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治疗方法有以下两点:1、如果遗尿程度比较轻微,可能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引起的,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2、如果是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导致的,可以通过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的方式治疗。同时,可以配合生物反馈疗法缓解。
一般说来,宝宝在1岁或1岁半时,就能在夜间控制排尿了,尿床现象已大大减少。但有些孩子到了2岁甚至2岁半后,还只能在白天控制排尿,晚上仍常常尿床,这依然是一种正常现象。大多数孩子3岁后夜间不再遗尿。但是如果3岁以上还在尿床,次数达到一个月两次以上,就不正常了。尿床在医学上称为“夜遗症”、“夜遗尿”。
?孩子尿床原因
孩子在3-4岁开始控制排尿,如果5-6岁以后还经常性尿床,如每周二次以上并持续达6个月,医学上就称为“遗尿症”。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可能与遗传因素、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若父母一方有曾为尿床患者,他们的孩子有1/2的机率患病。
?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精神因素
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等因素有关。如家庭环境不稳定、家长过于严厉、孩子性格内向、过于紧张、焦虑、恐惧等都可能导致夜遗尿。
????治疗方法
对于夜遗尿,家长应该耐心等待,不要过于焦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控制饮水量、训练孩子白天多排尿、晚上减少尿量、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如果孩子的夜遗尿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习,可以考虑到医院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尿床,医学上称为遗尿症,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本文将深入探究小儿遗尿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该病症。
?遗传因素
遗尿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遗传因素,据研究资料显示,父母双方有遗尿史者,孩子遗尿发生率为77%。
?膀胱功能障碍
部分小儿膀胱容量较小,控制排尿的肌肉逼尿肌不稳定,孩子常伴有白天尿频、尿急,甚至有湿裤现象。
?睡眠过深
许多家长会发现遗尿的孩子睡眠很深,不易被唤醒,过深的睡眠使大脑皮层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刺激而起床排尿,这种觉醒反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完善。
?器质性遗尿
部分小儿遗尿是由疾病引起的,常见的有隐性脊柱裂、泌尿系感染、高钙尿症等,医学上称为器质性遗尿。对器质性遗尿必须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药物治疗
对功能性的遗尿可以采用心理、行为以及药物治疗。
?三岁以下孩子尿床
三岁的孩子尿床有时是因为白天玩的太兴奋、受到惊吓、喝水太多等因素造成的,你可以先找找具体原因,针对具体情况再采取相应的措施,千万不要心急,也不要过多责备孩子,以免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压力。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