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什么是新生儿蛋蛋疝气

时间: 阅读:9526
什么是新生儿蛋蛋疝气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15 14:42:42

新生儿蛋蛋疝气也叫做阴囊疝气,是属于腹股沟斜疝。这种疾病与腹壁先天发育薄弱有关系,这很容易导致腹腔内容物突出体外而降入阴囊,进而形成阴囊疝气。

疝气是外科的常见病,以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多见。婴幼儿疝气可以行保守治疗,严重者外科手术治疗。成年人疝气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3-12 04:04:15

    你好,猪腹股沟阴囊疝是腹腔脏器(多为小肠)经鞘膜管进入鞘膜腔引起的一种常见外科病,俗称“通肠卵”,是猪较为常见的疾病。因阴囊里有肠管,饱食时就增大,饿食时就缩小。又因肠腔内总是有气体,用手触摸容易感觉肠腔内气体流动,挤压时还可听到咕咕声,所以,民间取的名称就多了,最常用的名称“通肠猪”、“气包猪”。据观察,此病有明显的遗传性。规模化猪场的发病率为0.4%-0.5%。该病影响猪的外观和肉品质量,妨碍生长发育,发生嵌顿时,造成猪只死亡,对养猪业有一定的危害性。1病因腹股沟阴囊疝分先天性和后天性2种,多为一侧性,先天性是腹股沟管内环过大所致,公猪有遗传性。正常情况下,在受精后80-90 d之间胎儿的睾丸下降至腹股沟管的下方,在100 d或更迟些睾丸下降至阴囊内,再经过10-15 d或出生时睾丸达到完全发育,此时总鞘膜发育至足够抵抗一定的压力,至出生时或出生后,睾丸下降至阴囊,腹股沟管关闭。若腹股沟环过大,则容易发生腹股沟阴囊疝。其常在出生时发生(先天性腹股沟阴囊病),或在出生几个月后发生,若非两侧同时发生则多半见于左侧。后天性腹股沟阴囊疝主要是腹压增高而引起的,如爬跨、两前肢凌空、身体重心向后移、腹内压加大等都会发生腹股沟阴囊疝,还有母猪的挤压、跳跃和其他的激烈挣扎都可能加大腹内压力而引发该病。另外,公猪临床阉割时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病。2临床症状腹股沟阴囊疝多见于15-45日龄的公猪,以可复性的最常见。主要表现一侧阴囊增大,左侧比右侧多发,两侧性的少见。排粪、排尿、捕捉、咳嗽、按压腹部等,使腹压升高的因素均可使阴囊增大。触诊患侧阴囊柔软无痛,提举两后肢,疝内容物回缩腹腔,疝囊缩小;放下或腹压加大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少数病例疝内容物发生嵌顿,病猪表现精神沉郁、不食、呕吐、有时呻吟、磨牙,触诊阴囊坚实、有疼痛感,倒提仔猪或按压疝囊,疝内容物不能还纳腹腔。可复性阴囊疝对猪的生长发育无明显的影响,只有在阴囊内的脏器过多时可影响猪的食欲及发育。若进入阴囊总鞘膜内的肠管不能还纳回腹腔内,而在腹股沟内环处发生钳闭时,可发生全身症状,如腹痛、呕吐、食欲废绝。当被钳闭的肠管发生坏死时,可发生内毒素性休克而引起死亡。本病应与阴囊血肿、脓肿和阴囊积水相区别。阴囊血肿和脓肿一般发生于去势公猪,疝囊不随腹压增大而增大,鞘膜腔穿刺检查有血液或脓汁流出;阴囊积水多为两侧性,阴囊无热、无痛、无炎症反应,触诊有波动感,局部穿刺有大量浆液流出,因此易与腹股沟阴囊疝相区别。3综合防治措施3.预防措施:1 淘汰隐性遗传基因的种公猪 腹股沟阴囊疝为多基因隐性遗传性疾病。带有腹股沟阴囊疝基因的l/台)L,先天性腹股沟环过大、关闭不紧,因此,腹腔脏器,尤其是小肠在腹压增大的诱因下,就容易进入鞘膜管和鞘膜腔形成疝气。根据多个规模化猪场的腹股沟阴囊疝患猪耳号查寻和追踪调查中发现,本病多为先天性,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早期淘汰带有隐性遗传基因的种公猪,是防止和减少腹股沟阴囊疝发生的一项根本措施。