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一些婴儿专用的止泻的药物进行缓解症状,平时一定要合理的看护孩子,避免一次性给孩子吃太多的奶,要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另外,还要避免孩子出现受凉的现象,平时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尤其是腹部的保暖,另外,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母亲在饮食上也多吃一些温软易消化的食物。
拉肚子是刚出生的婴儿最常患的病之一,想知道拉肚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初生婴儿拉肚子原因和治疗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生婴儿拉肚子原因
1、生理性稀便:妈妈需要合理喂养,加强对宝宝的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特别处理。
2、喂养不当:爸妈要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如果纠正后,宝宝症状还不能改善,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3、对奶粉过敏:爸妈不能盲目给宝宝吃奶粉,需要根据医生的处方给新生宝宝喂食特殊的奶粉。
4、患感冒:爸妈要加紧给宝宝治疗感冒,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5、病毒或细菌感染:宝宝被轮状病毒感染后,会伴有呕吐、发热,如果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另外,爸妈不要犹豫,发现情况后要立即找医生治疗。
初生婴儿拉肚子常用药
新生儿拉肚子其实有一些常用药的,妈妈们可以试试:
口服补液盐:宝宝腹泻时最重要的是要预防和纠正脱水,如果腹泻量多,小便也少,或宝宝嘴干,家长可以少量多次地喂服口服补液盐。
蒙脱石散:有保护肠黏膜及吸附病毒、细菌的作用,服用时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将药物兑水的比例掌握好。
肠道菌群调节剂:如妈咪爱、培菲康、金双歧类,对治疗腹泻有辅助治疗作用。
初生婴儿拉肚子的饮食疗法
其实新生儿拉肚子,食疗法也不错哦,食疗法不仅能提供营养,而且还具有止泻的`作用。下面给妈妈们推荐几种食疗法:
焦米糊:取适量小米,研末后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适量的水煮成糊状,凉温后服下,每日2~3次。焦米糊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能吸附肠道内的腐败物质,有祛毒止泻的功效,是宝宝腹泻的首选食物之一。
萝卜泥:取新鲜胡萝卜适量,洗净切成小块,加水煮烂或者蒸烂,取出胡萝卜,捣成糊状,然后加入煮胡萝卜的水调匀即可,每5~10克胡萝卜泥大约加100毫升胡萝卜水。此法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效果显著。
蒸苹果泥:蒸熟了的苹果具有很好的止泻作用,这是因为苹果中含有果胶、鞣酸,未经加热的生果胶可软化大便,起到通便的作用,而煮过的果胶则有吸收细菌和毒素的作用,还有收敛、止泻的功效。将苹果洗净,带皮切成小片,放入碗中,隔水蒸5分钟即可,稍稍冷却后,用勺捣成泥状即可食用,平均每天吃2~3次。
马齿苋粥:马齿苋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泻的作用,对病程较短、大便急迫、便色金黄的腹泻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将鲜马齿苋30克(或干马齿苋10克)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用。
最好将宝宝的大便送医院化验一下,确定一下致病原因,确诊后对症施治。没有炎症可以吃些腹泻奶粉的。不要乱吃药。宜柔是专业的防腹泻奶粉,是以牛奶为原料,将乳清蛋白部分水解成标准乳糖大小的四分之一的特殊配方奶粉,将蛋白质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提高了宝宝对营养的吸收率,有效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新生儿拉肚子吃什么药好:止泻类
1、保儿安颗粒:
健脾消滞,利溼止泻,清热除烦,驱虫治积。用于食滞及虫积所致的厌食消瘦,胸腹胀闷,泄泻腹痛,夜睡不宁,磨牙咬指。
2、小儿腹泻宁合剂:
补肾安神,健脾和胃,生津止泻。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泄泻,腹胀腹痛。
新生儿拉肚子吃什么药好:止泻辅助药物1、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妈咪爱):
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羣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道内异常发酵,肠炎,使用抗生素引起的肠粘膜损伤等症。
2、蒙脱石散剂(思密达):
成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用于食道、胃、十二指肠疾病引起的相关疼痛症状的辅助治疗,但该品不作解痉剂使用。
新生儿拉肚子吃什么药好:肠胃调理、健脾类
1、小儿肠胃康颗粒:
清热平肝,调理脾胃。用于小儿营养紊乱所引起的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烦忧,夜寝哭啼,腹泻腹胀。
2、小儿香橘丸: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用于小儿饮食不节引起的呕吐便泻,脾胃不和,身烧腹胀,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新生儿拉肚子如何护理1、观察记录孩子腹泻次数
生理性腹泻多见于纯母乳喂养的小儿或更换奶粉时,只要照顾得当就会好转。但如果是病理性腹泻,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如果宝宝出现水样且次数频繁、口渴、尿量明显减少等症状,应带宝宝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2、用碗勺代替奶瓶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喂养宝宝的工具可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另外,宝宝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
3、温水洗屁屁
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女孩子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