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疝气是什么病

时间: 阅读:8434
小儿疝气是什么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10-15 14:23:06

出现小儿疝气,这可能是经常性哭闹、长时间进行剧烈运动、大便排通不畅等因素影响下,导致孩子腹腔内部的压力值过高引发的疾病。

出现小儿疝气,需要到当地正规医院进行腹部彩超、X线等检查,可以更好的了解上述病情正处于哪种阶段。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28 23:23:53

      疝气是什么病

      1、疝气是什么

     疝气又称为小肠串气,是一种病症,即身体的某个脏器通过周围组织较薄弱的地方而凸起。在临床上,疝有很多种,如脐疝、腹壁疝、切口疝等。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2、 疝气有什么症状

     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发现。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在腹股沟区出现,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

     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除了可以看到或触到肿块之外,有些患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吐奶等现象,有些则可能表现易哭、不安等。

      3、疝气是什么原因

     3.1、先天性因素

     小儿疝气男孩的发病率比女孩的发病率要高很多,主要是因为男孩的睾丸是在出生前才通过腹股沟管降至阴囊的,随之下移的腹膜则形成鞘状突。如果鞘状突在婴儿出生后还没有闭锁,或闭锁不全,会成为较大的腔隙,腹腔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疝气。又因为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状突闭锁也较迟,所以右侧腹股沟疝气较多。

     小儿疝气也会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发生,这主要指的是一些儿童的腹壁膜发育不完善、过薄,造成器官容易冲破薄膜向外突出形成疝气。

     3.2、后天性因素

     小儿疝气形成的后天性因素主要是指由于咳嗽、便秘、哭闹等动作过大或用力过猛造成腹腔压力升高导致腹壁膜破损器官外突从而形成了疝气。

     小儿疝气危害不容小觑,久拖不治将造成嵌顿、绞窄等不良的后果,导致疝内肠段缺血性坏死甚至肠穿孔等情况的发生,小儿疝气若不及时治疗还会导致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睾丸萎缩坏死,导致终生不孕不育等不可挽回的后果。还有不少小儿疝气患者由于没有及时治疗,在承受病痛的同时还危及了生命。

      疝气有什么危害

     疝气首先影响患者的消化系统,从而出现下腹部坠胀、腹胀气、腹痛、便秘、营养吸收功能差、易疲劳和体质下降等症状。

     又由于腹股沟部与泌尿生殖系统相邻,所以老年患者易出现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膀胱或前列腺疾病;小孩则可因疝气的挤压而影响睾丸的正常发育;而中青年患者则易导致性功能障碍。

     还由于疝囊内的肠管或网膜易受到挤压或碰撞引起炎性肿胀,致使疝气回纳困难,导致疝气嵌顿,以及肠梗阻、肠坏死、腹部剧痛等危险情况。

     有些疝气患者自我感觉没有太大的不适,对疝气置之不理。这样疝气经常上下来回往复,使疝囊颈反复受到摩擦,变得肥厚坚韧,这样极易导致疝囊发生粘连,形成嵌顿疝,甚至发展为绞窄疝。

     同时疝一旦转化嵌顿疝,自行回纳的机会较少,多数病人的`病情逐渐加重,如不及时处理,可进一步发展为绞窄疝。 绞窄疝的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坏死的肠管等疝容物可以继发感染,出现腹膜炎和脓毒败血症,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

      怎样防治疝气

     1、要有信心

     耐心、精心、细心。经常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这对疝气的护养大有裨益。经常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情这对疝气的护养大有裨益

     2、疝气初发应引起足够重视

     需加以妥善有效的维护。随着日常行走、活动形成习惯性下坠。一旦卡在环口处,能复位会造成肠坏死。要防微杜渐。

     3、坚持适宜、适量、适时的锻炼

     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切莫做蹦、跳、抻、拉、持重等剧烈活动。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非常不利的。

     4、注意饮食调理

     宜食温、熟、软。忌食生、冷、硬食物。采取少吃多餐,防止过饱。选择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减少肠胃负担。亦是对疝体减轻压力。

     5、防止便秘

     保持大便畅是防疝,护疝的关键。老年腹壁薄弱,由于便秘。排便用力,加大腹压促使疝体下行。这对疝气的正常维护是难以把握的。

  • 紫苏
    回复
    2024-03-28 23:23:53

    目录1拼音2简介3寒疝4气疝5湿热疝6狐疝7胎疝8疝 1拼音

    xiǎo ér shàn qì

    2简介

    疝气,是指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肿痛之证。小儿疝气的发生,《保婴撮要》谓:“小儿阴肿疝气者,多属肝肾气虚,及坐卧寒湿之地或风邪所伤,以致血气相搏而成”。临床以“寒则多痛,热则多纵,湿则肿坠,虚则亦肿坠,在血分者不移,在气分者多动”为辨证要点。

    3寒疝

    由于风冷入腹,阴寒内盛,寒气收引凝聚,则筋不舒,筋急拘痛,症见阴囊肿硬而冷,牵引少腹作痛,啼哭不安,面色青白,唇舌淡白,脉沉迟或沉紧,指纹青滞等虚寒之象。治宜温经散寒行气,用金茱丸加肉桂或导气汤。

    4气疝

    阴囊偏坠而肿痛或不痛,每哭则发,号哭则气机逆乱,气窜于下则阴囊肿胀,哭号耗气则气虚下陷,亦可使阴囊肿胀,气滞者宜疏肝理气。用乌药散,兼寒者加肉桂、吴茱萸以温经散寒。气虚下陷者宜益气举陷,用补中益气汤。