2做好选种、选配工作 患有腹股沟阴囊疝的仔猪,不能留作种用。严格地说,为了增加安全系数,如一窝中有一头患病的,其他仔猪最好不留作种用。在配种时,搞好选种、选配,防止近亲交配引发的腹股沟阴囊疝,因此病公猪有遗传性,所以如一窝仔猪中出现一两头腹股沟阴囊疝病例,为了防止下一胎类似现象发生,在母猪发情配种时,最好更换原配公猪。4,减少应激因素、防止腹压骤升 仔猪在惊吓、奔跑、争斗、捕捉、便秘、咳嗽等应激因素的刺激下,腹压骤升,有时会造成腹股沟内外环的撕裂或扩大,致使腹腔脏器进入发生疝气。因此,进入猪舍的人员不宜大声说话和穿华丽的衣服,在喂料、清粪、消毒、查看猪舍时,动作要轻柔,尽量减少噪音,防止猪群应激、惊吓、骚动、炸群,在剪牙、断尾、注射、转群等需要抓捕仔猪时,要稳、准、牢,并用手托住仔猪腹部,以防止腹压骤升,诱发疝气。猪群中出现便秘、咳喘,要及时查找原因,早期对症用药。如便秘时,料中加入0.3%~0.6%硫酸钠能迅速缓解便干症状。咳喘病例增多时,除了注意猪舍通风换气,排出舍内臭气之外,料中添加0.01%~0.02%泰乐菌素、等量的三甲氧苄氨嘧啶(TMP)和0.2%~0.3%碳酸氢钠粉,诸药配合,抗菌消炎,止咳化痰,连用5-7 d,有明显疗效。2治疗方法:目前大都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比保守治疗有干净、彻底、不留后遗症等优点,如遇到坏死的肠管时,使用正常的外科处理措施。下面介绍3种手术方法。1 结扎总鞘膜法 倒立保定,局部皮肤消毒,兴奋不安的猪静脉注射盐酸氯丙嗪注射液0.2~0.4 mL/kg。在患侧腹股沟外环处做4-8 cm的皮肤切口,分离皮下组织,将含有精索的总鞘膜用弯止血钳挑到切口外,确认总鞘膜内无肠管时,在外环处贯穿结扎总鞘膜和精索。将阴囊内的睾丸挤至切l:1附近,在距结扎线2~3 cm的总鞘膜上做一纵切口,显露并摘除睾丸,术部涂2%碘酊,结节缝合皮肤切口。2 缝合外环法 保定、消毒、麻醉、切口部位同结扎总鞘膜法。不同的是在腹股沟外环处切开总鞘膜,还纳肠管,并将阴囊内的睾丸挤至切口处摘除,用水平纽扣状缝合法闭合腹股沟外环。结节缝合皮肤切口。4, 阴囊皮肤切口法 倒立保定、皮肤消毒,一般不麻醉。在患侧阴囊皮肤上沿阴囊缝隙一侧做2~3 Cm的切口,一次切开皮肤、肉膜和总鞘膜,摘除睾丸。分离总鞘膜,并用总鞘膜打一个结;然后在阴囊纵膈上作一切口,将健侧睾丸挤到切口处摘除,术部涂2%碘酊,用锁边连续缝合法闭合皮肤切口。4手术体会:1)3种手术方法各有利弊。3种方法都结合了去势,使仔猪失去了种用价值。结扎总鞘膜法,术后不易感染;即使结扎总鞘膜的缝线松脱,也只能造成疝再发,对猪体不会有生命危险,可用于各种年龄的患猪。缝合外环法是一种常规的治疗腹股沟阴囊疝的方法,该法尤其适用于疝内容物粘连的难复性疝的治疗。阴囊皮肤切口法与正常公猪的去势手术类同,技术简单,施术速度快捷,术后大多数阴囊疝自行消失,尤其适用于体重在8 k9以上的公猪(体重过小的猪,总鞘膜细短不宜打结)。2)猪腹股沟阴囊疝继发肠坏死病,采取手术治疗最佳。一般术后一周完全康复,但要注意术后护理,饲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注意猪舍清洁干燥卫生,防止感染。该病的临床诊断要注意和阴囊囊肿、鞘膜积液、腹壁及阴囊血肿鉴别诊断,以免造成误诊。3)手术分离粘连坏死的肠管一定要细心和耐心,切除坏死肠管要切除干净,与肠管粘连的周围坏死组织要一并清除。缝合时腹股沟管的内、外环均要缝合。病畜腹腔手术后常出现胃肠蠕动力降低,此时可适当肌肉注射副交感神经兴奋药如比赛可灵等,可有效防止腹内粘连、便秘和肠梗阻的发生,有利于病畜的康复。请采纳!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3-12 04:04:15

