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

时间: 阅读:4749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17 08:00:34

小儿疝气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腹部胀气、疼痛等,而且还有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止的情况。

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也可以通过腹腔镜手术等相关的手术进行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半夏
    回复
    2024-03-28 19:19:17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又称“脱肠”。疝气一般是由于人体器官异味所引起,会影响人体的消化系统,导致患儿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消化差等症状。

    小儿疝气的原因

    小儿疝气俗称“脱肠”,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疝气在婴幼儿中的发生率为4%左右,一般多见于男宝宝,早产儿发生疝气的几率更高。

    小儿疝气的原因:

    在妊娠期,胚胎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或子宫圆韧带的固定。但有些孩子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反而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斜疝,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网膜,卵巢,输卵管等进入此鞘状突,即成为疝气;若仅有腹腔液进入阴囊内,即为阴囊水肿。有些男孩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当然,女孩也可因腹壁薄弱形成斜疝,只是发病率非常低。

    有些孩子由于脐部发育缺陷脐环未闭合,或脐带脱落后脐带根部组织与脐环粘连愈合不良,在腹内压力增高的情况下,网膜或肠管即经脐部薄弱处突出形成脐疝。

    除了先天原因外,一些后天因素,如孩子咳嗽、打喷嚏、啼哭或排便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等原因都会引起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的症状

    有些家长会发现孩子的脐部有一个向外突出的核桃般大小的球形肿物,肿物柔软且顶端有瘢痕,这就是脐疝,是由于疝气造成的。 小儿疝气的具体症状表现如下:

    1、小儿疝气的发作时间可能在出生后几天或几个月,甚至有些孩子在4、5岁之后也会发病。

    2、小儿疝气一般是由于用力咳嗽、排便、排尿、哭闹、剧烈运动等引起,孩子的腹股沟有突出块状肿物,肿物在用手按压、孩子安静时或平躺睡觉时就会消失或忽隐忽现。

    3、孩子的肿块摸起来很柔软,在按压肿块时常会伴有咕噜咕噜的杂音,这多是由于小肠脱出造成的,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也可能会脱出导致脐疝。除了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之外,有些孩子还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也有些可能会变得易哭、不安等。若疝气严重会导致孩子行动不便。

    4、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5、小儿疝气如果久拖不治疗就有有可能出现嵌顿疝,一旦出现嵌顿疝就容易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健康。


    小儿疝气的治疗

    小儿疝气复发性强,病情严重的话要通过手术手段进行治疗。因此,家长若发现孩子出现疝气症状,需要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切勿耽误病情。

    若患儿脐疝较小,一般可在2岁前自然痊愈,只需在患儿脐疝处贴胶布或缠绕弹性腹带来治疗;但若脐疝较大,患儿2岁后仍未痊愈,则需要通过手术手段,开刀治疗。

    鉴于小儿疝气很少发生嵌顿,可先予非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一般针对直径小于1.5cm的较小的脐疝,这些脐疝多数在2岁内可随着发育腹壁增强能自愈。

    弹性腹带法:此法对新生儿、小婴儿尤为适用。可白天佩带弹性腹带,睡觉时松下,并经常调节松紧度。这方法操作较简便,既防止脐疝过分膨出,又保证孩子饮食入量和腹部发育弹性。

    胶布粘贴法:取宽约5厘米、长度超过病儿腰围6-10厘米的医用胶布,一端前约5厘米剪成舌头样,另一段中间开横口以便让对侧插入。插入后,贴有胶布的腰背部可内垫纱布。

    粘贴时必须适度贴紧,并使疝囊空虚或呈内陷状态。一般1-2周更换1次,可连续贴用3-6月。外围可加弹性带(松紧带),防止胶布滑脱。由于胶布粘贴有一定的难度和合并症以上操作应由医务人员完成。

    2、手术治疗:

    若患儿已满2岁但小儿疝气尚未痊愈,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通过以上手段均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具体症状,咨询医生意见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 景天
    回复
    2024-03-28 19:19:17

    疝气一般指小儿腹股沟斜疝,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大部分在出生后数月开始出现,也有刚初生的婴儿发病的。
    ?症状
    小孩哭闹,腹股沟的一侧鼓起一小包,有的似大枣大小,有的似核桃大小,摸起来很硬,触痛明显,有的降入阴囊底,当小孩平卧或睡着了,包块可还纳腹腔,但如站立,哭闹,腹腔压力大时,包块可再次出现。
    ?治疗
    可复性疝一般手术在2岁左右或儿童期。但有一点家长不可忽视,就是嵌顿疝,当小孩腹股沟或阴囊出现肿块,经平卧、挤压不能还纳腹腔,患儿哭闹不止,一定必须马上到医院,请医生检查是否嵌顿,如是嵌顿,需马上手术。不然,时间长了,肠子会出现坏死或梗阻,需要肠切除。
    ?禁忌
    新生儿患疝气千万不要手法复位,因为新生儿肠壁较薄,过力挤压易使肠子穿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28 19:19:17

