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如何认识早产儿救治

时间: 阅读:2144
如何认识早产儿救治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10-14 03:40:40

早产儿救治一般情况下是早产儿在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出生。早产儿在出生以后要及时清理口鼻腔内的粘液,还需要结合早产儿的身体状况来进行治疗,或者是选择保温箱。

早产儿出生之后可能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出现呼吸循环障碍。早产儿在出生之后,由于身体免疫力比较弱,尽量避免较多人接触,防止交叉感染。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12 00:00:51

  • 木槿
    回复
    2024-03-12 00:00:51

    早产儿呼吸暂停怎么治

     早产儿呼吸暂停怎么治?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足月生产,不要早产,因为早产儿的身体本来就比较虚弱,相比正常的宝宝而言,对疾病的免疫力较低。那么早产儿呼吸暂停怎么治?

      早产儿呼吸暂停怎么治1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约40——50%的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出现周期性呼吸。有周期性呼吸的早产儿约半数发展为呼吸暂停。这是因为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引起呼吸调节障碍。新生儿呼吸暂停还可由缺氧、体温变化、低血糖、酸中毒等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有:

      1、原发疾病的治疗

     如能发现呼吸暂停病因者,必需对原发疾病给予积极的治疗。如纠正贫血,低血糖等。

      2、呼吸暂停的治疗

     如呼吸暂停的原因不能确定或原因确定后(如脑室内出血等)无特殊治疗者可采用下列方法;

     (1)供氧:呼吸暂停患儿都需供氧,往往由于纠正了;被认识的低氧血症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一般可选用面罩或头罩,在给氧期间需给监测氧合,应保持PaO26.65-10.76kPa(50-80mmHg)脉搏氧饱和度在90%左右,以防高氧血症。

     (2)增加传入冲动发作时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但是其缺点是需要专人守护。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早产儿呼吸暂停怎么治2

     首先告诉你如何辨别宝宝的呼吸是否正常:

      1、呼吸频率不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诊断肺炎的标准:在宝宝相对安静状态下数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危险表现:如果发现2个月以下婴幼儿呼吸≥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50次/分钟、1~5岁小儿呼吸≥40次/分钟,就说明有肺炎的可能,就要赶紧到医院诊治了。

     原因:由于肺炎时,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使呼吸膜增厚和下呼吸道阻塞,所以会引起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以及动脉氧饱和度下降,出现气急、呼吸和心率加快等临床症状,因此数呼吸对于早期识别肺炎、判断病情很有帮助。

      2、呼吸困难

     小儿肺炎时,除呼吸急促外,还有一些其他症状和体征可以帮助我们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是“三凹”。

     危险表现:吸气时肋骨与肋骨之间、锁骨上窝、胸骨上窝出现凹陷,同时还可伴有鼻翼扇动、口唇发绀等症状。

     现在大家都知道早产儿呼吸不畅是病吗得答案了吧,因为每个人的呼吸频率不同,所以对有的宝宝来说,呼吸急促并不是疾病,可是对有的宝宝来说却是很严重的一种疾病,所以要区别对待,当家长发现宝宝呼吸困难的时候要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不好的影响。

      如何预防呼吸暂停的发生呢?

     早产儿在体温过高或过低时,喂奶后和咽部受到刺激时均易发生呼吸暂停。胃内容物刺激喉部粘膜化学感受器,以及酸性溶液进入食道中段胃食道反流,可反射性地发生呼吸暂停。因此在给早产儿喂奶时必须密切观察,即使未呕吐,少量奶汁返流即可引起呼吸暂停。

     早产儿若颈部向前弯或气管受压时也易发生呼吸暂停,在护理早产儿时切忌枕头太高,用面罩吸氧时,面罩下缘应放在颊部,如放在颊下可使气管受压发生呼吸暂停。

      早产儿呼吸暂停怎么治3

     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肉张力减低。如果呼吸停止5-10秒以后又出现呼吸,不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等表现称为周期性呼吸。

     新生儿呼吸暂停期间,体内血液中氧气就减少,二氧化碳增加,病儿常同时伴有心跳逐渐减轻和明显的发绀症状,若呼吸不能及时恢复,就会突然死亡(即猝死)。引起呼吸暂停的常见原因为:

      1、低氧血症

     新生儿窒息和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炎、气胸、肺不张、动脉导管未闭、出生后的早期贫血都可造成低氧血症。新生儿血液中氧气不足时中枢神经系统因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呼吸调节不够稳定,首先表现出呼吸增快,以后出现呼吸不规则;如继续缺氧,则可能因呼吸抑制而出现呼吸暂停。

      2、异常反射或反射增强

     病儿中枢神经系统有产伤史也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新生儿的咽后壁受到吃奶的刺激、面部神经受冷空气刺激或室内环境温度过高时,均可反射性地抑制呼吸中枢而出现呼吸暂停。

