心,对宝宝没有太大的影响。

  • 离亭燕
    回复
    2024-03-11 22:22:53

    马牙是在孩子的口腔上腭中线以及齿龈部位出现的黄白色小颗粒,和米粒大小差不多。马牙是一种生理状况的,它会自然消退,家长发现孩子有马牙不要进行任何处理,千万不要用针或者其他东西挑破,否则会引起感染,如果孩子觉得不舒服可以到医院处理。

    马牙一般都是出现在新生儿的身上,主要是出现在宝宝的口腔上颚中线和牙龈部位,看起来像白色的米粒。这是一种特殊的生理现象,不是病理性的,因此家长不要着急,不要以为这是一种病症而着急解决,其实马牙一般是不用进行治疗。

    从医学上分析,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者粘液腺分泌物积聚而形成的。一般会自己消退,家长千万不要随意进行处理。有些婴儿在出生四到六周的时候会出现这种马牙,它其实不是真正的牙齿,而且它的内部结构也不像牙齿,也没有咀嚼功能。马牙一般不会引起宝宝有什么不适感,但有些宝宝会出现烦躁、厌奶等情况,这个可能是因为马牙发痒引起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状态,而且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有些家长不知道,以为马牙会影响孩子吃奶,因此用针把它挑破,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做很容易会引起感染发炎,因为宝宝的口腔粘膜是很脆弱的,而且抵抗力也很低,如果发生细菌感染就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败血症,因此家长千万不要随意用针挑孩子的马牙。
    如果孩子的马牙较大,影响宝宝吸奶,可以到医院进行处理,马牙并不会影响乳牙的发育和萌出,一般马牙在宝宝几个月的时候就会自己掉落,而且即使马牙不会掉落也不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所以家长不用担心,不要随意用手去弄,更加不要用针挑。
    宝宝的马牙不是病,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脱落,大多数都是不需要特别进行处理的,如果觉得马牙太大影响了宝宝吃奶,可以到医院进行处理,用针挑或者用盐水擦破马牙等民间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会导致很多严重的后遗症。宝宝在吸奶的过程中牙床会和马牙摩擦,这样也会导致马牙脱落,所以家长不用担心。

马牙什么时候消

马牙怎么分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