    疝气是什么?
    “疝气”即人们常说的“小肠气”,多指腹腔内组织经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孔道或薄弱区向身体表面的突出物,医学上称“腹外疝”。患者常见腹股沟(大腿根部、小腹下方)、腹壁、肚脐、阴囊等处凸起一包块,按压、平躺消失,久立、行走、劳累、儿童哭闹、用力咳嗽时症状明显。伴有不同程度酸、胀、痛感,也有部分患者无疼痛不适感。疝的组成疝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组成部分:疝环:即腹壁薄弱或缺损部位的人口处;疝囊: 是腹膜壁层经疝环突出的囊;疝内容物:常见为小肠,其次是大网膜,有时腹膜间位器官如盲肠等,亦可滑入疝囊。一般来说一是腹部先天性均发育薄弱和异常或者腹壁手术切口感染,手术后愈合的斑痕病理改变;二是腹内压力过高,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原因(如婴幼儿啼哭,成人的超负荷持重,腹内巨大肿瘤,妊娠等,挤压腹腔内器官从薄弱处脱出等诸多因素),病理因素则见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前列腺肥大、增生致排尿障碍等,此外还有肝腹水均可造成腹压持续增高,以上因素均可诱发疝的形成或造成疝气术后复发。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其病因多属寒邪内侵,中阳受困;心肾阳虚,阴寒内生及气机执行不畅;血行阻滞不畅等,病因较为复杂。疝气无论位于何部位,都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影响,同时还会产生心理上不必要的负担。随着时间的久远,疝包块可渐渐增大。如长期巨大腹股沟斜疝的患者,仅平时行走会出现坠胀不适外,岔开腿及不能直腰行走的姿势,本身就与正常同龄人产生了差别。如果疝出现莰顿(小肠卡在疝环口处)或绞窄,可出现剧痛、恶心、呕吐,肠管则可因缺血、渗液、坏死而出现严重的甚至是危及生命的后果。所以,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预防不测,及早治疗疝气是必要的。疝气的种类常见的疝按解剖学分为:腹股沟直疝;腹股沟斜疝;股疝;脐疝;切口疝(又分腹壁切口疝、会阴切口疝,即术后复发疝;水疝(鞘膜积液)及较为少见的白线疝; 闭孔疝、腰疝、 半月线疝。按病理及临床表现分为:可复性疝;难复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疝的治疗方式目前有哪些?手术治疗:分为传统“疝修补术”“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和其它各种型别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效果一般见效较快,术后卧床一周至两周可下地活动,但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观察,术后存在较高的复发率,尤其是老年患者,伴有各种内科疾病,如心脏后室壁瘤伴心率不齐、慢性白血病、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帕金森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长期便秘、前列腺肥大增生,以及体质因素等,使患者不得不面对手术并发后遗症、术后恢复期的自理及护理同时,仍难以解决术后复发的难题。有些患者,术后一年、多年后仍旧发生疝疾,更有甚者数月后再进行二次、三次手术,最后仍失败。此类情况目前在临床上仍较为普遍。区域性硬化剂注射(打针)疗法:近年有专家论。因该注射物为不明医用矽胶,类似于填充材料;通过近几年医院临床应用。常出现硬块形成,难以被身体吸收,时间较久硬块仍未消失,同时亦可滑动、移位,属体外异物副作用大。保守治疗方法:该方法系依据祖国中医学内病外治理论(内病外治是祖国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中区域性外敷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其优点是效果稳定、无痛苦,且无副作用。疝气的治疗亦可在区域性施以压力,以一定的物理压迫作用,控制疝内游离物的滑动、脱坠、持续性控制,以减少疝内容物对疝环口的冲击。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有效控制疝环口扩大,平缓有效地进行治疗,如以往中医对婴幼儿疝疾患者的治疗,是通过长时间捆绑布带,在患处垫以纱布裹硬币或棉球,促使疝环口自愈。也有部分患者通过此方法最终摆脱疝疾,但因该布带捆绑时间很长......
    疝气是什么意思 20分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就像我们的衣服破了一个洞,里面的东西漏出来了,必须尽快进行修补,并且要不留痕迹,美观。疝气也是如此,必须选择好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时间,才能修补好,防止对生命造成威胁。

    微创可视细胞支架术,治疝气,不错
    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即人体组织或器官一部分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人体间隙、缺损或薄弱部位进入另一部位。俗称“小肠串气” ,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气多是因为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过肥、用力排便、妇女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工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手术疗法有疝修补术、疝补片修补术、疝腹腔镜修补术三类 疝修补术: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 疝补片修补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疝腹腔镜修补术:是通过腔镜完成疝补片修补术