      3、体内代谢紊乱

     新生儿有低血钙、低血糖、酸中毒、低血钠以及有败血症、硬肿症时,都可出现呼吸暂停。

     综上所述,上文的内容应该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心中依旧存在疑问的话,不妨继续浏览相关的文章,对此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 祝由师
    回复
    2024-03-11 23:23:4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一双好的眼睛是每个人都想拥有的事情,但是有一些早产儿会有一些异于常人的症状,比如视网膜病变,那么对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呢?下面就跟我一起来看下吧。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1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原因

      这是一种发生于早产儿的眼部疾病,医学界认为它可能和早产与保温箱中氧气浓度有关。在1970年以前,一般认为是婴儿在保温箱中呼吸过高浓度的氧气所造成,但是在精细的调整氧气浓度后,发现除了高浓度的氧气之外,似乎与视网膜的成熟度有关,因而早产被认为是主要的致病原因。早产使得血管于成长过程中受到了阻碍,而保温箱中高浓度的氧气,使得尚未成熟的视网膜上的血管收缩、阻塞,因而产生不正常的血管增生与纤维组织。

      人类眼睛视网膜上靠鼻侧的血管大约是在怀孕八个月时完全形成,但是颞侧的血管却是在出生后才完全长好。因此,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主要侵犯颞侧视网膜,此种新生血管相当脆弱而且容易出血,当玻璃体出血纤维化时,进而造成牵引性的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因为在早产儿照顾过程中,小儿加护中心一般会请眼科医师定期施行视网膜病变筛检,所以绝大部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即被检查出来。对于达到治疗标准的早产儿,目前有两种治疗方式,分别为视网膜冷冻治疗及视网膜镭射治疗。治疗原则是将冷冻或是镭射治疗施行在病变眼睛,没有血管生长的周边视网膜上。根据统计,视网膜冷冻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严重视力丧失比率达一半以上。视网膜镭射治疗是新近采用的治疗方式,不仅抑制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效果和视网膜冷冻治疗方式相同。最重要的优点是施行过程中,对后极部的治疗较为方便,眼睛较少伤害,患者痛苦大为减轻。

      因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缘故,现在进展至晚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病例已经很少。如果不幸进展至第四或第五期病变的视网膜剥离,就必须施行玻璃体切除术或是巩膜扣压术,使剥离的视网膜复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期第一期病变的特征是产生薄薄的白色线条,将视网膜前方没有血管的部分与后方有血管的部份分隔,使得在分隔线附近的血管,因受到阻碍而呈现过度分支的状态。

      第二期病变是白色线条变宽变高,进而形成粉红色的突起,视网膜上的血管生长进入到突起中,此时没有造成视网膜剥离。

      第三期病变是突起内的新生血管往视网膜外增生以及纤维化,玻璃体逐渐混浊。

      第四期病变是由于视网膜上的新生血管增生及纤维化的牵引视网膜,造成了部分视网膜剥离与结疤组织。

      第五期病变是指病变进展至视网膜完全剥离。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2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由于新生儿的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类疾病,与接受氧治疗等因素有关。虽然人们对此病已开始有一些认识,但是仍然有家长乃至非专科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所以还有很多早产宝宝因为检查的时间太晚,以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1、早产、低出生体重

       主要原因: 视网膜发育不成熟,有一个灰白色血管不能逾越的分界线,阻止血管正常生长。

      出生体重越低、胎龄越小,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

       2、氧疗

      (1)氧疗时间越长,吸入氧浓度越高,动脉血氧分压越高,ROP发生率越高,病情越重。用CPAP或机械通气者ROP发生率比头罩吸氧者高。患者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

      (2)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从而促进ROP产生,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动脉血氧分压的波动对ROP进展起重要作用。

       3、其他

      (1)各种因素所致缺氧、酸中毒(pH<7.25)、贫血、输血、高胆红素血症、高钠血症、低血糖、低体温<35.6摄氏度、动脉导管未闭、脑室内出血、败血症、光照、应用黄嘌呤药物等。

      (2)β受体阻滞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增加脉络膜血管紧张性,促进ROP的发展。

      (3)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

      (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CO2过低可致视网膜血管收缩导致视网膜缺血,最终形成ROP。

      (5)种族:白人发病率高,病情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妇产科,新生儿科,激光医学科等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此外,还应建立早产儿眼科普查制度。

      如果虹膜前后粘连已经形成,而且比较广泛,则可考虑抗青光眼手术。

      ROP并非都无休止地从1期进展到5期,多数病变发展到某一阶段即自行消退而不再发展,仅约10%病例发生视网膜全脱离,因此,对1,2期病变只需观察而不用治疗,但如病变发展到阈值期则需立即进行治疗,所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阈值ROP是治疗本病的原则,目前国际上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针对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亦发展了一些内科治疗。

