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是为了预防宝宝出血症,维生素k1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损伤,可以不用担心,注射维生素k1可以很好的预防宝宝颅内出血,脐带残端出血等各种出血情况,新生儿宝宝的主食通常为母乳或配方奶粉,而这两项中含有维生素k的含量非常少,所以会另外再注射维生素k1。
当新生儿刚出生之后,在医院都会有专门的护士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的检查并接种三针疫苗。一般来说,新生儿从出生到六个月以前需要接种的疫苗都是比较多的。从一出生开始就接种了不少的疫苗,那么新生儿出生必打的三针是什么呢?新生儿出生那天打3针是什么呢?
新生儿出生以后,一般在出生的24小时以内就需要注射疫苗,一般这个期间主要是注射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注射乙肝疫苗主要是为了预防乙肝,卡介苗是为了预防结核,如果注射三针,那么就有可能是注射了一针维生素K1可以预防颅内出血,但也可能是因为孕妇是乙肝患者或者是携带者,可能会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主要是为了预防乙肝。所以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第三针所注射的疫苗可能有是维生素k1,也有可能是乙肝免疫球蛋白。
在孩子出生以后,除了出生的24小时之内需要注射的几针疫苗以外,再过一个月之后,也是需要继续注射其他疫苗的。并且在六岁以前都有各种不同的国家规划的免费疫苗需要注射,要知道在注射了疫苗之后也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生,能够很好的保护孩子们的健康。
维生素k1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维生素类的药物,它的主要的作用是合成凝血酶的。但是如果缺少维生素k1的话,可致凝血机制障碍,出现广泛出血。注射维生素K1,能预防新生儿出血症。所以医院都会在孩子出生后,给予注射维生素K1,出生1个月内最好再注射一次。
维生素K1是一类维生素药物,主要的作用是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防止孩子出现出血症状。因为母乳中维生素K的含量较低,新生儿通过母乳喂养容易出现维生素K缺乏症,造成身体出血,所以注射维生素K1是十分有必要的。
维生素K 缺乏,会导致凝血因子合成不足,进而影响凝血过程。一旦婴幼儿体内缺乏这种物质,容易出现自发性出血或受外伤后出血不止。由于胎盘对维生素K 的通透性很差,孕期母亲体内的维生素K很少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体内没有储存足够的维生素K,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体内维生素K水平更低。此外,由于新生儿肠道内细菌少,无法自己合成足够的维生素K,且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也很少,因此,新生儿常发生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可发生于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也可发生于出生后1?3个月甚至半年内,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消化道和脐部,极少数会发生颅内出血。颅内出血病死率高,幸存者也常遗留神经系统的后遗症。为避免这种后果严重的疾病,大部分医院通常会给新生儿肌注1 次维生素K1。
注射时间:目前认为,出生24小时内肌注1次维生素K1,能极好地预防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
注射剂量:尽管我国各地各医院使用维生素K1 的剂量和做法并不统一,但单次剂量都不会超过5mg,通常正常足月新生儿常规肌注1 剂,早产儿、母亲产前使用抗惊厥抗凝或抗结核药及妊娠分娩过程中有并发症等的新生儿常规肌注3 剂(连续3 天每天1 剂)。
不良反应:使用维生素K1 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例多为静脉给药,肌注维生素K1 不良反应较少。
TIPS :其他国家的新生儿怎么补充维生素K
国外较为公认的做法是,新生儿在出生时和出生后3个月内补充维生素K1;常用方案是:新生儿出生时肌注维生素K11mg,此后,每隔10天口服2mg直至3个月(共10次),或分别在1周和4周时口服5mg(共3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