    新生儿蛋蛋很大,会影响孩子健康。新生儿的蛋蛋通常不会很大,如果蛋蛋很大,考虑可能是鞘膜炎,小儿疝气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情况就会逐渐消失,如果一直没有发生变化,要带孩子及时就医。

    1、有家族遗传史

    邻居家的孩子就有这个问题,老人说,孩子爸爸小时候就是这样的,长大以后这种情况就消失了。新生儿蛋蛋过大不排除这种情况,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有家族遗传史的情况就很正常。

    2、新生儿蛋蛋过大,可能是鞘膜炎,小儿疝气

    闺蜜家的孩子小时候特别能哭,小孩气性特别大,只要一生气,小蛋蛋就会变得很大。闺密40几岁才要宝贝儿子,所以特别疼爱儿子,她见到宝贝儿子出现这种情况就很担心,闺密带着宝贝儿子去医院。医生给孩子做了彩超检查,最后诊断这个孩子患了鞘膜炎,小儿疝气,医生说这种情况会随着年龄变大自行消失,让回家继续观察。如果孩子长大以后还是这样,就需要做手术进行治疗。后来,闺蜜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况就消失了。

    3、如何预防新生儿蛋蛋过大??

    夫妻要宝宝之前要做好身体检查,夫妻双方都要做检查,通过身体检查能及时发现一些疾病,通过疾病筛查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的畸形率。孕妇在怀孕期间要避免发生一些不良行为,不要熬夜,不要吃过咸,过辣的食物,要注意控制情绪,不要接触太多的电子产品,要合理安排饮食,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宝宝出生后要注意卫生清洁,要注意宝宝的情绪,要给宝宝更多的关爱,要多陪伴宝宝,要对宝宝做好正确引导。

    结语

    只要注意避免宝宝生气,避免宝宝哭泣,就会有效预防新生儿蛋蛋过大这种情况的发生。



  • 冉冉云
    回复
    2024-03-12 04:04:15

    小儿疝气是婴幼儿常见病,尤其是男宝和早产儿要特别警惕。虽然原因多,但主要分先天和后天两类。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儿疝气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个疾病。
    ?避免剧烈运动
    孩子得了疝气,第一时间要冷静,避免孩子大哭或剧烈运动,以免疝气更严重。腹股沟疝的宝宝要多躺哦。
    ?治疗方法
    大部分新生儿脐疝在2岁前能自愈,除非发生嵌顿;腹股沟疝的新生儿,非嵌顿情况无需手术,但一旦嵌顿要立即就医。能手法复位的积极复位后3天手术,不能复位的要急诊手术。
    ?不推荐小儿疝气带
    小儿疝气带虽可短期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对宝宝的发育产生不良影响,不推荐哦。

  • 远志
    回复
    2024-03-12 03:03:05

    小张两岁的儿子总是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下腹疼痛的症状。刚开始,小张以为孩子吃坏了肚子,直到有一次孩子一直用手指着下腹哭,这才发现其肚脐下方有个鼓鼓的包。于是,小张赶快带他到医院就诊,被医生诊断为小儿疝气。

    据介绍,小儿疝气是小儿普通外科手术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较低,多出现在男孩身上。小儿疝气不同于成人疝气,是一种先天疾病。在胚胎时期,腹股沟处的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入阴囊。但有的孩子出生后,腹膜鞘状突关闭不完全,导致腹腔内小肠进入形成疝气。

    一般来说,小儿疝气不容易发现,因为孩子年龄小无法表达,这就需要家长多注意观察。特别是新生儿,由于平时包裹得比较严实,所以发生疝气后不易被家长发觉。小儿疝气最主要的表现是在腹股沟或阴囊口附近出现包块,一般无痛无痒。当孩子哭闹、活动时包块变大,安静以后包块就会消失。疝气一旦发生嵌顿,孩子会因肠道梗阻出现腹痛、哭闹、烦躁、呕吐、腹胀等表现。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无原因或突然哭闹、烦躁、呕吐、腹胀等,应立即检查孩子的腹股沟是否有包块,并及时送医院检查。

    医生表示,1岁以前的孩子疝气有自愈的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很多疝气患儿的家长不愿意给孩子手术,寄希望于自愈。还有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小、不能承受手术,想等孩子长大些再手术。其实,疝气患儿是否需要手术应由医生决定,家长不能擅自推迟时间,以免产生嵌顿等严重后果。

什么是新生儿肠狭窄

什么是新生儿低血糖症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