       1、手术治疗

       (1)冷凝治疗: 对阈值ROP进行视网膜周边无血管区的连续冷凝治疗,可使50%病例免于发展到黄斑部皱襞,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晶状体后纤维增生等严重影响视力的后果,冷凝治疗通常在局麻下进行,亦可在全麻下操作,全麻可能发生心动过缓,呼吸暂停,发绀等,冷凝的并发症有球结膜水肿,出血,撕裂,玻璃体积血,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出血等,目前,ROP冷凝治疗的短期疗效已得到肯定,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2)激光光凝治疗: 近年,随着间接检眼镜输出激光装置的问世,光凝治疗早用ROP取得良好效果,与冷凝治疗相比,光凝对1区ROP疗效更好,对2区病变疗效相似,且操作更精确,可减少玻璃体积血,术后球结膜水肿和眼内炎症,目前认为对阈值ROP首选光凝治疗,国外多主张用二极管激光治疗,二极管激光属红光或红外光,穿透性强,不易被屈光间质吸收,并发症少,也有作者尝试用经巩膜的810nm激光代替冷冻方法,并发症明显减少。

       (3)玻璃体切除手术: 巩膜环扎术失败及5期患者,只有做复杂的`玻璃体切除手术,手术效果以视网膜脱离呈宽漏斗型最好,约40%视网膜能复位,窄漏斗型最差,仅20%,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得到部分或完全解剖复位,但患儿最终视功能的恢复极其有限,很少能恢复有用视力。

       (4)巩膜环扎术: 如果阈值ROP没有得到控制,发展至4期或尚能看清眼底的5期ROP,采用巩膜环扎术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巩膜环扎术治疗ROP是为了解除视网膜牵引,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及视网膜复位,阻止病变进展至5期,但也有学者认为部分患儿不做手术仍可自愈。

       2、内科治疗

       (1)阈值前ROP的补氧治疗: 由于氧疗可诱导ROP的发生,曾经有一段时期禁止给早产儿吸氧,但这并非根本解决方法,而且还增加早产儿的病死率,随着血管生长因子在ROP形成中作用的确立,发现缺氧可诱导血管生长因子合成,提出补氧治疗以抑制新生血管生长,抑制ROP发生,发展,但还需进一步研究。

       (2)新生血管抑制剂: 尚在研制与动物试验中。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预防

      对早儿严格限制用氧,是唯一的有效预防措施,除非因发绀而有生命危险时,才可以给以40%浓度的氧,时间亦不宜太长。

      此外,维生素已早期大剂量应用也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及早发现,及时施行冷凝或激光光凝,有阻止病变进一步恶化的成功报导。另外,为了预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发生,活动期重症病例,必须经常予以散瞳,以免虹膜后粘连。

      总之,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也必须要重视,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

       1、活动期分为五个阶段:

       (1)血管改变阶段:为 本病病程早期所见。动静脉均有迂曲扩张。静脉管径有时比正常的管径大于3~4倍。视网膜周边部血管末梢可见如毛刷状的毛细血管。

       (2)视网膜病变阶段: 病变进一步发展,玻璃体出现混浊,眼底较前朦胧。视网膜新生血管增多,大多位于赤道部附近,也可见于赤道部之前或后极部,该区域视网膜明显隆起,其表面有血管爬行,常伴有大小不等的视网膜出血。

       (3)早期增生阶段: 上述局限性视网膜隆起处出现增生的血管条索,并向玻璃体内发展治疗,引起眼底周边部(大多数)或后极部(少数)视网膜小范围脱离。

       (4)中度增生阶段: 脱离范围扩大至视网膜一半以上。

       (5)极度增生阶段: 视网膜全脱离。有时还可见到玻璃腔内大量积血。

      本病活动期病程为3~5个月。并不是所有病例都要经历以上的5个阶段,约1/3病例在第一阶段,1/4在第二阶段停止进行,其余则分别在第三、四、五阶段停止进行而进入纤维膜形成期。

       2、纤维膜形成期,在活动期不能自行消退的病例,终于瘢痕化而形成纤维膜,因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分为1~5度。

       1度: 视网膜血管细窄,视网膜周边部灰白混浊,杂有小块形状不规则色素斑,附近玻璃体亦有小块混浊,常伴有近视。

       2度: 视网膜周边部有机化团块,视盘及视网膜血管被此牵引而移向一方,对侧视盘边缘有色素弧,视盘褪色。

       3度: 纤维机化膜牵拉视网膜形成一个或数个皱褶。每个皱褶均与视网膜周边部膜样机化团块相连接。皱褶905位于颞侧,105位于鼻侧。位于颞上颞下侧者甚为少见。视网膜血管不沿此皱褶分布,与先天性视网膜皱襞不同。

       4度: 晶体后可见纤维膜或脱离了机化的视网膜一部分,瞳孔领被遮蔽。自未遮住起检眼镜检查可见眼底红光反射。

       5度: 晶体后整个被纤维膜或脱离了的机化的视网膜所覆盖。散瞳检查,在瞳孔周边部可见呈锯齿状伸长的睫状突。前房甚浅,常有虹膜前后粘连。亦可因继发性青光眼或广泛虹膜前粘连而致角膜混浊,眼球较正常者小,内陷。

如何让早产儿长得更好

如何识别新生儿黄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