    疝气什么意思啊
    你好,疝气,俗称小肠气,是因为腹股沟发育不良或者肌肉力量下降,导致腹腔里肠道下滑到腹股沟,形成腹股沟肿块,时间长了会肠道不易回纳到腹腔,严重者发生嵌顿疝,引起肠道坏死。建议你不要大笑,咳嗽等,以免引起腹压增高导致肠道下滑到腹股沟形成疝气,用疝气带等保守治疗效果不肯定,一般可考虑手术治疗。祝你健康!
    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疝气很常见,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可能会患有疝气。疝气最害怕拖延治疗,否则对身体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成人疝气治疗可选择手术治疗,而婴幼儿和不宜手术的老年人可用疝气带保守治疗,我儿子用过曲善宝疝气带,还是挺好的,我认为比手术要安全很多。
    疝气是什么病
    疝气又叫做小肠气,一般都是因为咳嗽,便秘,生气,或者做了比较重的体力活,引起了腹腔压力增高冲破了疝环腹膜,而小儿的疝气主要是因为经常哭引起的,这种病比较常见,而且很容易发病,得了疝气早期的时候因为症状不明显,所以经常被忽视,如果放任病情严重的话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如果没得到及时治疗甚至会出现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安全。
    疝气是什么病
    哈尔 滨市 老 年医院 - 外科 ( 疝 气) 提 醒您: 你 好, 疝 气是指明 显 任 何脏器或 组 织 离 开 了 原 来 的 部 位或 缺 损孔 隙 进 入 另 一 部位 俗称 “小 肠 串气 ” 。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28 18:18:07

      小儿疝气是小儿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同时小儿疝气也会危害到患者的消化系统,使患者厌食、体质变弱。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小儿疝气保守治疗方法,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症状:

      1.小儿疝气有可能会在出生后数天、数月或数年后发生。

      2.通常在小孩哭闹、剧烈运动、大便干结时,在腹股沟处会有一突起块状肿物,有时会延伸至阴囊或阴的唇部位;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自行消失。

      3.一旦疝块发生嵌顿(疝气包块无法回纳)则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厌食或哭闹、烦躁不安。

      4.小儿疝气发病初期,当幼儿平卧安静时肿物可消失;随着腹内压力的继续增高,肿物可下降到阴囊里。这时如果能解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并让患儿平卧,或轻轻地将肿物往腹腔方向推送,肿物则可通过睾丸下降时的那条通道返回到腹腔,肿物消失,这种情况称为可复性疝气。

      5.如果肿物不能返纳腹腔,就会出现腹痛加剧,哭闹不止,继而出现呕吐、腹胀、排便不畅等肠梗阻症状,在腹股沟或阴囊内可见椭圆形肿物,质地硬,触痛明显;嵌顿时间久者皮肤可见红肿,若长时间肠管不能回纳则有可能出现肠管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治疗方法:

      1.小儿疝气不能等.

      小儿疝气一般在小孩出生后很快就会发生,发生率较高。当孩子哭闹、奔跑等用力过猛的情况下就会在阴囊/阴的唇上方看到包块,安静后又消失,因此有些孩子发病很长时间家长还不知道。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留下终身的遗憾。 小儿疝气一般不会有明显不适。一旦病情发展,肿块下坠接近阴囊/阴的唇,就会造成孩子活动及行走不便,严重时会发生嵌顿不能还纳,甚至威胁生命。同时,一旦发生嵌顿,孩子往往会承受不少痛苦。

      2.若发现孩子无故反复哭闹,家长要检查一下有无疝气的发生。发现疝气后,要尽早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3.幼儿疝气病的治疗

      a.小儿疝气患者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便秘,生气,剧烈运动等。

      b.疝气患者应注意休息,坠下时,用手轻轻将疝气推回腹腔。

      c.疝气患者应尽量减少奔跑与久立,久蹲,适时注意平躺休息。

      d.疝气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功效的食物如扁豆、山药、鸡、蛋、鱼、肉等。

      e.稍大一些的幼儿疝气患者,应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体质。

      除少数婴儿疝气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能自愈。随着病情的拖延,疝气包块逐渐增大,会给治疗带来难度,并且,腹股沟疝气容易发生嵌顿(疝气包块被卡住无法回纳)和绞窄,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小儿疝气均应尽早接受彻底的治疗。

      手术是小儿疝气最好的治疗方法。一般皆以全身麻醉,采高位结扎的.方法,手术安全且时间不长。若有疝气发生,宜早日治疗,以免疝气囊之内容物发生箝闭,增加手术的困难与生命的危险。至於阴囊水肿,则可观察至一岁,若无消失再行手术治疗;惟须小心追踪检查,注意疝气形成的可能性。

       同时手术后要对宝宝做好护理:

      1.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

      2.注意休息,坠下时,可用手按摩,推至腹腔。

      3.尽量减少奔跑与站立过久,适当注意休息。

      4.适当增加营养,平时可吃一些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扁豆、鸡、鱼、肉、蛋等。

      5.大一些的儿童适当进行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

       预防:

      1、由于疝气可在婴儿期发生,故应在该时期经常注意观察孩子的腹股沟部或阴囊处,是否肿,或是否存在时隐时现的块物,遇有疑问及时请教医生。

      2、虽然患疝气的较多为男孩,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

      3、婴儿期不要将孩子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孩子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

      4、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孩子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孩子用力解大便。

      5、不要让孩子大声咳嗽,患咳嗽的小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孩子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

小儿疝气的症状

小儿疝气的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