    5湿热疝

    外受湿邪,郁滞化热,湿热流注囊中,症见阴囊红肿或状如水晶,湿邪郁滞,肝气郁结,故见时时胀痛,烦躁啼哭,治宜清热渗湿。湿重者,用五苓散加川楝子、木香、小茴香以疏肝理气。湿热俱甚者,面赤唇红,苔黄腻,脉数,加黄柏、黄芩苦寒清热。

    6狐疝

    因肝气失于疏泄,聚散无常所致。症见阴囊偏于一侧肿大,时上时下,状如有物,卧则入腹,立则入囊,胀痛俱作,俗称小肠气。张子和说:“此疝出入上下往来,正与狐相类也”,故称狐疝。治宜疏肝理气,用导气汤加乌药、延胡索、橘核、青皮缓肝行气。久病气虚者宜用补中益气汤,以益气升阳。

    7胎疝

    小儿初生时,即阴囊肿大或仅一侧睾丸肿硬,如偏坠者称为胎疝。可用紫苏为末,香油调匀涂之。

    8疝

  • 龙葵
    回复
    2024-03-28 23:23:53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腹部疾病。当腹壁肌肉和筋膜出现缺陷或薄弱时,腹腔内的器官就可能通过这道“缺口”突出到腹壁外,形成疝气。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儿疝气的原因和预防治疗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先天性因素
    有的小朋友天生腹壁肌肉和筋膜发育不完全或有缺陷。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妈妈的肚子里时,腹壁没有完全发育好,或者受到了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如果妈妈在怀孕时吸烟、饮酒或滥用药物,可能会增加宝宝患疝气的风险。
    ?遗传因素
    疝气也会“遗传”哦!如果家里有人得过疝气,那么小朋友得疝气的几率也会增加。
    ?外伤因素
    小朋友们在玩耍时,可能会不小心摔倒或受伤。这些外伤有时也会导致疝气的发生。
    ??其他因素
    肥胖、咳嗽、便秘等,都可能增加腹压,使腹壁肌肉和筋膜的缺陷处扩大,导致疝气。
    ?预防和治疗
    了解这些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小儿疝气。家长可以注意孩子的饮食和运动,避免肥胖;教育孩子注意安全,避免外伤;及时治疗咳嗽、便秘等疾病,减少腹压。如果孩子已经患上疝气,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

  • 半夏
    回复
    2024-03-28 22:22:43

      大家常说的?小儿疝气?,其实叫做腹股沟斜疝。由于胚胎时期,胎儿的睾丸需要从腹腔沿着腹股沟的通道下降到阴囊,这就在腹股沟的上方留下了一个门洞,叫做鞘状突。小儿疝气是怎么引起的?

    小儿疝气是怎么引起的

      疝气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发生在身体的很多问题,只要有某部分内脏通过身体的孔隙进入了不正常的位置,就是疝气了。小肠疝气是最常见的疝气类型,腹股沟疝气、脐疝、股疝、白线疝、阴疝、复发疝、切口疝等类型的小肠疝气,都有一定的发病率。

      在腹壁有薄弱部位的时候,如果腹压突然升高,小肠等内脏器官就会受到挤压,从腹壁的薄弱部位鼓出了,哭闹、咳嗽、便秘、腹胀等情况,都是导致婴幼儿腹压升高的主要因素。

      婴幼儿腹壁发育不完全的部位一般是鞘状突和肚脐,易引起腹股沟疝气和脐疝,无论是哪一种疝气,对孩子来说影响都是很大的,不能忽视,发现症状就要尽快治疗。

    疝气4大常见类型

      1、小儿脐疝

      发病原理:小儿脐疝属先天性疝,发病原因是脐部发育不全,脐环未闭;或婴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疤痕组织薄弱。在婴儿用力、啼哭、咳嗽或便秘等腹压骤增的情况下,内脏可从脐部突出而形成脐疝。

      症状表现:脐部可见一球形或半球形可复性肿物,安静时肿块消失,当用力时肿物出现;以手轻压可使疝内容物还纳入腹腔,并可听见咕噜水声,亦可摸到未闭的脐环

      2、小肠疝气

      发病原理:小肠疝气多为先天性腹膜鞘状突未闭、腹内斜肌下缘高位和后天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炎症、感染和慢性疾病导致腹内压力增高造成的。

      症状表现:腹股沟区有可复性肿块,患者站立、行走、跑步、剧咳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偶有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病程发展,肿块逐渐增大,引起嵌顿疝。

      3、腹股沟疝气

      发病原理: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气。腹股沟疝又分为斜疝和直疝,斜疝多发于儿童及青壮年男性,直疝多发于老年男性。

      症状表现:与小肠疝气症状类似

      4、切口疝气

      发病原理:切口疝气病是发生于手术切口部位的疝,一般见于腹部手术后,特别是腹部的纵行手术切口区。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后,如果腹壁局部组织出现缺损,腹内器官组织可突出到正常腹膜壁层平面以外,称为腹壁切口疝。

      症状表现:腹壁切口处出现肿块,这种肿块最初具有可复性,即患者站立或者运动时肿块会出现,而休息时肿块则会自动消失;腹部切口疝气会出现腹痛、腹胀等腹部疼痛感觉,另外较大的切口疝有腹部牵拉感。

    精彩推荐:

    宝宝长牙的症状宝宝流鼻涕母乳喂养注意事项手足口病初期症状宝宝拉肚子怎么办宝宝十个月还没长牙的原因小儿推拿治宝宝流鼻涕吗宝宝吃什么零食好宝宝用什么驱蚊水好

小儿疝气是什么

小儿疝气是什么意思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